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本节再集中地论述一下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主要特征,以便对其有一个更全面、更具体的理解。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以及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转轨等多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的基本动力,它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国家主权观、历史观、利益观,因而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个领域考虑和规划未来的基本出发点。
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与技术总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世界经济的一切发展、变化都直接、间接地受到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运输方式的发展,使人类获取、传播信息和商业往来的效率大大提高,引发了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
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先进的运输、通讯手段及方式,最基本的市场条件是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与现代运输、通讯手段和方式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由于运输手段局限性所造成的地理隔绝等障碍被打破,运输动力和通讯方式不断创新,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革命突破了跨国经济活动的时空限制,对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来临起到了无比巨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经济或称知识经济的来临,给人类带来的是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说蒸汽机、电和电力机所引致的种种发明是“人类自然力”的扩张,那么计算机所引致的一系列发明则是“人类思维能力”的飞跃和升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通信可以以无间隔的速度传播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共同瞩目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全过程。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铺设了一条运输商品和资本的新“管道”,使整个世界更加迅速、紧密地联成一体,由此产生了三个显著的时代标志。
第一,因特网的全球扩延缩短了时空距离,偌大的地球变成了瞬间可及的“地球村”。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边界和时空的局限性,人类沟通起来更加方便——从总统竞选上网宣传政绩,到重大事件在网上的及时传输;从众多厂商在网上开店进行在线服务,到足不出户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讨论伊拉克战争、巴以问题,甚至大学生网上注册、交作业,等等,互联网已经把“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
第二,信息技术革命引起了信息产业群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现代生产消耗的物质比率越来越少,所包含的知识越来越多。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知识经济加强了制造业和服务之间的联系,信息化使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倾斜,进而深化了社会分工。信息革命使通讯费用大幅下降,为巨额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提供了便利,使跨国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和紧密。另一方面,市场的时空距离在很大程度上被先进的通讯技术所克服,加快了国际经济规则全球化的步伐。由于信息技术突破了速度和重量概念,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加强,生产转移、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和技术流动更为容易,进一步促进了各国之间商品价格的趋同。
第三,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改变了原来的生产组织方式,使生产的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导致了一场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避免了许多重复性活动,直到最偏僻的地区分公司都是如此。以电脑控制的机床和机器人为技术基础的灵活制造系统逐渐取代了以专用机床和传送带为技术基础的大规模生产系统。
作为世界各国间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过程及世界资源在各国间进行重新配置的重要渠道,国际贸易是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实现经济交往、经济分工和经济合作的基本手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战后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1.国际商品贸易发展超过了同期生产增长速度。1948—1997年,世界货物贸易增长了14倍,而同期世界生产量只增长了5.2倍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80—1991年,世界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4.1%,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增长率为3.0%。1990—1995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 。2.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重要因素。3.国际贸易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供给初级产品——发达国家供给工业制成品”的国际交换格局已经被打破,中国、韩国、印度等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贸易的一半左右,而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却成为农畜产品出口大国。4.电子商务及网络采购在国际贸易中成为主要方式。5.非实物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所有这一切表明,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渠道,成为建立平等互利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国际贸易自由化成为历史必然。
在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同时,金融全球化的势头更加迅猛。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动脉,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新时代最突出的领域,其重要表现:1.国际金融的流量巨大。据统计,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一天的流量是6万亿美元,每天仅外汇市场的平均交易额达2万亿美元,大大超出了国际贸易额。2.自20世纪60年代形成“欧洲美元市场”以来,离岸金融中心到20世纪90年代已达40多个,经营的货币也从欧洲美元、欧洲马克、欧洲英镑、欧洲瑞士法郎等发展到可以自由兑换20种货币。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以改变原有的对金融体制实施的限制,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浪潮。这一浪潮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以金融深化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发达国家则表现为相继开始放松金融管制。如英国于1979年,日本于1980年,德国于1981年,法国和瑞典于1989年先后取消了资本管制,美国、加拿大及瑞士的资本账户在此前一直开放。金融自由化不仅使各国的利率能够更为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的变化,而且使各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更为自由地从事各种金融交易活动,特别是能够更为自由地跨越国界进行金融交易,为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总之,过去跨越国界的金融活动通常与各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相对分离,即采取一种相对独立于各国金融体系的形式来进行,并同时受本国和国际两套并不完全一致的规则制约。现在的跨国金融活动则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各国的金融市场已经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生产国际化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突出特点,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体系和资本循环突破国界不断扩展的趋势。作为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流动的载体,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不断表现出新的特征。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对世界经济的运行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纽带。国际直接投资自19世纪下半叶出现以来不断增大,但是其规模、结构、流向等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主要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主要体现在:
