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林黛玉——中国绝对小资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儿,个个兰心蕙质,才艺过人。其中,又以多愁善感的林堡玉最具代表。对于中国人采说,林黛玉是“绝对小资”的代名词。如果小资女人能被冠以“黛玉”的称呼,这说明她首先是一个比较有女人味的女人。黛玉,艺术化、忧郁、喜欢阅读和写作,她才貌出众,高人一等,对爱情有着异常执著的追求;柔弱多病,先天不足,行动辄如弱柳扶凤;黛玉守真,奉守“质辛洁来还洁去”的信条。“黛色之玉,”,“愁凝歌黛欲生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个满口诗香崇尚经典阅读,手执罗帕轻掩淡唇的如烟女子,这个被多少代人怜香惜玉、叹息垂泪的林妹妹,她的忧郁、唯美和经典,她冷冷的淡淡的爱与哀愁,展示了资本主义刚刚抢滩登陆中国后所塑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初始小资”形象。她外表柔弱,内心却充满睿智;特立独行,与时代、社会格格不入;憧憬来来,向往生活在别处。她的品格,思想、感情和追求运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女性,她可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真正别具一格的小资女人。她生活于文化底蕴深厚适于小资情结滋生的缸楼中,追求雅致情趣和孑煞处之,她的灵魂,是敏感、聪明、忧郁的综合体;林黛玉式的小资情结像紫藤萝般生长,浸润了后采的许多人。

林黛玉小资素质分析

林黛玉是真正的小资女人,她的生活比现在的任何一个小资女人都富有小资意境,小资情调,她的精神生活比现在的小资女人都要浪漫。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受贾宝玉前身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无以为报,下世为人,用一生的眼泪还他以恩泽之惠。黛玉的“今生”出生在苏州,父亲为地方官,虽不能与贾,王、薛。史相提并论,却也家境宽裕,衣食无忧。后来父母亡故,寄居贾府。但即使这样,她过的也还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如果现在的女人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资的话,不妨从林黛玉的身上再学两招,说不定在你的小资情调上,又增加一些可人的味道。

所谓的小资首先要有个硬件水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之为小资的。小资的经济基础在中产阶级边缘,高于普通民众,一般工薪阶层是肯定的。但也没超过中产阶级的上限,在这个边缘的人最多。小资们未必都有车有房,但也是要住公寓,打出租的。大部分小资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

小资女人,是生活在红楼里脱离了低级物质需要的女人。之所以作这样的界定,是因为尚有相当数量的女人,她们最为缺乏的就是物质,对于她们来说,物质还仅仅是初春的一缕温柔的阳光,赞美都还来不及呢,当然而且应该作出物质高于性情的结论。所以讨论物质和性情,必须是以那些吃饱喝足生活富裕、既有钱又有闲更有文化。还时常将性情问题放在心间的女人为对象。

这样的女人,是性情的女人,你只可能担心她们发生性情过剩的危机,只可能担心她们会成为性情的俘虏,只可能担心她们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而完全不必担心她们垂涎于物质,完全不必担心她们为了物质而放弃性情。她们的最高境界只用两个字便可概括。哪两个字?自我。自我就是心情,就是性情,就是一切。为了追求自我,她们可以放弃一切自我以外的物质世界,可以放弃高薪但不高兴的职业,可以单身,可以不生育,可以离婚,更不必说那些用金钱堆积起来的物质世界了。因为她们有相当的文化层次,因为她们不缺吃少穿,因为她们有坚决的个性,因为她们有高雅的情调,因为她们有艺术的修养。

