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任何时代,内心的渴望驱使着人们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然而,“实现”,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本书中的“实现”指的是借助四要素获得工作中成功的能力。这四要素包括做事有条理、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和提高有效性。
“做一个有条理的人”这句话鼓舞了一些人,同时也引起了另一些人的忧虑。职业人士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做事有条理,有能力将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
2.做事缺乏条理性,即使有条理性,旁人也无法看出来。
做事有没有条理性与道德水平无关,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长期以来做事都缺乏条理,你仍然是一个好人,当然,除非你忘记给你的猫喂食,那样你就会被认为是恶人。历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天才往往也缺乏条理性。做事有条理本身并不能保证你的成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能够轻松地完成工作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设想一下,一场缺乏协调的竞选活动,一项没有明确进度安排的工程,或者是一家入院手续杂乱无章的医院,结果会是怎样?候选人会输,工程会超预算,至于医院—最好别去那儿。
对个人来说,做事缺乏条理会让一个人浪费时间、金钱、甚至失去同事的尊重(否则这些人很乐意提供帮助)。如果这一直以来是你的一个缺点,那么我在这儿提出的建议将会为你的事业带来很大的帮助。
如果油箱里只有几加仑的汽油,你就不可能指望能开着车行驶300英里。同样,如果在通往事业成功的四要素中有一项是你的弱项,你的职业能力就会受到限制。现在,我们来说说其中之一的组织能力。
通常,组织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逐渐培养而成的。当你试图使自己变得有组织能力,是不是很快就放弃,觉得没有希望了?要想获得并保持这种能力,关键在于付出努力。努力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的工作有多久处于无条理状态。对大多数职业人士来说,相当于3个周末的时间应该够多了。
爱整洁和做事有条理并不是一回事。只要你知道东西放在哪,并能轻易拿到,就不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变得有条理性呢?出于某种原因,他们以一种恐惧的眼神看待条理性。就像一些土著认为照片会抓走他们的灵魂一样,这些人认为变得有条理会剥夺他们本质的一些东西,于是很紧张。
尽管你知道该清理房间了,仍然会有许多阻碍你的陷阱。以下就是常见的几种:
1.“我本来是打算……”如果这是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你最好把如何使自己变得有条理性作为你一生中的头等大事。
2.“我组织能力一向很差。”好的,没关系!可以原谅。组织能力强和组织能力差的人的区别在于,组织能力强的人明白培养这一能力需要付出努力,而差的人则相信“不知道什么原因,事情变得乱七八糟,失去了控制”。
3.“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始。”那么,请接着读下去。
4.“我还有许多其他要忙的事情。”当然,你很忙,你直到退休前都会很忙。一旦你变得有条理性,那些你要忙的“其他事情”会更直接地帮助你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
5.“整理太花时间了。”最初,它会花大约三个周末的时间。再想想你那些因为杂乱无章而浪费的时间吧。
6.“我不觉得这有任何意义。”你工作中的许多方面都已经整理好了,现在,你只是需要多走几步,提高你获得成功的能力。
7.“我感到紧张,我觉得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扔掉没用的文件和废纸、创造更多的空间,这本身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时,你觉得为了使自己变得有条理性而花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浪费。毕竟,如果自己已经落后,而又有许多事情等着去完成,聪明的办法不是应该一头钻进去处理那些事吗?其实并非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你需要减速才能加速。
缓一缓,给自己一个整理思绪的机会,想出一个更连贯的计划,深呼吸、喝杯茶,重新开始。
在工作中更好地管理你的时间是取得成功的四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在拿起这本书之前,你曾经读过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管理时间最大的诀窍就是加快速度,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首先,你需要放慢速度,想一想如何前进。
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一生到底有多少时间?而在每件事情上你又花了多少时间?
假设,你22岁大学毕业,一生中工作48年,也就是到70岁。在这48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通常不重视,也不会认识到“积秒成年”的道理,因此,我们不怎么珍惜时间。不知你有没有这样想过:一天只花30分钟做一件事,48年累积起来就是1年!
如果你读垃圾邮件,平均每天花30分钟,那么在48年的工作时间中,你读垃圾邮件的时间一共有1年。这是多大的浪费!
