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生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

【出处】 《尚书·太甲中》

【注释】 孽,灾殃。违,避去。逭,huàn,逃避。

【解说】 自然发生的灾害,还可以想方设法逃避;自己作下的罪孽,则无法逃脱。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出处】 《周易·乾·文言》

【注释】 声,声调。气,气质。

【解说】 同类声音就会互相应和,同类气质就会互相寻求。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解说】 人的思想的不同,就好比人与人的面孔不相同一样。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

【注释】 怒,愤怒。犯,触犯。专欲,专独的欲望。

【解说】 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专独的欲望难以成功。

祸福无门,惟人所招。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注释】 无门,无处。

【解说】 祸与福没有固定的处所,只是人们自己的行为才招来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处】 《左传·隐公三年》

【注释】 行,做。毙,死亡。

【解说】 做了许多坏事的人一定会自取灭亡。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

【注释】 师,老师,引申为“借鉴”。

【解说】 记住以前做事的经验教训,可以用作后来做事的借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处】 《论语·为政》

【注释】 信,信誉。

【解说】 一个人要是没有信誉,真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处】 《论语·为政》

【注释】 天命,上天的意旨。耳顺,耳听其言即知其隐微的旨意。逾,超越。矩,法度。

【解说】 我十五岁时开始有志于研究学问,三十岁就能够在社会上自立,四十岁时由于知识丰富,善辨是非而不致迷惑,五十岁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讲话就能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七十岁时能够随心所欲而不触犯法度。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出处】 《论语·阳货》

【解说】 人的本能最初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来生活环境及习染的不同而相差得越来越远。

既来之,则安之。

【出处】 《论语·季氏》

【注释】 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定。

【解说】 既然使四面八方的人民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居乐业。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出处】 《论语·尧曰》

【注释】 费,破费。泰,平和。

【解说】 君子能够因势利导给众人恩惠而自己没有破费;能够让他人劳动工作而不产生怨言;有正当的欲望而不贪婪;心地平和而不骄傲;保持威严而不凶猛。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 《论语·卫灵公》

【注释】 生,活命。

【解说】 有志向且讲仁义的人,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却有献出生命来保全“仁”的。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处】 《论语·公冶长》

【解说】 现在我对一个人,不仅仅听他怎样说,还要看他如何做。

三思而后行。

【出处】 《论语·公冶长》

【注释】 三思,多次思考。

【解说】 做一切事情之前要再三思考,然后才可以行动。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出处】 《论语·公冶长》

【注释】 杇,wū,同“圬”,泥瓦工抹墙用的工具,此处即粉刷墙壁。

【解说】 腐朽了的木头已不可以雕刻,正如粪土一样的墙不可以再粉刷。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出处】 《论语·颜渊》

【注释】 命,命运。天,上天。

【解说】 一个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安排,富贵来自上天的主宰。这句话是一种宿命论观点,今日已不足取。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出处】 《论语·颜渊》

【注释】 非礼,不符合礼的准则。

【解说】 不符合礼的准则的东西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处】 《论语·卫灵公》

【注释】 施,给予。

【解说】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他人。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

【出处】 《论语·卫灵公》

【注释】 失人,错过了人。失言,说了不该说的话。

【解说】 值得交谈的人不与他谈,是错过了贤人;不值得与之交谈的人而与他谈,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出处】 《论语·卫灵公》

【注释】 病,担心。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解说】 君子担心的只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处】 《论语·卫灵公》

【解说】 人没有长远打算,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

欲速则不达。

【出处】 《论语·子路》

【注释】 速,加快。达,达到目的。

【解说】 做事如果过于急躁,往往达不到目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

【出处】 《论语·子路》

【注释】 名,名义。

【解说】 名义如果不正当,那么所讲的道理就行不通。

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 《论语·子路》

【注释】 信,诚实。果,果断。

【解说】 说话一定要遵守诺言,行动一定要果断。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出处】 《论语·子路》

【解说】 只能看见小小的利益,那么大事一定办不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出处】 《论语·雍也》

【注释】 知,通“智”。乐,喜爱。

【解说】 因为水能因势利导,随物赋形,所以聪明的人喜爱水;因为山坚实厚重,岿然不动,仁德的人喜爱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出处】 《论语·雍也》

【注释】 立,立足。达,有成就。

【解说】 因为自己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所以也要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要帮助别人有所成就。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 《论语·里仁》

【注释】 贤,贤人。齐,赶上。省,xǐng,检查,反省。

【解说】 看到贤人,要想到向他学习,并努力赶上他。看到不贤的人,要把他作为借鉴,检查自己的不足。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出处】 《论语·宪问》

【注释】 直,公平正直。德,恩德。

【解说】 以公平正直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仇怨,以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鸟之将死,其鸣亦哀;人之将死,其言亦善。

【出处】 《论语·泰伯》

【解说】 鸟在将要死的时候,它的鸣叫声十分悲哀;人在将要死的时候,他所讲的话也十分善良。

未知生,焉知死。

【出处】 《论语·先进》

【解说】 对今生今世尚且不清楚,怎么还会知道死去以后的事情呢?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出处】 《论语·卫灵公》

【注释】 固穷,固守穷困,不改变操守。斯,就。滥,放任自流。

【解说】 正人君子当命途不顺时,坚守穷困也不改变节操;而无德小人一旦穷困便放任自流。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

【注释】 芝,通“芷”,香草。

【解说】 同道德高尚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养育芝兰的花室,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

【注释】 鲍鱼,咸鱼。肆,店铺。

【解说】 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出处】 《孟子·告子上》

【注释】 恻隐之心,同情心。

【解说】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恶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也人人都有。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出处】 《孟子·告子上》

【注释】 湍,tuān,急流。

【解说】 人的本性就像湍急的流水,如果在东边开个口子,就向东流,如果在西边开个口子,就流向西方。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出处】 《孟子·告子上》

【解说】 人的本性中那些好的东西,像水永远朝低处流一样,是不可改变的规律。人人都有善的方面,就像水永远朝低处流一样。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出处】 《孟子·尽心上》

【解说】 幼小的儿童没有不知道敬爱他的双亲的;等到长大之后,没有不知道尊敬他的长兄的。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不忘,不怕。元,头颅。

【解说】 有志气的人不害怕自己的尸体被扔在水沟里;勇敢的人不怕自己的脑袋被砍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出处】 《孟子·告子上》

【注释】 得兼,兼得,兼而有之。

【解说】 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掉鱼而要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处】 《孟子·告子上》

【解说】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出处】 《孟子·告子下》

【解说】 忧患的压力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受久了则容易使人死亡。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出处】 《孟子·离娄上》

【注释】 患,毛病。好,hào,喜欢。

【解说】 一般人的毛病,在于总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 得道者,指施行王道仁政的人。寡,少。

【解说】 施行王道仁政的人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王道仁政的人获得的支持会很少。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出处】 《庄子·齐物论》

【注释】 槁,枯。

【解说】 表面外形上可以使其像枯死的树木,然而在思想深处难道可以使其像死灰一样吗?

