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富兰克林初到费城的时刻是其自传中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一个衣衫褴褛的17岁少年逃离了家乡,下了船,貌似谦逊实则狂傲不羁地在大街上游荡,然后买了3个面包圈充饥。等一下!实际上这一场景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我们仿佛看到了65岁的富兰克林坐在英式乡间小屋里奋笔疾书。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以给自己儿子写信的口吻撰写的。他的儿子其实是私生子,时任大英帝国北美殖民地的总督之一,常以贵族自居,富兰克林则希望他不要忘记自己卑微的出身。

仔细阅读富兰克林的自传手稿,我们还会发现更多有趣之处。在关于富兰克林在费城大街上闲逛,然后遇到其未来妻子德博拉·里德的段落中,他在页面空白处加了这样一句话:“她站在门口看着我,心里肯定觉得我的样子十分狼狈可笑,事实也的确如此。”寥寥数笔,我们看到了富兰克林笔下具有多重特质的自己:首先是单纯的年轻人,其次是老年富兰克林对自己年轻时的印象,最后则是他妻子对其当初形象的回忆。在段落的结尾处,富兰克林还不忘自嘲地总结了一句:“事实也的确如此。”貌似谦逊的话语无法掩饰他对自己日后所取得的卓越功绩的自豪。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国父中唯一不会令人感觉遥不可及的一位。当年,同僚们就对乔治·华盛顿敬畏有加,今天的我们更是如此;杰斐逊和亚当斯同样令人敬畏。富兰克林则不同,这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形象十分鲜活:他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先贤祠中冷冰冰的大理石雕像。他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人们感觉甚至可以给他取绰号、开玩笑。他从历史舞台上缓缓向我们走来,一边走一边还调皮地眨着眼睛。通过流传下来的信件、所做的恶作剧和自传,富兰克林仿佛一直在与我们交流。他从不用华丽的辞藻装点自己,反而语气轻松,甚至还带点小幽默和小调侃,虽然有时也会令人不安,但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他很有现代气息,就像生活在当代一样。

在其84年的人生旅途中,富兰克林坚持学习和自我提高,最终成为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官、作家和商务策划师。虽然不是最有名的,但他是最讲求实际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富兰克林通过放风筝证明了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并由此发明了避雷针;他还发明了双焦距眼镜、新式清洁火炉;绘制了第一张墨西哥湾洋流图;提出了流感会传染的理论。富兰克林发起了很多改善民生的运动,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创建大学、组建自愿消防队、建立保险互助会,并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美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朴素幽默的风格和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在外交政策上,富兰克林创造了综合理想主义和实力均衡现实主义的方法。就政治而言,他提出要将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建立联邦政府,这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富兰克林最伟大的发明还是他自己,这也是其一生中不断追求和完善的目标。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公共宣传家,他穷其一生通过各种作品,不断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美国人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富兰克林认真地塑造自己的角色,努力向公众展示,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梦想和楷模。当他还是费城一个年轻的印刷工时,富兰克林就赶着马车在街上运送报纸,给公众留下了勤奋的印象。晚年担任驻法国外交官时,他头戴一顶皮帽,成功地诠释了来自北美殖民地先贤的角色。几十年间,富兰克林将自己打造成朴素而上进的商人形象——坚守勤奋、节俭、诚实的美德,热心于社区的公益事业。

他塑造这些形象并非出于矫情伪装,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富兰克林在手工业者家庭中长大,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愿意与工匠和思想者在一起,而不是与所谓的传统精英打成一片。富兰克林十分不屑世袭贵族们的浮华生活与种种特权,他一直称自己是一个“印刷工”,正如其墓碑上所刻的一样。

以上的林林总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富兰克林最为重要的愿景:建立中产阶级品德和价值观之上的美国认同。相较于诸多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对民主有天生的好感,并没有太多后世批评家所指责的世故之心。他一直信任民众的智慧,认为中产阶级是新国家(美国)的力量源泉。通过不断培育个人品德、推动社会公益,他帮助美国建立了一个由普通民众构成的全新的统治阶级,并为之大唱赞歌。

我们可以在富兰克林身上发现很多品质:他的创造力和随心之智,不拘泥于陈规的新教徒品德,所坚守的和愿意为之妥协的各种原则。富兰克林身上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美国价值观。无论是浪漫主义时期对他的中伤还是商业时代对他的膜拜,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重新评价富兰克林,借此来彰显那个时代的价值观。

在21世纪的今天,富兰克林及其品质尤其能激发我们的共鸣。作为一个极富好奇心、乐于创造的成功出版商和社交高手,即使身处当前的信息时代,富兰克林也能游刃有余,就像社会评论家戴维·布鲁克斯所谓的“雅皮士始祖”。我们不难想象可以和他在下班后喝上一杯,教他使用最新的电子设备,与其讨论商业方案的可行性,抑或谈谈最新的政治丑闻或外交政策。他会因为最近流行的新笑话而大笑不已。我们将会由衷钦佩他的真诚和幽默的自嘲艺术。我们还会谈谈那些有时会让我们心烦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对名誉、财富的追求和对世俗道德、价值信仰的坚持。

现在,一些人批评富兰克林的思想中有一种灵魂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它略显肤浅,有鼓吹功利主义之嫌。他们认为富兰克林鼓励人们踏实追求物质生活,忽略了崇高的理想。另一些人对此则大加赞赏,认为富兰克林的中产阶级价值观和民主情结正是现代那些所谓精英、激进分子、极端保守势力和对中产阶级的鞭挞者大肆攻击的,必须予以弘扬。他们将其视为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楷模,这也正是当下美国最为缺失的。

对富兰克林的赞誉与批评都有不少中肯之处,但富兰克林的一生远比他的崇拜者和反对者所描述的要复杂得多。他们常常无法将富兰克林本人与其在自传中刻画的那个努力的美国移民区别开来,错将富兰克林的格言当成了激励其行动的基本信条。

富兰克林的品德建立在对高尚生活的忠实信仰上,建立在为这个他所深爱的国家做出贡献上,建立在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救赎的追求上。正因如此,富兰克林将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融合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奉行了上帝的旨意,实现了尘世品德和天国道德的结合。正如富兰克林在其所建图书馆的门口刻下的箴言:“服务公众最为神圣。”而同时代的乔纳森·爱德华兹等人则认为,人类只不过是愤怒的上帝手中的玩物,救赎通过上帝的怜悯才能实现。与他们相比,富兰克林的观点的确有自我满足的意味,但无疑是最为真诚的。

无论你持何种观点,对富兰克林重新进行审视和解读都是十分必要的,唯此才可以抓住关键所在:人们要怎样才能活得有益于社会、正直、受人尊敬、坚守道德且有意义呢?这些品质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尊崇自我价值的时代还是激昂的革命岁月,这些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m3ffU61UJcTjHgieLSdF5oDiiJ06zVA+tJstpZjHBqVOCBoPttSX0GA/ABOV8t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