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士何必营求功名

【题解】

本文为顾炎武《郡县论》第九篇。文中集中讨论了科举制度的利弊。科举取士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拔人才与维系政治统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顾炎武《生员论》反思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本文中给出纠治科举取士弊端的对策,“略用古人乡举里选之意”。顾炎武深知科举取士制度是为纠治汉代“察举制”、“举孝廉”与魏晋“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弊端而设,但苦于没有思想资源,而只能在历史中的制度作选择,进与退之间凸显着明末知识人的无奈与辛酸。此外,本文批评了文人“竞于功名”的心态,并以颜渊、闵子、漆雕开、曾皙等人为例,启示士子未必“必于功名”。顾炎武对待功名的态度仍然值得当前读书人反思。

【选文】

取士之制,其荐 之也,略用古人乡举里选 之意;其试之也,略用唐人身言书判 之法。县举贤能之士,间岁 一人试于部 。上者为郎 ,无定员 ,郎之高第得出而补令 ;次者为丞 ,于其近郡用之;又次者归其本县,署为簿尉之属 。而学校之设,听令与其邑之士自聘之,谓之师不谓之官,不隶名于吏部。而在京,则公卿以上仿汉人三府辟召 之法,参而用之。

夫天下之士,有道德而不愿仕者,则为人师;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失士矣。或曰:间岁一人,功名之路无乃狭乎?化 天下之士使之不竞于功名,王治 之大者也。且颜渊不仕 ,闵子辞官 ,漆雕未能 ,曾皙异撰 ,亦何必于功名哉!(《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释】

①荐:举荐。②乡举里选:从乡里中举荐人才的方式。③身言书判:唐代士子通过科举考试后,参与吏部主持的考试,考试通过后授官职。④间岁:隔年。⑤部:官府。⑥上者:成绩优秀者。郎:官职名,帝王侍从。⑦定员:定额。⑧高第:考绩优等。补:选员补充缺位官职。令:县令。⑨丞:佐官,副职。⑩署:委任。簿尉:主簿和县尉。属:类。⑪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府衙。辟召:征召。⑫化:教化、感化。⑬王治:王道之治。⑭颜渊不仕:《庄子·让王》载:“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⑮闵子:名损,字子骞,孔子门人。闵子辞官,《论语·雍也》载:“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⑯漆雕:漆雕开,字子开,又字子若,孔子门人。漆雕未能,《论语·公冶长》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信,信心。⑰曾点:字皙,曾子之父,孔子门人。曾皙异撰,出自《论语·先进》,“(曾点)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i1sNW7Ax9kk/U0mubWwfuEGsWLjvn+d4APURFHG4LvClk2XtTLH5wr7IYGRyhd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