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出处】 《庄子·达生》

【注释】 故,习惯。性,培养出的性能。命,规律。

【解说】 一个人的成长,初始阶段主要取决于习惯培养;长大之后主要取决于这种久而久之的习惯所体现的性情;到了成年以后主要取决于这种性情所体现的规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出处】 《庄子·知北游》

【注释】 白驹,骏马,喻指太阳。隙,缝隙。

【解说】 人的一生在宇宙天地之间,像是一匹快马从缝隙间穿过,是一刹那的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处】 《荀子·劝学》

【解说】 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的高远;不面对深谷,不了解地有多厚。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出处】 《荀子·劝学》

【注释】 涅,niè,矿物的一种,可作黑色染料。

【解说】 蓬草生在麻丛中,不用扶它也能挺直;白沙在黑涅中,也会变成黑色。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出处】 《荀子·荣辱》

【注释】 一同,相同。

【解说】 所有的人都有相同之处:饥饿了就想吃饭,寒冷了就想取暖,疲劳了就想休息,喜欢利益而厌恶损害。这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共同想法。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出处】 《荀子·非相》

【注释】 择,选择。

【解说】 观察其形体外貌不如讨论研究其思想,研究其思想不如对其采取适当的方法。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出处】 《荀子·劝学》

【注释】 明,指看清楚。聪,指听得清楚。

【解说】 眼睛不能同时把两个目标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出处】 《礼记·乐记》

【解说】 人生来就好安静,这本是天性;而后被事物所感动,这本是欲望所致。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处】 《礼记·中庸》

【注释】 豫,事先有准备。立,成功。

【解说】 一切事情预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出处】 《礼记·檀弓上》

【注释】 一朝,一时。

【解说】 正人君子因为从生到死,总是处于忧患之中,不敢有丝毫放松,因此没有一时之祸患。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出处】 《老子》第三十八章

【注释】 厚,忠厚。实,踏实。华,浮华。

【解说】 大丈夫处世要忠厚,不要轻薄;要踏实,不要浮华。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出处】 《老子》第四十一章

【注释】 器,器物。希,无。大象,事物的本原。道,规律。

【解说】 大器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成,宏大的声音会超出人们的听觉范围,事物的本原没有具体的形状,规律十分隐蔽,以至无法名状。

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出处】 《老子》第五十五章

【注释】 全,完美。

【解说】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完美的,所以君子对人不求全责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六章

【注释】 言,说。知,同“智”。

【解说】 聪明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聪明。

慎终初始,则无败事。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

【注释】 慎,慎重。终,结束。

【解说】 结束时要像开始时一样慎重细心,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出处】 《管子·权修》

【注释】 树,种植,培养。

【解说】 一年内的打算,没有比种五谷更重要的了;十年内的打算,没有比种植树木更重要的了;更长远的打算,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了。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出处】 《墨子·修身》

【注释】 达,至,到。信,有信用。果,决断。

【解说】 意志不坚强的人到达不了智慧的程度,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不决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

【注释】 容,修饰容貌,打扮。

【解说】 大丈夫甘愿为知己朋友而死,女子乐意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真,天然。反,同“返”。璞,未雕琢的玉,此指原来的状态。

【解说】 恢复自己真实的面目,返回到天然朴实的状态,这样一辈子不会受侮辱。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出处】 《吕氏春秋·慎势》

【解说】 即使是能把船吞进去的大鱼,来到陆地上也打不过小小的蝼蚁。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出处】 《吕氏春秋·义赏》

【注释】 竭泽而渔,排干池水捉鱼。岂,哪能。

【解说】 排干池水捉鱼,哪能会捉不到鱼呢?但明年就不会再有鱼了。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出处】 《黄老帛书·姓争》

【注释】 天,天道,指自然规律。

【解说】 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就昌盛,违反大自然的规律就灭亡。

怒而无威者犯,羊质虎皮者辱。

【出处】 《黄石公书》

【注释】 犯,侵犯。羊质虎皮,羊的内质披上老虎的外皮。

【解说】 一个即使在发怒时也没有威严的人常常会招来别人的侵犯。本质虚弱却故作强横的人常常会招致侮辱。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出处】 《毛诗·序》

【注释】 言,说话。戒,警戒。

【解说】 即使说的话与事实不符,说话的人也没有罪责,听话的人也要引以为戒。

前车覆,后车戒。

【出处】 《晏子春秋》

【注释】 覆,翻倒。戒,警惕。

【解说】 前面的车辆翻了,后面的车辆应当有所警惕。

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出处】 《商君书·更法》

【解说】 平常人所以安分守己主要是由于旧习惯的驱使;有学问的人所以观点偏激主要是由于受所闻所见的局限。

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

【注释】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解说】 人世间是非黑白混淆不清,竟达到了以鸣蝉的羽翼为重,以千钧为轻的地步。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出处】 战国·楚·屈原《渔父》

【注释】 沐,洗头发。冠,帽子。振衣,抖掉衣服上的尘土。

【解说】 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弹掉帽子上的尘土;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

【注释】 知,了解。

【解说】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最重要的是了解彼此的思想。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解说】 猛虎活跃在深山中,百兽见到它惊骇恐惧;等到它被圈进栏杆陷阱之后,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开始像狗一样摇尾求食。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 细谨,小节。辞,推辞。让,指责。

【解说】 干大事业不必总顾及那些细枝末节,讲大节不要拒绝对自己小毛病的批评。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

【注释】 室,家庭。恶,丑。

【解说】 家中来了美丽的女子,丑女人对她必然十分仇恨。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释】 诺,许诺,诺言。

