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NLP基础知识

NLP 导读

教育孩子,我们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能只懂方法或模仿他人的成功教子经验,还要知道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适用条件。这样,不管以后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对。

第一节

什么是NLP

NLP导读

NLP源于美国,如今已风靡世界,被誉为大脑的“使用手册”,人类智慧的DNA,它是在完形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艾瑞克森催眠疗法和萨提亚家庭疗法形成的一门高端心理学。在国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学习NLP获得心灵的成长和有效的改变。

NLP释义

NLP是三个英文单词(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神经语言程序学”或“身心语言程序学”。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和行为之间运行规律的学问,被誉为人类大脑的“使用手册”。

1.关于神经(Neuro)

经链又叫神经链,我们的身体和心灵经由我们的神经系统连接在一起,神经系统控制着我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以维持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可以说,我们的经验、自我认知、信念、价值观、习惯、性格等都是一个或多个神经链的组合。因此,只要改变了我们输入、处理、保存信息的方式,就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与感受,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性格乃至命运。

2.关于语言(Linguistic)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类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们通过语言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语言显示着我们的思考模式、信念及内心的种种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发挥NLP语言的威力,对彼此的身心产生影响。这里的语言是广义的语言,包括文字、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

3.关于程序(Programming)

程序是指我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NLP,去复制卓越人士的思维模式,然后将大脑里的“程序”进行不断的更新,就像电脑的“软件升级”一样,保持最优化的状态。

NLP的三个英文单词分别对应的就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它向我们诠释了人类的沟通模式。这里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为”,所以NLP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和行为之间运行规律的学问,被誉为人类智慧的DNA,大脑的“使用手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语言模式,来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并凭借对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了解,去有效地配合它、提升它,将大脑的“程序”进行不断的升级,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成功和快乐。

通俗地讲,人脑如同电脑。我们的身体好比电脑的硬件,思想好比软件,光有硬件不行,还要安装软件,软件装好了还不行,还要不断地进行升级,经常向一些成功人士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电脑运行久了会变慢,就需要清理缓存垃圾,丢掉那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有时候电脑运行的过程中还会中毒,那就是我们的思想出了问题,这时就需要杀毒,如果不杀毒,电脑就有可能“死机”。

学习NLP的意义

NLP被誉为人类智慧的DNA,大脑的“使用手册”,它发现了人类思想、情绪和行为背后的规律,所以它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各种困局,如情感、生活、工作以及亲子关系等。透过自我觉察,帮助自己达成理性与感性的协调一致、身心合一,进而达到外在的和谐幸福、成功快乐、卓越富足。

具体来说,学习NLP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NLP,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和快乐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不会再去计较对与错,而是去关注怎么做才更有效果。因为当我们去计较对与错时,已经陷入了问题框架,失去了灵活性。比如,有的父母说孩子不打不成才,于是就用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结果孩子越来越不听话。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固有的结果,有道理不一定有效果,我们要选择有效果的方法。

2.学习NLP,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智慧

智慧来自多角度的视野,卓越源于拥有更多的选择。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当我们站在对方、他人和系统的位置去看事情时,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观点。人际沟通时,NLP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能够让我们透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这样我们就拓宽了视野,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

3.学习NLP,可以帮助我们掌控自我思维的工具和方法

NLP研究的是人类的沟通模式,大脑处理数据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当我们学习NLP时,就会越来越能够掌握思想和行为、情绪之间的规律。当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思维时,就能够管理我们的情绪,因而我们面对事情的反应、态度、行为,甚至思想都可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比如,人生的挫折,你若把它当成失败,就会痛苦、自卑;你若把它当成经验,迈向成功的踏脚石,那么你就会快乐、自信。

4.NLP可以教我们学会模仿,以及复制卓越的方法

例如,若我们掌握了NLP后,便可以把英文考试100分的程序和方法复制到语文的考试中,从而获得快速的提升。同样地,假如我们发现有一位男孩子特别受女孩子欢迎的话,就观察他的策略,继而就能够快速学习他的过人之处。在体育比赛中,有很多教练也用这种方法来训练他们的学员。例如,透过模仿卓越,可以让那些从来不会射击的人可以在一天之内达到神枪手的水平。

5.NLP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语言是有力量的,一言可以兴国,一言也可以丧邦。而且语言是有魔力的,比如,有个将军带着士兵在沙漠中行军,大家已经没水喝了,如果他说:“继续向前,前面有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如果他说:“继续向前,前面有一片梅林。”这下就不同了,一想到梅子的滋味,身心自然会产生反应,士兵们的嘴里会涌出口水,这就叫“望梅止渴”,在NLP心理学中叫作“心锚”。

简单地说,NLP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学了NLP,就会对人有更多的了解。当我们对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时,那么从事所有跟人相关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如今,NLP已经是世人公认的快速、有效的个人改变技巧。

目前,在国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学习NLP获得心灵的成长和有效的改变。NLP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信,战胜恐惧,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包括我们熟知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英国王妃戴安娜、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网球明星阿加西、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以及著名节目主持人拉里·金……

NLP的起源与发展

NLP起源于美国加州大学,由一位计算机天才理查·班德勒和另外一位语言天才约翰·格林德共同创立。它是在完形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催眠治疗模式的暗示方法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语言技巧形成的一门高端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风靡世界。

NLP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对于企业,可用于销售、谈判、激发创造力、增强领导力;对于个人,可用于树立自信、疏导压力、有效沟通、消除创伤、增进家庭和谐,以及通过心理调节达到戒毒、减肥等目标。在一些国家,NLP甚至还运用于间谍培训。

NLP已被美国许多著名大学列为主修科目,在全世界,也有多所专门教授NLP的大学。至今,全球1000家大企业中至少有400家将NLP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NLP也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提升个人和公司竞争力的学问之一。

1997年,中国NLP学院在广东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学培训体系。它包括三门NLP的主体学问:执行师、高级执行师和导师;七门NLP应用学问:教练技术、销售心理学、情绪管理、人生导演、亲子教育、领袖口才,以及NLP的三个源头学问——催眠治疗、萨提亚、完形治疗。

NLP精神鼓励人们不固守旧有的条条框框,所以在中国,常常被传统的学院派所排斥,在正统的学府里未曾建立应有的地位。今天的NLP在学校是学不到的,但是在生活中却是非常需要的学问,所以NLP的发展将会一直快速地进行下去。

NLP亲子课程好不好学

NLP虽然是一门高端心理学,但并不代表它是一门难学的课程。NLP的实用性在于它是一门连小学生都不会觉得深奥,大学教授也不会觉得肤浅的学问。尤其是亲子关系方面的内容,都是经过本土化、系统化改造的,并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第二节

