人民网 我很感谢各位在这个时刻,给我的信任和支持!也很荣幸在这个场合,向你们,向香港市民宣布:我决定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的选举。
这次选举,将会是一次带领香港走出经济困境、强化竞争优势的选举;是一次改革政府架构、改进施政作风的选举;也是一次继续成功落实“一国两制”的选举。第一任行政长官累积的经验,使我有更加优胜的条件,站在市民面前,提出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争吵;是呼吁社会团结,而不是对立;是争取香港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是后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我们带着香港人对未来的憧憬,12亿同胞的期望,开始实践“一国两制”的旅程,开始了这项前无古人,却只能成功、不容失败的实践。“一国两制”成功与否,关乎香港人的根本福祉,关乎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千秋大业。
我们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
在广大市民全力支持下,在国家高度信任下,我们在过去四年多里,有效地维持了社会稳定,有力地保障了市民原有的各项基本权利和生活方式,消除了由于香港回归产生的各种担忧和疑虑。我们在新型的宪制安排下,在内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稳定了金融市场,稳定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
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经济在1998年、1999年出现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香港经济虽然在2000年出现了复苏。但是,在2001年,香港主要市场的几个国家,全部进入了周期性调整,使香港经济情况再度恶化。在这一段时间,我们多次采取减税、减差饷等措施疏解民困,想尽办法为市民创造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因为要处理眼前的当务之急,而忽略了为香港长远发展应该作出的规划和部署。
亚洲金融风暴充分暴露了香港泡沫经济的弱点,也充分揭露了香港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以及内地快速发展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香港的经济需要转型,香港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我们经过咨询各界意见和详细考虑,将香港的定位明确为: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作为中国的一个主要城市和亚洲的国际都会,提高增值的服务。在原有基础上巩固自己的强项,同时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推动新的增长。我们相信,作出这样的定位,可以充分发挥香港所拥有的地理位置优势、营商环境优势、企业人才荟萃优势,以及《基本法》给予香港“一国两制”的优势。因而,为香港经济的长期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我们根据这个定位,大力投资教育。这项投资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使现在的青少年,成为香港历史上受到最良好教育的一代;大力提倡终身学习,使任何背景、任何阶层的市民,能够装备应付挑战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大力投资基建,要使香港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具备赢取商机、创造财富的实力。我们还大力推动创新科技和应用科技,帮助经济转型;我们致力开展各项优质居住环境计划,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
我们的确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过去的四年半里,我对自己的工作也经常反省。我清楚知道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政策的落实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在推动改革方面,没有充分评估社会的承受能力和平衡各方利益,以及未能妥善地安排各项改革的优先次序;在掌握民意民情方面,仍然需要做得更加细致。对于不足之处,一定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彻底改善。
假如我当选,第二届政府面临的工作,重要的是继往开来,抓紧落实第一届政府的各项政策,抓紧推动教育改革。在这个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项重点工作,是务求施政与时并进:
——改革政府架构,改进政府办事作风,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得到认真的执行和彻底的落实。
——高级官员问责制在明年7月实行,通过问责制的建立,使高级官员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也使整个公务员系统培育出更加适应时势的问责文化。
——配合高级官员问责制的实行,行政会议也要进行改组,使这个协助决策的机构发挥更大的效能。
——要引入一套更有效的民意调查机制,加强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对民意民情的掌握和评估。
——要检讨现时各种咨询制度及机构,保证反映民意的各种渠道畅通无阻;要采取适当和有效的方式,保证在决策的时候,能够更多地得到专家,特别是学术界的参与。
——要强化地区工作,使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利益,切实得到反映和重视。
——我们要处理庞大的财政赤字,首要的任务,是在保证服务素质和效率的前提下,努力节省各项开支。
第二项重点工作,是要充分利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充分预见到中国必定会发展成为全球的制造和生产基地,以及内地居民生活水平会迅速提高的市场前景,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推动经济成功转型。现在,全世界都重视中国。相对于亚洲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在全球化和中国内地的分工中,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香港得天独厚。因此,在继续发展香港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发挥国际大都会优势的同时,一定要抓紧时机,大力开拓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经过详细研究和反复咨询社会意见,我较早时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
