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传统节日食俗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食俗,并能创新或改进传统食俗。
2.讲述有关节日的传说故事,丰富饮食文化知识。
3.诵记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学习承传在节日中的优秀文化。
【导学参考】
1.学习形式:小组合作,话题演讲。各小组主持讲授所选节日的时间、食俗、传说、诗词等相关知识,并任选一个创意话题自主设计,汇报成果。
2.可选话题: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
3.创意话题:从元宵节诗词看古代情人节、七夕节的食俗改良与文化创意,中秋节的月饼市场调查,重阳佳节话孝亲等,也可自己创造话题。
4.成果汇报演讲形式要灵活多样。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手抄报、设计主题板书、绘制图片等展示节日相关知识,讲述传说故事要生动,有表演性。诗词诵读可齐读、领读配合,还可根据内容配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全员参与。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二十四节气有关,都是按照农历推算出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生活的精彩画面,感受中国古老文明的魅力所在。
1.1.1 春 节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包括“小年、除夕、春节、元宵节”几个节庆日。其中,从除夕至正月初三为节日高潮。
1)送灶节——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前后,民间有祭祀灶神的习俗,俗称小年。送灶节又称灶神节、灶王节、小年节等。灶神俗称灶王爷,也称“东厨司命”。
传说中,灶神特别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予生活上的便利外,更重要的是灶神还兼具一项神圣的职责。
相传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监察一家人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上天依据人们的善恶修为赐福或降灾。腊月二十三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这些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故事表现了古人向善抑恶的道德追求和自我约束,严格自律的精神境界。
祭灶一是祈求五谷丰登,其次是祈求人丁兴旺,降福免灾。祭灶时要设立神位,敬奉酒食,诚心祷告,三进酒后,烧香叩头把灶神像揭下烧掉,并虔诚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目的是祈祷灶王向玉皇大帝奏报一家人一年来的种种善事。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算是给灶王爷喂马。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除夕夜再把灶神接回来,谓之“接灶”或“接神”。“接灶”时把新的灶神像粘贴好,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叩拜。古人对神明一向恭敬崇祀,因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祭灶的供品除糖瓜外,有的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东汉时还流行用黄羊祭灶。据载,汉宣帝时,阴识的祖父阴子方是个至孝仁德的人,灶神显像让他看见了,他便杀了黄羊祭祀,后来便发了大财,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富。但黄羊是一种野生羊,因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后来人们便用灶糖代替黄羊。
各地送灶节的习俗各有不同。在北方,最盛行的民俗活动是剪贴窗花。人们剪贴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等一些寓含美好愿望的图案贴在窗户上,希望新年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吉祥。这些窗花不仅增添了过年的喜庆气氛,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胶东地区祭灶时,把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相传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寇准原是玉皇大帝安排到凡间做皇帝的,当寇准的母亲得知自己的儿子将来是皇帝时,心生骄纵,一边烧火做饭,一边用烧火棍敲打灶台说:“以后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把灶王爷敲得满头是包,灶王爷见寇准的母亲心怀不善,便上天报告玉皇大帝。玉帝一听,勃然大怒,当即派二郎神下凡,扒了寇准的龙皮,抽了他的龙骨,原本真命天子的寇准只能降格当一名宰相。后来人们写下了这副对联,希望灶君上天说好事,下界降吉祥。古代女子不祭灶的习俗也许与此有关。古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谚语。从这个民间习俗传说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对女德的严格要求,正所谓治国安家女德为要。
“小年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此,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忙活,喜迎新年的到来: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酒具……一直到腊月三十门神对联上墙,年饭上桌,一家人团聚,大年开始了。
2)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叫除夕,就是俗称的“大年三十”。
关于除夕的传说众说纷纭。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妖怪叫“夕”(民间也有叫“年”的),专门害人,看见漂亮的女孩,就先糟蹋后吃掉,老百姓又恨又惧。猎人七郎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还喂养了一条凶猛异常的猎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为民除害。他带着猎狗找了一年,也没见着“夕”的影子,因为“夕”只在太阳落山以后才出来害人。这年腊月三十,七郎来到一个镇上,见许多漂亮的姑娘随家人逛街购物准备过年,他料想“夕”一定会来镇上作恶,就与镇上的人商量,说“夕”最怕响声,让大家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守在家里,“夕”来了就使劲敲。傍晚时分,“夕”果然闯进村里,人们马上敲响了盆盆罐罐,一家传一家,整个镇子敲得震天响,吓得“夕”四处乱跑,七郎一边放出猎狗撕咬着“夕”不放,一边趁机开弓猛射,除掉了“夕”,人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庆,并把这一天叫作“除夕”。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表示祛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的新一年。除夕前几天,外出的人便纷纷赶回家过年,没有回来的人,在吃年夜饭时也要留一个席位,摆上碗筷,象征着他也回家团聚了,这是中国家庭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现。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愿得世如此,年年候物新。”“老去又逢新岁月,更来更有好花枝。”这些吟诵《守岁》的古诗真实地描写了古代人们熬夜守岁的热闹场景和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达旦,欢聚酣饮,娱乐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年饭的食品十分丰富,种类繁多,荤素菜肴齐备,席中一定要有酒有鱼,取喜庆吉祥、年年有余(鱼)之意。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人们吃年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喝足,即使是平日不许沾酒的小孩,此时也可以品尝酒水。