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天性难泯灭

家塾中的日子是单调的,也是寂寞的。现在的小学校里除了文化课外,还会开设许多其他课程,如体育课、音乐课、劳作课、美术课等。而在家塾中,这些课程都是不存在的,不但如此,孩子们在家塾中不可以有一点违反“规矩”的行为,即使是最普通的跑跳,或者大声说话都不可以。

家塾里的所有规矩都是先生定的,先生说没有休息日,便没有休息日。于是孩子们便盼望节庆日的到来,因为一到节庆日,家塾就会放一整天的假,新年的时候,假期会更长一些,大概一个月左右。节庆日和新年并不总有,其他的时间里,孩子们便期盼着阴历初一和十五,因为每逢这两天,先生会给他们放半天假,虽然只有半天,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休息。

家塾中的规矩很多,家塾中的先生很严,可即便如此,也没能完全压制住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对于小孩子来说,越是用力压制他们的天性,他们就会越渴望自由,渴望玩耍,渴望活动。所以,每逢先生不在教室时,孩子们便立刻活跃起来。

孩子的思维和成年人不同,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玩具,很多在成年人眼中看起来“幼稚”“无趣”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却是无比有趣的游戏。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孩子们总能想出好玩的事情,并让自己乐在其中。现在的孩子拥有了更多的玩具,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鲜物件,这些物件无疑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却也无形之中阻碍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蒋梦麟的童年时代,孩子们玩的游戏有很多种,比如他们会把所有的书桌拼到一起,假装那就是一个大戏台,然后爬到戏台上唱戏。都是些小孩子,自然不懂得戏要怎么唱,只不过模仿着大人的模样在“戏台”上走来走去,哼哼呀呀,或者模仿武生的动作,在上面比画几下。椅子和板凳也成了他们的道具,虽然道具简陋,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的调皮,先生虽然没有见到,但想必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只是既然没有亲眼见到,也就不去过多追究了。只是有一次,孩子们趁先生不在又调皮起来,玩起了“摸瞎子”的游戏。轮到蒋梦麟当瞎子时,先生却突然回来了。

其他孩子看到先生回来,害怕先生处罚他们,都马上从教室里溜了出去,只剩下蒋梦麟一人。蒋梦麟被蒙着眼睛,什么都不知道,他继续四处摸索着,想要抓到其他的孩子。突然,他感觉自己碰到了一个人,于是一把抓住了对方。直到他开心地摘下蒙眼睛的布后,才发现被他抓住的人竟然是他的先生。看到先生生气的模样,蒋梦麟吓得差一点昏过去。

许多年后,再次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蒋梦麟仍然心有余悸,他记不得当时先生具体的反应,却记得自己当时着实被吓得不轻。这无非是因为当时的家塾和先生给他留下的都是些严肃、古板、威严的印象。在那个年代,先生就是私塾中的权威,哪有孩子在触犯过权威之后还能保持内心平静的呢?

在教室里偷偷玩耍虽然能够暂时缓解枯燥的家塾生活,却总要提心吊胆,更何况曾经发生过冒犯先生的事情。相比之下,蒋梦麟更喜欢放学之后的时光,只有走出家塾,他和同伴们才能真正开心自在地玩耍:春天,他们可以去放自己动手制作的风筝;夏天,他们可以去河边捉萤火虫玩,或坐在树下听老人们讲故事。这些都好过在家塾中苦背课文。

童年时期的蒋梦麟“喜欢玩,喜欢听故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比起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看书,他更喜欢亲自去观察那些令他好奇的现象,亲手触碰那些令他好奇的事物,亲自去理解那些令他好奇的事情,然后让得到的结果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对于他而言,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要比在家塾中学到的知识有趣得多,扎实得多。

在其他孩子眼中,蒋梦麟的一些表现显得有些奇怪,虽然他平日很淘气,读书时也总坐不住椅子,可是他却会一动不动,饶有兴趣地观察捕食中的青蛙,观察水中游来游去的水禽,观察树上的虫子,多久都不觉得闷。

生活在乡村的许多孩子都曾捉过虫子玩,蒋梦麟也不例外。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是,其他孩子单纯只是为了好玩,他却能时常在玩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有一次,他在皂荚树上发现一种甲虫,这种甲虫的头上长着角,而那角的形状和皂荚树上的刺竟然一模一样。这一惊奇的发现让蒋梦麟感到很兴奋。

蒋梦麟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人后,有人说,这些甲虫本来就是从皂荚树上生出来的,和皂荚树长得像有什么稀奇。蒋梦麟听完,觉得这个人在胡说,他认为如果这个人说的话是真的,那么甲虫和树就成了同一种生物,只要把甲虫产下的卵种到地里,就能够长出新的皂荚树了。可是事实证明,甲虫的卵并不能种出皂荚树,所以这个人一定在胡说。

小小年纪的蒋梦麟已经开始有了辩证的思想,为了确定甲虫和皂荚树之间是否有关系,他决定亲自观察它们。终于有一天,蒋梦麟发现一件事,虽然经常有鸟飞到皂荚树上找虫子吃,但是鸟却总也不吃那些长角的甲虫。这个发现让他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这些甲虫之所以会长有树刺形状的角,为的是保护它们不被鸟发现并吃掉。

蒋梦麟曾说过,他在童年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方面来自家塾里念的古书,一方面来自从村中老人们那里听来的各种故事,还有一方面就是来自对自然的粗浅研究。关于对自然的粗浅研究的故事,其一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对甲虫和皂荚树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二则是对村里人用稻草包裹桕树以消灭寄生虫行为的研究。

在当时,村子周围长了不少桕树,这种树也被人们称为“蜡烛树”,因为人们可以把树上结出的桕子榨成油,并用这些油制作出蜡烛。每到冬季,这种树就很容易被寄生虫摧残,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村里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冬季用稻草包裹住桕树的树干,等到了春季再把稻草摘下烧掉。

村里人把这种方式看作一场仪式,因为确实有效,所以关于这种仪式能够避免寄生虫的原因也被传得越来越玄,很多人都认为,这样做能够召唤出一种神秘的力量,是这种神秘的力量保护了桕树。可是蒋梦麟在仔细观察后却发现,摘下来的稻草上有许多虫卵,于是他立刻明白了真正的原因。

原来,村民们用厚厚的稻草包裹住树干后,寄生虫碰不到树干,便只能将卵产在稻草上,而村民们摘下稻草后,虫卵也就一起被摘下。村民们把摘下来的稻草点燃烧毁,其实就等于把虫卵烧毁,这样一来,寄生虫无法出生,自然也就无法伤害到桕树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正如蒋梦麟自己所说的,这些研究都是对自然非常粗浅的研究,可是在当时,愿意这样做的人却少之又少。大多数的村民宁愿相信许多事情都是在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作用下发生的,这便是那个时代村民们一贯的愚昧。不但如此,当时的先生们也认为蒋梦麟这种喜欢研究的个性是种“祸”,必定会影响他的学业,影响他的前途,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些先生们眼中的“祸”,让蒋梦麟在日后因“祸”得福,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8ADZbiqIX8L962TKmIuZdRciseS/XVqjtYSmbhtQEqh/urwfRFd6Me2i+WyzCb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