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智慧与自信之间保持平衡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和历史上很多伟人一样,从小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戴高乐小的时候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经常教育他要热爱祖国,牢记失败的耻辱,坚持崇高的信念,尊重神圣的宗教。

1909年8月,戴高乐如愿以偿,被录取在圣西尔军事学院,毕业之后进了第33步兵团,团长是贝当上校。一次,贝当给手下人上课,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刺刀比枪炮优越,戴高乐立即打断了他的话头,指出炮火在战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个下级军官的插话引起了上校的好感。戴高乐这种标新立异、充满自信、敢于在一切场合中显示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才华的个性,在他一生中处处可见。他是一个不甘寂寞、不愿平庸而要出人头地的人。

要探索戴高乐成为领袖的奥秘,还得从他的著作中去寻找线索,在他1932年出版的《剑锋》这本书里,戴高乐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41岁的陆军军官的身份指出了领导之路。这本书将戴高乐后来所显示的品质与技能叙述得淋漓尽致。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对戴高乐的这本书和他的领导素质作了详细叙述。

在《剑锋》里,戴高乐提出,一个领袖人物必须具备三种关键性的品质:为了指出正确的道路,他需要有智慧和自信;而为了引导人民遵循这条道路,他需要有权威。戴高乐指出,领袖们自己往往懂得自信的至关重要。亚历山大把自信称为他的“希望”,恺撒称之为他的“运气”,而拿破仑则名之为他的“星宿”。戴高乐写道,自信使领袖能够“深入到事物的规律中去”。

戴高乐说:“我们的智慧能向我们提供有关事物的理论性的一般抽象知识,但是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对事物有实际的、特殊的和具体的感觉。”自信能洞察情况的复杂性而抓住其本质,然后智慧才把它称之为直观见识的“原料”加以推敲、整理与提炼。

戴高乐论证说,只有当一个领袖做到了在智慧与自信之间保持很好的平衡时,他作出的决定才具有预见性。

可见,戴高乐早有当领袖的志向,并脚踏实地对怎样做领袖作出了研究,以便有一天当领袖时能够胜任。在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他顽强地向着自己规定的路线走去,即使是遇到挫折、退居二线时也没有忘记自己会重登领袖舞台。

作为一个领袖光有预见力还是不够的,一个领袖不仅要对应该做的事作出正确的决定,而且还要有自信去说服别人去做这件事。戴高乐在《剑锋》中写道:“一个领袖必须能够使他的部下具有信心。他必须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威。”戴高乐论证说,权威来自威信,而威信“则主要是一个感情、情调和印象的问题,它主要是由于一种天赋,一种无法剖析的天生的颖悟。”这样的天赋是少见的,他写道,某些人几乎一生下来就具有那种流露出权威的本能,好像权威是一种流质一般,尽管无法确切地说明这种本能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尼克松在谈到他跟戴高乐的几次会见时认为,“戴高乐在体型上是一个巨人,而且正像他的身体一样,让人感到他很自信,他似乎在威严、形象和魅力方面都比别的大人物和次大人物高出一头。”

事实上,戴高乐十分自信,他在1940年法国投降以后就直言不讳地说:“该由我来担当法国的责任。”他当时一飞到伦敦,就发表广播讲话,明确宣告了他要领导法国人民击败希特勒。所以,后来他解释说:“老的领袖倒下去的时候,新的领袖就从永垂不朽的法国精神中涌现出来,从查理大帝到贞德,到拿破仑、普恩卡莱和克里门梭。”然后他又说:“也许这一次,我是由于别人的失败而被推上领袖地位的人们中的一个。”戴高乐显然是把自己看作是法国的救星之一。他所作的继续进行抗战的决定使他在法国人眼里成了法兰西的化身。

战后,戴高乐领导法国推行的独立对外政策,也显示出戴高乐要让法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法国要站在世界各国的前列,成为历史的先锋的宏愿。他坚持法国要发展自己的核力量,他让法国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他使法国退出了由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合司令部。像戴高乐这样自信到极点的人,不仅在法国现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世界现代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狮子的忠告】

非伟人成不了大业。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立志要成为伟人。 qSlkSZn7JqGFt+f6HiOo+3+BCi/l7lAwmPuRSkZUi3gsA+qK2gW5jrAvIkdJcmz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