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清雅的、富有生活情调的小资女人。黛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风流别致,品味超群,清静脱俗,她不仅是曹雪芹的理想,也是小资女人的理想。她享受着一种小资情调的生活,追求生活品质、注重个人享乐,有品味地进行文化消费,卓越。可爱,美丽而优雅。大观园中,黛玉文风婉约能诗善对,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琴棋书画独占鳌头,处处追求唯美经典的情调,无不体现出她清新脱俗的小资女人气质。“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无牵无挂自负才情,对世俗一切不感兴趣。她不为庸碌的生计发愁,不会关心柴米油盐的琐碎,更不用为家事父母操心。她厌恶吃喝玩乐的庸俗,更讨厌鸡毛蒜皮的俗事,只希望“愿侬此日生又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的心境如她淡青。湖蓝,素白的衣饰般素雅,她难了的哀怨也只是单纯的感情悲剧。她是绛珠仙草,是一种爱情植物。现代男性喜欢黛玉式的小资女人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喜欢黛玉的人,精神必须特别强健,足以安抚自己和对方焦躁的灵魂。喜欢黛玉的人通常是完美主义者。只有真正的男人,才懂得欣赏黛玉的性情之美——她是“中国制造”的绝对小资。她是鄙视物质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应该是崇尚性情的,于是应该称呼这样的女人为性情女人。苏东坡曾经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如今以此来形容这样的女人的性情,倒也还有点像。在她们看来,物质是次要的,性情才是自己的王国。她们也许还会说,只要有好的性情和好的心情,有没有物质有没有钱都是次要的;反过来说,仅仅有物质仅仅有钱,却没有好的性情和好的心情,那么也是于情无补的。很圆满,也很美好。

风花雪月里的性情女人

林黛玉是一个天真率直、喜欢浪漫、崇尚自由的小资女人。在那种“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偷偷地看《西厢记》,并且达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程度,《西厢记》中的经典台词常会脱口而出,确实有点惊世骇俗的劲儿。黛玉虽与姐妹读书写字,抚琴吟诗,饮酒赏花,却不融于大观园中的丫环小姐太太们,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她毫不忌讳世俗的偏见,不屑于归顺文化传统,放弃真实想法,博得众人欢心。她和宝玉从小青梅竹马,亲密无间,不顾忌礼教上的隔阂和约束,如水的眸子里总会透出对宝玉纯洁的爱意。在每个人规劝宝玉求取功名的时候,只有她悄悄安慰宝玉不必刻意功名,大可率意而行。贾元春省亲,让宝玉写诗。喜欢宝玉的众姐妹包括宝钗只是在一边瞧着,黛玉却说:你且先抄写诗去,我帮你写一首。虽然是考试作弊,可从中表现出来的不顾一切为宝玉着想的心思让宝钗也吃了一惊。宝玉每日被花团簇拥着,她依然把心思放在他身上。她不在乎晴雯,袭人在她眼皮子底下与贾宝玉玩闹,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原谅宝玉对宝钗哪怕一丁点儿的关爱。她甚至明知贾宝玉可能是个“双性恋”也不以为意。古代女子应遵循的三从四德,针织女红,她会但是从不津津乐道,她只擅长诗歌,喜好博览群书。林黛玉身上有一种女权主义味道,甚至是现代女性的思维。

林黛玉是个感情丰富的小资女人。在心爱的男人宝玉面前,她是小鸟依人的,内心却保持着最柔软的不可触摸的疼痛,保持着善良而多情的心,有着所有女人对爱情的渴望。她时而风情万种,时而娇羞万千,时而如水温柔,时而天真可爱,时而风趣盈然,浑身散发着小女人的气息。她因落寞而难过,也因感动而掉泪。她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出现,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美丽。黛玉虽得贾母宠爱,但过份纤细的敏感提醒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怕被人耻笑了去。她心高气傲,眼里容不下半粒灰尘,总在猜疑别人的用心和动机,唯恐有人对她怀有歧视和轻蔑。她不会和丫环们随意说笑,不会赏赐东西给下人收买人心,不会戴别人挑拣剩下的花,更不会讨外祖母欢心,她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她唯一至亲的外祖母,高高在上,遥不可攀。难怪她死前幽叹:我这里并没亲人的!黛玉是懦弱的,她必须依靠别人去生活。十几岁的女孩,离开一切扶持,走向何方?能走多远?怎样养活自己;在当时的封建家庭中,为了保证自己的“身子是干净的”,为了“出淤泥而不染”,“质本洁来还洁去”,就连死了,她还是想着要离开——“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