琐碎小事会榨干你的工作时间。把时间浪费在细枝末节上,累积影响是惊人的:你前几年被白白消耗掉的这段时间上帝是不会再还给你了。
你知道有哪些事你应该停下来,不再继续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吗?下面有一些建议:
●阅读垃圾邮件
●允许那些没有重要事情的到访者的打扰
●处理已经转交他人或外包出去的任务
●不会说“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办公室职员来说,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一直是这么几个:缺少方向、目标不稳定、计划不周详导致的危机管理等。而现在,同样让他们伤脑筋的还有电话、手机、寻呼机所带来的不断侵扰。有个人曾经这样向我诉苦:“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次谈话过程中,对方的手机一直‘嘟嘟’响,显示有新邮件,他就马上停下来回邮件。”
有些人不懂怎么说“不”,有些人则在处理重要工作上缺乏锻炼。当然,桌子、抽屉乱糟糟、书和文件堆成山、东西乱放找不到,都是做事缺乏条理的表现。
有些人不懂该怎么分派任务给别人,任何事情都想亲力亲为。能者多劳固然是件好事,但事事都揽上身则是愚蠢的行为。它带来的是更多错误、挫折和资源的不当分配。不过,幸运的是,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科学管理时间的办法。
现在,我们来看看实现成功的另外两个因素:提高效率和实现有效性。首先,我们需要区别这两个概念。
人们常常误解效率和有效性这两个概念,认为它们是同义词,可以随意替换使用。事实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打个比方,你经营一家自动化洗车行,任何一天,你都希望送来洗的车越多越好(效率),同时,每辆车都需要洗得干干净净(有效性)。
如果彻底洗好一辆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一天只能洗很少的几辆,这对你的生意不是件好事(效率低)。同样,即使你们洗车行的洗车速度全市第一,但每辆车都洗不干净,这也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无效)。因此,效率和有效性紧密相关。
效率用来衡量生产率,即你能多快完成一件工作。
下面是有助于提高效率的一些小窍门:
●养成一套早晨能快速出门的好习惯。
●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工作资料和公文包。
●在中午以前回复前一天晚上的电话留言、传真和电子邮件。
●电话交流时,专业而简洁。
●回复邮件要清楚、简洁,争取一次成功。
●缩短休息时间,但要休息好。同事顺便拜访时,不要停下手头的工作。直到工作完成后再休息。
●利用空余时间完成比较简单、轻松的工作。
●买个快餐,坐在办公桌前吃。但有时也需要出去透透气。
●做事有始有终,一开始就要计划好,不要走回头路。
●把不急于完成的工作往后挪一挪。比如,不要一有项目就立刻着手干,把不重要的一些往后推,但是要保证留下足够的时间。
●每天整理、更新文件,并养成习惯。把与手头上项目无关的文件、纸条扔掉。
●收集、整理会议记录,准时主持、参加会议。
●尽量遵守每天的日程安排。
●完成一件工作后,及时清理文件或资料,不要任它们堆积。
●喝下午茶,或有意识地在午餐前处理好伤脑筋的任务,这样下午不至于筋疲力尽。
●在一天工作结束前,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
●下班回家前去健身,以免回家后懒得动。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许多职员都能快速完成一项又一项工作,表现出极高的效率。然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手头上的工作到底有没有做的价值,他们着手进行的工作值得花费时间和心血吗?