【解说】 得到黄金一百斤,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许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 蹊,xī,小路。

【解说】 桃树李树虽不能说话,但因为它们能开好花、结甜果,所以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很多,树下自然就踏出小路来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释】 固,必定。或,有的。鸿毛,大雁的羽毛。

【解说】 人必定都有一死,有的跟泰山一样重,有的和大雁的羽毛一样轻。

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义,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出处】 汉·扬雄《法言·修身》

【注释】 由:从……出发。禽门,禽兽类。独智:独特的智慧。

【解说】 普天之下共有三种门:因为放纵情欲,使人走进禽兽之门;由于崇尚礼义,使人走进人门;由于有独到的见解,使人走进圣贤之门。

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

【出处】 汉·刘向《新序·义勇》

【注释】 钺,yuè,古兵器。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此指官爵。

【解说】 正当的死不会躲避刀斧的诛杀;清白的贫穷不会接受来路不明的富贵。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出处】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解说】 人的一生还不到一百年,却会有千年的忧患。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出处】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解说】 -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来去匆匆就像远行的旅客一样。

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 当,恰当。趋,指方向。审,审慎,慎重。

【解说】 说一百句话一百句恰当,也不如选好方向谨慎地去做。

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出处】 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注释】 谊,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事。明,阐发。

【解说】 仁义的人,做那些公正并且应当做的事情,而且不在其中谋取私利;只致力于阐发自己的主张,而不计较这个观点的利害。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出处】 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注释】 至,极度。察,明察。徒,众人,指朋友。

【解说】 水太清纯了,就不会有鱼生存。人过分精明,就会没有朋友。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处】 《后汉书·宋弘传》

【注释】 知,知己,知心朋友。糟糠之妻,指共患难的妻子。下堂,指妻妾被丈夫休掉。

【解说】 不可忘记贫穷下贱时结交的知心朋友,不要抛弃同甘共苦的妻子。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

【注释】 时务,当时的要事。俊杰,才能出众的人。

【解说】 那些了解当时大事要事的人都是些英雄豪杰。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

【注释】 苟全,姑且保全。闻达,闻名显达。诸侯,指当时各地的统治者。

【解说】 只求在混乱的年代里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求在各路诸侯中获得显赫的地位和名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注释】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尽瘁,尽力效劳。已,停止。

【解说】 勤勤恳恳,小心做事,竭尽全力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引《江表传》

【注释】 圣人,指智慧最高超的人。

【解说】 能发挥众人的力量,就会无敌于天下;能利用众人的智慧,就不怕遇到最聪明的对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 《抱朴子·勤求》

【注释】 东隅,东方。指日出之处。桑榆,指日落的地方。

【解说】 在东方打仗失败了,在西方却获得了胜利。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出处】 晋·陶潜《杂诗》

【注释】 陌,道路。

【解说】 人的一生有时是无依无靠,到处飘荡,就像那路上飞起的土尘。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出处】 晋·陶潜《归园田居》

【注释】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

【解说】 长时间被囚禁在笼子里,今日才再一次得以回归大自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出处】 晋·陶潜《饮酒》

【注释】 结庐,造房子。人境,人群聚集的地方。尔,如此。偏,偏僻。

【解说】 虽然居住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迎送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够如此呢?因为内心远离了尘嚣,所以居处也像在偏僻冷清之地了。

人生居世为安,岂若及时为欢。

【出处】 晋·陆机《董桃行》

【解说】 人的一生寄居在世间,当以平安为好;怎么能像及时行乐那样令人欣然。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注释】 丝竹管弦,指音乐歌舞。觞,shāng,古代饮酒器物。咏,诵诗。幽情,深情雅趣。

【解说】 虽然没有音乐歌舞的盛况,仅仅是一杯酒,一句诗,也可以尽情抒发各自的深情雅趣。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出处】 晋·左思《咏史》

【注释】 振衣,抖落衣尘。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濯,zhuó,洗。

【解说】 到千尺高山上去抖衣服;到万里江河中去洗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出处】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注释】 朱,朱砂,红色颜料。

【解说】 接近朱砂就会被染成红色,接近墨就会被染成黑色。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出处】 晋·傅玄《傅子·口铭》

【注释】 病,疾病。

【解说】 疾病往往是由口中进入的病菌所引起的;灾祸也常常是由于说话不慎而造成的。

旷世之才,不能合流俗。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注释】 旷世之才,当世无与伦比的才能。

【解说】 具有当代无与伦比的才智的人,他的言行必定和一般人的习俗不相合。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出处】 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注释】 未央,未尽。

【解说】 大江的流水日日夜夜在奔流,客居在他乡的悲愁还没有抒发完。

性贞则情销,情炽则性灭。

【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防欲》

【注释】 情,情欲。

【解说】 本性坚定纯洁,那么情欲会销声匿迹;情欲之火如果燃烧,那么人的本性就会泯灭。

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则情欲不能染。

【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防欲》

【解说】 宝珠晶莹剔透,那么灰尘不能落附;一个人本性明朗放达,那么不良嗜好不能染身。

声色芳味,所以悦人。悦之过理,还以害生。

【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防欲》

【注释】 声色,指女色。芳味,指佳肴。过理,超过适当的限度。害生,损害健康。

【解说】 美貌佳肴,固然可以使人高兴喜欢;但如果喜欢得过度,反过来却会损害健康。

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出处】 北齐·颜子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 牛毛,极言其多。芝草,灵芝草,极言其少。

【解说】 人死后名声就灭了的多如牛毛,经过角斗有所建树的杰出者少得如同灵芝草。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篇》

【注释】 自胜,战胜自我。雄,英雄。

【解说】 能够了解自己、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处】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注释】 浚,jùn,疏通。

【解说】 要使树木长高,必须加固它的根基;要使河水远流,必须疏通它的源泉。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

【注释】 东隅,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指早晨,比喻人在青壮年时期。桑榆,西方,太阳将没时余光所在的地方,指黄昏,比喻人到垂老之年。

【解说】 早晨的大好阳光已经过去,即使到了黄昏也不算晚。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出处】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注释】 宦游人,在外做官的人。物候,自然界表现出来的季节变化。

【解说】 只有那些在外地做官的人,偏偏对季节变化、物候更新十分敏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处】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注释】 铜,指铜镜。镜,指借鉴。