NLP意识和潜意识

NLP导读

NLP意识和潜意识

什么是意识和潜意识

我们大脑的功能,从运行的角度看,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状态。

所谓意识,就是我们可以觉察到的状态。比如,当我们在看、在听、在思考时,我们知道自己在看、在听、在思考。意识主要负责运用我们的五官和四肢与外界进行沟通,接受或发出信息,以及对接受信息的认知和思考工作。比如,逻辑思考、推理分析、语言文字、计算等。

所谓潜意识,就是我们不需要经过思考,就可以做事情的状态。

比如,走路时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双手交叉时是左手大拇指在上,还是右手大拇指在上。这些都是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释放出来的信号。潜意识主要负责维持我们生命的运行、身体各部分的运作协调,自出生以来所有记忆、知识和能力的储存,以及情绪和感觉的转变。比如,我们的心跳、呼吸、记忆、情感、欲望、习惯、做梦和直觉等。

由于意识和潜意识负责的内容与我们的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基本一样,为了便于理解,有些学者又把我们的左脑称为意识脑,右脑称为潜意识脑或本能脑。

通俗地讲,意识就像海平面上的冰山,就像打仗冲锋在前的士兵,是可以被我们觉察到的想法,而潜意识则是隐藏在心灵深处,不能被我们直接觉察到的经验、思想、感受、欲望和力量等。潜意识的活动,虽然不为我们所直接了解,但是它会从我们的身体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身体是潜意识心灵的窗口,我们从一个人无意中表露出来的一些动作、表情、语言等,就可以窥见他潜意识的一些信息。

例如,人在紧张的时候会咬嘴唇,说谎的时候不敢看对方的眼睛,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瞳孔会放大。还有就是,我们在生病之前,身体也会发出一些信号,如打喷嚏、浑身发冷等,这些信号告诉意识,现在你需要去关心、照顾一下你的身体,如果意识不去做,那接下来就可能是一场严重的感冒。

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

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有着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当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运行规律时,就可以有效地去配合它、使用它,从而发挥人的最大效用,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第一种情况:意识和潜意识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一般情况下,意识服从潜意识,潜意识配合意识。

例如,一名举重运动员决定打破自己的纪录,他会有意识地决定这次举重的重量是多少,这时,他的潜意识会调整身体里的状态去实现这个目标。当他一鼓作气把重量举起时,他感到有些勉强,他的意识便会思考:要不要坚持下去,如果决定放弃,潜意识会马上改变身体里的状态,则双手无力支撑,把重量放下;如果决定坚持,潜意识会调动身体发挥更大的力量。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运动员大力吸一口气,或者大吼一声。如果这次重量确实超越了他的极限,潜意识为了保护他,会给身体各部分发出放弃的指令,我们一般会看到他的手和腿在发抖,然后意识决定把重量放下。

当一个人的意识与潜意识处于一个完全和谐合拍、共鸣共振的状态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心合一”的状态时,我们蕴藏的内心力量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出来,为人生创造出更多的成功、快乐。

第二种情况:意识和潜意识发生冲突

有时候,意识和潜意识也会发生冲突,这个时候人就会感觉到痛苦。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们有时候很想做一件事情,但身体里又好像有另外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这样做不妥。就像在商场,当你看到有衣服打折促销时,内心就会产生购买欲望,潜意识很想去买,但意识(理性)又感觉不合适,于是出现身体不予配合,在那儿左右为难;另一种情况是,我们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比如,有的父母说,自己也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一遇到孩子不听话、不学习、只看电视,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里所说的“自己”在哪里?“情绪”在哪里?这些都是我们身体里潜意识里的一部分。

第三种情况:潜意识不被意识所接纳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一些欲望,这些欲望一般都由潜意识负责控制。比如,爱与被爱、食欲、性欲、破坏欲、无偿占有欲和控制欲等。但是,由于某些欲望是偏负面的东西,不符合社会的世俗标准和道德礼数,而且会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潜意识需求就和意识层面的规条发生冲突,不能被意识所接收。

举例1:人人都有破坏欲

在保龄球馆,当我们问一个人,为什么喜欢打保龄球时,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是“锻炼身体啊”、“高档享受啊”等,其实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根本不是这个原因。试想,如果要锻炼身体,为什么要在密闭的保龄球馆,而不是去户外呢?如果说高档,15元一局又有什么高档可言?

说到底,人们爱打保龄球的真正原因是满足自己的破坏欲。每个人生来都有破坏欲,但由于破坏欲是一个负面的东西,所以人们一般不会宣之于口,而是将它隐藏起来。隐藏久了,就会觉得痛苦,就需要找个途径发泄,而保龄球正好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当人们看到码得整整齐齐的球瓶被打得稀巴烂时,内心就会释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快感。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自己的孩子把玩具弄坏,把墙面弄脏,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时,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就是孩子的破坏欲,只是他们还小,还不知道隐藏罢了。

举例2:人人都有无偿占有欲

我们每个人都有无偿占有别人财富的潜意识,这是一种人性的原始欲望,只有强弱之分,没有有无之别。远古时代,无偿占有欲是动物的本能,人类在孩提时代大多都会有抢占别人玩具的行为,习得社会规范后,人们才恍然大悟——无偿占有别人财富就是贼,为社会道德所不容。于是人们就会把这种情绪放到潜意识里,但它从未消失。

正是因为无偿占有欲在意识层面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许多能够满足它的替代品就应运而生了。比较典型的就是“开心农场”,很多达官贵人、教授、博导、局级干部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偷菜,偷得不亦乐乎。其实说到底,真正会在“开心农场”里偷菜的官员大多不是贪官,因为贪官已经在贪污公有财产的过程中满足了无偿占有别人财富的欲望,不需要再用这种方式加以满足。

现在,试想一下,如果你有足够的能量,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是不是也想用石头去砸玻璃,也想拥有豪车、豪宅?