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大。国际直接投资基本上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近二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而且增长速度很快。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大幅增加(参见表2-1),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重有所下降。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1997年发展中国家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占世界直接投资流入额的比重为37.1%,其中亚洲国家占20.6%。2000年全球近80%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到6170亿美元,占53%,美国达到2810亿美元,世界49个最不发达国家仅吸引了全球直接投资的0.3% 。
2.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对外直接投资已不再是发达国家的独占领域,日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0年的17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660亿美元。1985—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从17.4%上升至36.9% ,其中很大比重投向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和投资区域的双向流动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已经成为有效配置全球资源的主要渠道。
表2-1 1991—1999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世界FDI总流量的比重(%)
注:由于中东欧国家单独列为一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重之和不一定等于100%。资料来源:1993年以前数据来自UNCTAD:《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1994年以后数据来自《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主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数量大幅度增加。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范围跨国公司母公司数为3.7万家,所属国外分支机构为24万家。到2000年,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总数已达到6万多家,拥有80多万家国外分支机构。另外,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规模空前扩大。1992年跨国公司在国外的销售额约为5.5万亿美元,而到1998年已超过1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同期全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1999年,跨国公司海外附属企业的货物和服务的销售额为135640亿美元,超过同年世界货物和非要素服务出口规模(68920亿美元) 。
20世纪90年代,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企业跨国收购、兼并、合并的过程既是一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也是资本运营国际化的过程。从1988年到1995年,世界跨国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到1999年达到7200亿美元,是1988年的7倍左右。在1980年到1999年间,全球并购总数年均增长率达42%,而且巨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日益增加。1995年超过10亿美元的合并、收购总交易额为590亿美元,1997年超过1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上升到1610亿美元。1996年跨国并购金额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比重仅为45.4%,1998—2000年其比重已在80%以上。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企业进行的跨国并购价值从1987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41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980年的17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660亿美元。2000年全球的跨国并购规模创纪录地达到1.1万亿美元,在全球GDP中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不足1%提高到3.4% 。
目前,世界上100个最大经济实体中51个是跨国公司,已超过主权国家数量(49个)。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0年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控制了全球产出的近50%、世界贸易的60%和技术转让的70%以上 。跨国公司跨国投资与兼并活动的扩展,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使生产资本国际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分布于不同国别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起高度依存的关系,并且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推进到了空前紧密的程度。
区域经济一体化或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现象,通常是指一些地缘邻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首先出现于西欧,即1958年1月1日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其后拉丁美洲、非洲、北美、亚洲和大洋洲相继出现了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截至2000年5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登记的区域性协定达120个,其中70%是1990年以后登记的。
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损害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 ,但从本质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经济一体化的过渡步骤和形式,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所以如此:1.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其内部逐步实现贸易、资本、人员流动的自由化,逐步实现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有利于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有利于区域内生产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这就在客观上使经济全球化在区域内加快和加深。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其内部成员国之间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具有一定排他性,但是它们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作为最典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从最初的6国逐步扩展为9国(1973年)、12国(1986年)、15国(1995年),2004年即将增加到24国。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开放程度更高,大多数协定除了涉及关税自由化之外,还涉及世贸组织所包含的其他领域,例如标准、服务、知识产权等。某些协定比世贸组织所涵盖的规则领域更广,如政府采购、投资或竞争政策 。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组建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开放的区域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放弃了“进口替代”的战略思想,不再寻求建立区域内互补产业结构、免受外部竞争的产业政策,更大的区域市场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因此,WTO将区域贸易协定认同为“区域贸易协定的扩展提供了极大的制度空间”。
