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体系庞大,但是就考研而言考查范围不大而且非常集中!想学好测量很不简单,但是想考好测量十分简单。
本章我们首先将简单地介绍什么是心理测量,其实我们把它反过来读就好理解了,即“测量心理”,也就是说我们要拿把“尺子”把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给量出来,这个尺子就是“心理测验”,也就是一个个量表;然后我们会介绍历史上对心理测量有贡献的人,这一部分的学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记!把重要的人物记下来,不太出名的人物混脸熟。
知识结构简图
1.定义
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工具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
“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所谓“事物的属性”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征,包括具体型、确定型、抽象型、随机型、模糊型;“定量描述”即对事物属性的量的确定,数量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这四个特点。
2.测量的基本要素
(1)单位:不同的测量所用的单位是不同的。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所有人理解意义要相同),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相邻单位间差别总是相等的)。
(2)参照点:测量是确定特定事物的特定特征的数量。在测量工作中,必须有一个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如:身高。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如:成绩。
3.测量的量表
测量的本质即将一事物按某法则数量化,即在一个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就是量表。史蒂文斯(Stevens,1960)将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4种水平。
(1)称名量表
①最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如:性别。
②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卡方检验。
(2)顺序量表
①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类别,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如:喜爱程度。
②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3)等距量表
①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如:温度。
②虽然有相等单位,但是没有绝对的零点,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等级相关以及t检验和F检验。
(4)比率量表
①不仅可以知道测量对象之间相差的程度,而且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比例。如:身高。
②比率量表除了具有称名、等级、等距量表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以及等距量表可以使用的方法。
其中,心理测量学中的大多数量表属于顺序量表,因为心理测量的单位意义不明确且不等值,另外也没有绝对零点。
1.定义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心理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
2.特征
(1)间接性: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2)相对性:测量都是与所在团体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
(3)客观性:客观性就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Tip
1.智商不能直接测,要用量表测。
2.女屌和女博同时参加一个智力测验,结果不适合直接比,如果是女屌兼女博另当别论~
3.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都要标准化。
3.心理测验
(1)含义
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注意:
①心理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对一个测验项目进行的反应);②心理测验一般不能包含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内的所有项目;③在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方面依据一套系统的程序(标准化)。
(2)要素
①行为样本
从可供实现行为抽样的所有行为的总体(行为域)中抽取出来的、直接作为测量对象的行为样例。
②标准化
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及解释测验分数的程序的一致性。
③客观性
指测验不受主观支配,测验方法是可重复的,测验的实施、记分和解释都是客观的。其指标包括信度、效度、难度等。
注意,有的教材中也将测验的要素分为行为样本、标准化、信效度、难度。
(3)分类
①按功能分: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②按对象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③按形式分: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电脑测验。
④按目的分:安置性测验(分班、分组)、形成性测验(调控教学)、诊断性测验(发现问题)、终结性测验(在某一段落或课程结束后,老师全面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⑤按要求分:最佳作为测验(尽量答好,有正确答案,如能力测验)、典型行为测验(按习惯答,无正确答案,如人格测验)。
⑥按速度和难度分:速度测验、难度测验。
⑦按性质分:构造性测验、投射性测验。
⑧按解释分:常模参照测验(与一群人比)、标准参照测验(与某个标准比)。