孤独无依的生存状态,使林黛玉可以更大限度地逃避俗务,拥有相对自由的个人情感空间,为宝黛的爱情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心境,拉近了宝黛之间的心理距离。黛玉是水做的骨肉,内心敏感,情感脆弱。生命的易逝,人情的冷暖,使她深邃的眸子满含忧世之伤。她与宝玉感情上的挫折,更是让她痛煞心肺。每日相伴的诗书琴花,春来春往,都会让她忧郁哀伤。当“黛玉葬花”的纤弱身影出现在园中,她那怜香惜玉的复杂情感,是把自己的遭遇联想其中,担心年华老去,她是在割舍一种情怀,一段岁月。

史湘云虽也自幼失去父母,但她的身后毕竟还有强大的史府。湘云能够保持豪爽坦荡的个性,与她背后的那个史府还是很有关系的。至于林黛玉呢,她能赌气说“走”吗?她能走到哪里去?“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凄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只有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走入诗词的文字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泣诉自己的凄苦愁怨。这些黛玉式的忧伤,被小资女人吟哦了几个世纪,直到今天还令人隐隐作痛。“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黛玉不经意的随口吟唱成了她命运的预示。

林黛玉是一个孤独的精灵,是一个痴情的小资女人,她在风花雪夜里快活地谈着一场绝望的爱情。黛玉对感情的痴。对感情的执着是她致命的硬伤。她付出了一世的真情,却只能宿命;尝尽了一生的眼泪,却挽不回爱与伤痛。林黛玉有一个很好的一面,就是爱哭。这虽然与现在的小资情调的人有点不太合辙,但是,哭是一种感情的释放,也是女人征服男人的最后一招,这一招不管放到什么年代,国内国外,都是比较灵验的。有一句话说:“生活不相信眼泪。”可能是不相信男人的眼泪吧,如果女人真的哭起来,男人在眼泪横飞的感染下,一不小心就会开了后门。生活不相信男人的眼泪,但女人的眼泪还是比较有感召力的,何况是像林黛玉这样的女人呢?如果你是女人,觉得这句话不对的话,只能说明你不善于运用自己的眼泪。林黛玉确实是一个别有滋味的女人,她可以在你的面前经常地使一些小性子,把你的胃口吊得酸酸的,使你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林黛玉不适合做老婆,但绝对会是一个好情人!

小资女人的性情与心情都离不开物质,再美好的性情也是物质提供的,于是似乎就可以这样说,女人是物质的,从来就是。鲜花是体现精神的,但鲜花是用钱买来的;音乐会是陶)台情操的,但是这情操是要用钱来营造的。性情的享受是物质的积累和转化。女人的性情和精神是一种奢侈:不是物质,胜似物质;是物质,却不是普通的物质。就此而论,这样的性情女人,就是物质女人。她们获得的结果是纯精神的,但是她们精神享受的过程是纯物质的。这样的性情女人,或许是自己的精神享受于自己的物质,但是大多数这样的女人不是这样,因为她们善于为了高兴而放弃高薪,而没有了高薪就很难靠着自己的物质高兴,于是这样性情的女人,或许还需要男人协助她们高兴。已经说过这样的女人就是精神,而精神必须由物质体现出来,还应该再加一句,男人就是物质,而物质是为女人的精神作铺垫的。这也算是珠联璧合的一种。如此,女人的性情就有了扎实而完满的物质基础。