第四种情况:潜意识可以替代意识

当一个人无须与外界联系时,意识是可以休息的。当我们睡觉时,意识则是全面休息的。而潜意识则是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的,它不会睡觉、不会休息,只有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潜意识才停止工作,潜意识无时不在。所以,当我们的意识需要休息,或者忙于其他工作时,我们的潜意识就可以替代意识工作。

举例1:

当我们走路时,起步的决定是有意识的,一旦开始,我们就可以把思想放在其他事情上,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已经接手控制身体的步行工作了。就像我们和朋友一起有说有笑地逛街,“说笑”在这里是有意识的,而“走路”是无意识的,是由潜意识支配完成的。

举例2:

在我们骑车或开车的时候,人是很容易走神的,意识被其他事情占据,这时潜意识就替代了意识指挥我们开车。在这个过程中,潜意识会规避风险。比如,开车时虽然在想工作,也可以不知不觉地回避行人,红灯亮起时也会停车。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可能曾经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情时,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其他事情,以至让自己不能集中精神,这就是潜意识在跑出来捣乱。

举例:

当你正在办公室制订一份新产品的市场营销计划时,脑子里却不时地浮现出其他东西,有可能是明晚的约会,有可能是周末的旅游,还有可能是今天中午吃什么东西。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你不能集中精力去工作。

由此可见,潜意识有时可以同时照顾多件事情,就好像不止一个部分,而且每个部分都有独立运作的能力。要想让自己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就需要和我们的潜意识进行沟通,让内心其他事情带来的情绪和感受消失。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针对这个情况,告诉大家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首先深呼吸三次,让自己放轻松,然后在心里对自己说:亲爱的潜意识,我现在要工作,我知道你饿了,知道你很期待这次约会,知道你很喜欢旅游,等我忙完了,我就去吃饭,去准备“约会”,考虑“旅游”的事情,现在请你暂时休息一会儿,好吧!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意识和潜意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运作规律,我们就可以将其有针对性地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应用到亲子教育中去。给孩子讲道理,这是停留在意识层面,我们可以使用NLP的潜意识沟通技巧,让教育的效果更显著。比如,身心合一技巧可以让孩子自觉、自发地做事,心锚技巧可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第三节

NLP理解层次

NLP导读

NLP理解层次

什么是NLP理解层次

理解层次,又叫逻辑层次,它是指我们大脑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的逻辑层次。

理解层次是由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沟通理论家格里高利·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逻辑类型理论发展整理而来的。

NLP理解层次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间、空间、人物)。

行为:在环境中,我们做的过程、步骤和内容(做什么)。

能力(习惯):行为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其他更多的方法和选择(怎么做)。

信念/价值观:为什么做?做了有什么好处?

身份:自我认知与角色(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前三个(环境、行为和能力)较低层次,属于大脑意识层面,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所以经常被人们谈论。日常沟通中,绝大部分内容属于这三个层面上的东西。

后两个(信念/价值观和身份)较高层次,属于大脑的潜意识层面,不易被察觉。然而,这两个层次是其他三个层次背后潜在的决策者和驱动力,是影响能力发挥和外在资源运用的根本。

根据理解层次理论,所有的语言和问题都可以归类于该模型的某一个层次。当一个人遇到困难,如果我们能够找出困难在哪一个层次的话,便能更快、更有效地帮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例:孩子考试成绩不好

环境老师说:“这不是孩子的错,教室里太乱,而学校也总有一些让学生分神的事情发生!”(对孩子影响比较小)

行为老师说:“他这次准备得不够好。”(把责任推给孩子)

能力老师说:“他对数学一向都领悟得比较慢。”(不只是这次的问题,上升到一般能力,范围变大了)

信念老师说:“成绩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对学习的兴趣。”(层次更高,范围更大,涉及信念、价值观)

身份老师说:“他不适合学数学,他太笨了!”(这个层次更高,因为他指向了一个人的本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当问题升至信念或身份层时,解决起来便会困难得多。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在更高层次里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一个同层次或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就难以产生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参照本书第五章的“上推下切”技巧。

NLP理解层次的运行规律

NLP理解层次各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总体来说,下层是上层的基础,下层影响上层,上层决定下层。自下而上:环境影响行为,行为的重复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信念/价值观),性格决定命运(身份);自上而下:有什么样的身份就有什么样的观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为思想决定行为,而任何一个行为背后又都会有相应的能力做支撑。

第一层:环境

环境影响行为,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要根据环境进行调整,因为每一个正确的行为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会有效,离开环境,只谈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举例:男人进女洗手间

请问:男人可不可以去女洗手间?司机能不能闯红灯?人能不能杀人?我想你的回答肯定都是:“不能!”

但事实上,有的时候男人是可以进女洗手间的,而且还能受到表彰?比如,当有人喊救命,去救人的时候就可以;司机也是可以闯红灯的,当你驾驶救护车或消防车去救人、救火的时候就可以。

有人说:“坚持到底就能成功。”可还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有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还有人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学习的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看似不成立的道理也有其成立的环境,而看似成立的道理也有其不成立的情况。

环境加行为等于意义。所谓的环境,就是时间、空间和人物。我们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因为时间变了;“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地点变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因为人物变了。

举例:NLP亲子课程和环境的关系

学习NLP亲子课程需要投资6800元,有人觉得有点贵,因为三年前才3800元,所以觉得3年前便宜。他这种忽略时间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回到3年前,面对3800元的课程,他仍然会觉得贵。

NLP亲子课程在广州收费6800元,广州是一线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比较高,那么到了二线城市就应该是4800元,三线城市就应该是3800元。地点变了,价格就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水土不服。

对于学习NLP课程,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为了一个孩子投资6800元,会感觉有点贵;但如果你是一个老师,教育服务的是几十个孩子,就不会觉得那么贵了;假如你是一个校长,服务的对象是几百个孩子,那这些钱就微不足道了。

在亲子教育中,有些父母就犯了同样的错误——忽略了环境因素。在一些媒体和专家的影响下,他们开始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的成功教子经验。但这些经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其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孩子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每个孩子的自身条件、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所以成功的方法在别人家孩子身上有效,放在自家孩子身上就不一定有效。时间变了、地点变了、人物变了,那么别人成功的经验就有可能是你失败的教训。

第二层:行为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一个成功者和9个乞丐在一起,就会变成乞丐,或者充其量他就是个丐帮帮主,而一个乞丐和9个成功者在一起,就会变为成功者。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

虽然环境可以影响行为,但不能左右行为,那什么可以左右行为呢?

当然是行为左右行为,是行为先选择了环境,然后左右了行为。比如,周末的时间,有人选择去逛街shopping,有人选择去打牌玩游戏,有人选择来学习NLP。一个人选择的行为不同,接下来他身处的环境就会不一样,只要选择了这个环境,那么它才能对你产生影响。正所谓:一个人的时间放在哪里,话题就会放在哪里,成功也就会在哪里。

举例: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心血!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皱起眉头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于是,孟子的妈妈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了。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孩子的行为是由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塑造的,孟子一开始学会了哭丧,后来又学会了做生意,最后变得有礼貌、喜欢上了读书。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环境,选择那些对孩子身心成长有利的环境。

行为的重复会形成习惯。当孩子有了正确的行为,我们应该及时肯定和鼓励,其目的就是希望这种行为能继续出现,不断地重复,一旦行为形成了习惯,即使不再肯定和鼓励这个行为,孩子也会继续做下去。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孩子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但习惯一旦养成,就用不着借助记忆,自然就能发生作用。”所以,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永恒,更加简便。

NLP认为,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习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第三层:能力和习惯

行为加环境等于意义,而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所以,面对环境,我们要做到灵活应变。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灵活呢?

