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海蚀奇观——海浪的杰作

站在海岸上或漫步于沙滩上,常常可以看到陡峭的悬崖、怪异的石峰、嶙峋的礁石、幽深的海蚀洞穴,这些都是海浪侵蚀噬咬而成的,称作海蚀现象。

海蚀现象

常见的海蚀奇观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窗、海蚀拱桥等。

海蚀崖

海蚀崖是海岸受海浪冲蚀及伴随产生的崩塌而成的一种向海的悬崖陡壁,主要见于基岩海滩。

海蚀崖在中国沿海的海滩尤其是基岩海滩非常普遍,最高者可达70米。北起大连南至海南岛鹿回头等,均有海蚀崖的存在。

海蚀平台

海岸受海浪冲蚀,海蚀崖不断地冲刷、后退,就会残留下海蚀平台。海蚀平台的宽度随海蚀崖的后退而加大。从位置上讲,由于岬角处浪高流急,能量聚集,因而海蚀崖高大,海蚀平台也很宽广。

海蚀平台往往会形成各种礁石洞穴、海蚀沟槽以及海蚀柱、海蚀拱桥等。

中国沿海凡有海蚀崖分布的地方,均有海蚀平台。渤海中的长山列岛一带,有宽达150多米的海蚀平台,上面有海蚀柱孤立于海中,五彩的砾石遍布。

海蚀柱

海蚀柱的产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海滩受蚀后退后,较坚硬的蚀余岩体残留在海蚀平台上,形成突立的石柱或孤峰;另一种是海蚀拱桥受蚀,拱顶下塌而形成海蚀柱。海蚀柱在中国沿海常可见到。

绥中的姜女坟由四个挺立的海蚀柱组成,最高的达16米。

北戴河的鹰角石海蚀柱,高达17米。

海南岛天涯海角处的“南天一柱”,是一根名闻天下的海蚀柱。

海蚀洞

深度较大的被波浪及挟带岩屑的冲击、掏蚀后所形成的面向大海的凹穴,被称为海蚀洞。

梵音洞、潮音洞是中国普陀山两大著名的海蚀洞。梵音洞以“高”著称,其高度可达数十米,洞中景色壮丽异常。潮音洞高大深邃,深达60多米,在洞内可以听到潮水汹涌翻腾之声,被称为“空穴来音”。

海蚀拱桥

常见于岬角处,形状似拱桥,故名。

中国最员名气的海蚀拱桥,当数辽宁省锦州笔架山朱家口村海蚀拱桥。它由高5米,宽3米的石英岩组成,堆积的泥沙将岸、岛连接在一起,一座酷似海上仙桥的海蚀拱桥从岸边联通海中的笔架山。

海蚀拱桥

海蚀窗

一种从海蚀崖上部地面穿通岩层、直抵海水的一种近乎垂直的洞穴,被称作海蚀窗,简称海窗。

海蚀窗的形成与海蚀洞的发育息息相关。海蚀洞形成以后,洞中被波浪继续冲击,洞内的空气被压缩,进而导致洞顶的裂隙扩张,最终洞顶被击穿,形成了一个与海蚀崖上部地面沟通的“天窗”。所以,“海蚀窗”这一名称非常形象。

中国普陀山有一个海蚀窗,位于潮音洞洞顶的山石之上。驻足于“天窗”的洞口,洞底处潮水出入的声音异常清晰。 CTUfBEZsy0dQO8+lh5DGt4P74rCLOqv+vFnuSjmbJlPRPUePJyrdzPS1zQ/wgT2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