【解说】 借鉴于铜镜,可以把衣服和帽子整理端正;借鉴于历史,可以了解历朝历代兴亡交替的规律;借鉴于他人,可以认清自己的得失。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载魏征上疏

【注释】 染,受环境的影响。

【解说】 人生在世,事业之所以有成有败,关键在于环境和习惯的熏染。

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注释】 莫若,不如。

【解说】 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不做;要想不让人听见,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不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处】 唐·李白《把酒问月》

【解说】 今天的人们已经看不见古时候的月亮了;而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耀过古代人。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解说】 像浮萍一样的人生,仿佛就是在梦幻之中;在这漫长的人生路上,又能有几次开心的笑呢?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出处】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注释】 如此,指如“梦游”一样。

【解说】 人世间的种种乐事也不过如此,却原来古往今来的一切事情,不管是好是坏,都像那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处】 唐·李白《客中作》

【解说】 只要主人热情好客,能使客人喝醉了,谁还会记得哪里是他乡呢!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出处】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解说】 飞黄腾达了没有什么可以尊贵的;穷途末路了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出处】 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

【解说】 天空晴朗,江水中一轮明月有如白玉,心境安然,飞来飞去的海鸥似有所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 唐·杜甫《望岳》

【注释】 会当,定当。凌,登上。绝顶,顶峰,极顶。这里指泰山之巅。

【解说】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之顶端,那时群山都一览无遗,显得十分矮小。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出处】 唐·杜甫《成都府》

【解说】 大江之水奔腾向东流去,天涯游子在外流浪的时日还很长。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

【出处】 唐·李翱《复性书》

【解说】 有的人之所以能成为圣贤,是因为他的言行不离本性,有的人之所以对本性有困惑和背离,是由于为情欲所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出处】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注释】 摧,摧折,毁坏。薪,柴。

【解说】 已经多次看到松柏树被摧折为柴薪;更听说有许多地方曾经是桑田如今成了海底。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出处】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注释】 已,停止。

【解说】 人类一代又一代地繁衍接续,无穷无尽;江上的明月却年年如此,不变模样。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出处】 唐·韩愈《原毁》

【注释】 修,有成就。谤,诽谤。兴,产生。毁,诋毁。

【解说】 -个人事业成功了就会有人来诽谤,一个人德行太高尚也会招来非议。

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

【出处】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注释】 殁,死。

【解说】 年轻的死了,而年长的还活着;身体强健的早死了,多病的却还保全着性命。

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

【出处】 唐·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

【解说】 宁肯作有名望的人而死去,不愿做无声无息的人而苟且偷生。

动必三省,言必三思。

【出处】 唐·白居易《策林》

【注释】 省,反省,检查。三思,再三考虑。

【解说】 做事之前一定要反复反省检查;说话之前一定要再三考虑。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出处】 唐·杜牧《汴河阻冻》

【解说】 人的一生光阴似箭,就像那冰底下的流水,日夜东流而人却不知。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出处】 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解说】 政治清明时能够享受有趣味的生活是自己无能不受重视的结果;闲来无事爱看孤云飘来飘去,清静时对僧人生活也很感兴趣。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出处】 唐·杜牧《洛阳长句二首》

【解说】 草色与人心相互映照,两两清闲;是非与名利在我已是可有可无之间。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出处】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解说】 心中常想的是,要做出回旋天地的丰功伟业,等到功成名就时发已全白,年事已老,乘着一叶小舟归隐江湖。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出处】 唐·杜荀鹤《自叙》

【注释】 窃禄人,指不称职的官吏。禄,俸禄。

【解说】 宁肯做天地间闲来无事吟诗作赋的文人,也怕做天下那些不干事白拿钱的官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出处】 唐·刘禹锡《陋室铭》

【注释】 鸿儒,指学识渊博的学者。白丁,无职业的人,这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

【解说】 来往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学者,没有缺乏文化教养的下等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出处】 唐·刘禹锡《陋室铭》

【注释】 丝竹,泛指音乐。案牍,官府文书。劳形,劳累形体。

【解说】 没有音乐在耳边吵闹,没有公文写作的苦恼和劳累。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出处】 唐·李贺《嘲少年》

【解说】 青春年少时间非常短暂,怎么能够长久是少年;转眼之间,沧海还会变成桑田呢。

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

【出处】 唐·姚合《游春》

【解说】 因为流连花朵而在林下饮酒;因为爱惜野草在原野上入眠。

巧辩纵横而可喜,忠言质朴而多讷。

【出处】 宋·欧阳修《为君难论》

【注释】 巧辩,指花言巧语。讷,指言语笨拙。

【解说】 华而不实的言辞,豪迈动听,讨人喜欢;忠诚老实的话语,天真质朴,往往显得笨拙。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出处】 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注释】 英,英杰。灵,神灵。

【解说】 生的时候是人类的英杰,死的时候也一定是鬼魂中的神灵。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出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说】 游览山水的乐趣,必须在思想深处有所得而且把它泡在酒里。

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

【出处】 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

【解说】 在山上攀登,观赏山水的远近情景;在水中嬉戏,追逐鱼和鸟的起落浮沉。

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而后得焉。

【出处】 宋·欧阳修《有美堂记》

【解说】 要想探索登山观水的最美境界,一定要到宽广清闲的旷野和人迹罕到的地方之后才能有所领悟。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出处】 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

【注释】 驷马,用四匹马拉的车,这是古时最快的交通工具。

【解说】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用四匹马拉的车去追也追不回来了。

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

【出处】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注释】 欺,欺骗。

【解说】 可以骗当时的人,却骗不了后代人。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出处】 宋·欧阳修《纵囚论》

【注释】 苟,苟且。

【解说】 宁肯为正义而死,也不苟且偷生,并且把死看成是回家一样正常。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处】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注释】 遮望眼,挡住远望的视线。缘,因。

【解说】 不怕那些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本人身处最高层。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释】 俭,俭省。奢,奢侈。

【解说】 一个人由俭朴生活过渡到奢侈生活很容易接受,而由奢侈生活过渡到俭朴生活却十分困难。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解说】 一般人的情理,特别穷困时就会想到要变革。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出处】 《新唐书·陆象先传》