在清朝末年,溥仪成了末代皇帝,而孙中山却成了国父。因为孙中山采用了不一样的行为,而溥仪沿用了老旧的做法。中国功夫跟美国拳击打,哪个更厉害?中国功夫,因为中国功夫可以用脚踢。什么叫灵活?就是遇到事情你能想出很多方法,拥有比别人更多的选择。拥有更多的方法,就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随之变化。

成功不是一定有方法,而是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方法。我们过河可以走桥,桥塌了可以坐船,船没了可以游泳。有一个方法也可以叫没方法,因为你别无选择;有两个方法也可以叫没方法,因为你左右为难;当你拥有三个以上的方法时,才是选择的开始。

当你在面试员工时,你给他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他能想到更多的方法说明他有能力。为什么一个女人被丈夫抛弃的时候会很痛苦?因为她没有选择,如果出门有八抬大轿等她,她还会痛苦吗?不痛苦,因为她有选择。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时刻保持有选择的状态。如果没有选择,就被卡住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被卡住的现象,而如果你有选择就不会被卡住。有选择才叫有能力,有能力的人才能有更多的不同行为,才可以做到灵活。

一个人点子多,就是方法多,方法多就代表有能力。NLP认为,卓越源于拥有更多的选择,而智慧来自多角度的视野。我们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灵活,引导孩子多角度地去看问题,不断地提升孩子的思维框架。

第四层:信念/价值观

能力再提升一个层次就是价值观,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习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从小培养种种良好的习惯,是塑造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习惯的养成就像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

举例:习惯的力量

在印度,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拴在水泥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便不再去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到了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了。

这个小故事给我的启示是:习惯是有力量的,小象是被链子拴住的,而大象则是被习惯拴住的。小象从多次无法挣脱的行为中形成了一个负面暗示:我是挣不脱那根链条的。人也是一样,当这种负面暗示一次次重复地进入潜意识后,再遇到这事便成了习惯性的反应。

习惯可以分为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会成为一种能力,就像开车、演讲、沟通,而思维习惯会成为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他对人生某些问题的看法。信念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它将左右一个人的行为,并影响他的一生。

什么左右能力,决定行为?那就是“思想决定行为”。

思想指的是一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当你相信了某件事,而且这件事又和你在乎的东西有关,那么你才会开展相应的行为,从而形成相应的能力。比如,当你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你又觉得钱很重要时,那么你就会选择好好读书;当你相信“坚持到底就能成功”,而这种成功又是你所追求的时,你就会在自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所以,有人说:信念是一个人行为的红绿灯,而价值观是行为背后的推动力。

当一个女人相信了“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而她的价值观又是追求幸福生活时,那么男人就不可能为她所用。她对男人的反应是:有男人送她一朵玫瑰花,她一定会拒绝。所以,一个人行为的产生是由信念决定、价值观推动的,如果她相信爱情,她就会做出选择;如果她想要幸福,她就要去行动。

行为的产生源自潜意识里的三套软件。第一个是你想要什么,第二个是你相信从那里可以得到,第三个是你要具备得到它的能力。任何一个行为的产生,都是这三个软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举例1:招聘员工

老虎要招聘员工,内容是爬树,请问它找谁?当然是找猴子了!找猪行不行?不行!因为猪想要的是地瓜(价值观),而它又不相信树上会有地瓜(信念)。所以,即使你给它地瓜(工资),它也干不好这个工作,因为它还缺少一个能力——爬树。

举例2:苹果手机的营销

苹果公司做过一个调查,它发现武汉的大学生普遍追求时尚,喜欢攀比(价值观),而且他们相信只有iPhone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别的品牌都不行(信念),但五六千元的价格让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于是苹果做了一次大胆的创新,学生凭学生证、身份证,只需首付三成(能力),即可拥有iPhone。没想到,一年之间,武汉2万余名大学生都瞒着父母,背债买了苹果。

所以,NLP理解层次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行为背后都有相应的能力做支撑,由信念决定,价值观推动。教育孩子,我们不能只看行为本身,还要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动机没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因此,我们责备孩子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引导孩子的时候要选择有效的行为去满足孩子的正面动机。

那么,如何改变一个人的信念呢?

首先,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来达成,因为价值观为信念提供支撑,当这个支撑改变了,信念也会随之改变。比如,如果男人娶媳妇的价值观就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那么他的信念就是老婆应该贤惠持家,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抛头露面,为事业打拼;当男人事业上遇到阻滞,人生经历挫折,他在乎的东西就会发生变化,当他更在乎老婆能为自己分忧,在事业上给予支持和帮助时,他的信念就会随之改变,认为老婆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或者能一起同甘共苦,为事业打拼。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人的经历,来改变他固有的信念。比如,有的老人经常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说:“再哭、再闹、再不听话就让警察抓走你。”结果,一听到警察孩子就恐惧,形成了一个限制性信念——警察是恐怖的。要想改变这个信念,就要通过一些正面的生活经历,如让孩子看到警察抓坏人的情景,迷路后找警察帮忙的经历等,改变孩子对警察的印象,这样固有的信念就会被动摇,进而发生改变。

第五层:身份

什么左右信念和价值观?还有更大的力量,就是身份。

什么是身份?身份就是当下你认为自己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身份就要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就要为人师表;如果你是一个医生,你就要注意营养、健康;如果你是一个军人,就要时刻保持军人的威严。小孩在地上打滚没有人会觉得奇怪,而如果大人也如此的话,那就很奇怪了;女人的眼泪可以得到同情,男人的眼泪就会遭到非议;在西方,男女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亲吻不足为怪,而在国内就要注意场合了。

此外,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身份就要随之改变。比如,在上课时,如果把自己当成学生,以一种空杯的状态学习,就可以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在公司你是老板,回到家在太太面前你就是老公,如果回到家你仍然是老板,那身份就错位了,就会出问题。

在沟通的过程中,改变一个人的身份认定,就可以改变他对某些事情的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改变他的行为。

举例:微软公司的招聘题

在一期《对话》节目中,嘉宾唐骏提出一道微软公司的面试题:员工小王把一台价值两万元的电脑以一万元的价格错卖给了客户。作为小王的经理,你需要写一封信给李先生把这一万元钱要回来。

这是一道十分有趣的题目,观众回答得非常踊跃。

有人说,如果李先生补回这一万元,公司将送出纪念品;有的说,可以送软件;有的说,电脑有毛病,骗李先生把电脑拿回来;有的说,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可是,主持人拿这些方法去问现场观众,假如你是李先生,收到这样的信,会不会把钱送回来时,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一样的,不会!

