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女娲补天

《淮南子》

往古之时,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下兼覆 ,地不周载 ,火 焱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 ,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 ,冀州平,狡虫死 ,颛民生。

【注 释】

①《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杂家著作。西汉刘安主编,二十一卷。杂采先秦诸子之说而成,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论立说,杂糅儒、法、刑、名,所集思想资料较为庞杂,保留先秦原始资料甚为丰富,也是包含原生态神话素材较多的典籍之一。②四极:四方支天的梁柱。极:栋梁。这里指天柱。废:毁坏,坠毁。③九州:九州大地。古时分天下为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裂:塌陷崩裂。④兼覆:完全覆盖(大地)。兼:一并,完全。⑤周载:(把万物)完全承载。周:全,普遍。⑥ 焱(làn yàn):大火燃烧蔓延的样子。⑦浩洋:浩荡汪洋,洪水盛大的样子。⑧颛(zhuān)民:善良的人们。⑨鸷鸟:猛禽,如鹰、雕、鹫等。攫(jué):鸟兽用爪抓取东西。⑩女娲(wā):神话中女神名。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合称“三皇”。⑪鳌(áo):神话中的巨龟。这句说女娲用龟足做支天的柱子。⑫黑龙:神话中的洪水神。济:救助。⑬芦灰:芦苇烧成的灰。淫水:大水。指洪水。⑭涸(hé):干枯,水枯竭。⑮狡虫:指害人的凶兽猛禽。

【赏 析】

本文选自《淮南子·览冥训》。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上古神话。它以想象与幻想的形式记述并颂扬了人类女祖女娲氏的丰功伟绩;她炼石补天,熄灭大火,消除洪水,杀掉凶禽猛兽,保护了人类的生存。这则美丽的神话的产生,大约同远古时期可能发生过的严重的自然灾变(如地震)及先民们的重建家园的活动有关。作品艺术地表现出女性在远古社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歌颂了人们理想中的拯救人类的英雄女神。值得注意的是,这则神话的语言铿锵有力,句式灵活多变且相对整齐,连续使用的三言句、四言句、五言句、六言句,不仅整齐划一,而且语法结构、修辞手法也取一致,这当是神话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被先民不断润色加工的结果。 JlzLBSP7kQ10AlbRIS7r0ZpQugmI+wcsspMtdl7JhhqblEWqwVvRn6AMwNfjke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