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个“好”字该怎样理解呢?把孩子教“好”,并不仅仅是指让孩子学习上争得第一、长大后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也不一定跟财富、地位、名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每个女孩都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教育要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单纯地以社会成就(例如财富和名声)作为培养目标,而是要让她做最好的自己。

把孩子“教好”,就是让她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强制要求她成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对她的尊重,也能使她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所以,根据自己的小公主的特点制订教育方法,让她开心、健康地成长,孩子就会越来越好!她只需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儿,明天比今天多些进步就足够了!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都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以成人的认识以及社会的要求为目标,一味地“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甚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满足自己,这样自然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其实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想法、找准教育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从孩子的需要入手,考虑教育的手段;从孩子的发展出发,选择教育方式,这需要父母有足够的智慧!

说到孩子的教育方法,很多父母都会循章据典。他们会振振有词地说:“教育讲方法有错吗?”教育讲方法的确没有错,但错的是家长们对方法的滥用和套用。我们知道,产生同样结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原因,也不一定发展成为一样的结果。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常常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经常套用某个专家的方法,套用书本上或者别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却经常忘了“此孩子非彼孩子”。所以,教育经常陷入死角和误区中。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教育有成效,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套用所谓的教育经验,听信“专家”的言论,违背自己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需要,就必然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也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家庭教育,重在原则和方法,原则和方法正确,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原则和方法不当,则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那么,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5vduRSeuKSdcwOks6hEXzsWKcGL+B/wJOFWuJbCw2qfG3wruqfUBZh9XSeTKj94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