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战淡水

1920年,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堂毕业,他拒绝了云南督军署授予他的炮兵少尉军衔,投奔粤军参谋长邓铿,被邓铿留在司令部做了上士参谋。

1922年,陈炯明炮击孙中山总统府,叶剑英作为大本营参谋,兼管海军陆战队,护卫转移到永丰舰的孙中山。10月,许崇智指挥的北伐军打败军阀李厚基,攻克福州,孙中山将北伐军改为讨贼军,许崇智任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蒋介石为参谋长,下辖3个军12个旅。叶剑英离开香港投奔讨贼军,被委任为总部参谋,第8旅旅长张民达向许崇智要叶剑英去当他的参谋长。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改组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孙中山下令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因地点在黄埔岛上,故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时任第八旅参谋长的叶剑英被调到军校工作,担任教授部副主任。

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软禁了北京大总统曹锟,由此造成了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三巨头又联合又争夺的北方局面。应冯玉祥之邀,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于11月13日乘永丰舰经上海取道日本,12月31日到达北京。盘踞在惠州的陈炯明认为这是个好机会,自任救粤军总司令,指挥叶举、洪兆麟、刘志陆、尹骥、李易标、熊略、杨坤如等部,号称7个军10余万人,于1925年1月7日下令反攻广州。

广州留守政府当即发布命令,举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即第一次东征。

这次东征的部队由许崇智的粤军、杨希闵的滇军、刘震寰的桂军、谭延闿的湘军以及黄埔军校的两个教导团组成。粤军总司令许崇智、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随军出征。黄埔军校开课不久,叶剑英又被任命为第二师参谋长。二师师长为叶剑英的好友张民达。叶剑英作为第二师参谋长也参加了这次东征。

东征军分为左、中、右3路。左路、中路为滇军和桂军,右路总指挥是张民达,叶剑英为参谋长,所指挥的部队,除他们的第二师以外,还有许济的第四师和黄埔军校的两个教导团,即何应钦任团长的教导第一团和王柏龄任团长的教导第二团。

在左、中路按兵不动的情况下,右路军的第二师在张民达、叶剑英的率领下走在最前面,首先扫清了石滩、石龙一带的敌人,乘胜攻克广九铁路线上的常平,在这里与蒋介石指挥的黄埔学生军会师,然后包围了敌人龟缩固守的淡水城。

淡水城泥土修筑的城墙又高又厚,有上中下3层射击阵地,高处并装有照明设备,城的四周为洼地,稍远有土山。整体看防御坚固,不论白天黑夜,都易守难攻。

叶剑英亲自勘察过地形,连夜与张民达一起拟定作战方案,并于第二天带着方案到龙岗去向蒋介石、周恩来和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报告,研究确定:黄埔军由平湖、龙岗突然袭击城南,粤军进攻城的东北和西北,形成黄埔军两个教导团和粤军从三面包围攻打之势,以图淡水城。

1920年1月30日,叶剑英被云南督军授为陆军炮兵少尉军衔的命令

第二师在城西北方向。张民达、叶剑英率部从新围向淡水攻击前进。城内的敌人猛烈射击,嗖嗖的子弹如蝗虫般密集飞来。张民达、叶剑英冲在前面,勇猛攻打。入城后,叶剑英看到,在纷飞的弹雨中,周恩来正和学生军一起边战斗边鼓舞士气。

由于粤军与学生军协同作战,毙敌百余人,俘获熊略部旅长、团长等军官和士兵千余人,进占了淡水城。

可洪兆麟部又从沙坑方向潮水般反扑过来,王柏龄的教导二团顶不住向后退缩,教导一团三营长王俊指挥不力,蒋介石见势不好,下达了撤退命令。

这时,张民达、叶剑英仍率警卫部队经过激烈反击,坚守在城内。何应钦因没接到撤退命令,仍率部抵抗。这两支部队终于打退敌人,守住了淡水。

下午,敌人又反扑了过来。

叶剑英飞马跑到北门教导一团,对何应钦说:“何团长,左翼敌人已退去20里,我师正以一部迎击右翼敌人,请贵团火速前去接应。”

何应钦对叶剑英很客气,但却不愿派兵接应:“我团的守备任务已经完成,不便出击。”

叶剑英:“右翼敌人进攻很猛,如果右翼不支,这里也恐难挡得住,请何团长三思!”