当然,物质有雅俗之分,从来就有。小资女人把暴发户称为“NEWMONEY”,这是她们嗤之以鼻的。

绝对小资生活全纪录

二十多岁的林黛王没有出嫁就算是未婚的大龄女青年了,自从荣、宁二府倒掉之后,林黛玉用自己挣的钱买了高尚住宅区的一座楼。青春渐逝,她的潜意识里已开始感觉房子比男人重要得多。林黛玉的家布置得很是温馨浪漫,小饰物很多,富有女人昧。浴缸是必备的,喜欢泡浴,如海盐浴、花浴等。林黛玉甚至购买了一个价格昂贵的日本浴桶。香精油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有异性同伴时,一个精致小巧的香炉滴上数滴,经小蜡烛一烤,芳香四溢。不知何时飘洋越海吹过来的迷香,迷醉了一大批小资,“香薰阵阵美人醉,直把红尘当天堂”,薰倒了一大片。音响设备相对要求较高,音乐大师的音箱或日本的全套音口向,如所谓的SONY音响,其实是东南亚某地的OEM产品。音乐可以令她迷醉,放松。一堆堆的CD碟,横七竖八地放着。一般听欧美音乐,国内歌手偶尔听一下辛晓琪、王菲、许茹云的,表示她的个性及品味。书也是要看的,杜拉斯、王小波、福柯,张爱玲,村上春树等人的,英文版的也要有几本,角落里还扔着《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样的小家是不欢迎客人的,与朋友见面一般选择咖啡厅、宾馆大堂之类的地方,能进入她小屋的多是她关系密切的性伴侣。

林黛玉喜欢一个人旅游,她绝不去东南亚看“人妖”,也很少选择香港一类地方旅游,她觉得那些地方未免太商业化,缺少一种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特有情调。林黛玉喜欢欧洲,喜欢法国的城市和德国的乡村,而不是美国的钢筋水泥森林。她渴望在帝国落日余辉下酝酿自己的感伤情绪,找回自己,找回自己那颗敏感而易于受伤的心。

林黛玉所受过的高等教育使她对情调的追求比男小资更坚决、更彻底。更加仪式化,更具表演性,简直到了“没情调,不调情”的地步,而情调的前提就是她必须是一个安静的女人。她总是在淡淡的音乐里以恰当的姿势出现在你的视线里,让人眼前一亮。她不纠缠,不无理取闹,她知道何时可以热情如火,何时应该静若处子。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让人从容呼吸。而有的女人,明明你忙得不可开交,心情烂透了,却偏要给你搅和。明明你是要安静一会,一个人抽支烟,理清些头绪,却偏要腻着你。不会絮絮叨叨地对人说个没完,不会惊惊诧诧的大呼小叫。她端着一杯茶或咖啡,就可以静静的等待上一整天。她会把思念藏在心里,不对任何人说,一点点地感觉,以求灵犀相通。她从不提出要求,只是静静地等待,等待一场缘分,然后无怨无悔地承受,不管是痛是快乐。决不会如某些女人,当往事不再时,就到处去炫耀自己的伤口,或是不停地诉说你应该对我好些好些再好些。

林黛玉的服装观是中西合璧的。林黛玉看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对张曼玉那一身又一身的旗袍艳羡不已。在她的时代,汉人女子是不可以穿旗袍的。她爱看张曼玉的背影,那玲珑的曲线让她想到了自己的背影,或者说想到了她希望自己应有的背影。她也喜欢穿休闲服的,在非工作状态和非正式场合,而且是品牌服装,但很少会穿Adidas和NIKE那样招摇的大众名牌,正像《格调》那本书里所说的,她认为,只有贫民才喜欢那样标榜自己,而她是有格调的,她不是城市贫民,所以她不选大众名牌,她选择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线产品,这不仅是她选择服饰的标准,也是她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标准。既要跃升于大众之上,又俨然与暴富分子划清界限,限于经济基础,又无力追逐超一流品牌。这正是典型的小资情调之一。太贵的品牌显粗俗,太廉价的品牌显粗糙,都不合胃口。林黛玉很少心血来潮去买打折品,而是精挑细选沙滩淘金般淘出自己喜欢的够品味的款式,以显示独到的审美观和个性。