⑨按应用分: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⑩按方法分:自陈测验(问卷法)、投射测验、情景测验(作业法)
1.素质要求
(1)心理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对心理测验持有科学的态度,摒弃测验无用论和测验万能论。
2.道德准则
心理测量工作者应自觉遵守中国心理学会颁布的《心理测验管理条例》(2008年版,1992年在《心理学报》上发行的为试行版)和《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其中包括:对测验工具及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密和对测验的控制使用等。
包括多种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在心理测量中较多使用的是测验法。其中,我们可将包括实验、观察等方法在内的心理测量称为广义的心理测量;将应用测验法进行的心理测量称之为狭义的测量。
1.能力测验
①孔子关于个体差异的论述:孔子将人的智力分为三个等级(中上之人,中人,中下之人);同时提出“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的后天行为表现能显示出巨大个体差别。
②孟子关于差异的可测量性的论述:孟子提出“权,然后知轻重……”体现将人的能力量化的思想,即心理特质可测量性。
③汉代董仲舒“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注意)测验;西汉杨雄提出以反应速度为标准来判断人的智力的高低。
④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用问答法和特定的情境诱导行为法鉴定人的心理,著书《心书》;刘邵著书《人物志》可以说是一部研究能力的专著,其将能力划分为12种类型,是一本与举贤推荐制相适应的一本关于如何察举用人和品鉴人才的工具书,美国学者施瑞奥克将该书译为《人类能力的研究》。
⑤6世纪中叶流传的“周岁试儿”是一种类似现在的婴儿发展测验。
⑥清代盛传的“七巧板”和“九连环”可认为是最早的创造力测验,伍德沃斯(Woodworth)将九连环视为“中国式迷津”,七巧板则被称为“唐图”,即“中国的图板”。
2.人格测验
①孔子将人个性分为三类(狂者,中行,狷者)。
②刘邵根据阴阳、五行、血型及行为表现将人性格分为12类。
③《黄帝内经》首次采用阴阳观念对人气质分类,《周易》、《尚书》等作品中都有相应分类。
3.教育测验
①西周奴隶制时期的“国学”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测量。
②汉代汉武帝在考试制度方面制定岁考制,在考试类型方面首开笔试先河,在考试功能方面重视教育测量。
③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在其基础上首开科举制,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最值称道的心理测量实践活动。
4.其他
乐正克的《学记》可说是第一部把教学和测验相结合,论述学生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的个体差异的著作;《礼记·本命》首次系统记录一个人从出生至十六岁成年大致的发展历程,是初具结构的生理和心理的年龄发展量表的形态。
在西方工业革命后,出于如人才选拔、职业指导、鉴别精神病人的需要,促使了心理测量的发展。心理测量有赖于我们对个体差异的认识,这源于人差方程的发现。在西方有不少学者对心理测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
1.冯特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证实了个体差异的存在。
2.高尔顿
①首先倡导测验运动;②在《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研究中》一书中首先提出“测验”和“心理测量”;③第一个尝试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个体差异的人;④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与自由联想法的先驱;⑤扩充百分位法,其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被其学生皮尔逊继承发展为积差相关公式;⑥发明了测量视觉上对长度的辨别力的高尔顿棒,决定听觉上听到最高频音的高尔顿哨。
3.卡特尔
①在《心理测验与测量》这一论文中首提“心理测验”;②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准确性,心理测验只有建立在统一标准上且与常模比较,才能实现其科学和实用价值。
4.比内
主张用测验法识别智力落后儿童,与其助手西蒙在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一论文中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被称为心理测验的鼻祖。
5.其他
①艾斯克罗首次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做出区分;沈干是训练智力落后者的先驱,提出“心理训练法”、“沈式拼图板”,创建了第一座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②克雷培林是人格测验的先驱,最早使用自由联想测验来诊断精神病人;③艾宾浩斯开创用实验法定量研究高级心理机能(记忆)的先河,使用填充法首创最复杂的语句完成测验;④桑代克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被称为“教育测验之鼻祖”。
1916年樊炳清首次将比内—西蒙量表介绍到中国;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首次开设心理测量课,并合著《心理测量法》;1922年,费培杰将比内量表译为中文并邀请麦考尔来华讲学;1931年,中国测验学会成立;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经过一段时期的停滞发展后,测验工作开始恢复:创设心理测量学的课程、引进心理测量理论、翻译和修订外国心理测验并编制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测验工具,逐步有了测验工具“本土化”的趋势。
Tip
1.心理测验的鼻祖和教育测验的鼻祖是不是一个鼻?
2.首先提出“心理测验”和首先提出“心理测量”的是不是一个人?
【关键词】
测量的基本要素 测量的量表 心理测量的历史
【想一想】
1.举例比较四种量表的异同。
2.试比较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