每天,你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不管做什么事,效率固然重要,但有效性更重要。不幸的是,现在的工作环境向员工传达的信息是:动作快、干活多比结果更重要。于是他们像无头苍蝇般忙得团团转。
那些能够出色完成工作,尤其是有志于当领导的职员,知道如何把握效率和有效性之间的细微差别。他们明白,开发出一个新软件,把它推向市场是一回事,而让它在市场上有效畅销又是另一回事。
做一个有实现力的职员,高效工作,同时达到有效目标,避开信息和交流超载,注重结果。
奇怪的是,有时,做到有效所需要的就是效率。许多年前,我就听说过凯玛拉凯玛拉.塔斯马拉(出于保护私人财产的目的,此处用的假名)的事迹,据说她是房地产界的明星。有一次,我在报纸上读到她获奖的消息,原因是她售出、租出的房产总值达到了1800万美元,我计算了下,也就是说她每年能赚40万美元。
后来,我打算把办公室搬到别的地方,于是我给凯玛拉打了电话。她知道几处地方,恰好符合我的要求。我很期待她领我去看房子,一方面想知道她给我找了什么好地点;另一方面是想亲眼目睹这位传奇女强人的风采。
凯玛拉漂亮、得体,既不过分惹眼也不寒酸。她身上散发着成功人士的气息:拥有名车、没有华而不实的首饰,不受时尚的牵绊。我心里想着,她一定非常善于和别人沟通,懂得互动。也许她有高超的说服人的技巧,再加上直接的眼神交流,任何人都会相信她为你找的地点绝对能让你称心如意。
然而,让我惊讶的是,她丝毫没有给我留下拥有高超的沟通或销售技巧之类的印象。她的方式很简单:打开门,带我到处看看,然后说:“这是前台,这是洗手间,这是厨房。您觉得怎么样?”
我一直纳闷儿,“不对,她肯定没在我面前显露出来。”敏锐的洞察力、机智的妙语、互动的接触呢?所有这些都没有,她没有任何技巧,整个过程中,她甚至没叫过我的名字。我觉得自己在和一个初出茅庐、毫无准备的房地产代理打交道。她似乎没花心思。
但很快,我意识到她已经掌握了她这个行业的关键—找到很多潜在客户,给他们看很多房子。她玩的是数字游戏,而且很在行。我又想起了所有的代理人,不仅仅是房地产代理,还有许多其他行业的代理,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开发客户、卖出产品,然后赚取佣金。
我也想起了那些所谓的教你“如何才能在事业上成功”的书和文章。现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凯玛拉给我的启示使这类书变得完全没有价值了。
传统经验并不是取得成功的必需条件,这个最优秀的房地产代理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开始了解,大部分人都误解了在许多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而那些五花八门的指导书里给出的建议很少有用。
专注于重要方面是凯玛拉成功的关键。光有效率,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实现有效性。
在一家制造业企业里,产品部经理关注的是运送一大批货物出去(效率),而市场部经理则关心顾客会怎样评价他们的产品(有效性)。
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关注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有效性),而带班主管则更关心不要因为人力而超出季度预算(效率)。
快速地完成一件接一件的任务,你可能是个中高手。当你更注重有效性以后,你就会针对所有要做的事,制订有效的计划,而不仅仅是埋头苦干。有些任务可以交给别人去做,有些可以推迟,有些可以合并等。
如果你从事的是销售职业,每天要给潜在的客户打电话,效率就意味着你尽可能多地打电话。而有效性则意味着你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更有希望成为客户的人身上,探寻他们潜在的需要。
有些职员认为,只要他们集中精力,就能处理好任何事情。就像一名销售经理,既想把他部门的季度销售额提高12%,又想每天激励下属,还要在大学的夜间培训班充电,抽出更多时间陪老婆孩子,升到更高的位置,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等。
他们有这样一种想法,即只要他们找到了高效工作的方法,他们就可以无所不能,取得成功。于是,他们比赛似地赶完一件又一件工作,很少停下来思考,几小时、几天、几个星期,都一直是这种状态。
如果这还不够,他们会每天加班。当然,有时加班是必要的。当工作时间开始侵占私人时间时,压力、焦虑和精疲力竭成为不可避免的后果。渐渐地,希望越来越少,危险越来越大。
因此你必须记住:过分苛求效率,总是贪图一次处理完所有的事情会导致心力交瘁。
效率是很好的,尤其是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当与有效性结合起来,效率会更好。有些人错误地把多任务操作等同于有效性,事实上,多任务操作是追求效率,有时代价很大。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有条理地工作和有效管理你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你自己都缺乏条理,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又如何管理其他人?