【注释】 庸人,见识浅陋的人。扰,扰乱。

【解说】 天下本来没有多少事,都是那些平庸的人捣乱添的麻烦。

人之情安于其所常为。

【出处】 宋·苏洵《礼论》

【解说】 心安理得于平时的所作所为,这是人之常情。

人生一大梦,俯仰百变,无足怪者。

【出处】 宋·苏轼《与宋汉杰》

【注释】 俯仰,瞬息之间。

【解说】 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一刹那间有千万变化,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俯己就人,则易为功:仰人援己,则难为力。

【出处】 宋·苏轼《进策别下·省费用》

【注释】 俯己就人,降低自己身份接近别人。仰人援己,依赖别人来援助自己。

【解说】 降低自己身份接近别人,很容易办得到,依赖别人来援助自己,却很难办得到。

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出处】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注释】 势,权势。诚,真诚。言,此指善辩。

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出处】 宋·苏轼《诸葛亮论》

【注释】 论,议论。言,谈论。

【解说】 书呆子的主张,可以谈论却不可以应用。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

【出处】 宋·苏轼《登玲珑山》

【注释】 有限,指生命有限。无穷,指世事无穷。

【解说】 登山时腿脚已经疲倦了,山上的景色更加美好诱人;该停就停下来吧,不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那世间无穷无尽的事物。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

【注释】 酹,lèi,以酒浇地而祭。

【解说】 人间的一切事情如同一场大梦,且用这一杯酒浇在地上,来祭奠天上的明月。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出处】 宋·苏辙《上皇帝书》

【注释】 主,掌握。御,驾驭。繁,纷繁的事情。

【解说】 掌握主持大事的人,一定要抓住简要的纲领来统率驾驭纷繁的事物。

某平生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解说】 我平生有三个愿望:一是结识遍天下的好人,二是读遍世间的好书,三是游览遍天下的好山水。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出处】 宋·林逋《省心录》

【注释】 过,过错。恕,宽恕。全,保全。交,指友情。

【解说】 用要求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会少犯错误;用宽恕自己的态度去宽恕他人,就会保全友情。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黄庭坚诗

【解说】 人与人之间能够彼此交际游玩即是人生的无边风月;天公打开的一幅大图画即是眼前的万里江山。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 身逢,亲自经历。

君子处身,宁人负己,己无负人;小人处事,宁己负人,无人负己。

【出处】 宋·邵雍《处身吟》

【注释】 负,对不起。无,不要。

【解说】 君子待人处世,宁愿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也不肯对不起别人;小人做事则不然,宁可自己对不起别人,也不能让别人对不起自己。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出处】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第一》

【注释】 知,明白。

【解说】 就像人喝水一样,水的凉热只有自己最清楚。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处】 宋·李清照《乌江》

【解说】 生的时候应当作人类的英杰,死了以后也要作鬼魅中的英雄。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出处】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解说】 床头枕边的诗书,在得闲时读来方觉好上加好;门前屋外的风光景色,只有在云雨来到时才渐入佳境。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出处】 宋·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解说】 作客他乡的时间大部分消磨在诗书画卷里,杏花带来的春天消息在雨声中传来传去。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出处】 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注释】 铁门限,比喻人寿命长久。土馒头,谓坟墓,因其形似馒头故名。

【解说】 -个人即使活上一千岁,但终了仍不免一死,落得个土坟丘。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出处】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解说】 荣华富贵并不是我的事情,所以归来与那白鸥鸟成为朋友。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出处】 宋·辛弃疾《鹧鸪天》

【解说】 浮云飘来飘去本来没有一定规律,假如能够像浮云那样来去自由也很不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出处】 宋·辛弃疾《贺新郎》

【解说】 我看那座座青山有许多妩媚动人之处,料想那青山看我也应该是这个样子。

人生穷达谁能料。

【出处】 宋·陆游《拜寇莱公遗像》

【解说】 人的一生是穷困还是腾达谁也无法料定。

疑则勿用,用则勿疑。

【出处】 宋·陈亮《论开诚之道》

【注释】 疑,怀疑。用,任用。

【解说】 认为可疑的人就不要任用,如果任用了就不要怀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出处】 宋·岳珂《程史·徐铉入聘》

【注释】 卧榻,睡床。

【解说】 自己睡觉的床边,岂能容忍他人在此酣然入睡。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出处】 宋·佚名《名贤集》

【注释】 投机,意气投合。

【解说】 喝酒时碰上知心朋友,即使喝千杯也嫌少;说话时彼此不投和,即使再说半句也是多余。

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出处】 《宋史·吕晦传》

【注释】 忠,忠心。诈,诡诈。

【解说】 特别奸险的人看上去像忠臣,极为诡诈的人看上去像老实人。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出处】 《宋史·吕端传》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出处】 宋·方岳《别子才司令》

【解说】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多得很,十个常常有八九个;而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可以与他人说的,没有几个。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处】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注释】 汗青,史册。

【解说】 人生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死,但愿能用自己的一片赤心照亮千秋史册。

无酒可供千日醉,有钱难买一生闲。

【出处】 元·马臻《秋日闲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

【注释】 不测,难以测知。旦夕,早晚,比喻极短时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出处】 元·无名氏《争极恩》第一折

【注释】 遥,远。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出处】 《三字经》

【注释】 过,过失,过错。惰,懒惰,不努力。

【解说】 生养了子女却不好好地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导管理不严,是老师努力不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出处】 《三字经》

【解说】 人们在少年儿童时期,大家的性情本来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环境和习性的不同,后来才相差越来越远,其实最初的本性是互相近似的。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

【出处】 明·李贽《焚书·童心说》

【解说】 -个人假使失去童心,便已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没有真可言,一切都是假的。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处】 明·刘基《郁离子·诟食》

【注释】 自侮,自己侮辱自己。

【解说】 一个人一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他。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出处】 明·解缙《对联》

天下之事,虑之贵祥,行之贵力。

【出处】 明·张居正《陈六事疏》

【注释】 力,努力。祥,通“详”。

【解说】 天下所有的事情,考虑时最可贵的是要详细周密,做起来时最可贵的是要努力。

成功非难,处成功尤难。

【出处】 明·张居正《答中丞孙槐溪》

【注释】 尤,尤其。

【解说】 取得成功并不难,置身于成功的环境中而不骄傲才是最难的。

测浅者不可以图深,见小者不可以虑大。

【出处】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注释】 图,思考。

【解说】 在浅水中测试的人不能够再进入深水中;只看到细小事物的人不能够思考重大问题。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出处】 明·张居正《张太岳文集》