最后,观众和主持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唐骏,并怀着迫切期待的心情想知道唐骏是怎么做的。当然,唐骏没有直接把这封信念出来,而是谈了他大概会怎么写,概括如下。

李先生,首先我代表我们公司和我们的员工向您致歉。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的营业员小王一时失误,错把两万元钱的电脑以一万元钱的价格卖给了您。根据公司的规定,小王需要补上这一万元钱。这件事确实是小王工作失误造成的,但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小王已经把她过去一年积蓄的一万元钱还给了公司,而且她本人也不希望我们把这一万元钱追回来。因为她说这是她工作的失误,她不想给您带来麻烦。作为她的经理,我为有这样优秀的员工而感到自豪。我想李先生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素质的人,也会像我一样,不忍心看到小王把一年的积蓄拿来补贴这一次的失误。在这里,我想知道,您会怎么来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主持人现场做了一次测试,假如你们是李先生,是否会把这一万元钱补回来,几乎所有人都举了手。我们来看一下这道考题,现场观众提出的方法之所以无效,最重要的一点是用“微软公司”这一身份与李先生沟通,公司是强势群体,而李先生是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在一个弱势群体面前暴露说会造成我们公司多大损失,这很难得到李先生的同情,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没有效果的。

我们再看看唐骏的这封信。

首先,他是以小王的身份与李先生沟通的,这个小王是什么?小王是一个卖电脑的营业员,那么无论是收入,还是阶层,相对于李先生来说,都稍微要低一些。唐骏用一个弱势群体小王来感动这位先生,而不是以企业这个身份来与李先生谈判,效果自然就完全不一样了。

其次,我们来看唐骏如何定位李先生的身份的:“我想李先生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素质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呢?如果李先生接受唐骏的这一身份定位,那么李先生一定会做出与这一身份相称的行为。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就是唐骏利用了李先生与小王这两个身份的对比,小王这样一个身份较低的员工尚且有这种觉悟,那么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李先生,他要做些什么来与这一身份相适应呢,答案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唐骏通过这样几个身份的转换,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怪不得全场嘉宾都一致举手认同。

有什么样的身份,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信念和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身份来自于自我认定或他人评价。自我认定是以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一层影响一层,逐渐累积的结果,所以比较牢固;而他人评价直接由行为到身份,缺少行为背后的那三套软件:能力、信念和价值观,所以会有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拾金不昧或做了好事,别人会送锦旗感谢;在学校,每学期都会评“三好学生”、“劳动模范”,并颁发奖状。其实,这些都是在给人一个身份,贴上一个闪亮的标签。这种身份是大家给的,如果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定也是“三好学生”,那么他以后的行为处处都要符合三好学生的身份,从这一点上讲,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做“好学生”真的很累。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如果你经常说孩子很笨,那么孩子就真的会笨给你看,因为他的行为要对得起他的这个身份。反之,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聪明的,那么他就一定会做出聪明孩子的行为。

理解层次被公认为是NLP的镇山法宝之一。通过该模型,可以广泛地解释个人、家庭、企业、组织和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同时也可以在该模型中找到根本的突破方向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理解层次运用于沟通,可以大幅提升我们对语言的觉察能力,以及语言的影响力,有效地引导对方觉察自己思维的盲点,动摇其局限性信念,进而对当事人产生有效的改变。

第四节

最具破坏力的三个信念

NLP导读

一个人的信念主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观察别人的行为而来。在生活中,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和错误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导致孩子形成一些限制性信念,这些信念将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其中,最具破坏力的三个信念是:无望、无助和无价值。

在NLP理解层次里我们讲过,信念指的是一个人认为一件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它是人生活的规条,行为的红绿灯。信念和价值观都存在于人的潜意识,被称作人类自身的动力系统,一旦一个人的动力系统出了问题,他的行为就会有问题,人生也就会出现问题。

一个人的信念主要通过自己的学习,父母和老师的灌输,以及观察别人的行为而来。信念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有效,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信念在任何一个环境里总是有效的。当一个信念限制了我们更好地提升,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取得更多的收益时,这个信念就成了限制性信念。

比如,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告诉他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于是,这个孩子便相信了父母的话,以后遇到自己不认识的人就躲得远远的。结果会怎样呢?孩子有可能变得不善言谈,人际交往能力差。这个信念,在孩子遇到的陌生人是坏人的时候是有效的,可以让孩子逃过一劫;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信念,在这时就限制了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NLP课程中,我们将那些影响和限制孩子未来成长和发展的信念,统称为“限制性信念”。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三个最具有破坏力的限制性信念。

第一个,无望(没有希望)

所谓无望,就是无论你能力如何,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

有一些研究动物行为学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把狼狗关在一些铁笼子里,让他们吃得饱饱的,然后用电去击打这些狼狗。正常情况下,这些狼狗可以跳1.8米高的,因此,这些狼狗在被电击的时候,很容易跳出了笼子。

接下来,他们又做了第二个试验,这一次,让这些狼狗先饿上两三天,然后再用电去击打它们。这次,这些狼狗在既饥饿又被电击的情况下,反而能跳得更高,居然可以跳过2.1米高的笼子。

科学家又做了第三个试验,这次他们还是把这些狼狗喂得饱饱的,不过,所不同的是这次笼子的高度调到了2.8米,他们仍然用电去击打这些狼狗。这些可怜的狗儿,虽然拼命地想往笼子外跳,可是笼子实在太高了,无论它们如何努力都跳不出去。但尽管这样,它们还是努力地继续往上跳,直到它们实在跳不动了躺在笼子里,嘴里发出可怜的呜呜叫声。

但是,试验还没有结束。科学家等到狼狗吃饱休息几天后,又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去电击它们,这些狗儿仍然像上次一样上蹿下跳地想要跳出去,结果还是失败了。这样的试验一直做到第八次,这个时候,这些可怜的狼狗在遭受电击的时候,只会呜呜地叫,它们已经不再跳了。

接下来,科学家做了一个更有趣的试验,他们把这些笼子的高度全都降到了1.8米,然后继续用电去击打这些狼狗,结果这些狼狗除了继续呜呜地哀叫外,根本不再去尝试跳出笼子了。

科学家通过这个试验让狼狗学到了什么呢?那就是无望。当这些狼狗无论如何努力,都跳不出笼子时,就再没有希望了,于是它们对任何简单的事情都不再去尝试了。

很多朋友看到这个故事时,可能会感觉很残忍!不过我要告诉各位的是,这样的故事天天都在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里上演。很多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都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当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时,他们往往用得最多的方式就是批评和惩罚。

