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1.0以2002年腾讯QQ群首创群聊形态为代表,是基于互联网人群聚集、信息互通与传递为核心目的;社群2.0则是基于兴趣的陌生人社群,在熟人社交之外,陌生同好成为常态,同时运营者的差异化策略,逐步形成社群独有的文化效应和归属感,品牌号召力日益显著;社群3.0时代,社群以‘连接一切’为目标,不仅仅是人的聚合,更是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载体。”在2015年8月召开的首届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腾讯创造了社群的一个新的起点,其将社群迭代推入了3.0时代。
这一迭代,不但是腾讯移动社交战略的调整,也意味着移动社群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这种巨大的机遇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群内电商交易更具黏性
基于社群的互动,问答和评论更易建立起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质量的动态评估,建立消费黏性和信誉。
2.移动社群价值开发空间巨大
目前来说,仅有16.4%的客户通过社群渠道参加过陌生人组织的线下活动,仅有近1/5客户在网络社群中有过消费行为。未来,社群能够开发的领域几乎是一片蓝海。
图1.1.1 QQ的移动社群体系3.0
在社群3.0时代,我们熟知的从“群社交”已经逐渐转换为“群平台”,利用群平台,商家能够打通从线上到线下的窗口,构建更加完善的社群生态圈,移动社群将有很大的施展空间。尤其是腾讯宣布将开放群关系链,将依托QQ群、兴趣部落、QQ公众号等进行社群开放,更是给社群3.0时代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以人为中心,以社群为平台,未来社群将重构我们生活中的一切。
早在微信推出公众号后,社群的形式就一直在进化。公众号将传统媒体人带到一个新的领域及一个新的读者世界,一批新兴自媒体人不断涌现,他们利用内容聚拢粉丝,形成庞大的社群。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就属受益者之一——“吴晓波频道”上线300天,获取近100万客户。而吴晓波在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也表示,微信公众号上线不到一年,他经历过此前20多年都没有遇到过的经历。从公众号拓展,他的粉丝逐渐形成庞大的QQ群,然后以QQ群为基础,又逐渐演化出众多的兴趣小组。
随着QQ公众号的推出,吴晓波的粉丝社群更是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短时间,吴晓波的粉丝在全国形成超过3万个QQ群,单上海一个地区就形成9万客户订阅,十几个兴趣小组,每年超过300场线下活动。“每一个群组都会有一个标签,这些人组合在一起,用互联网的玩法做各种事情,完全是互联网共享经济开花结果的一种形态。”
图1.1.1.1 腾讯社群关系链
我们可以看到,这庞大的社群聚合的根本是以吴晓波的内容作品为基础而聚集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由兴趣产生人群聚焦,形成去中心化的社群组织。这些圈层当中部分粉丝会因为共同喜好的内容而进行互动,甚至是从线上发展到线下,这一流动的过程就蕴含无限商机。而对于所有客户来说,每个人在社群中是一个获利者,也是一个贡献者。通过共享和互利,让这个社群变得更加长久。
在过去,社交平台中的社交关系链一直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社交生态因为无法共享社交关系链而残缺。如今,腾讯作为最大的社交平台,率先宣布开放社交关系链,这就意味着移动社群将向更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
图1.1.2.1 腾讯社群关系链及详细内容
社交是需要积累的,并不是说企业推出一个界面还不错的应用就能快速成长为一个大体量社交平台。暂不论腾讯QQ和微信,如YY、微博、9158、陌陌,任何一家都是带着鲜明的特征,解决客户某一个需求,也获得了丰富而全面的社交关系链。而单一垂直的社交工具其实是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社交需要体系化链条,要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及不同的兴趣需求。如果这些社交关系链全部开放,那客户的需求会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移动社交需求潜力也会得到最大化挖掘。
社群3.0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社群将连接一切。社群平台通过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功能工具,打通服务与消费的链条,就能够释放开发者的力量,从而延展商业链条,发现商机。
在首届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腾讯QQ对外正式宣布社群体系全面开放,依托“QQ群、兴趣部落、QQ公众号”打造全新的移动社群生态。其开放社群开发接口给第三方开发者,能形成更多个性化的创意应用,让客户、开发者、服务商和群平台四方共赢。腾讯QQ目前每天已有超过30款的应用服务着数百万个社群,未来这个数量将呈几何数上升。
图1.1.3.1 四方共赢局面
并且,依托当下火热的在线支付工具,社群平台能够轻松打通支付闭环,不管是广告,还是应用,都能随时交易。社群采取会员制,或者通过不同增值模式盈利,都能轻松而方便。这不但让客户切实体验到了个性化、智能化服务,还让整个社群蕴含的商家价值逐步释放,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移动社群3.0时代,任何社交需求及行为最终都落实到人,平台、生态、工具只是辅助升级社群形态,聚合社群迸发能量。未来,移动社群中任何一个需求或兴趣最终都有可能演变为商业目的,整个移动社群体系中,巨大的人脉能量和商业拓展能量值得我们去想象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