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一带一路”的推进思路

共建“一带一路”的五大原则

在《愿景与行动》中,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五大原则。

一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三是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四是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五是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第一步建设核心建设——“五通”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第一步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交通设施为突破口,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实现亚洲的互联互通。

习近平于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首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成为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这“五通”的具体内容是:

(1)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此前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密切会晤,其基本目的就是通过领导人之间的直接对话,来实现政策和规划的洽谈基础。

(2)道路联通。同各国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一带一路”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这包括在公路、铁路、管道、航空、航运等多方面的互联互通,这将对相临产业、货物贸易、资源能源等领域均提供直接的合作。例如,建立昆明—曼德勒—达卡—加尔各答的铁路或高速公路;打通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瓜德尔港以及中国云南与缅甸皎漂港的交通线等等。

(3)贸易畅通。各国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中国已经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或组织签署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比如与多国互签的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印度、孟加拉国等签订的亚太贸易协定;与海湾国家搭建的中国—海合会合作论坛;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等等,预计在未来中国将以这些已有的经贸合作为支点,逐步扩展和深入。

(4)货币流通。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2014年11月,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是专门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营运资金。与此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中国是主要股东,亚投行有望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来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连接亚洲和欧洲大陆的具体项目,包括从北京至巴格达的直达铁路等,都有可能成为亚投行投资的重点。

这些金融机构的成立,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消化目前较高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若人民币能成为贷款和投资的主要币种之一,将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在相应国家的进一步国际化。截至目前,与中国签署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已达27个,累计金额近3万亿元。

(5)民心相通。加强人文交流,将历史丝绸之路建立起来的民间文化提升至更广义的国与国、民与民之间进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一带一路”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战略实施的进度和程度不只取决于中方,还取决于沿线相关国家的认知和共同努力,因而国家层面的对接十分重要。从国家层面上,重点是要围绕“五通”着力推进。

其中,政策沟通是关键。中国要与相关国家就“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战略实施“开绿灯”。

其次,道路联通是前提。没有互联互通的跨境大通道和信息网络,经济带就缺乏依托和载体,所以完善跨境基础设施是基础条件。目前,道路联通的重点方向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中老、中泰、中缅、中巴、中吉乌等铁路项目可能会优先考虑。中塔公路、中哈公路可能会成为重点改造的路段。

第三,贸易畅通是核心。“一带一路”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沿线各国要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尽快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

第四,货币流通是手段。要推动实现各国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本币的兑换和结算,以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最后,民心相通是根本。建设丝路经济带要尊重各国的文化习俗,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一带一路”的推进思路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陈耀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六个推进思路:

一是古今传承。丝绸之路始于古代中国,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中国从汉、唐、宋时期通过陆路和海上把丝绸、瓷器、茶叶、冶铁、耕作等商品和技术,传播到国外,同时从国外带回国内没有的东西,这种互通有无的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改善了沿线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今天重新提出“丝绸之路”,不是期望恢复古老丝路往日的辉煌,其现代的含义更加宽泛,丝路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标志,一个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从古到今要延续历史的精神,传承并提升古代文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物质和文化等多方面更广泛的交流合作,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战略棋局。

二是内外开放。“一带一路”既涉及国内区域又涉及国外区域,是国内沿线区域与国外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现代运输方式和信息网络连接起来的相互开放战略,对外开放是战略的核心。中国当代对外开放从空间上看很不平衡,沿海地区起步早,开放程度高,而内陆和沿边地区相对较晚,开放程度较低。丝路经济带要有包括内陆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国内大部分区域参与,扩大这些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的开放。

三是海陆统筹。“一带一路”既涉及陆上通道又涉及海上通道,陆路通过铁路、公路联通中国到中亚、东南亚、西亚到欧洲,形成若干条陆上大通道、大动脉;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路线基础上不断拓展新航线,也就是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连接双向平衡。“一带一路”将打破长期以来陆权和海权分立的格局,推动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的陆海一体化,形成陆海统筹的经济循环和地缘空间格局。

四是东西互济。丝路经济带贯穿东西,联通南北,但主线是东西两个方向。从中国来看,过去30多年主要是依托东部地区通过海上贸易的东向开放,丝路经济带则更多是考虑通过连接亚欧的陆路大通道,加大西向开放的力度。中国西部地区由过去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向东开放和向西开放的相对均衡化,也必将促进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当然也考虑到南北向与国际的货物运输、贸易往来,除了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有北方对接“草原丝绸之路”联通东北亚的蒙古、俄罗斯等陆路通道,开辟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局面。

五是虚实结合。“一带一路”是一个长远的国家战略,一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由于它的边界不是完全确定的,它所涵盖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目标也不会是完全清晰的,因而使得这一战略显得有些“虚”。但是,从提出初期的基本构想到现在推进的过程看,这一战略正由“虚”变得越来越“实”。比如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大通道建设,陆上和海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源和矿产资源合作、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产品和投资“走出去”、油气管道在建、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建立,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成果,“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已经变成实实在在可以落实的工作。

六是中外共赢。“一带一路”是由中国提出的倡议,显然对中国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不仅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尤其是保障中国的能源资源安全、化解富余产能和经济转型升级,而且还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但必须看到,“一带一路”又是一个中国与相关国家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一方面是中国的发展会对丝路沿线国家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如带动这些国家的优势资源开发、满足这些国家对中国工业品和生产技术的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充分考虑到周边相对落后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困难,出巨资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并鼓励中国企业向外投资,这些都会使沿线国家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从而实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充分依托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

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建设“一带一路”并非意味着另起炉灶进行区域合作,而是充分依靠现有的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如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推动沿线国家参与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欧亚海陆立体大通道和泛亚能源网络体系的构建,实现“五通”。

“一带一路”倡议将是上海合作组织(SCO)、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组织的整合升级,也是中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还将强化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与相关国家加强沟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将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并进一步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tNqwtrvsVBPJHCZ98AWIBp1jJkEt4bOjF6Ip7RADzOP6EiFuSzH/OzZouMIJmE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