当这些批评不断进行时,孩子就像这些狼狗一样,慢慢地学会了——无望,不管怎么努力,反正总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无论如何拼命,也总无法让父母满意,慢慢地,无望变成了绝望。于是他们不再努力,开始学会放弃,开始破罐子破摔。到了这个时候,很多父母会说:我们家的孩子算是没救了。其实他们不知道就是他们自己,一手训练出了这些让他们感觉没救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让人痛心的报道。比如,2012年7月11日,青岛某中学生因为不堪忍受父母的长期打骂,而选择跳楼解脱;2013年11月25日,烟台某中学生因为作业未完成受罚,不堪学习压力,而跳楼身亡;2013年11月30日,青岛某初一新生由于考试失利,不敢面对父母,而选择离家出走……这一切的一切又是谁造成的,难道不是他们的父母吗?是父母一步一步让孩子由无望变成了绝望。

对于现在的孩子,家长应多鼓励,少批评。鼓励让孩子看到希望,肯定让孩子找到自信。在“无望”的信念形成前,我们要对孩子少说“不”,因为说“不”就像是在设置三米高的栏杆。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或者多说有条件的“可以”。

第二个,无助(无能为力)

所谓无助,就是追求的目标可以实现,但是你没有能力做到。

在一个养老院里,一些科学家又做了一个试验,不过,这次做的是人的试验。科学家们把这个养老院里的老人分成两组,但这些老人自己并不知道。科学家们给第一组的老人每人一盆花草,并且告诉这些老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照顾这些花草,然后,这些老人就很开心地把这些花草带回自己所住的房间了。

接下来,科学家们给第二组的老人每人也分发了一盆花草,不过他们告诉这一组的老人,这些花草虽然归他们所有,但是他们不能自己给花草浇水、施肥和修剪,只能由老人院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些工作。于是,这些老人也很开心地带着这些花草回去了。

第一组的老人看到花草叶子黄了,就帮它们修剪,并给这些花草施肥,结果这些花草长得很好,这些老人也很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好。因为科学家交待另一组的老人这些花草要由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负责,并故意给这些花草多浇一些水,或者有的就完全不浇水,叶子黄了也故意不剪,结果这些老人看着这些花草一天一天地变得枯黄,然后慢慢地死去。

半年后,科学家对两组老人进行了对比。第一组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比第二组的要好得多,同时,第二组老人的死亡率是第一组的三倍。

这个故事中,第二组的老人学到了些什么呢?那就是无助。意思就是,当我们一个人有能力,但却不被许可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一些事情时,就会产生无助感。也就是我们经常会说过的,当有能力无主导权时,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

同样地,很多朋友看到上面的故事后,也会觉得这些试验太残忍。不过,我们的生活中天天都在上演这种残忍的故事。很多家长喜欢用父母的身份来要求孩子,担心孩子做不好,什么都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去尝试、练习,那么孩子将永远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比如:

孩子会穿衣服了,还继续帮他穿衣服;

孩子已经五六岁了,还喂他吃饭;

孩子可以自己上学了,还开车送;

孩子已经大了,还不让他出去和朋友玩;

孩子对书法没兴趣,还硬要孩子练习书法;

孩子想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却不给他选择的机会。

接着,他们开始发现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变得沉默寡言,孩子的灵气也一天天地消失,于是他们开始奇怪:为什么我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了呢?他们不知道,这些孩子正是他们的试验产品而已,是他们自己一手导演了这些试验而不自知。

这些不仅仅在孩子身上上演,还在老人身上上演。中国传统的孝敬老人的方式,就是老人年纪大了就让他们闲着,什么也不让他们做,还美其名曰:养老。其实就是这些子女,在用这种方式让老人快点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老人什么也不用做的时候,就意味着不被需要了,他们对生活就失去控制了,于是他们就像上面试验中的老人一样,慢慢地、慢慢地……

放手才能飞翔。只有放手,孩子才能学会独立,学会承担责任。作为家长,孩子的事情,就放手让他们去做,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不要担心犯错,犯错才能更好地成长。

第三个,无价值(没有价值)

所谓无价值,就是由于某种原因,你不配得到追求的目标。

有一个妈妈,某天带着小女儿在外面逛街,女儿才3岁,当走过雪糕销售小店时,女儿就拉着妈妈说:“妈妈我要吃雪糕,我要吃雪糕。”于是,这位妈妈就给女儿买了支雪糕,小女儿很开心地边走边吃。

当走过一个玩具店时,女儿看到了一个很漂亮的“小公仔”,于是,女儿又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要买那个小娃娃,我要买那个小娃娃。”妈妈不想给女儿买,就对女儿说:“乖乖,那个太多钱了,妈妈没有那么多钱,今天买不起了,我们下次买好不好呢?”女儿虽然不情愿,不过还是嘟着小嘴跟着妈妈走了。

接下来,妈妈带着女儿来到一家时装店,一眼就看中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于是妈妈很快就买下来了,带着小女儿往家里走。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故事中妈妈对女儿的影响远没有结束。

一般来说,孩子在7岁前还不能进行逻辑思维,他们不会做出妈妈在撒谎的判断,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变得可怕。要知道,孩子生来就爱父母,因而他们对于父母所说的任何话都会接受。但当父母说的话和行为前后不一致时,他们就开始变得矛盾,这种矛盾是在潜意识层面中进行的,因为他们会认为妈妈说的和做的都是对的,既然妈妈都对,那谁不对呢,孩子自然就会认为自己不对,那就是自己有问题了。

而且,妈妈给自己买了,没有给我买,这表示妈妈比我重要,妈妈重要表示我不重要,我不重要表示我是没有价值的,因而女儿会学会破坏力最大的一个信念——没有价值,没有资格。她无法想到这些内容,这些都是潜意识给她的感觉,所以她是说不出来的。

举例:公司老板的位置

在很多公司里,会议室的主席位通常都只能是老板坐。每次开会,上面中间那个位置一定是老板坐。但有一次召开会议,老板出国旅游了,大家都知道老板不在公司,但却没有人去坐那个位置。

这也是在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不应该坐那个位置;还有一种情况,有人觉得自己有资格,但是也没有去坐,原因是他需要等大家宣布他是老板,他才会坐那个位置。这种人会活得比较辛苦,没有自我,凡事需要看别人的眼光行事,不敢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别人意见和自己不一样时,不敢直接拒绝别人,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资格、没有价值的表现。

在如今的社会中,“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些从小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就很容易得出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被抛弃,父母不要他们的想法;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大人的言行会给孩子造成混乱,没有价值的感觉;而当大人的立场不一致时,也会给孩子造成没有价值的感觉;还有就是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兑现。比如,周末说好去放风筝,结果却放了孩子的“鸽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性格在这一阶段基本定型,如果错过这一阶段,很多事情将无法挽回。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处于这一阶段,请把孩子留在身边,给他爱和力量,运用NLP的各种技巧陪伴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在,我们回头再看一下这三个限制性信念。

第一个:无望(没有希望),无论你能力如何,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个:无助(无能为力),追求的目标可以实现,但是你没有能力做到。