工作的时候,衣着得体大方,套装线条笔直,纯色,整洁,喜爱名牌,比如宝姿等。晚上则穿着晚装长裙,质地柔软,身材尽显,高雅大方。可以露背低胸,服装可以露,但不可透,此为一大忌,也决不穿超短裙。露脐装,认为那是没品味的表现。居家则以休闲棉布服饰为主,舒适方便。林黛玉的头发在黑中带着一丝淡淡的红色,乌云及腰,一举手,一投足,增添万般韵味。

黛玉随时带着情调的尾巴,上美容院做护理也没有定性,她不固定去某一个场所,包里总是装有一大把消费卡,高兴去哪儿就去哪儿,喜欢躺在优雅温馨,气氛朦胧的美容院里,听怀旧的老歌,听柔柔的音乐,美美睡上一觉,然后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在她的身上,常年散发同一种淡雅的香味。

林黛玉有阅读习惯,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读物。林黛玉在红楼梦里的时候读《西厢记》,新文化运动时读《玩偶之家》,改革开放了读(廊桥遗梦)。三毛。张爱玲,今天则是村上春树。杜拉斯。卡尔维诺,林黛玉有时候会比较一下曹雪芹和村上春树的高下,其文学的承继关系,也会读一些美女作家的书。

制作精美的休闲。旅行,时尚杂志,是黛玉的最爱。时尚杂志是一扇扇打开无限风光的窗,黛玉透过窗口拼命呼吸着域外潮流气息,世界名品。名流雅士。佳丽趣闻,是她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使未到过巴黎,米兰。纽约,东京,也似乎身临其境,最新的时装款式,哪种知名化妆品推出新品种适合什么肌肤,现在流行什么眼影。哪儿的沙滩最适合日光浴和“海底婚礼”通通如数家珍。这就是“书里自有黄金屋”。林黛玉自诩“爵士化生存”和视觉化生存。她的硬件水准最重要的是她所特有的品位、情趣、格调,也就是被称之为小资情调的东西。她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她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所谓的小资情调其实就是一种固执与狂热,边缘与非主流,忧郁与含蓄,并以此来标榜她的与众不同。并不是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式的狷狂,也不是“世上本没有路”式的自我拷问,而是“独自徘徊,寂寥又悠长雨巷”式的。林黛玉也要为生计奔波的,但绝不会把这些挂在嘴边,所以她大多是忧郁和含蓄的,她本质上向往稳定的生活,但又经常把自己装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黛玉的脸色是苍白的,忧郁的眼神总是瞥向左前方或右前方4/3米的地方。凭着有限的经济实力,她试图把自己打扮得更优雅、更另类,更新潮一些。但看上去都有些寂寞和郁郁寡欢。在村上春树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含蓄、恍惚、沉醉、漂流、假装心事重重。平心而论,她慵懒但并不消沉,颓废但并非不健康。她敏感,爱做梦,容易被感动。一片落叶,一朵初开的花,一轮迷茫的月,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足以让她感动许久。所求无多,全心感受一切。你可以笑她因春风秋月的痴呆,却无法不爱她顾影自怜的神色。虽然也有些莫名其妙的伤感让人有些烦,但至少比那种你为之倾尽一切,也未必会感动半点的女人强得多。

黛玉还比较钟情于艺术,这是她要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在路上”的心理状态。她热衷听孤独的音乐,JAZZ略带忧郁的BLUES,越欧美越好。有时候听歌剧,但觉得他们的音色有时候太灿烂了。去酒吧看伤感怀旧的电影或小说,张爱玲小说的海派味道,王家卫风格的人物情感纠葛、色彩迷离的城市,忧郁惆怅伤感的人物,作为艺术家共同的女朋友,她讨论先锋电影,记录片、地下乐队,而不屑谈好莱坞。对畅销书和大众艺术她是不屑一顾的,她最多只谈谈村上春树。