【解说】 富裕的时候要常想手头无钱的日子;不要等到已经没钱了再徒然回想昔日的富有。

人心常带三分忧患,则事业可成;人身常带三分疾病,则性命可保。

【出处】 明·王佐《敬胜堂杂语》

【解说】 人的内心里只要经常带有三分对祸患的忧虑,在事业上就容易获得成功;人的身体上只要常有三分的疾病,就容易提醒自己保养身体,就能够使寿命得到延长。

松柏傲霜雪而见节,不能假霜雪以敷荣;桃李带雨露而呈姿,未免因雨露而败色。

【出处】 明·王佐《敬胜堂杂语》

【解说】 松柏傲霜凌雪而显出气节;但是却不能借着霜雪而开花;桃花李花沾有雨露而呈现出妖艳的姿色,但也难免因为雨露而凋谢。

彩色所以养目,亦所以病目;声音所以养耳,亦所以病耳。耳目之视听,所以养心,亦所以病心。中则养,过则病。

【出处】 明·祝允明《读书笔记》

【解说】 彩色是用来颐养眼睛的,但同时对眼睛也有损害;声音本来是保养耳朵的,但同时对耳朵也有损害。耳目的看或听的功能,本来对人的精神有养护的作用,但也有损害的作用。适中了就有养护作用,过分了就会有损伤作用。

嗜欲使人之气淫,好恶使人之精劳。榛薄之士,无嗜欲,无好恶,是以气肃而精完。

【出处】 明·陈益祥《潜颖录》

【解说】 嗜好和欲望令人气质惑乱,喜爱和憎恶令人精神疲劳。隐居的人,没有嗜好和欲望,没有喜爱和憎恶,所以气质清和,精力充沛。

山中觉此身不可无,城郭中视此身为赘。

【出处】 明·陈益祥《潜颖录》

【解说】 在山中隐居,对生活充满情趣,觉得此身不可无;在城中居住,每日被琐事缠绕,倒觉得此身简直就是累赘。

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

【出处】 明·陈益祥《潜颖录》

【解说】 流水的声音可以调养耳朵,青苗绿草可以调养眼睛,看书推究事理可以调养精神,弹琴练书法可以调养手指,扶杖散步可以调养双脚,静坐调整呼吸可以保养筋骨。

秋坐小楼,环植兰桂,香魂月魄,竟夜争清,尤令人忘寐。

【出处】 明·陈益祥《潜颖录》

【解说】 秋天坐在小楼上,环顾周围种植的兰花和桂花。花香和月光,整夜竞相营造着清幽的氛围,实在令人乐而忘眠。

人能自老看少,自死看生,自败看成,自悴看荣,则性定而动自正。

【出处】 明·陈益祥《潜颖录》

【解说】 人如果能从老看少,从死看生,从失败看成功,从衰败看兴盛,就能心性安定,而行动自然合乎法度。

淡如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出处】 明·吴与弼《康斋日录》

【解说】 贫困中的滋味就像秋水一样恬淡,静坐后的功力就像春风一样柔和。

男儿须挺然生世间。

【出处】 明·吴与弼《康斋日录》

【解说】 男子汉应当顶天立地地活在世间。

才不胜,不可居其位;职不称,不可食其禄。

【出处】 明·胡居仁《居业录》

【解说】 才能不够的人,不可占据那个官位;不称职的官员,不应该得到俸禄。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出处】 明·胡居仁《居业录》

【解说】 志向一天也不能失落,心意一天也不能放纵。

天下无不可为时但袖手,天下无一可为时方出手,圣贤作用,豪杰肝肠。

【出处】 明·董斯张《朝玄阁杂语》

【解说】 天下什么事都好干的时候,只是袖手旁观;天下没有一件事是好干的时候,才拿出自己的本领来大干一场。这才是圣贤起到的作用,豪杰应该具备的胸怀。

人生有不可不储三副痛泪:一副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一副哭文章不遇识者,一副哭从来沦落不偶的佳人。此三副方属英雄血泪,真事业,真性情,俱在此中,非复儿女情长执手涕泣比也。

【出处】 明·杨传楹《闲余笔话》

【解说】 人生应该有三副痛苦之极而流下的眼泪:一是痛哭天下的大事不能成就。二是痛哭文章没有遇到知音,还有就是痛哭那些从来没有好运的佳人、贤臣或才人。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流下的眼泪才是英雄泪,真正的事业,真正的性情,都在此中,并不是缠绵多情的男女拉着手痛哭所能比拟的。

天下不堪回首之境有五:哀逝过旧游处,悯乱说太平事,垂老忆新婚时,花发向陌头长别,觉来觅梦中奇遇。

【出处】 明·杨传楹《闲余笔话》

【解说】 天下不堪回首的境地有这样五种:哀悼已经死去的亲朋又经过当年和死者一起游玩过的地方;叹息眼下混乱的世道提起当年太平年间的事,年老回忆新婚的时候;花开的季节与所爱的人在道路上作长期分离的告别;睡觉醒来寻找梦中的奇遇。

君子平居若无所事也,及涉于患难,则智愈明,气愈平,志愈增,德愈成,道愈凝。故曰:不遇盘根错节,无足以别利器。

【出处】 明·王祎《华川卮辞》

【解说】 君子平时像没有什么事情似的,等到面临患难之时,就头脑越清楚,精神越平和,意志越增强,道德越成熟,信念越坚定。所以说,不遇到盘根错节的树木,就难以区别劈开它的锋利的斧头。

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肠之药。人能于斯三者致戒焉,灾祸或寡矣。

【出处】 明·王祎《华川卮辞》

【解说】 财宝是害人的陷阱,美色是伤人的利斧,酒是坏肠的毒药。人如果对于这三样东西能够有所戒备的话,灾祸就会减少。

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闲暇的时候,拿出古人那些抒发快乐情感的文章,大声地朗读,就会觉得精神超脱,心情愉快,以至于胡子和眉毛为之开张。

奔走于权幸之门,自视不胜其荣,人窃以为辱;经营于利名之场,操心不胜其苦,己反似为乐。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奔走在权贵宠臣的门庭,自己感觉是无比的荣幸,别人却私下以为是耻辱之事;在名利场中苦心经营,费尽心机而不胜其苦,自己反而觉得是件乐事。