第三个:无价值(没有价值),由于某种原因,你不配得到追求的目标。

有这三个信念的孩子,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没有自信,自我价值感低。限制性信念有时就像“思想病毒”一样运作,有着类似于电脑病毒那样的破坏力,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限制着孩子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突破。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需要把这三个限制性信念改变一下:对未来充满希望,有能力和责任感,有自我价值和归属感。这样的孩子才是家长所期望的“卓越的种子,明日的大树”。

第五节

NLP卓越父母的信念系统

NLP导读

NLP卓越父母的信念系统

卓越父母的信念系统由NLP的“前提假设”发展而来,它是NLP所有概念和技巧的前提基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以这些信念为前提假设,就是当我们思考或者处理事情时,可以假定人或事物的关系就像这些“前提假设”中所说的一样,然后凭这些假设去设计自己的思考方向和行为。用这个方式,我们发现思考和行为的效果会更好,反复地运用这个方式,我们便不会陷入困境,而且会变得更积极、更富有智慧。

第一条:孩子是一粒种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天生孕育了巨大的能量。养育孩子,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所需要的营养。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给它浇水,它自然就会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并支持他自然而独特的成长。我们无须以任何方式将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模样,因为父母的责任在于给孩子更加理性的爱和支持,以此激发孩子内在的独特天赋和潜能。

孩子并不需要我们“修理”——让他们变得更好,但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们要提供肥沃的土壤,让他们这粒优秀的种子可以更好地生根发芽。此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掌握他们生命中的几个关键时期,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举例1:孩子所需的心灵营养

孩子在4~6岁最需要的心灵营养是肯定和赞美,尤其是来自父亲的赞美,他的一句话可能会抵得上他人的十句、百句。在这个时期,如果一个女孩和父亲关系很好,即使她长相一般,也会非常自信,并且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被爱的,长大了也通常会收获一份完美的两性关系。

举例2:孩子的特点

7岁以后,孩子的性格就基本确定。活跃型的孩子喜欢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往往半途而废,就像猪八戒;平稳型的孩子不爱说话,喜欢旁观,做什么都不积极,就像沙和尚;能力型的孩子最不听话,喜欢领导他人,做事快速敏捷,就像孙猴子;完善型的孩子比较敏感,说两句可能就会哭,做事追求完美,就像唐僧。

性格没有好坏,只是不同而已,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这种不同,然后给予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发挥和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同时,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类型时,我们才能认识到,孩子的有些行为只是性格表现,而不是问题行为。当观念转变了,态度也会随之转变,亲子关系也就更加融洽了。

第二条,没有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其实,人和树叶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即使是双胞胎兄弟,即使是成长环境一样,结果也是性格各异、水平不一。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能够完全一样。比如:

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比自己小的时候幸福多了。但其实孩子与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们不一定会有幸福的感觉。因为孩子还小,没有爸妈那么多的阅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他们自然的心理需要,如建立安全感、与人交往、追求独立等,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即使是天天锦衣玉食、玩具丰富,也不会感到幸福。

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是一样的,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一个人会做的事,另外一个人不一定会做。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奇妙与可贵。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当你与别人产生冲突时,是因为你们的大脑软件(信念、价值观)不兼容。

教育孩子不仅要男女平等,还要老少平等。蹲下来,你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世界,你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孩子7岁以前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没有成人的知识和阅历,所以成人世界的那些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影响。作为父母,如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剥夺他们的权利,孩子自然就会叛逆和反抗。

第三条:孩子永远没有问题

当你复印东西,发现文件错了,请问你是修改原件还是复印件?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若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是由周围的环境塑造而成的。家庭就是个大染缸,洁白无瑕的孩子出生后,家庭是什么,就给了他什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培训班,孩子不是没改变,是改变了,孩子学得很快、很好。但是,家里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染缸,回到家里,孩子依然会染回原型,同时带来更大的困惑和混乱。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块“玉”,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手里的工具只是一把斧头而不是精美的刻刀,结果会让你失望。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更应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

也许有些家长不愿意接受上面的观点,觉得自己已经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却都是自己的错。其实,教育孩子光有“爱”还不够,还要懂得转变观念,跟得上社会的发展。我们讲过,每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影响。所以,如果你认为是孩子有问题,而孩子又不听话的话,你就很难改变,最终变得无助;但如果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就不同了,自己可以改变、可以主导。

父母改变一点点,孩子成长一大步。

第四条:一切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意向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一些需要,无论是思考后的决定,还是本能的反应,对于他的潜意识来说,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当时环境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动机,无论这个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比如:

有的学生上课调皮捣蛋,背后的动机可能是想获得大家的关注;有的孩子打架,可能他的动机并不是要伤害谁,而是想夺得尊严,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有的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但背后的动机却可能是在寻求独立,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

为了钱,有人乞讨,有人抢劫,有人工作,其实大家动机都一样,为了钱,为了生活。也许他家有生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为了他们,他不惜铤而走险,选择最快的赚钱方式——抢银行。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才容易引导他改变自己的行为。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层面,不容易被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你这么做希望得到什么好处?”或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当孩子犯了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孩子有问题,孩子不听话。奇妙的是,当我们用智慧去解读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时,我们就会知道孩子其实是想帮助大人,或者是对看到的东西好奇,想学习。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生气、无奈,甚至与孩子发生争吵。

有些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去批评孩子,不仅否定了孩子的正面动机,辜负了孩子的一片好意,还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成功地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中国古老的智慧早就有论述,与人交往要“听其言,观其行,解其意。”所谓“解其意”,说的正是要用我们的智慧解读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

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我们要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帮助孩子选择有效果的行为来满足这个正面的动机。任何行为在特定环境中都会有效用。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第五条:焦点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长

一个人的焦点放在哪里,时间和精力就会放在哪里,话题就会放在哪里,哪里就会得以进步和成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事情父母越关注,问题反而越来严重,如学习、谈恋爱、玩网络游戏等。

如果父母把焦点放在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责备和惩罚孩子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好的行为,长期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差,对解决问题越来越没有自信。当父母发现批评教育无效时,情绪便不断膨胀,在情绪的影响下,问题自然就显得越发严重。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忽略问题行为,转移我们的焦点,把它放在孩子的正确行为或优点上,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就像我们被蚊子叮咬了一下,如果不去管它,很快就会没事了,但若总是去挠,越挠便会越痒,越痒心情就会越烦躁。这是因为人体本来就有自愈功能,若增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天生具有自我纠正能力,他们不是因为惩罚而改正错误,而是因为要模仿大人的行为或想跟父母合作才去改正错误的。

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问题上,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而且会更严重;只有把焦点放在好的行为上,好的行为才会增加。

好的行为多了,问题行为自然就少了,一个人的习惯往往不是被改变,而是被替代的。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孩子处处都是好行为,问题行为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什么叫好人,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干坏事的人。