林黛玉也会自己下厨,她有全套的厨房设施。她早餐一般只喝果汁,吃面包或三明治,量绝不能大,一则是为了追求“骨感”;二则是为了更像一个淑女。假日时,她到超市购买已包装好的果蔬。速冻饺子、调好的肉制品、零食等,塞满一小车,回家再塞满她的小雪柜。一个人,最懒惰的方法是用微波炉打发。可是当喜欢的男人作客时,她会为了男人亲自下厨,做几味家常小炒,色香味俱全,一碟水果沙拉,五颜六色。红酒是她着迷的,那酸酸甜甜的香味,如浪漫的爱情,在舌尖慢慢的品着,令她们留连。微黄的灯光下,女人双颊酡红,两目微漾,长发披肩,玲珑有致,散发住家女人的风味。黛玉是讲究浪漫与风情的,尤其是在卧室里。

晚上的林黛玉充满了女人味,风姿曼妙,妩媚迷人,风情万种,与白天工作时完全不同。有时,她可能会到酒巴逗留一个晚上,打发寂寞而美丽的光阴。有时,她会到女子健身中心去KEEPFIT,以保持修长而苗条的身材。林黛玉美丽却又寂寞着,在城市寂寞的建筑里寂寞地生长着。

“作秀”者生存

在职场上,林黛玉信奉“作秀者生存”的战略。作秀(Show),展示,炫耀,表演直至卖弄之意,来自英文。有充足的资料证明,作秀是一切动物的天性。作秀比作战损伤更小,花最小成本就能决出胜负。而名副其实的作秀者更加声名远扬。“秀场小资”都要会讲外语。这一点上,过去与现在有惊人的一致。经典的派头是关键时刻只讲外语不讲中文,比如写情书,或与爱人吵架时,一显曾在国外留学的实力。另类的做法是中西合璧,在说中文的时候,将一些人人都知道的时髦词换说成英文或法文,不过大多数时候是英文。

林黛玉离开大观园之后考上了大学,现在她有着较高的收入,月收入近五位数,在中央商务区的写字楼里办公,她的朋友也都从事贸易、广告、销售、设计、IT、翻译等职业,都是白领,甚至有的是金领,多数已经达到主管或部门经理级的职位。她们不同于早年40岁以上的女职业人,风风火火,粗声大气,她们认为那些人都是刘姥姥,想当年林黛玉对刘姥姥最看不上眼,挖苦也是最狠的。她们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表情认真,举止优雅大方,语音中速,标准、磁性、温和,交谈中夹杂着白话、英文。处理问题得体,充分发挥女性柔中带刚的优点。对待下属不颐指气使,没有架子,甚至面对门卫都是微微一笑的表情,无论何时都是心平气和的。

现代生活中的林黛玉因独立而自信,她现在充满勇气,坦然面对工作、生活、爱情,对一切都满怀信心,脸上张扬着自信的微笑,动人心魄。她再也不会像《红楼梦》时期的林黛玉那样对什么都没信心,明明被人爱着,也要一天八问你爱我吗?说啊说啊快说啊,歪歪唧唧烦人。她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坚持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头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冷了会自己加衣服,饿了会自己选择恰当的方式充饥,难过了会以自己的方式排解。总而言之,林黛玉现在一点儿都不烦人,自己的事情都自己做。这也是小资的时尚。流行的“DIY”一词,即“Do it yourseif”的英文缩写,意为自己动手做事。可一到小资口中,便成为一种格调。自己煮了一壶咖啡、缝了一下扣子,都叫做“DIY”。

