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这被单调的浪声
摇睡了的灵魂,
昏昏睡了这么久,
毕竟被你唤醒了哦,
灿烂的宝灯啊!
我在昏沉的梦中.
你将我唤醒了,
我才知道我已离了故乡,
贬斥在情爱底边徼之外——
飘簸在海涛上的一枚钓饵。
——节选闻一多《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
1922年7月16日,登上海轮前往美国的闻一多,心情极其复杂。离家的愁苦,他乡的新奇,这份思念中夹杂着对他国的向往,闻一多纠结万分。
是时,前往海外的利润丰厚,故此轮船公司对留洋学子格外照顾,而这艘海轮,也被轮船公司刻意精心装扮,豪华万分的“Key Stone State号”,被闻一多称为“海上漂浮的六国饭店”。
要离开祖国了,要走了。他想着父母的辛劳,亲友的寄望,妻子的担心,送行时的嘱咐,离别时的眼泪,他明白了原来再怎么埋怨,心里还是想念家乡的。
看惯了长江的磅礴激荡,壮阔的大海让闻一多有些许向往。直到上船前,他还在脑海中幻想着大海的样貌:海,应该是宽广辽阔的,应该是平静安详的。海,应该大气、神秘、优雅。但是,海上的生活并不如闻一多所想的那般,海轮在海上行驶之状,也不如车子在陆地上那般平稳,尽管海面上并无太大风浪,可那摇摇晃晃的状态一直持续。闻一多体质本就不好,如此颠簸,又让他晕船了,身体愈发不适。只是,这不适之于感受海的别样,却又不值一提了。
无边无际的蔚蓝,徐徐的海风,咸咸的气息,一点一点把闻一多苦闷的心治愈了。“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嗅觉会疲劳,其余的感官也会疲劳,原本还在感慨大海的辽远广阔,此时已开始反感这不着边际的宽广;原本还在欣赏大海与天一体的蔚蓝,此时已经开始反感这单一的色调。那个还在憧憬大海,满怀雄心的自己,仿佛还是昨天的样子,原来这么快就腻了!
现实总不比理想丰满,怎么说也是留学远洋的学子,当初上船时的诗情雅兴慢慢退却后,所有人都开始寻找解闷的法子。
喧哗、吵闹,在“筒子”、“万子”的吆喝声之中,闻一多开始恍惚,他突然觉得,这并不是一艘开往理想彼岸的轮船,而是一座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每个人都在喧嚣嘈杂之中挥霍着光阴,虚度着年华。闻一多开始怀疑自己苦苦寻找的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又在哪里?
第一次,他开始对彼岸的渴望持有怀疑态度,甚至发觉这与自己的所想大相径庭。或许,这一切烦闷只因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贴心交谈之人,因此才让他变得不那么自信,继而疑窦丛生。
这般想着,孤单便开始侵占闻一多的内心,无端的落寞感包围着他,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离群的大雁,形单影只。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
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拆散了阵字,
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他的酸楚,他的哀思,好像只能通过这诗歌来排解,只能借着笔尖在纸上的书写才能让那因在海上航行所导致的困顿之心得到舒缓。
可怜的孤魂啊!
更不须向天回首了。
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
一幅蓝色的谜语,
太难了,不是你能猜破的。
也不须向海低头了。
这辱骂高天的恶汉,
他的咸卤的唾沫
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
粘滞了你的行程!
不低头,绝不低头!闻一多带着诗人独有的执着,倔强地不堕入那些迷失自己的人群当中。然而,恰恰是他作为诗人特有的细腻,让他稍稍被舒缓的苦闷又覆盖了一层阴霾,他在想念祖国,想念那个遍体鳞伤的祖国。
海风催促着海浪,拍打着船身,这同时使得闻一多的思绪在脑海中翻腾。诗人细腻敏感的情感,像一根根纤细的银针,刺激着自己变得脆弱的大脑。
那段日子的郁闷,让时间也变得异常无聊,虽然自己无所事事,但祖国离自己越来越远。思乡心切加上海上的枯燥,让闻一多变得沉默,面对“神户布引瀑布”这般美景,他也无心欣赏。
好在轮船在日本停留几天,这让沉闷多日的闻一多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他与同行之人一起参观了这岛国。精致的建筑,华美的服饰,不胜枚举的自然风光,都让闻一多感到新鲜。难得上陆地,平稳踏实之感让他倍感舒心。
那几天,正逢和平博览会,闻一多喜欢绘画,自然要去欣赏一下这个国家的艺术。只可惜时间仓促,不能细细观赏,暗自计划着要再来一次,以遂心中之愿。不想,这次到日本,却成他最后一次,他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当初给他留下诸般美好印象的岛国,在几年之后,会对中国造成极大的灾难。
闻一多在日本的短暂时日,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认识了井上思外雄。当时,井上思外雄是帝国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攻读英国文学,他与闻一多一见如故。井上曾希望能把闻一多的诗翻译成日文,然后发表,让更多人欣赏到他的作品。为了能与这位远道而来并不多做停留的好友有更多的时间交谈,他甚至特地坐上了闻一多的船,一直到闻一多不得不离开时,他才依依不舍地下船。
船又开始行驶了,海浪声不绝于耳,仿佛这个世界都不再有其他声音了。闻一多再次回到落寞的状态,数着单调的每一天,开始期待下一次登岸。
同年8月1日,“Key Stone State号”海轮在西雅图靠岸,闻一多终于站在了美国大地上。
西雅图,是第一站,例行检查后,大家拍了张合影就各奔东西了。闻一多跟着同行的人南下去了旧金山,再转车向东前进。车道两旁是松树林,山势此起彼伏,连绵的绿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阔、活力,这应该是闻一多初到美国时的感受。8月7日,闻一多来到了目的地——芝加哥,开始了他海外求学的日子。
彼时,他的内心由最初的彷徨向明朗过渡,他知道,未来的自己有着更广博的世界。在那里,他可以撒欢、可以大笑、可以肆无忌惮、可以随心所欲。只是,这份尚居于未来的现实,需要越过一道道岭方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