一般而言,主权国家的出现和对跨国界交往的制度化需求是现代意义上国际组织出现的基本前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主要是19世纪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发展的产物,它最初出现于经济领域,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性国际组织的出现始于20世纪之初。战后国际组织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国际组织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1956年,国际组织的总数增加到1117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增加到132个。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组织进一步增至28200个(1991年),政府间国际组织则增至3569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已使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成为其成员国。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战后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有组织的”。国际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大多数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都是通过参加国际组织来进行的,经济全球化的原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也都经由国际组织,以共同宣言或公约的形式得到体现。国际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来加以体现的,国际组织制定的超国家、超制度、超意识形态的国际规则,对各国的经济行为有着约束作用,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法律框架。因此,没有国际组织积极有效的跨国界活动,很难想象经济全球化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随着国际组织不断发展,作用日益增强,人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国际组织的存在,国际社会将如何维持和运转,如何保持基本的稳定和秩序。因为人类社会要建立一个和平、正义、和谐的国际秩序,单纯依靠传统的双边和多边外交、甚至大国的霸权已经不能奏效,各国必须用超越国界的眼光、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合作和协调。按美国学者本尼特的说法,“只要没有一种既不同于主权国家、又拥有权力或手段,作出或实施能够影响大多数国家决定的机构,那么世界上许多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处理” 。只有国际组织的参与和主持,当今世界的全球性、区域性乃至双边和多边重大问题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组织在规范国际行为和国际秩序方面的功能。当代国际组织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和地位的上升,还表现在它们的权威性和协调能力的增强:
第一,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国际法地位。国际组织由主权国家所组成,依据主权国家所签订的正式国际条约而成立,得到了主权国家的认可和接受,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活动;同时,要使复杂的国际关系得到必要的规范和有序化,国际组织必须具有必要的缔约权,获得必要的外交特权和豁免,赢得处置管辖范围内事务的权力和从事诉讼的行为能力。因此,国际社会在确认并强调主权国家的基本主体地位的同时,认可了国际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具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地位。《联合国宪章》第104条明确规定:“本组织于每一会员国之领土内,应享受于执行其任务及达成其宗旨所必须的法律行为能力”。1946年首届联大批准的《联合国特权及豁免公约》第1条进一步概括为“联合国具有法律人格” 。1994年各国达成的《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中也明确宣布“世界贸易组织应具有法人资格,各成员应赋予WTO享有执行其职能所必要的法律能力,赋予WTO为履行其职能所必要的优惠和豁免权”。国际组织法人地位的确立,为其规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合法性前提。
第二,作为国际组织主要成员的主权国家是国际组织的基本主体,是国际组织一切权力的来源和授予者。除少数国际组织接纳某些非独立国家的政治实体和地区为成员之外,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均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和主权国家的合法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组成的国际组织则因不构成国际法主体而难以发挥规范国际事务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国际组织确立的基本原则都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不能违反国家主权原则,不能干预本质上属于成员国内部管辖范围的事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主权国家对国际组织承担规范国际秩序功能的疑虑。
第三,国际组织依据一个阐明该组织宗旨、原则、构成、权限和决策程序的条约或协定而成立,是经主权国家自愿签署正式协议所创立的,只有那些自愿接受并在条约或协议上签字的主权国家才能加入该组织,并接受其规范和原则的约束。这种正式性和自愿性进一步补充了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基础,也使国际组织制定的有关规范更易为主权国家所遵守和履行。国际组织拥有能够承担一系列持续职责的常设机构。国际组织要从事经常性活动,随时体现自己的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功能,都需要一个常设的机构来承担,没有一个常设机构,就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常设机构的存在,是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机制的组织形式的关键。
第四,国际组织拥有采取行动所必须的自主权。作为国际法主体之一的国际组织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关系,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立经常的、持久的正式关系,在各国派驻常设机构和代表,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进行谈判和协商,调解国际争端等。国际关系的实践表明,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具有独立地参与国际关系,并给予国际关系以重大影响能力的独立机构。功能上的重合导致国际组织在运作中必然部分取代传统由主权国家行使“共同主权”职责。在此意义上,主权国家参与的国际组织越多,其主权受到侵蚀和制约的面也就越广。但是,既然参与国际组织,部分让渡国家主权便是主权国家的主动行为,主权国家可以自由退出国际组织,这也是主权国家仍然构成国际关系最基本和最高行为主体的例证。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促进世界各国和部分特别地区在多边谈判基础上削减关税,从而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重要国际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范围内贸易和投资活动自由化的推动是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这几年的营运绩效来看,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在于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实施各项多边贸易协议,协调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实行定期审议,协调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由此可见,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进一步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了各国、各地区实行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和继续推进贸易及投资领域的自由化,而且推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目标也将由世界贸易组织来逐步实现。当然,世界贸易组织至今为止还存在着许多缺憾,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总体上还重视不够,而过多地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愿,这些都有待于逐步改进。