何应钦:“即使出击,也得有蒋校长的命令。”

叶剑英:“眼下情况危机,团长可以机断处置。”

这时,传令兵前来报告:“团长,前边吃紧,请速派援兵!”

刚才还在犹豫不决的何应钦,此刻感到情况严重,便和叶剑英一起商定歼敌计划。随后两军协力作战,终于打退右翼之敌,其余敌人向平山一带溃去。东征军乘胜追击,占领了惠东的平山。

出师1个多月来,攻克淡水,夺取平山,受到重创的洪兆麟和叶举部溃退而去,但海丰、汕头、河源、惠州仍在敌人手里。敌人随时都会反扑过来,不彻底消灭他们,就不会得到安宁。可是先打哪里呢?东征军司令部在平山西十几里的小墟镇白茫花召开军事会议,许崇智、蒋介石、张民达、许济、叶剑英、何应钦、莫雄等人以及苏联顾问加伦、罗加觉夫参加了会议。

会上,以何应钦为代表的黄埔军校的军官们主张先打惠州。他们认为,惠州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与淡水、平山成犄角之势,枕东江,凭西湖,三面环水,素称天险。惠州是东江的支撑点,只要打下惠州,东江就不攻自破了。从军事上看,这种观点不能说毫无道理。

第二师师长张民达、参谋长叶剑英、第四师师长许济以及旅长莫雄等人,则力主对惠州围而不打,先以主力东进攻取潮汕,再回军取惠州。

两种观点争论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蒋介石,坐在许崇智的身边,先是一直静静地听着,什么态度也不表示。

快到中午时,蒋介石才说:“攻克潮汕,这个意见好。不过要攻克潮汕,必须先攻克惠州。若先打潮汕,惠州之敌必倾巢而出,陷我于首尾应敌的处境。我军先打下惠州,就可以免去东征的后顾之忧。这是浅显的用兵之道,你们该是懂得的!”

“校长高论!”何应钦忙附和说。

叶剑英仍然反对,他说:“惠州城有铁链锁孤舟,飞鹅水上浮。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之说,从来易守难攻,现在又有杨坤如的三四千人凭险防守。我军力量单薄,再加上连续战斗,官兵疲惫,后方的联络、供应均有困难,一时难以攻下。洪兆麟、叶举部尚有两万余人,也离我们不远。我若先打惠州,他们就会来援,我军就会更被动。要争取主动就得先追歼洪、叶部,直捣潮汕,然后回师,惠州自破。”

一个黄埔军校的军官说:“惠州固然难攻,但以攻克淡水的精神,可一鼓破之。如果孤军深入潮汕,则难免有后顾之忧。”

叶剑英针锋相对地说:“潮汕是陈炯明军队的根据地,我们集中兵力打下那里,他就没有了立足之地,这不能算是孤军深入,也不会有后顾之忧!”

第三旅旅长莫雄说:“叶参谋长说得有理,我军应当先打潮汕。”

蒋介石看了莫雄一眼,完全是不屑一顾的神色。

张民达、叶剑英等人已猜到了蒋介石的心思,他是想让第二师等部队打惠州,黄埔军校的学生军靠兵船运输方便,先打海陆丰,占领汕头,夺得功劳。

张民达看到蒋介石的神色和目光,顿时火了,拍着桌子对蒋介石说:“你也知道惠州是天险,肯定久攻不下,不但要付出大的牺牲,还会坐失良机。请许总司令让友军围困惠州,我军东出海陆丰!”

会场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加伦将军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学生军攻惠州,粤军打潮汕,这是两全之策。”

最后的决心,是由许崇智下的:右翼军举兵东下,进攻当面之敌。张民达、叶剑英率二、四师先攻打三多祝的洪兆麟部,得手后向潮汕进军;蒋介石率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的学生军,绕过三多祝迂回海丰,袭击叶举部。

两路军迅速行动,二、四师一路在三多祝取胜,进到海丰城,又和学生军配合,收复惠来、揭阳、潮阳、潮安、汕头,占领兴宁、梅县。结果,困守在惠州的杨坤如部,见大势已去,便自动献城,不攻自破。

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的叶剑英 QdE/WBfGCsV9RGLC1ChtPxmp//+CKeVizxOQHH0nLu1zgiVMLS7q5ZFHdDr7te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