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春不悔

彩虹般的憧憬,已在少年徐志摩的血管里积累了许多年,那梦幻离唐宋很远,却离现实很近,他的落拓和纯真,隐藏在浅浅的笑容里;他的追求和爱恋却在大显身手。

春天的晨晓,徐志摩信步走在复办的杭州府中霞光掩映的幽径上,感觉那首浸染千万年圣贤之气的采薇歌,在花开花谢中,摇曳着民族袅袅飘升的炊烟;迎着暮色低垂的落日,他的理想却盘旋在蔚蓝的天空上;在皎洁明月升起的充满太多夸张、想象、意境的夜晚,那画面的张力和他的才华不断地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遗憾的是重去读书,他没有看到和他结下了终生不渝情谊的郁达夫。他听说,郁达夫跟着兄长去了日本。两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半年同窗后,却是漫长的离别。

回校不久,才华横溢的徐志摩灵感泉涌,第一期校刊《友声》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并引起了轰动。这是一篇追随效仿梁启超的文章,表明他改良社会和经世强民的心声。之后,他又在《友声》第二期上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介绍了当时国外科学家才发现不久的镭。

此后,徐志摩才名远扬。他这颗熠熠生辉的金子被到府中视察的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张嘉璈发现,于是,一场不太美满的姻缘,在一声细如微风的叹息中,悄悄地来临。从此,才子徐志摩走进了天长日久的无梦岁月中去。

说起来,这也是天意弄人。张嘉璈在察看学生的作文考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优秀的考卷。字迹劲秀洒脱,文章意气纵横。慧眼识珠的张嘉璈对作者赞不绝口,婉转打听后,方知作者是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的独生子徐志摩,爱才惜才的他便做出了让其与尚待字闺中的妹妹张幼仪联姻的决定。

张幼仪虽不是风华绝代,但相貌端庄,举止文雅,秀外慧中,且几位哥哥均属社会名流,家世自是显赫。徐申如自然是求之不得。很快,徐志摩和张幼仪定了婚,那一年,徐志摩只有16岁,张幼仪才13岁。

徐志摩并没有看上张幼仪,面对她的照片,他把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他心中理想的佳人什么模样?在无奈接受家人为他选择的姻缘后,面对旧式的中国女子张幼仪这样的未婚妻,他心里的浪漫再也书写不出来。暗夜,他无聊地走在江南长长的青石板小巷里,心被清风包裹起来,这里,是他生命的来源,就像前面的灯火和街巷,延伸着家族的生命和烟火,血液里升起来一阵悲哀。他多想变成一只鸟,逃离这场世俗的婚姻。

很快,在1915年10月29日,徐志摩与张幼仪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那是一场中西合璧的时髦婚礼。刚入学北大预科不久的徐志摩赶回家,西装革履地挽着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张幼仪,接受证婚人的证婚。此后,他们便开始了短暂的但是还算融洽的婚姻生活。婚后,经张君劢介绍,徐志摩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即沪江大学前身),在这里,他每逢周末可以回家看望新婚的妻子。1916年秋,徐志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第二年,因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大,他成了北大学生。

从此,徐志摩的才华有了更广阔的施展天地。

“山光水色青与蓝”“登高壮观天地间”。在人生路上苦苦跋涉的徐志摩,推开江南自家的窗户,眺望的眼睛倏然一亮,外面那一派豁朗畅达的天地,令他无限向往。

19岁那年,徐志摩的生活里,发生了两件喜事。第一件是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积锴,乳名阿欢。徐家举家欢乐,他也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第二件就是他得偿所愿,经蒋百里引荐、妻兄张君劢介绍,正式拜师梁启超,成为一代宗师的新弟子。徐申如深知梁启超不是普通的学者,为独生儿子的前程,他毫不犹豫地拿出1000大洋作为拜师的贽礼。拜师行礼那天,梁启超见徐志摩眉宇清雅,问答之间透露出聪颖之气,十分喜欢,于是建议徐志摩到国外留学,为将来立身报国作准备。得恩师点拨,徐志摩立即南归和父亲商量自费留学的事情,当然徐申如没有理由不同意,而与徐志摩聚少离多的张幼仪开始为他打点行装,从此,她踏上了漫漫相思路。 Gd1kup4o3ll6JAIjQKwycB6qZOYskTbbxnF3d4akTKPv2xTpecBQTDx0Fp1uFY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