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力测验
①孔子关于个体差异的论述:孔子将人的智力分为三个等级(中上之人,中人,中下之人);同时提出“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的后天行为表现能显示出巨大个体差别。
②孟子关于差异的可测量性的论述:孟子提出“权,然后知轻重……”体现将人的能力量化的思想,即心理特质可测量性。
③汉代董仲舒“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注意)测验;西汉杨雄提出以反应速度为标准来判断人的智力的高低。
④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用问答法和特定的情境诱导行为法鉴定人的心理,著书《心书》;刘邵著书《人物志》可以说是一部研究能力的专著,其将能力划分为12种类型,是一本与举贤推荐制相适应的一本关于如何察举用人和品鉴人才的工具书,美国学者施瑞奥克将该书译为《人类能力的研究》。
⑤6世纪中叶流传的“周岁试儿”是一种类似现在的婴儿发展测验。
⑥清代盛传的“七巧板”和“九连环”可认为是最早的创造力测验,伍德沃斯(Woodworth)将九连环视为“中国式迷津”,七巧板则被称为“唐图”,即“中国的图板”。
2.人格测验
①孔子将人个性分为三类(狂者,中行,狷者)。
②刘邵根据阴阳、五行、血型及行为表现将人性格分为12类。
③《黄帝内经》首次采用阴阳观念对人气质分类,《周易》、《尚书》等作品中都有相应分类。
3.教育测验
①西周奴隶制时期的“国学”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测量。
②汉代汉武帝在考试制度方面制定岁考制,在考试类型方面首开笔试先河,在考试功能方面重视教育测量。
③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在其基础上首开科举制,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最值称道的心理测量实践活动。
4.其他
乐正克的《学记》可说是第一部把教学和测验相结合,论述学生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的个体差异的著作;《礼记·本命》首次系统记录一个人从出生至十六岁成年大致的发展历程,是初具结构的生理和心理的年龄发展量表的形态。
在西方工业革命后,出于如人才选拔、职业指导、鉴别精神病人的需要,促使了心理测量的发展。心理测量有赖于我们对个体差异的认识,这源于人差方程的发现。在西方有不少学者对心理测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
1.冯特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证实了个体差异的存在。
2.高尔顿
①首先倡导测验运动;②在《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研究中》一书中首先提出“测验”和“心理测量”;③第一个尝试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个体差异的人;④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与自由联想法的先驱;⑤扩充百分位法,其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被其学生皮尔逊继承发展为积差相关公式;⑥发明了测量视觉上对长度的辨别力的高尔顿棒,决定听觉上听到最高频音的高尔顿哨。
3.卡特尔
①在《心理测验与测量》这一论文中首提“心理测验”;②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准确性,心理测验只有建立在统一标准上且与常模比较,才能实现其科学和实用价值。
4.比内
主张用测验法识别智力落后儿童,与其助手西蒙在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一论文中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被称为心理测验的鼻祖。
5.其他
①艾斯克罗首次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做出区分;沈干是训练智力落后者的先驱,提出“心理训练法”、“沈式拼图板”,创建了第一座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②克雷培林是人格测验的先驱,最早使用自由联想测验来诊断精神病人;③艾宾浩斯开创用实验法定量研究高级心理机能(记忆)的先河,使用填充法首创最复杂的语句完成测验;④桑代克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被称为“教育测验之鼻祖”。
1916年樊炳清首次将比内—西蒙量表介绍到中国;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首次开设心理测量课,并合著《心理测量法》;1922年,费培杰将比内量表译为中文并邀请麦考尔来华讲学;1931年,中国测验学会成立;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经过一段时期的停滞发展后,测验工作开始恢复:创设心理测量学的课程、引进心理测量理论、翻译和修订外国心理测验并编制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测验工具,逐步有了测验工具“本土化”的趋势。
Tip
1.心理测验的鼻祖和教育测验的鼻祖是不是一个鼻?
2.首先提出“心理测验”和首先提出“心理测量”的是不是一个人?
【关键词】
测量的基本要素 测量的量表 心理测量的历史
【想一想】
1.举例比较四种量表的异同。
2.试比较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