——希望中央政府以具体政策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定位。希望内地能够从经济发展规划、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等方面,体现出内地会继续利用香港,而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作用。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央政府最近已经在旅游方面,推出一系列的新措施,促进内地居民更多和更方便地来香港旅游。
——希望中央政府研究建立香港与内地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关系。通过这项安排,有效地促使香港与内地的人才、物资畅顺流动,有利于香港企业和专业进入内地市场,有利于发挥香港服务业的优势。香港与珠三角关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希望采取合适的方式,将两地的经济合作,从过去单一的加工贸易,向金融、旅游、商贸、交通、房地产、电信以及各种中介服务全面合作的方向发展。
特区政府的第三项重点工作,是在香港经济转型中,首先是要想尽办法,为市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对于有需要适应变化的市民,帮助他们接受培训和再培训;最后,对于有些最终无法适应变化的市民,政府通过稳定和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尽力给予他们最起码的照顾。总体来说,在经济转型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弱势社群。在开展这些工作时,需要开放思路,积极动员社会共同参与,以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并用的方式,将工作做得更好。
特区政府需要重点开展的第四项工作,是珍惜优良传统,倡导自强不息、团结向上的精神。
最近,我留意到香港市民黄秀荣女士的事迹。这一位在过去二十年间,不幸中风多次、身患癌症的女士,在她身陷绝境,甚至想到自杀的时候,她凭着对子女、对未来的希望,以综援度日,艰难抚养三个子女。现在,她两名女儿大学毕业,儿子中学毕业后也找到工作。一家人住进了新买的居屋,不再领取综援过活。
香港单车运动员黄金宝和何兆麟,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赢得金牌。为了赢取两枚金牌,他们充分发挥追求卓越、精诚团结的精神,各自谨守自己的岗位,向着既定的目标拼搏。结果,为自己争得荣誉,为香港赢得光荣。
他们的故事,令我既感动也感慨。黄女士身上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有没有得到社会的珍惜?黄金宝和队员那种追求卓越、团结向上的精神,有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提倡?我们在肯定社会的思想多元化的前提下,香港需不需要一个休戚与共、相互扶持的社会意识?我相信,答案是需要的。因此,下一任政府需要带动社会在这方面争取共识。我们不但要创造经济的奇迹,也要追求精神上的成就、升华和满足。进而使我们每一位市民,能够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和骄傲。
各位朋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已经为香港确立了在21世纪应该走的方向,并且为落实这个方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未来,我们清楚地知道香港的问题所在,我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有信心可以将工作做得更好。
我希望在未来岁月,有机会带领第二届特区政府:
——加强同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家长对话,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健康的成长;
——加强与立法会的合作,使行政和立法之间能够更好配合,造福市民;
——会同工商界一起,真正创造出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增加就业;会加强与学术界、知识界、文化界和专业人士的沟通,为他们开辟更多的用武之地;会加强与劳工界的沟通,切实保护他们的合理利益。
我特别想强调,我认同香港人对民主理想的重视。我一定会同香港各界一起,致力在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奠定好各项发展基础,包括维护良好的法治,保障基本人权,为市民参与公共事务造就更多机会,使香港的民主顺利发展。
我希望通过上述努力,建立起政府和市民的伙伴关系,来增加社会的和谐,来凝聚我们的意志和力量。这样,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在2007年,香港必定会站在一个更加优越的位置,向着新的高峰迈进。
我深深知道,前进的路上,要克服的困难仍然很多。
我更加知道,最紧要的是我们能够团结一致,自强不息,香港就充满生机。
五年前,我之所以出来参选行政长官,是一个中国人的使命感,是一幅香港21世纪的宏伟蓝图。我知道,它不会由我们这代人完成。但是,它却从我们这代人开始。各位朋友,它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我们肩负了香港历史上任何一代人都未曾有过的职责。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一生中最不容易的选择。只做一届行政长官,是我的初衷。现在,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它在艰难之中,也在前进之中,更是在希望之中。我相信:不会有任何事情,能比我在此时此刻,同广大市民紧密地在一起,履行职责更加重要。
我决心,继续用我的忠诚、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为香港服务。
我以最诚挚的态度,寻求各位选举委员投我一票,寻求广大市民对我的全力支持。
多谢各位。
说明
这篇演讲是2001年12月13日,董建华先生在参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届行政长官时发表的演说词。整个演说词朴实、真切,阐述贴近实际问题,有效地抓住了人心。演说之初,董建华先生简要回顾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过去几年的情况,在肯定第一届行政长官作出的成效基础之上,对香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提出了要求,并且大胆提出现有的不足之处,阐述了自己的改善政策。整篇演说词感情真挚,演说者态度诚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