小资们对饮食也有作秀的成分。有些人喜欢咖啡,有些人喜欢鸡尾酒。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喜好通常固执而与众不同,“我只喝那种咖啡”,“这种寿司我只在一家店里才吃”,这是小资常用的句式。典型的小资要么对星巴克,三里屯酒吧街喜爱到依恋与沉溺,要么厌恶到不屑与不齿,都是为了表现渴望与众不同的心态,不过是两个极端而已。

林黛玉当然也爱“泡咖”,早些年是要找一家临街的、开着空调的,有着音乐的。墙上贴着画儿的那种老式咖啡厅,近些年来,她开始钟情于“星巴克”,要喝也只能到这种地方,“不在写字楼,就在星巴克;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从星巴克出来走在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老百姓”,林黛玉相信自己就是后生村上春树极力塑造的“100%小资”。

小资是一株爱情植物

小资是一株爱情植物,像草一样不能自拔。林黛玉偶尔会和薛宝钗,贾宝玉约一下,到鬼街吃麻辣小龙虾,叙叙旧。大家毕竟还是朋友。

宝钗比以前更胖了,不过她的皮肤还是那么好。林黛玉边擦着手边想。

林黛玉想她也应该把自己和宝钗、和宝玉的事情写出来了。也许销路会比(林黛玉诗集)要好得多。

尤二姐就是一个例子,她写的那本(我是怎么生活在贾家兄弟之间的)就销得非常火。

对林黛玉来说,吃饭也是工作。

红楼里太多的女人都是毫无主见,依赖性强,离开了别人就不知道怎么生活的。凡事都问个怎么办,只要一哭就想找个肩膀靠,一点都不让人省心。林黛玉一想起来自己寄人篱下的那些日子就会脸红。林黛玉像男人一样痛恨那些所谓的小资女人,张口就只会问男的有钱吗?有房吗?有车吗?没有?没有还有脸来找我?没有两千万别碰我!林黛玉从来不是一个势利女人,她有一定的独立的经济来源,她只是需要一个懂她的,能让她心动的男人来爱就好了,并不会去计较那个男人地位如何,是否富有。她不屑于陷在钱里,让生活变得实际而无情趣。

小资女人林黛玉就像是一个梦,安静地,温柔地生长在某个岁月片断里,等待着你去梦见。优雅地开放在静夜里,在你心里投映,不知不觉中就让你爱上她。她明白自己的地位,所以从来不会对你要求什么。

“从来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有人劝黛玉只要找到合适的对象就结婚,天下不只一个宝玉。黛玉说宝玉虽然很多但黛玉只有一个。

林黛玉是一株爱情植物,无论是在《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还是在打工的时候,林黛玉都要谈点小恋爱。林黛玉认为精神高于肉体,不一定要有结局,更享受的是过程。最好常常分离,留下文字交流思想的空间。林黛玉过去是写激情洋溢的诗和书信,现在经典的做法是E—mail,或是发自己设计的电子卡通。现在手机短信也是林黛玉主要的创作手段,“林黛玉的短信息”是一个品牌,现在书店里有专门的林黛玉的短信息集锦,据说还会再版。林黛玉的爱情观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她现在不会没结婚就搬到贾宝玉的家里住,她现在要走自己的路。今天的林黛玉更实际一些,她和贾宝玉一起吃饭的时候从来是“AA制”,贾宝玉也就由着她。贾宝玉现在也自己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是个外企,可每个月除了租房,交手机费,吃饭什么的,也剩不下什么钱。自从铁杆庄稼倒了,贾宝玉就变得很现实。和林黛玉结婚的事儿,他不是不想,只是条件不具备。

或者是因为事业,或者是其它原因,现在的绝对小资们有的错过了美丽的婚期,有的并不打算结婚,就这样日复一日落寞而悠然地将日子越读越老。贾宝玉那样的人被他们称为奶油小生,富有儒雅,柔情浪漫的“钻石王老五”是她们心中的白马王子,然而这样的男人大多已结婚,如同熊猫一样咸了稀有品种。她们又不太甘心嫁给一个普通男子,所以很多小资女人一不小心便爱上了她们的上司或客户,成了第三者。有的小资女人也开始能接受小于她们三岁左右的大男生,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姐弟恋。