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或柔肠,或侠骨,总是吾徒。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儿女的情意和英雄的豪气并不相背离;或者是柔情,或者是侠义,都是我辈。

坦易其心胸,真率其笑语,疏野其礼数,简少其交游。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心胸要坦率而平易,笑语应该是真诚而直率,礼仪应该简朴,交游要尽量地减少。

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凡事不尽处,意味偏长。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权势不可倚仗到底,言语不可全都说尽,福气不可全部享尽。凡事留有余地,颇耐人寻味。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除去心中不良的心计,以便自己与他人彼此没有隔阈的交往,这是天下第一快活的境界。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秋天树枝顶端的叶子,要落了还依恋着树枝;屋檐前的鸟儿,除非死了才能离开笼子。人活在世上,也是如此的可怜。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天下的事,要着力去承担,又要善于摆脱。不去承担就没有治理世事的业绩,不摆脱就没有超尘脱俗的心怀。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这里是说,清闲的贫穷也比富贵的困扰要自在得多。

贫不能享客,而好客;老不能徇世,而好维世;穷不能买书,而好奇书。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贫穷得无钱款待客人,而又非常好客;老了不能为社会有所贡献,但是又对世事非常关心;穷因而不能买书,但又非常喜欢奇异的书籍。

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热衷于世俗的功名利禄的人,不想忙碌但总是忙忙碌碌;相反,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的人,即使不偷闲而总是占有清闲。

能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为人必不可及之事,则庶几此生不虚。

【出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解说】 如果能够成为世间不可缺少的人,能够成就他人不能成就的事业,或许可以说没有虚度此生。

生来赤赤条条,不带一物;死去干干净净,不挂寸丝。目前几许光阴,心上恁般计较。

【出处】 明·余绍祉《元邱素话》

【解说】 人在出生时,赤条条的,没有带来一件东西;死去也干干净净的,没有带走一寸的丝线。可惜只有眼前这点光景,有些人还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夺人之财以布施,如饮鸩而求生;形人之短以见长,如欲高而居下。

【出处】 明·余绍祉《元邱素话》

【解说】 夺取别人的财产来施舍,就像喝了毒酒来求生;用显露别人的短处来表现自己的长处,就好比站在高处反而处于低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处】 明·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所题对联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出处】 明·夏寅《文明公集》

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

【出处】 清·金圣叹《快说》

【解说】 孩子们背诵书籍滚瓜烂熟,就像从瓶子里往外倒水,这岂不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看人作擘窠大书,不亦快哉!

【出处】 清·金圣叹《快说》

【解说】 看别人书写大字,不也是值得快乐的事吗?

推开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出处】 清·金圣叹《快说》

还债毕,不亦快哉!

【出处】 清·金圣叹《快说》

夜半初醒,扪心偶无一事,静听钟声冉冉从云间度,不亦快哉!

【出处】 清·王晫《快说续记》

【解说】 半夜时分,刚刚醒来,扪心自问,没有一件使自己惭愧的事,此时静听寺庙的钟声缓慢地从云层中传来,不也是值得快乐的事吗?

数人在座,独两人好为鬼阵,争劫叫嚣,喧不可耐,一人遽起掀其枰,搂其子纳奁中,不亦快哉!

【出处】 清·王晫《快说续记》

【解说】 几个人在座,只有两个人下围棋,互相叫嚷着争吃对方的棋子,喧哗之声让人实在忍耐不了。这时有人突然起身掀翻了棋盘,把棋子搂到了盛棋子的小盒里,这不也是值得快乐的事吗?

高楼月色,苦为邻家树阴所遮。一日忽闻折裂声,邻家树已为大风所折矣。少焉月出,清辉四映,不亦快哉!

【出处】 清·王晫《快说续记》

【解说】 身处高楼,欣赏月色,令人苦恼的是月色被邻居家的树木所遮蔽。一天忽然听到嘎巴一声,邻居家的大树被狂风刮倒。一会儿,月亮出来了,皎洁的光辉四面映照,这不是令人快乐的事吗?

避暑山中,科头赤脚,憩松阴下,听石涧流泉,时与松涛相激发,不亦快哉!

【出处】 清·王晫《快说续记》

【解说】 在山中避暑,光着头赤着脚,歇息在松树的阴凉处,听山涧的泉水潺潺作响,与林中的涛声相呼应,不也是值得快乐的事吗?

连日积雨,重云蔽天,一夕已卧,忽见月光射窗隙,急起推窗视之,万里无翳,长天如洗,月照树林,都成琼玉,不亦快哉!

【出处】 清·王晫《快说续记》

【解说】 阴雨连绵数日,满天乌云,一天晚上,已经卧倒在床,突然看到月光从窗子的缝隙中射进来,急忙推开窗户一看,只见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天空像清洗过似的洁净。月光照射在树林上,如同美玉般的皎洁,不也是令人愉悦的事吗?

秋风新冽,木叶始落。振衣登千仞冈,一望无际,回视此身,几欲仙去,不亦快哉!

【出处】 清·王晫《快说续记》

【解说】 秋风刚凛冽,树叶开始掉落,登上千丈的高冈,抖落身上的尘埃,几乎要飘飘欲仙,不也是值得快乐的事吗?

尝考一事不获,思废寝食,一旦考得之,如映冰壶、对明镜,顿令心地豁然,不亦快哉!

【出处】 清·王晫《快说续记》

【解说】 曾经考证一件事,没有结果,苦苦思索以至于忘记了吃饭睡觉。一旦考证有了结果,像冰壶明镜那样清晰,使得心里豁然开朗,这不也是值得快乐的事吗?

