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运笔抒己怀

神州大地,烟云撩动。那个时代的动荡,决定了必有先进志士涌现人前,这先进,代表着思想、行为。思想豁达,则行为大气;行为端直,则思想开明。在那段特别的时期,就注定了会有特别之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一批文人用字讨伐,用文章战斗,他们是一群特别的人——虽手无兵器,却锋利十足。

刘文典即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遭遇的也不是平稳的世道,加之本身性情的非同一般,两者相互作用,催生了一代狂舞之士——一个剑拔弩张的武士。师承章太炎,让刘文典本性中的“癫狂”更有喷薄之口,有物可言。而他后来能被称为“狂士”,与章太炎也有着很大关系。

若说刘文典的“狂”只显在文章上、学说上、言辞上,或许有些片面。作为那一时代的仁人志士,面对中国的革命潮流,哪有退让?哪有避其锋芒?他将己身完全投入在革命之中。

1911年,随着武昌起义的炮声响起,海外志士纷纷揭竿而起,归国,投身于反清斗争之中。次年,先进人士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率南京政府与腐旧的清廷对立而视。作为早期同盟会成员的刘文典,很快进入了《民立报》,担任编辑和翻译,为民主革命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那人才济济、革命党人云集的机关报中,刘文典有幸与宋教仁、张季鸾、吕志伊、范鸿先等人为伍,共同传递新思想、拓展新局面。也恰在此期间,他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

其实,刘文典与孙中山,早有渊源。自其于安徽公学就读之时,便逐渐接受了诸多新思想。而这新思想的传递者中,则属孙中山居首。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将中国国民推向更民主、更自由的历史中去。他也是中国革命的倡导者,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曙光,中国革命的新崛起。

孙中山唤醒了中国的有志青年,带领他们投身革命,刘文典就是其中一位。刘文典很早就知道孙中山及其所做辉煌之事,对其万分敬佩,只是当时这种敬佩更多来自于报刊杂志,是通过文字了解,并未谋面。

此时他终于有机会见到孙中山,一睹这个一心救国救民之人的风采,内心自然兴奋不已。尔时,同盟会总部也在武昌起义后由东京迁回了上海。

可以想象,对于那些苦于寻觅未来出路的开明国人而言,《民立报》无异于“航海之灯”,且不论这方向正确与否,但在当时,这种指示也恰是迷茫中的国人亟须的。

成为同盟会一员的刘文典,一心想着尽自己的力量添砖加瓦,以自己之能扩展刊物的影响。那时,他的工作任务就是为新革命摇旗呐喊,为穷苦的百姓大众找到出路,为与他一样的莘莘学子觅得报国之法。

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身处其中的刘文典觉察到了身上的重任,颇感力不从心。的确,对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而言,这样的工作确实太重。可他仍尽心尽力,不打退堂鼓。待孙中山到来,刘文典心生希望,斗志猛增。

孙中山赶赴上海建立《民立报》的编辑部,一来旨在感激一群幕后志士的卓著贡献——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报纸所能鼓吹之地位者,一能以一种之理想普及于人人之心中;二来是为了尽早建立根据地,让革命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孙中山的鼓舞,对刘文典等人而言当属“火中加薪”,这种肯定,更让他们不惜一切地为革命鞠躬尽瘁。而孙中山应报刊中人之邀所写的“戮力同心”四字,令刘文典一干人的雄心更胜往昔,刹那间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那个时代,是志士勇登、杀戮不减的时代;那段岁月,是热血者以心殉国、毫不畏惧的岁月。宋教仁、孙中山,此等革命之士,只为中华“四万万同胞”泼洒热血,他们不曾退却、不曾妥协。刘文典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也在践行着中国的革命精神。

彼时的刘文典,思想已被孙中山等人的革命道义所填满,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编辑和翻译的工作之余,亦会以“刘天民”、“天民”等笔名纵论天下、大谈四宇和对国内政坛针砭时弊。他的文字豪放不羁,说理入木三分,他关心国家,关心百姓。渐渐地,他的文字成为了一种力量,成为了一种可让黎民刺穿枷锁的力量。

那时,《民立报》一出,竟有“万人空巷”的夸张之态,“竟至有出银元一元而不能购得一份者”。很快,这份报纸就成为地方革命党人的精神支柱。

《民立报》是在清末民初,由一群爱国志士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在当时,各种阶级斗争的报纸琳琅满目,《民立报》名声甚大。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地区创办了《民立报》,宋教仁、范光启、刘文典等人皆在此任职。值得一提的是,《民立报》经众人商讨,特别设立了《民贼小传》的专栏。在这个栏目中,很多卖国贼的卑劣行径和政府的不作为都被揭露了出来,笔者还用事例公开提倡人民革命,建立新中国。于右任、宋教仁,更是以“扫心”“渔父”作为笔名,写出鞭策国人的文章。

在众位同僚的影响下,刘文典看到了革命的另一种形式。他第一次意识到文化、教育对于革命的力量,文人也可用自己参与革命的方式改变历程。这作用,可能比直接流血牺牲更巨大。

刘文典,正是在这一时期更加深入革命,真正成为了一名革命人。他参加《民立报》的编撰工作,以笔名在《民立报》上发表文章,参与到国家命运的讨论当中。这一职位的转变,也为其本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使之与文字更亲近,更切身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

中国的革命炮火还在燃烧着,不曾减退。中国的百姓开始醒来,不再隐忍强权的欺辱,他们不再逆来顺受,开始意识到人是有权利的,他们拥有民族、民权和民生,他们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他们向往更自由更民主的生活。 Jj333bFMrpbok+vWXeGytjqy2sqRUo+mXw0WzxeNEWwMO2B+8ykPl5clj3xn91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