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利益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政党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就是为了利益的实现而诞生的。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来说,它的形成都是与特定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由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懈奋斗的实践所催生出来的。通过对资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政党虽然竭尽所能地否定政党的阶级属性和利益本质,但无论是在议会体制内产生的政党,还是从议会体制外产生的政党;无论是为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所产生的政党,还是为同无产阶级相抗衡而产生的政党,亦或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而产生的政党,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争夺利益而产生的。“造成党争的最普遍而持久的原因,是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有产者和无产者在社会上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债权人和债务人也有同样的区别。土地占有者集团、制造业集团、商人集团、金融业集团和许多较小的集团,在文明国家里必然会形成,从而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受到不同感情和见解的支配。管理这各种各样、又互不相容的利益集团,是现代立法的主要任务,并且把党派精神和党争带入政府的必要和日常的活动中去。” 同样,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梳理,我们也看到了,无产阶级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开诚布公地阐明了自己的阶级属性,将自己定位为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利益而服务的政党。恩格斯曾明确指出:“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看来,政党就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成了阶级之间进行利益争夺的工具。

首先,政党具有利益表达的功能。从政治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政党所具有的利益代表性,首先表现在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上。所谓“利益表达”,就是将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反映出来的过程。当然,对于每一个利益主体来说,都有着利益表达的动机和能力,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诉求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利益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在统治者依靠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主宰着社会利益资源的分配的时候,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利益表达途径才能使更多的利益分配给自己呢?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与分散的个体利益表达相比,组织的利益表达往往更加有力,而政党正是一个完美的利益表达工具。其原因就在于,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有着使主体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理论化的特殊功能,使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以理论化的形态阐述出来。这种利益表达方式,既动员和凝聚了本阶级成员的力量,又为政党的政治活动寻找到了根据,能够对国家政权形成持续的强大压力,以实现其所代表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党“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在于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作为其理论基础。同时,政党还是一个以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为根本目标的政治组织,这也决定着它不同于一般性的民意代表机构,其所作出的利益表达能够对统治阶级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因此,广大社会成员才会将各自的利益表达交由政党,以便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次,政党具有利益综合的功能。所谓“利益综合”,就是将各个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诉求转化为政策主张的过程。当然,利益综合与利益表达是紧密联系、不可割裂开来的。一个政党所提出的理论和纲领,既是一种利益表达,同时也是一种利益综合,是政党高举的一面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但是如果一个政党只是提出了理论和纲领,还不能使利益得以实现。因为输入到政党的是一个个分散化的多元利益诉求,而从政党输出来的则只有经过综合化了的政策主张才有可能被纳入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理论和纲领只能用来证明利益诉求的合理性,而政策和方案才能够影响到最终的决策。正如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同时,在利益综合中也需要利益表达。政党必须利用各种渠道对经过综合而形成的政策主张进行大力宣传。从西方政党的选举情况来看,各个政党的候选人为了当选,都大张旗鼓地进行政策宣传,这便是经过综合之后的利益要求的表达。可见,政党的利益综合功能就是将利益要求纳入到政治体系输入进决策过程的中间环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在解释“利益表达和聚合”概念时指出:“有组织的利益集团阐述和表达社会经济集团和其他社会集团的政治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转达给各个政党、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而政党领袖则被看作是在竞选过程中吸引选票、在立法过程中组织辩论,并借以努力将这些特殊的要求转变为政策抉择的中间人。”“一个敏感的,有效的民主过程,一方面势必与那种社会所有的多种利益均通过社会团体和独立政党加以组织的情势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势必与两党变体或三党变体的共识的政党制度相贯通。这样的结构模型能确保社会各种要求比较自由地流入政治过程,并由此可以在一种有组织的和首尾一贯的决策过程中同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党就是将社会成员的愿望和诉求转化为公共政策的政治组织。

最后,政党具有利益实现的组织功能。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特定的政治目标,利益表达与综合并不是政党的最终目的,他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作出种种努力以最终实现利益。对于政党而言,其最终利益的实现,就是要团结带领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力量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这就需要政党发挥出组织、动员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必须经过这样四个基本环节:

(1)明确的目标导向。政党必须首先确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纲领。“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治上比较完整的、能够在事态发生任何转折时始终坚持自己路线的有机体。” 恩格斯也明确指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凝聚起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力量奋勇前进。

(2)强有力的政治动员。政党要完成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这一政治目标,显然靠党内少数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党作为民众参与政治的工具,西方政党通过将个体的选民组织、动员起来,在选举的过程中站到自己身边,凝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也正是依靠着发挥各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够夺取政权,为着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努力奋斗。

(3)政治社会化。有效的政治动员,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灌输,政治实践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社会成员认识自己的利益,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自觉地投入到实现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中来。这就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列宁曾明确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 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证明,只有发挥出政治社会化功能,政党才能由一个“自在阶级”真正转变为“自为阶级”。

(4)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政党要团结带领着社会成员实现奋斗目标,就必须选拔出一批能够忠实代表本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优秀人才作为领导干部,以此来保证在分配社会资源时,能够朝着有利于本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方向运作。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的)、经过考验、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只有形成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才能达成思想共识,凝聚起磅礴的力量,以实现最终的利益。 JTvB4R2LyJuY7rmd6JVXXPA+DvTctLAzNvmLDR3GrvTfXflbqTj6JSf8Um3bFz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