小资女人最鲜明的个性就是“特立独行”,具体到感情上来说则是“拿得起,放得下”,她们奉行的观点是“不在乎天长地久,至少曾经拥有”。她们在意的是过程的美好而不是结果。假如林黛玉最终选择了和宝玉分手,她也会精挑细选一些经典的场景,配上精选的台词,让这段感情美丽地结束。

可能会选择机场。机场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好地方,人声、脚步声、行李箱滑轮转动声,没有人关心一出悲剧正上演。把爱情从情感世界里放飞,当飞机跑离滑道时,泪更显得多余,你会觉得彻底的轻松。

可能会选择网上。选择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简单说一下分手理由,像一个旁观者来用文字敲击这段感情的得与失,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可能会选择地铁。选择在地铁分手,分别上了两列地铁,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再看一眼“相约再见”的中转站,就各走各的路了。因为彼此的目的地不同,可以极大地减少彼此的伤感。

可能会选择酒吧。小资女人喜欢音乐与红酒。把音乐打开,便会有往事流淌。在唱片店分手,在音乐声中远行,这里面既有告别的动机,又蕴含着一种新的开始。值得借鉴。

也可能会选择西餐厅。最完美的分手一定有温情,而西餐的魅力就在于温情。烛光,西餐,美酒,一个浪漫的夜晚。不仅接受了分手的事实,最后还要为爱情买单。

或者选择后现代。宝玉对黛玉说:数一二三后,我们俩背对着方向走,不准回头,假如我们三个小时遇不见,就说明我们没缘分,那就从彼此的世界里彻底消失。宝玉在地铁的男厕所里躲了三小时零一秒,当他走出厕所,正准备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时候,他发现黛玉站在他的面前。“你耍赖。”黛玉说。

让自己幸福的秘诀

不抱怨生活

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幸福,而是因为他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不同。幸福的人总是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通常我们会重视短期目标而轻视长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受,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写下来,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而活。

规律的生活

首先你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足够的睡眠可以让身体产生更多的成长荷尔蒙,这是抗老化最重要的化学成分。作息要有规律,一天能睡够7个小时最好。另外,幸福的人从不把生活弄得一团糟,至少在思想上是条理清晰的,这有助于保持轻松的生活态度,他们会将一切收拾得有条不紊,整齐而有序的生活让人感到自信,也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

不贪图安逸

幸福的人总是离开让自己感到安逸的生活环境,幸福有时是离开了安逸生活才会积累出的感觉。通常人们只有通过快乐和有趣的事情才能够拥有轻松的心情,但是幸福的人能从恐惧和愤怒中获得动力,他们不会因困难而感到沮丧。参与活动如学习攀岩、跳舞或语言课程,不但能充实自己,也可让自己变成学生妹。“相由心生”嘛,外表也会跟着年轻起来。

日常保健

一周至少要运动一个小时,不懂跳瑜伽舞和功夫舞,慢跑或爬山也不错,最好是大流汗一番,以强化身体与心脏血管的功能。早餐应以蔬菜和水果为主。一日进餐如下:丰富早餐,适量午餐,轻量晚餐。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有益身体健康,还可以使皮肤白嫩光滑:豆类含有一种能降低脂肪的成分,既可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又可减肥。每天小饮一杯兼具美颜及强身功效的红葡萄酒,有助心脏功能健康。

善待自己

一瓶上好的维生素类保健药、一只小斑点狗、一瓶高档香水,一套护肤品,一张话剧或音乐会的门票都是小资女人送给自己的绝好礼物。 XDif8Pr2PSukyeU7pRcUKDwHXF2rY8TsisW9x1fkzWQI6hWwNCanqf5ioEWRT0/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