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宜伟的祖父叶福智以挑担叫卖糊口,共有5个儿子,依次为铭祥、钦祥、鉴祥、锡祥、钻祥。他们先是挑担叫卖,后来前4人相继出走南洋谋生。叶钻祥虽然留在家乡经营小本生意,也时时往返雁洋和南洋之间,为华侨和眷属传信带物。
叶宜伟被学校开除后,决定到南洋去。既然父兄们能走南洋,我为什么不能?他决定去南洋闯一闯,找一条谋生的路。
然而,当叶宜伟来到马来西亚,找到几个伯父后,才知道他们自己都生活不下去。找工作无门,结果这位19岁的青年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之中。
正是这时,云南督军唐继尧派人到达南洋,招收华侨子弟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叶宜伟打听清楚后毅然报名,被录取了。
经过香港,绕道越南海防、河内,叶宜伟来到昆明,跨进了云南讲武堂的大门,在登记学生的花名册上,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宜伟”改为“剑英”,意为“剑胆英武”。
叶剑英进入了云南讲武堂第12期学习。
云南讲武堂是清朝末年设立的,光绪年间叫过武备学堂、新操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小学堂等名字,宣统元年正式叫云南讲武堂。清廷创办讲武堂的初衷是出于编练新军,对付民族民主革命,培养维护反动统治的工具,但从这里走出的人,都成了推翻清廷的中坚力量。
叶剑英进入讲武堂时,校长蔡锷已经去世,独揽云南省军政大权的是唐继尧。
袁世凯称帝不久就一命呜呼,继任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争夺权利,赶跑复辟的张勋,毁弃孙中山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拒绝召开国会,想以武力建立独裁统治。于是孙中山又掀起护法运动,进行护法战争。唐继尧表面上响应护法运动,暗地里向段祺瑞政府妥协,支持桂系军阀陆荣廷剥夺孙中山的职权。
叶剑英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前的留影
唐继尧的这一切,都依靠在云南讲武堂培植的亲信和骨干。为了更严密地控制讲武堂,他让亲弟弟唐继虞当校长,打击拥护孙中山的军官和师生,亲手制订校规不许学生阅读其他书籍和报刊,封锁外界消息,禁止谈论政治问题……对这些,叶剑英从心里不赞成,并慢慢产生了反感。
唐继尧自称是王阳明的信徒,常到讲武堂讲王阳明的学说,什么“万事之理不外乎心”,什么“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陈词滥调,一套一套的,并要学生读习王阳明的著作。
叶剑英知道王阳明这个人,也读过王阳明的文章,但不熟悉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为此,他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一套王阳明的《王文成公全书》,在课余时间认真地进行了阅读。
一天,唐继尧又到讲武堂来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讲着讲着,突然问学生:“阳明先生的学说深如瀚海,敝人略说一二,不知诸君领会没有?如有不明者,可以发问。”
学生们相互看着,谁也不吭声。
突然,叶剑英站起来说:“报告,学生有不明之处,想请教都督。”
人们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叶剑英的身上。
唐继尧看了看,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一科的?”
叶剑英:“报告都督,我叫叶剑英,是炮科的。”
唐继尧点点头:“好,好,你说吧。”
叶剑英:“知和行的关系,是哲学的一大问题,自古以来中国的学问家们争论不休。孔夫子说:‘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孟夫子说:‘人之所不学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墨经上说:‘知,材也,接也。知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吾路知。’诸子百家对这个问题各持所见,不尽相同。请问,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要者何在?是知先于行,还是行先于知?”
唐继尧抬头看看叶剑英,又低头翻了一会儿讲稿,但是,他大讲阳明学说,又自称为阳明信徒,这个问题却弄不清楚,心想知与行就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般,回答不好反而会出洋相,急出了一身汗,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又不好不回答,突然他灵机一动,反问道:“你认为呢?”
叶剑英:“谨遵都督教诲,学生以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是以知为行,以知代行,知源于行。”
“何以见得?”唐继尧问。
叶剑英:“因为王老夫子说过:‘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可见,凡是思念之萌,情感之动,意志之决,在他看来都是行。”
唐继尧轻轻点点头,说:“阳明学说后继有人了。你还有什么不明之处?”
叶剑英:“还有一事请教都督大人。”
唐继尧:“说吧。”
叶剑英:“请都督大人示教,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与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有何异同?”
这时已背离了孙中山学说的唐继尧,对叶剑英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感兴趣,但又不好明显地表示出来,就挥挥手说:“孙中山不能和王阳明比,他们的主张也不尽相同,敝人所说的是阳明学说,诸君要细心领会。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唐继尧的不高兴,学生们看出来了,都为叶剑英捏一把汗。
但是,因为第一个问题回答得好,唐继尧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给叶剑英过不去,事后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因而叶剑英得以继续在讲武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