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人类追求多样化的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其中的核心。利益多元化格局是现代人类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利益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一方面,它构成了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任何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动机和行为都可以从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和深层的底蕴。另一方面,它引发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使利益整合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从而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如果不能构建出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党群关系,那就会使党群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更加复杂、更加难以协调,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格局?它的实质和所产生根源是什么?它又会对党群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构建出什么样的党群关系来与之相适应?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时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因此,本章首先将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整个论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利益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肃的哲学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接触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物质利益问题,才推动着他们的研究从唯心主义转向了现实的经济关系,并最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也正是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洞察到了利益的本质,正确地说明了利益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阐明了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就在于追求利益;利益纷争是阶级斗争所产生的物质根源;利益冲突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的推动作用;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着思想,并决定着政治权力的使用;物质的生产关系是利益的社会基础和本质;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说明了利益范畴,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要想探寻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就必须搞清楚利益范畴,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利益问题的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