第六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只强调有道理,而不管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在三赢的原则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所谓的三赢,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从系统的角度上兼顾各方利益,追求整体平衡。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有效果,就要看他行为的结果是否符合三赢的原则。比如:

有些家长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孩子不打不成器”很有道理,于是每当孩子不听话时,就采用打骂的方式。那么,打骂有没有效呢?有效,短期的效果,从长期来看有没有效呢?无效,因为孩子会更加叛逆、不听话,亲子关系就会渐渐疏远。家长的做法错在不符合“三赢”的原则,打骂可能符合“我好、大家好!”但绝对不符合“孩子好”,因为打骂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则是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坚持己见”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和价值观。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在感性的一边,再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效果才会出现。当孩子抱怨时,我们要先认同他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合作;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再给出建议。

举例:对孩子无效的告诫

老师告诉学生,上自习不要玩手机,不要看小说,不要睡觉……结果老师一走,睡觉的、说话的、玩手机的,干什么的都有。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老师不会说话。因为人的大脑不能处理“不”字,只能接受“不”后面的东西,而老师希望学生做什么他又没有直接说出来,人的大脑直接出现的就是手机、小说、睡觉……

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和“没效果”,强调自己说得再多、再对都没有意义,只有对方收到了你的信息,并且做出你所期望的回应,这样的沟通才有实质的意义。

沟通信息的接受与发出,在潜意识层面要比意识层面大得多;沟通的影响力,来自声调和肢体语言的要比来自文字的大得多。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说话的效果由讲者控制,但由听者决定。改变说的方式,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第七条: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有不同。如果你做的事情没有效果,那么请改变你的做法。任何具有创新思维的做法,都会比旧有做法的多一分机会。如果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改变自己。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有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就看不到周边的众多机会。

传统的养育方法在过去是行得通的,但对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怎么不管用了,他们的需要和前几代人的需要已经完全不同了。作为父母,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过去两千多年积累起来的,即从基于畏惧的亲子教育向基于爱的亲子教育进行转变。打骂、威胁和惩罚都是传统教育的陋习,不是孩子难以管教、不听话,而是父母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养育技巧。社会已经变了,孩子也变了,如果父母依然重复旧的做法,那么只能得到失望的结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发现自己的方法没有效果时,就要主动去改变,如果你改变了,孩子还没有改变,那说明什么?说明你的方法还没有效果,但并不表示你已失败,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如果目前方法无效,那说明你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失败只是过去做法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要改变的信号。失败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怎么改变是把焦点放在未来上。失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得以提升的垫脚石。事情没有结束,就不算失败,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人生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臻于完善。不愿意接受失败的可能,便没有资格享有成功的机会。

第八条:情绪可以宽容,行为必须限制

人的情绪属于潜意识的部分,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连孩子自己都无法控制。所以,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不能妄加评论。行为则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对它有所限制。有时仅仅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比如:

孩子生病了,哭闹着不想去打针,他的哭闹激怒了姐姐,姐姐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真不知道害羞!”这下孩子哭得更凶了,行为变得更加让人讨厌。他妈妈对姐姐说:“你弟弟今天身体不好,心情也很烦,他担心去打针,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结果就像变魔法一样,孩子马上安静了下来,乖乖地跟着妈妈去看医生了,也没有再抱怨。

对于孩子愤怒的情绪和愤怒的行为,应该进行不同的处理,情绪应该得到理解,行为可能需要限制和纠正。因为孩子还小,他们还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而父母就是这个“画界”者。从小就给孩子建立规则,不但可以约束孩子的行为,还会让他们觉得更安全。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方向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且要给出理由。规矩一旦订立,就要严格执行,无论时间、地点和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许改变。比如:

不能随手乱丢垃圾(立的规矩),垃圾应该放到垃圾桶里(指明方向),放在外面会污染环境,而且很难清理(给出解释)。不光在家不可以,在学校、在公园,在任何地点都一样,不能乱丢垃圾(严格执行)。

第九条:梦想需要支持,需求必须限制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和梦想必须给予支持。父母不要担心孩子会因为梦想破灭而受到伤害,因为与其让孩子做好失望的准备,不如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尝试。

不管孩子的梦想是什么?是否可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以此来创造有效的因果模式,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塑造品格、培养能力、学习新知识等。比如:

孩子想当工程师,我们不能因为他数学不好,就嘲笑他不能当工程师;而是因为他想当工程师,所以数学才会好。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以前数学不好,是因为缺乏兴趣和动力,而现在当工程师的梦想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数学就会变好。

然而,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们必须给予限制。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量去满足孩子,这样下去他们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而且还会用小绝招(哭闹)来对付爸爸妈妈。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了不劳而获,认为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和强求得来。

若你想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应该学会让孩子延迟满足,经常让他们经历等待和渴望的过程。如今很多孩子刚学会走路,大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给他买好儿童自行车了,结果孩子会认为他得到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经历内心长久渴望而被满足的那份喜悦,就体会不到什么是幸福和快乐。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应该予以拒绝,但拒绝并不是直接对孩子说“不”,说“不”就相当于设置了4米高的栏杆,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变成无能的人。我们应该多说“有条件”、“有选择”、“有方向”的可以。比如:

孩子要看电视,不能直接说“不准”,这样会产生对立,应该说:“可以啊,等写完作业再看好吗?”或者是:“可以啊,你是要看一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

第十条:“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超越一切事物,应该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家长不应随便用“爱”做出要挟或作为交换的筹码。比如,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再不睡觉,妈妈就不要你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怀疑。但是,若这份爱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就会对亲子关系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了不好的事而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把爱抖出来做条件。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就是这个原因。更坏的是,这个模式会传给下一代。

有些长辈溺爱孩子,只有爱,没有手段;而有些老师关心学生,只有手段,没有爱作为基础。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有无条件的爱,还要懂得如何爱孩子,及时转变我们的养育观念,更新我们的养育技巧。

第十一条:意之所向,能量即来

所谓的意愿,就是一个人心中产生的某种渴望。“意之所向,能量即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你心中强烈地想做一件事时,潜意识就会自动帮你搜索相关信息。聚焦的力量是巨大的,就像放大镜可以点燃火柴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超乎想象的目标。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追求的目标上时,他不但可以在意识层面上做到全力以赴,而且还可以激发内在的无限潜能,从潜意识层面去寻找为完成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比如:

如果你是一个孕妇,若没怀孕之前,走在大街上也很少看到孕妇;但当你怀孕之后,就你会发现小区里、医院里、大街上到处都是孕妇;如果你是一位妈妈,在没孩子之前,不会感觉身边有那么多小孩;但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发现处处都能看到孩子。 poKYGphKmXTn4GzjkH7C5HCUikRGf3FBgnJsXb00FJaGdyMig5wK8bzc+Sywen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