称职的经理既关心他的员工一天如何工作,也关心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想法、聪明才智、精力和热情。这样的经理会为了取得理想的结果而努力,并懂得这条路有始有终、有高有低,充满曲折。
下面是一些提高有效性的建议:
●坚持目标
●着眼大局
●将顾客的需求与产品和服务挂钩
●从顾客那里获得反馈
●中途作调整
●尽量减少错误率
●为结果而努力
●建立固定的一批顾客
●树立口碑
●协调好目标与当务之急的关系
●实现组织目标
●忠于使命
●立志主导市场
称职的经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管是老板、职业顾问、导师、同事还是下属。他们知道没有任何人能独占所有的好点子。他们乐于案例研究,学习其他人怎么做,什么方法可行,什么方法不可行。他们相信这样的说法“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他们善于自我反省、修改计划、随机应变。
称职的经理会花时间重新评估他完成的任务,并把它看做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必需环节,而不是浪费时间。称职的经理能为自己和他们的团队做许多重大的事。称职的领导能为社会作出伟大贡献。称职的员工能在工作中作出创举。
从你如何管理自己和自己的精力,就可以看出你利用时间的充分程度。你的精力越充沛,说明你的效率越高。不幸的是,周围的许多信息诱导我们过度耗费了自己的精力。比如睡眠不足,吃了不该吃的食物,喝了不该喝的饮料,或躺了太久。下面我们就这四个方面来看看,怎样做才能既保持旺盛的精力,又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
睡觉前,在电视机前坐上一个或半个钟头,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辛苦工作了一整天,回家后又有一大堆家务,是该坐在电视机前好好放松一下了。但你知道吗,有研究表明,在入睡前看电视,不仅不能让人放松,反而会让人更兴奋而难以入眠。
电视发明以前,人们通常会在夜晚阅读一段时间再入睡。而现在,许多人看完电视后,翻几页书,然后睡觉。不管你躺下去有多累,你的脑子里还是电视节目,你根本控制不了。
由西特制造公司赞助的一项调查显示,成年人在睡觉前实际上会做许多事情。按照比例排列如下:
看电视 75%
关好门窗 59%
阅读 53%
上闹钟 50%
祈祷或沉思 43%
跟孩子说晚安 33%
吃零食 32%
听广播 26%
健身 20%
上网 19%
睡前喝一杯 13%
注意:这些百分比加起来超过了一百,因为许多人在退休前,有其中的两个或多个习惯。
上述习惯中的大多数都对睡眠无益。睡觉前关好门窗、确保安全是个好习惯,类似的还有上闹钟、祈祷、跟孩子说晚安。
听广播和上网似乎对入睡没有害处,但这也取决于你收听的节目和浏览的网站。当然,有些人有自己固定收听的节目和喜爱的网站。
从头看到尾,你会发现成年人在睡前的这些习惯中有一半通常不利于充足、平静的睡眠。世界著名健康杂志《预防》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40%的美国成年人“每天都会遭受压力的折磨,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
在《时代》杂志的一篇题为《昏昏欲睡的美国人》的专题文章里,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主任认为“大部分美国人都已经不知道完全清醒是什么滋味了”。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调查也显示几乎68%的成年人缺少睡眠,58%的人至少每周会受到一次失眠的困扰。这些人不只是简单的无精打采,而是处于一种完全近乎于“昏迷”的状态中。这是一种文化困境,但你不应该成为牺牲品。
你也许已经发现,经常睡眠不足已经使你的身体和大脑无法在工作中达到最佳状态。晚上的活动与你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
大部分专家认为,一个星期偶尔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不会造成长期问题。第二天你可能会觉得很糟糕,但那天晚上早点上床睡觉,或者白天打个盹儿,很快就可以恢复。晚上8:30或9:00,如果你还毫无睡意,强迫自己上床休息吧,你的身体会感激你。
如果你一个星期缺少了10个小时或以上的睡眠,那么就在你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减退之前改善这种情况吧。否则,花上一个多月恢复,值得吗?
