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恰生不逢时

自古英雄出少年。乱世硝烟,迷途旧路,举凡有志之人,皆徜徉于幻梦之中,或狂舞、或不羁、或逍遥、或抒志,在他们的世界里,无所谓纸醉金迷、安稳度日。人生之于他们,是一连串的不可预知,而就在诸般莫可名状中,他们拓展着自己生命的旅程。

19世纪末的中国大地,有狼烟、有康宁;有争斗、有平静,在这亦真亦虚、亦幻亦实之中,有些人抉择了生命的颜色,那可能是鲜红如血、令人痛彻心扉的,可他们不曾退却,反倒迎着刺痛,睁开寻梦之眼,朝着阳光最灼人之处一路向前。

大时代背景下,生出来的若是有骨气者,则多与众不同。刘文典,却是这不同中的不同!

1889年12月,刘文典降生人世。他不是神话中的人,亦不是后辈们笔下虚幻的人物,所以他的出生似乎与后日他的“痴癫疯狂”毫不相容。他在平凡之家,平凡之日,平凡地降生了。刘文典,原名文聪,字叔雅,安徽合肥人,祖籍怀宁。

刘文典这样的不凡人物,幼时并没有经历什么大灾难,少了很多大家年少的困苦。那时刘文典的生活,可谓平淡如水,一切安然,似乎同“与众不同”这四字不太符合。

刘文典的祖父有些头脑,不甘于平庸,早年间在合肥做了点生意,开了一间布号。那时,天下不宁,能于乱世中平稳地经营起一间小店,足见刘氏血脉中的不平凡之处了。算得上殷实的家境,让刘文典这一代在无忧无虑之中稳当度日。只是,时代的不安让那时的每个家庭都无法安然地维持现状,刘家自然也不例外。

太平天国攻打安庆,百姓每日提心吊胆,刘文典的祖父也在担忧着自己的一大家子。为了让家中幼者避免灾祸,刘文典的祖父便想出办法,让刘文典的父亲刘南带着小辈去避难。他让刘南用布匹捆住刘文典及其他孩子,从城墙上吊下去,如此才让他们逃脱。

年幼的刘文典,经历的这些并没有阻碍他前行,他仍是睁大了眼睛,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这时的他,已表现出了爱读书的特点,幼年的“爱读”经历,奠定了他日后成为大家的基础。

待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安定的日子再度出现,刘南又带着刘文典等人返回了合肥,而他也继承了父亲的旧业,继续经营布号,以求在乱世中安稳度日。

历史,注定要踩着华夏大地上无数的平凡之家,看着慌乱的人们划过。当岁月使祖辈们弯下他们曾挺直的脊梁,年青的一代便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绘属于自己的年光,刘文典这一代,看得到机遇,也逢得上危险。当然,年少的刘文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他的童年正处于让人艳羡的时光里。

在那片斑驳的岁月里,很多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刘文典却不属其中。很多人并没有因为困于衣食而忘却福荫子孙,刘文典的父亲刘南恰恰和他的祖父一样,是个有远见的人。

刘南继承了父辈基业后,一心为家,他共育有六子二女。其中,刘文典是刘南的填房妻子所生,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三个弟弟。刘南十分开明,不因刘文典系填房所生而心滋异样情愫,反倒更为喜爱这个天资过人的儿子。

刘南在刘文典年纪尚轻时,便请了私塾先生来教他,令其通晓世间大义、人情之理。或许,正是这般“早教”,使他先于他人领悟世间的道理,也让他日后有敢于挑战不义之行的举动。

年幼的刘文典,从书中、私塾先生的教授中,慢慢懂得了为国为民的道义,有了济世之心,有了情义之心。

刘南喜欢刘文典,儿子也的确争气,他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最优秀,这让刘南更重视对他的培养。有了私塾先生教授的知识基础,刘文典又有机会开始习得经书、古文。若说时代赋予了人的精神,那么刘文典出口成章、“半古半白”的惊世之语,相信与儿时的修习密不可分。

十二三岁时,刘文典对知识的热爱,对书籍的渴望更胜以往。周遭环境似乎已难让他抒情达意。刘南也看出儿子表现得越来越优秀,特意请了在当地的美国基督教会医院的院士,教他学习英文。

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刘文典对翘着舌头的发音,以及与中文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语言着了迷。一天,院士下课走后,他一直在纠结着几个发音,都忘了吃饭,家人叫了几遍后才去,而在吃饭时他还在脑海里想着怎么发音,这可见刘文典的好学和执着。

学习中,刘文典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英文的听说读写,还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思维方式。这段经历,也造就了刘文典的与众不同。那时正值国乱,有幸识文断字就已不错,接触更多的新鲜知识更是难得,这使得刘文典眼界大开,眼光、胆识等都超越同辈。

刘南在忙于布号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儿子学业的关注。他时常问这个聪明的儿子英文习得怎么样,国文背得怎么样。刘南希望这个争气的儿子可以早早学成,帮自己一把,于乱世之中也不负父亲嘱托。

刘文典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他像海绵一样汲取着身边的养分,此时,他对外文的兴趣建立了起来。在日后的岁月里,刘文典又先后习得德、日、意等外语,成为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掌握多国外语的大家。

生意人出身的刘南,指望着刘文典习得英文之后可以与洋人多做些“洋买卖”,出乎他料想的是,儿子不仅没有让他失望,还走上了一条开天辟地之路,被记录在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上,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灿若星辰。或许,这也是命中注定,注定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要有一个“狂人”出世,为华夏大地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文典,学贯中西,并对西方文学有着不一般的领悟,虽说这都是后话,但正是年幼时良好的基础才造就了他未来的成就。

年纪尚轻的刘文典,正是自此,有了在了解本土古典文化的同时,接触西洋文化的机会。此“中西交融”的现实,促使着他开始打开思想之门,容纳万千浮沉。 4gk3ESZ5Juzvfb5wmPZnk2nYYs8yhNoQpciX0EVCP2mFbA46b/wxkRC667ZAwW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