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塑造国家形象的主体构成

从国家形象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涉及三个关键主体国家的客观特征、受众(观察者)和传播渠道。

(一)国家的客观特征

国家的客观特征是一国国家形象的基础,它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从山川美景、历史遗迹,到杰出人物、普通民众,从锅碗瓢盆、衣食住行到经济增速、国家政策,从国民心态到政治制度,从童话故事到新闻事件等,都为国家形象提供了“素材”,可以说一个国家包含多少元素,那么国家形象就有多少可能。这些客观特征交织在一起,综合而混杂地影响国家形象的形成。

(二)受众(观察者)

国家有“他形象”一面。对于个人而言,由于每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接触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情感和意志、兴趣爱好等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国家的看法不尽相同。例如对日本侵华的记忆和仇恨心理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对当前日本的认知,而对于一个经常和日本人打交道或长期居住于日本的中国人来说,日本的国家形象也许更为复杂和多元,对日本动漫感兴趣的人也许对日本的评价更为正面等,不一而足。此外,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国度,国内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都会影响国民对他国形象的认知。

(三)传播渠道

获取某一个国家信息的渠道不同,形成的关于这一国家的形象判断也会不同。目前而言,大部分人对他国的了解多是基于间接的渠道,如课本、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以及某个国家的产品或品牌等。而直接了解他国的途径则包括去这个国家生活、学习或者观光旅游,或与该国人打交道等。与间接接触相比,直接接触往往能够给受众留下自我判断的空间,且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因而关于某国的形象也更为全面和深刻。此外,人们往往更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因而当获取的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发生冲突时,人们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四)信息失真与扭曲国家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家形象形成的三个主体方面,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干扰,从而扭曲国家的实际情况,形成错误的、歪曲的、狭隘的国家形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真”。假设存在A、B两国,对于A国政府或社会主导集团而言,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因而它有展示和突出其正面形象、弱化或遮蔽其负面形象的动机,加上它强大的控制力,因而有能力达到上述目的,甚至可以不顾事实地伪造国家特征,进行虚假宣传;对于B国而言,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它能够通过控制信息接收渠道(如新闻审查、信息过滤、人员交往控制等)影响国民对A国的判断,甚至可以通过意识形态控制,向国民灌输设定好的A国形象——这是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常用的手段。传播媒介同样有可能造成信息“失真”,一方面一个国家的传媒往往更多地关注本国新闻,而在报道、宣传外国新闻时会只挑取那些重要的、奇特的事件,这样一些较为细微的事件或者大量负面消息就会被屏蔽,而且媒体有自身的利益和价值立场,很多报道尤其是评论往往带有自身的倾向,这就使得通过媒体了解到的“新闻”实际上是带有某种价值偏好的“时评”。

图1-2 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

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如图1-2所示。图中上层“干扰”部分虚线——表示存在受到干扰的可能,但干扰程度不好判断;下层“整体感知”部分虚线——表示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整体感知”,这意味着不同的统计样本量和计算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然而,即使形成国家形象的过程可能受到干扰,但国家的客观特征始终是一国形象的基础,离开本国的客观实际,“建构”和“营造”出来的“国家形象”不过是被吹嘘起来的泡沫,只能是自欺欺人或愚弄受众,总有破裂崩溃的一天。历史上戈培尔强大的宣传机器改变不了第三帝国的法西斯面目,而日本右翼势力的一切辩白也无法掩盖其复活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9b9nInPVb7kPIHvMF3tJWTCHXfzHcqRSAuJMmB0S0XZUbWIguM2934KyFZ2BZE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