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功能都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每一次心跳、呼吸、说话,甚至打嗝都有一定的节奏。如果经常睡眠不足,你就会打乱这种进化了几百万年的内部循环。
他还发现,身体的每一个机能每24小时就重置一次。你的身体遵守24小时为周期的生理节奏,这也是所有生命体一天活动的周期。长时间打断这种循环将破坏你自己的生理机能。
一天之中,某些时间段对于睡眠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凌晨2~5点钟,这时身体处于最放松的状态,而早上9点钟到中午之前,下午4点钟到晚上8点钟,则是身体最警觉的时候。
如果你某天睡眠不足,轻微的运动,比如伸展四肢或短时间的散步会是很好的选择。这样,你可以保持一两个小时精力充沛。如果能小睡一会儿也是个很好的办法。
打个盹能够让你在一天剩余的时间更清醒。有些人很习惯小睡一会儿,有些人则没有这个习惯。下面是有关小睡你需要注意的一些事:
●下午2~3点钟是最适合小睡的一段时间,如果睡得过久,会影响你晚上的睡眠。
●在床上或钢丝床上小睡一会儿比在椅子上打盹的睡眠质量更高,效果更明显。
●虽然睡醒后会有点晕乎乎,但这种感觉会逐渐减轻。
●时间较短的小睡通常比时间长的更有效果。短时间的休息能让你精神焕发,而睡太久则会影响你晚上的睡眠。20分钟以内的小睡通常能够避免快速眼动睡眠(这种睡眠醒来后会长时间感到眩晕无力)。
●保证小睡的时间。在打盹之前确定不会有电话、传真或其他东西打扰你,必要时在门上贴上“请勿打扰”的纸条。
吃得有营养并且合适对于提高你的工作能力十分有益。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注意合理饮食已经是昨天的新闻了。自从雷.克洛克1955年开了第一家“麦当劳”,“快餐文化”开始盛行。工作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快餐业兴旺发达,尽管这些年,关于快餐的负面头条层出不穷,大多数人依旧吃着没有营养的食物,保持着不良的饮食习惯。
正确饮食,首先应该从早餐开始。有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实际上损失了一天能量的重要来源,因此他们比那些吃过早餐的人精神要差。不吃早餐的人,身体里的脂肪通常比其他物质含量高。因此,早上多花10分钟,吃个营养的早餐,你的身体会感激你。除此之外,每天补充一点复合维他命,既能减少“昏昏欲睡”的感觉,又能保证你的身体获得必需的养分。
最后,一日三餐,不能跳过任何一餐。如果一餐没吃东西,饥饿感和低血糖会使你感到疲倦,同时也会让你想要大吃一顿,结果你塞了一肚子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而不是量少而精的两顿饭。除了感到没精神、懒洋洋,长期下去,你的体重也会增加。
身体里每一个化学反应都离不开水的参与。大脑本身75%的成分就是水。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身体极度缺水的时候才会感到口渴,而体内水分即使只是缺少2%,也会明显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如果缺少5%,这个人的心智活动会明显受阻。因此,你身体里是否含有足够的水分跟你的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每天8杯水是平均标准,但大部分人等到口渴才记得要喝水。你应该在口渴之前喝水,如果渴得过了头,你的身体需要24个小时才能重新获得它所需要的水分。
不管你手头上有什么样的工作,在旁边摆一杯水,有空就喝几口。一个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就是: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经常跑洗手间总比脱水病倒强。记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电视、电脑和通信系统使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坐着不动”的社会,我们的健康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仅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工业国家就有相当一部分成年人肥胖或体重超常,缺乏体育锻炼是主要祸因。锻炼不仅能使我们精力充沛,还能使我们更健康、更自信。
你可以尖叫,你可以抱怨,但毫无疑问,你每天都需要一点锻炼。走10000步(大概1小时)是一种理想的锻炼方式。如果你连十几分钟的锻炼都没有,至少要做点别的。
如果你在高楼大厦工作,下楼的时候爬楼梯。如果只上一两层楼,也爬楼梯。如果是两层以上,坐电梯也没关系。
每一天,你都可以找到增加锻炼次数的机会。比如,把车停在你要去的商店的一两条街以外,如果是个小停车场,把车停在最顶端,如果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在你的目的地之前的一两个站下车,其余的路可以走着去。
不管你的工作安排得有多紧,别忘了留下休闲的时间。在这个人人都拧紧发条、奔波忙碌的社会,休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爱好和娱乐活动腾出一点时间对于我们保持生活中的平衡至关重要。它也能防止我们被工作弄得心力交瘁。幸运的是,这一生中可供选择的消遣娱乐多到我们根本无法一一尝试,玩得好不好就暂且不管了。
你选择的休闲方式应该能够让你充满活力、机警敏捷,最后在工作上表现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