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

(一)实验范式

在心理学中,为了验证某种假设以及发现某些有意思的现象,实验者会设计具有验证性目的的实验。有些实验比较经典,被有相同或类似目的的后人多次沿用,就形成了一种实验范式,包括实验目的、具体流程、手段以及实验设计等。简单来讲,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比如,Stroop Test。

实验范式在具体的实验中可以作为模板,并根据自己的新要求进行修改。

用途:1.使某种心理现象更清晰准确表达;2.检验某种假设或者新概念。

(二)实验逻辑

如果根据某种理论或经验事实和主观判断得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即:X→Y,那么为了证明这一假设,首先要观察Y的变化情况,即先测量在没有受到X影响之前,Y的情况如何;然后,通过操纵某些条件,引入被看做自变量和原因的实验刺激,即X,接着再对受X影响后的Y的情况进行测量,并比较前后两次的测量结果。若前后两次情况发生变化,则可以初步认为X是导致Y变化的原因,即检验了X导致Y。

(三)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1.一方面,心理学实验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是研究问题和假设提出(实验的起点)的依据之一,对于研究资料的分析处理也很重要。

2.另一方面,心理学理论也需要实验的检验。只有不断得到实验检验的理论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理论的可证伪性和操作主义

1.可证伪原则

只有当一个理论推导出的各种预测有被证明是错误的可能性时,这个理论才是有用的。即,有用的理论必须符合可证伪性原则。

科学理论的预测,往往非常具体,而越具体就越容易错误。例如,“海南省明天可能下雨”就非常笼统,而“海南省的海口市,明天下午3点左右可能有一场历时20分钟、雨量中等的阵雨”就很具体。能提供具体而丰富的预测,同时又经历了实际的验证,这才是好的理论。“500年后,人间有一场大乱”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用,就像“你的身高在0—3米之间”一样没用。

2.操作主义

过分探求一个概念的本质,容易陷入“咬文嚼字”的死胡同。物理学中对“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做终极回答,但却可以很多科学结论。科学研究不去定义一个概念,而是根据实验中操作这个概念的手段或者是测量这个概念的方法来定义它,这是概念的操作定义。例如“焦虑”可能就有很多操作定义。这种不对概念的本质刨根问底,而是通过操作定义来规定概念的思想被称为“操作主义”。

Tip

非科学的方法如听信权威、轻信先验、注意凝聚,会导致认知的盲目性或拒绝不同的观点而存在主观性和刻板性。科学方法可以客观、系统地审视和分析周围的世界,确立正确的信念。科学的方法具有两个特点:

(1)客观观察

不能通过偶然经验或道听途说确立信念,而要通过大量客观的现象、认真查阅文献,系统的科学实验研究之后才谨慎得出结论。

(2)自我矫正

科学方法不固守某个信念,而是具备一套判断信念正误、优劣的程序,并根据这套程序对已有的错误信念进行校正。科学知识具备公开性和可重复性两个特点,会不断接受重验、批评,进而不断校正、发展和完善。 RMmmG7x3qXgkkYju/yUor3QwWAUn1+Jfdem182v+eNV4Xq+FDKaJOD5qxvzrlgr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