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只要做对,不强求多做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问题,无事生非,他们是在破坏性地工作。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他们永远在等待、拖延,什么都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他们是在无目标地工作。

10%的人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他们是“盲做”、“蛮做”,虽然也在工作,却是在进行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他们虽然努力,却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

只有15%的人处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不用多做,把事情做对是最重要的。

也许当我们被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时,许多人会反驳:“我很忙。”因为很忙,就可以马马虎虎地做事吗?其实,第一次没做好,再重新做时既不愉快,花费精力也不少。忙要为效率服务,而不是在忙中出错。

有位广告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要求的时间比较紧,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他打错了一个数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给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后来,因为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发现了这个错误,他不得不放下其他的工作并靠加班来弥补错误。同时,还让上司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仁陪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幸好错误发现得早,否则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由此可见,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出现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会越缠越紧。这些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呢?克劳士比先生认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之后再考虑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一位师傅手头需要一把扳手。

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很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小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小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小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小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小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小徒弟做这件事情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方法。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小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在我们制订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另外,要把事情一次做对,还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认真思考,力争将问题一次性解决。

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他们就停止对机器做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了,才会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态度如果不转变,将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正确的做法是把问题想透彻,找出合理的方案,将问题一次性地彻底解决。

重复作业是造成一个人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在很多人的工作经历中,也许都发生过越忙越乱的情况,解决了旧问题,又发生了新故障,在忙乱中造成了新的工作错误,结果轻则使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或形象损失。

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懂得为效率而忙的道理,要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工作理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这正是解决“忙症”的要诀。 3TwROgGfXe9UGEXSP64qNalFA0dGeFhCzAFA7cSpZeC3NQ5jTvVbuZiyrHcACb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