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格决定命运

《礼记·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根本和枝末,都有其开始和终结。我们一旦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也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和运动的轨迹与方向,只要找到或沿着规律做人、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领悟和掌握了这种规律,才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财富和地位。

人无法独立存在也很难离群索居,每个人都有自己在这世上要学习的“功课”和要完成的使命。从来到人世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生活或生存在一种无形的规律之中,不论我们做什么,其实都是有章可循、有道可依的,就像老子所讲的“道”、佛教所禅述的因果、科学家所探寻的规律、天地万物中的节气变化一样。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也是如此。好的教育就是要教会人懂得如何认识、掌握并运用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遗传基因的传承;二是父母或长者言传身教;三是通过教育和学习;四是通过生活阅历觉悟。

人不但有思想、情感,还具备劳动和创造的能力。但这些能力的获取与提升都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对于人成长的影响最为深远。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可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一方面,对于我们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教育孩子的方式大部分传承于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专门接受过如何成为优秀“父母”的教学。我们希望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光靠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加盟一家公司,或者走上一个新的岗位,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更何况是教育孩子呢?而我们从父母那儿传承和感悟到的育儿经验,往往也早已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孩子心灵成长的速度了。

另一方面,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绝大部分为人父母者都要在社会和工作中承受着比上一代更多的压力。工作时间的增加、心情的压抑,这些都导致了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和亲密接触的时间在不断减少。

更让人无奈的是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在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孩子们失去了许多原本应该经历的人生体验,同时也加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伴随而来的就是孩子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变得易怒、烦躁,学习热情不断下降,久而久之就会采用反叛家长、学校、社会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从古至今无数的圣贤志士们都在探究和思索:人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这一点也正是人和其他物种的区别。只有人类面临着这种特殊的挑战——怎样使精神主宰物质,从而按照良知指引的方向生活,才能使人类的知识、经验和道德理念日臻完善,并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凝聚出人类的文明成果。

其实教育也有两个相应的层面:对应于人类物质需求层面的是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慧与才能;着力于满足人的精神发展层面需求、帮助人们体现其精神价值、获得内心充实的人格教育。物质生活需求人们可以通过知识、技能和运动的教导和训练,发挥创造才能来实现。人格教育则借助于伦理道德的教导和训练,使人达到内心和现实的和谐。

在教育的两个层面中,人格教育应居于优先地位。这一点从人的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得到诠释。人的心灵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需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人的身体则不断地寻求着物质上的满足,要有安全的保障并活得舒适。

而一个人要想在社会和群体中与他人愉快地相处、发挥作用,并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受益,就必须由心灵的追求主导身体的欲望。换句话说,心灵与身体之间应当建立一种类似主体与客体的先后有序的关系。当心灵占据主体位置,人才能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眼前的物质欲望,努力满足他人或群体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由此达至共同的利益。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处于主导的地位,就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私利、及时行乐和肆无忌惮的不道德行为,从而在社会和群体的人际关系中造成种种问题,最终也会使自己陷入孤立、痛苦、空虚和失望当中。因此,如果教育者只传授科技知识,只注重孩子的智育和体育,而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良知和成熟的人格,就会使孩子误入歧途,甚至会殃及社会。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曾经这样说:“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

如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创造条件和优裕的物质生活。然而,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科技力量来造福人类呢?这有赖于我们的道德成熟水平。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其著作《文明受审》一书中就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他指出:当人类的科技力量变得强大时,心智和人格的力量也必须随之增强。然而,迄今为止,在人类生活的进步过程中,精神水平与物质水平的发展进程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悬殊。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啃老族”的出现就很能说明问题。这些“啃老族”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挑剔、贪图享受、不愿受人管理等原因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赋闲在家,他们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全靠父母,而且还用父母的钱去打麻将、斗地主,成天都无所事事,好吃懒做。古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现在很多孩子已经有谋生能力了,却仍未“断奶”,只知道花父母的钱享受,不知道自己创造财富。其实,这也跟父母的教育有关,是父母的过度溺爱与疏于教育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健全。

中国人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为人父母者为追求这身外之物而不辞辛苦。因为忙于工作,很多夫妻不得不把孩子扔给了老人或者托管班;为了升职加薪,很多人即便每天都与孩子住在一起,却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态度粗暴、没有耐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物质丰足,孩子也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幼小的心灵何以承受?——孩子的人格难免会有所缺陷甚至发生扭曲。难道这就是我们疲于奔命所要追求的“幸福生活”?

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可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并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即使我们花了很多的钱为孩子报读很多的补习班或才艺班,却始终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我们可以靠花一些钱来提高孩子的成绩,但一个人的成功不止要有聪明才智,更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上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体现着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尊严、价值和形象,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研究证明,人格的缺陷是很多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这与身体的不同体质引发不同的疾病的道理是一样的。并且,经过现代身心医学研究发现,人格缺陷也会诱导生理疾病。可以说,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还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曾经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当警方将作案的26人抓获时,这群人已经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令人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是孩子天生就会犯罪吗?当然不是,这一切不能不说与缺乏对孩子的人格引导有重要关系。

近年来,很多青少年因人格缺陷而造成的让人震惊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这其中不乏很多成绩优异、能力超群之人,比如清华大学的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的事情,以及闹得沸沸洋洋的药家鑫案……为什么这些众人眼中的好学生会犯下如此的滔天罪行?为什么很多原本成绩优异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会屡屡发生问题?他们不是无法适应集体宿舍,就是搞不好同学关系,在与别人竞争时不择手段,甚至会因为某种客观原因而选择退学,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竟然会走上自杀或杀人的歧途……

人格的不健全不仅不能使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甚至会危害社会,导致少年犯的产生。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有一句名言:“人格决定命运。”极其恰当地表达出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其实,人格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对于世界也是如此,个人的人格决定着世界的未来!

当今年代,不仅是才能的竞争,更是人格的竞争。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也有两个相对应的层面。一是给孩子传授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使之具备生存的本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对孩子人格的培育,着力于满足孩子精神发展的需求,帮助孩子提升精神能量和自我价值,让其获得心灵的充实与喜悦。 q9pXp6ZcrWSdyBCHDq5V3hPECdCLC4zQK0M3Emp8AhiYqybFUJj2Z0opchwRO0s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