昼闲人寐,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

【注释】 耳根尽彻,《庄子·外物》:“目彻为明,耳彻为聪。”彻,通,透。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景,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

【注释】 纵,纵然,即使。寿,长寿,长命。夭,短命,早死。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

【解说】 千载奇异的机会,没有像好书和良友这样难得的了,一生享受的清福,仅仅在于一碗茶和一炉烟。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

【解说】 阅尽人情世事,才看出疏远豪放行为的可贵;尝尽人间百味,才知道清淡无味的真实。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

无事常如有事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除局中之危。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

【注释】 弥,补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 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

【注释】 缕,细线。恒,常。维艰,来之不易。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千金难买亡人笔。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世》

【注释】 笔,指亲笔遗书。

【解说】 即使用千两黄金也难买将死亡之人的遗书。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解说】 生的时候赢得了美名,死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旧宿。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解说】 人的一生就像草生一秋。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注释】 心上刃,即“忍”字的拆写。寸边而,即“耐”字的拆写。

人人有面,树树有皮。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

人面咫尺,心隔千里。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一回

【解说】 人与人面面相觑,近在咫尺;而思想感情的距离却大于千里之外。

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含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修身》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处难处之事,可以长识;调难调之人,可以练性。

【出处】 明·徐祯稷《耻言》

【注释】 调,tiáo,调理,训练。

【解说】 做那些难做的事,可以增长见识;调理那些难以调理的人,可以磨炼性格。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出处】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注释】 深,指树根扎得深。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出处】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注释】 道,指正当的手段。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出处】 古代对联

【注释】 痴,痴傻。

人遇误解休怨恨,事逢得意莫轻狂。

【出处】 古代对联

不到极逆之境,不知平日之安;不遇至刻之人,不知忠厚之实;不经难处之事,不知适意之巧。

【出处】 清·石成金《续菜根谭》

【解说】 不到非常不顺利的境地,不会知道平日里的安稳;不遇见特别刻薄的人,不会知晓忠厚的实际;不经历难办的事,不能知道顺心的巧妙。

种花一年,看花三日,人情若有所未满。吾以为有三日玩赏,亦不负一年之勤劳矣。

【出处】 清·陈星瑞《集古偶录》

【解说】 种花一年,观赏花却只有三天。按人们的想法好像不满足。我却以为有三天的玩赏,也不算辜负一年种花的辛勤劳作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注释】 洞明,洞察。练达,老练开明。

【解说】 对世间一切事物能够洞察秋毫,这期间大有学问;在人情上能够老练通达,这其中大有文章。

蛟龙失水似枯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注释】 赤条条,指人在降生和死亡时一件物不带来,不带去。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

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之与自贱也。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以千里。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

【解说】 做人不能不对这样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况加以辨别:柔和与懦弱,刚强与暴虐,节俭和吝啬,厚道和昏庸,精明和刻薄,自重与自大,自谦与自卑。这些情形似是而非,如不细加辨别,就会出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问题。

失物每从无意得,怀人恰好有书来。

【出处】 清·袁枚《春日偶吟》

【解说】 找不到的东西每次都是在不经意中意外找到;想念朋友时,恰恰就有朋友写来的书信。

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出处】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注释】 血气之怒,指出于个人意气冲动产生的愤怒。理义之怒,指出于维护道义而产生的愤怒。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出处】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出处】 清·雍正《题上书房》

【注释】 立身,为人处世。

【解说】 为人处世,以心诚老实为根本;读书学习,以明白事理为首要目标。

才子多傲,傲便是不才。

【出处】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解说】 才子有很多都是骄傲的,而一旦开始骄傲就变成没有才能。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生。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注释】 我生,自己的一生。

【解说】 很难事事尽如人意,但求做事不愧于心。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慎防风寒,节制饮食,这是除却身体上的疾病的方法;清心寡欲,戒除烦恼,这是除却心理上疾病的方法。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减少思想顾虑以保养心气,力戒色欲以保养肾气,不轻举妄动以保养骨气,禁戒发怒以保养肝气,食味清淡以保养胃气,少说废话以保养神气,多读书以保养胆气,顺时令而行以保养元气。

行欲徐而稳,立欲正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行走要缓慢而沉稳,站立要挺直而恭敬,坐姿要端庄恭正,说话声音要低沉而温和。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多静坐以收心入静,少酒色以清心寡欲,戒除嗜好以养心,体味古人训诫以省察内心,体悟道理以使心明。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道自安静中得来,德于谦让中养成,福在清俭中积累,命于和畅中保全。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人们都知道用花言巧语可以显示自己的美德,却不知道少言慎语才是培养自己品德的所在;人们都知道吃饱喝好有益于身体健康,却不知道节制饮食乃是保养身体的法宝。

闲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喧扰之时要锤炼心,安静之时要善养心,静坐下来要守住心,行动之时要考验心,说话之时要省察心,运动之时要控制心。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衰败时的罪孽,都是因为强盛时不知道修德所招致的;年老的疾病,都是由于年轻时不知道保养而产生的。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动。

【出处】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解说】 败坏人德行的事不止一类,而酗酒人的德行必定败坏;有损生命的事不止一类,但好色的人必定损伤生命。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出处】 清·张潮《幽梦影》

【解说】 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清闲,但并不是没有事情去干。清闲时就能够读书,清闲时就能够游览名胜风景,清闲时就能够广交好朋友,清闲时就能够饮酒作乐,清闲时就能够著书立说。天下的乐趣,还有哪些事情比这种乐趣更大的呢?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出处】 清·张潮《幽梦影》

【解说】 年轻时最好要有老道成熟的识见;老年时最好能有年轻时的情怀。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出处】 清·张潮《幽梦影》

【注释】 隙,缝隙。台,月台,古代赏月的露天平台。

【解说】 年轻时读书,如在缝隙中看月,虽仅见一斑,但却专精而明确;中年时读书,如在庭院中望月,虽然广博,但仍有不明了之处,老年时读书,如在平台上赏月,取舍由己,不受限制。这些都是因人生阅历的深浅不同,而使读书心得也有深有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出处】 清·何溱《联句》

【注释】 斯世,这一辈子。同怀,指兄弟。

【解说】 人生能得到一个知己朋友就已足够了,这一辈子彼此当以兄弟互相对待。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出处】 清·曾国藩《座右铭》

【解说】 成不了圣贤,就会成为禽兽;不要关心结果如何,要不断地埋头努力。

一食而求永饱者必死,一劳而求永逸者必亡。

【出处】 清·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注释】 食,吃饭。逸,安逸。

【解说】 吃一顿饭便指望永远不饿的人一定会胀死,做一次事便希图永远安逸的人必然自取败亡。 e/OxK5P0AAx8T0EG/SHGMB6OECBWW7sP0DsHs1IZ/xpNVynYU9KzeCNqkJmWuq1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