战后以来,全球范围的经济规则或制度的创新与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全球范围的制度创新与变革为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制度框架。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尽管制度供给无法满足制度需求,但经济全球化正在伴随国际组织和世界规则体系的创新而加深。当然国际组织和世界规则体系也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健全,这是显而易见的。
冷战结束后,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全球范围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使制度对抗得到缓和,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涵盖世界的共同体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由于各种类型国家都普遍地对各自的经济体制进行程度不同的创新、改革乃至重新选择,各种不同制度国家都在进行着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放松政府的经济干预、加强对外开放等措施,这些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从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上半叶是社会主义体系新生、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大危机的时期;20世纪下半叶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大调整而使资本主义更加趋于成熟、社会主义体系发生分化和改革的时期。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总体上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作为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愈来愈被各种制度国家所接受和采纳。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在全球范围掀起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浪潮中都把培育、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做改革的主要目标,市场经济成为各国与世界经济对接的唯一通道。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传统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初始时期所选择的宏观经济体制,它的运行主要是靠市场本身的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资源在各个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配置。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这种调节机制日益加剧了经济利益分配的两极分化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导致了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西方经济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理论史,总体上讲是围绕着如何促使资本主义由“古典市场经济模式”向“新型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线索演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创新,其核心内容是国家宏观调控范围的扩大和调控手段的完善,将市场调节同国家的宏观调控紧密结合起来,将国内经济调控同国际经济协调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也存在体制转型问题。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转轨,最终消除了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最后障碍。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基本上承袭了战前苏联所实行的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由于排斥和限制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曾对这种僵化的经济体制进行过各种改革,但始终没有跳出政企不分、计划体制和权力集中的圈子,终因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激化了各种政治经济危机,导致在20世纪末原有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全面解体,经济走上了私有化、市场化的道路。
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社会主义自身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生产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深刻地警醒着社会主义国家,要取得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首先应有一套更有效率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建立市场化取向的对外开放战略,才能发展国民经济,进而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加快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采取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稳步渐进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并积极推进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国家之一。
3.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改革。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之初经济十分落后,市场化程度很低,市场无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尽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标榜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普遍建立起来的是以政府干预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国家统制经济模式。由于对经济活动的过分干预,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经济长期陷于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境地。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纷纷放弃国家统制经济模式,在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基础上,对内放松对经济活动的严格控制,注意培育和健全市场机制,对外改变对国内市场过度保护的政策,逐步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推进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目前,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已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从三条不同的路径走向同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由此才造成了当今世界范围的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