在北方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过年有吃年糕的习俗,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步步高升。吃年饭时要有吃有剩,寓“年年有余”之意。剩饭做来年的“饭根”,意为“富贵有根”。人们在除夕守岁达旦,迎接新年的到来。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3)春节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所以古代称“春节”为“元旦”“元日”等。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又改称“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传统的春节庆祝活动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早上开始,10天左右的拜年活动便拉开了帷幕,放烟花爆竹、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舞狮子、耍龙灯、演社戏、逛花市、赏灯会等,活动热闹非凡。人们互相登门拜年。亲朋拜年时,一般要请客喝茶,留客喝年酒。 这一天,无论贫富,“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有些地区,长辈还要给前来拜年的晚辈压岁钱。一家人互相贺岁祝福,说吉祥话,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正月初一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几乎家家如此。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12点开始吃,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在包饺子时,要往饺子里放置钱、糖、枣、花生等,象征着各种寓意。如吃枣寓意早生贵子,有钱的饺子象征发财致富,有糖的饺子象征生活甜蜜,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春节期间民间又有食年糕的习俗,寓意“步步登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苏式糖年糕历史悠久,名传中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苏州人吃年糕还有一段典故传说。在春秋时代苏州曾是吴国都城。当年吴王阖闾从军事需要出发,命伍子胥筑城,称为“阖闾大城”。城垣建成,吴王大喜,召集众将欢宴庆功,独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伍子胥回营后,悄悄嘱咐随从说:“我死了以后,要是国家有难,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你就去相门城下,往下挖三尺,就有吃的了。”后来伍子胥果然遭诬陷,自刎身亡,吴国亡于越国,百姓断食,饿殍遍野。这时,一个随从想起了伍子胥生前嘱咐,便带民众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做的,而是用糯米粉做成的“砖”,这些“砖”解救了水深火热的吴国百姓。苏州人为了纪念伍子胥,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
4)元宵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庆祝元宵节,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习俗主要是吃元宵、挂灯笼、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又叫“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与汤圆的用料基本一样,主要是制作方法不同。元宵的皮是滚的,先做好馅,然后把面一层层粘上去;汤圆的馅是包的,先和好面,把馅包进面中,搓圆。元宵和汤圆的口感也有些不同。口味上,元宵稍硬一些,汤汁浓稠;汤圆稍软一些,汤汁清淡。在称谓上,南方叫汤圆,北方叫元宵。
相传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与东方朔有关。
一年冬天,连下几天大雪,东方朔到御花园折梅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连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进宫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深宫生活的孤独寂寞,远离亲人的思念痛苦,不能承欢膝下侍奉双亲的遗憾,使她觉得生不如死。东方朔十分同情她的遭遇,决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东方朔便出宫在长安街摆摊占卜,不少人前来求卦。不料,每个人得到的讖语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大家互相传告,长安城里一片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办法。东方朔说:“正月十三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禀报皇上。
“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看过红帖上的偈语,心中大惊,连忙请来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挂红灯、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可以此瞒过玉帝。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混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武帝大喜,下令每年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
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众说不一: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捕杀这些猛兽。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却意外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大怒,立即传旨派天兵天将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财产通通烧毁。天帝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后如五雷轰顶,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位老人想出了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家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几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瞒天过海,保住了生命财产。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也有人说赏灯习俗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后来逐渐成为民间盛大节日。赏灯习俗经历了从宫廷走向民间,从中原走向全国的发展过程。
另外,还有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元宵节的说法: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惠帝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排挤和清算,便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密谋作乱,以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他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决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谁猜对就把灯笼送给谁,灯笼越好,谜越不好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道绝美的文化景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盛行于海内外,连世界各地华人聚居区也都年年欢庆不衰。元宵节还是我国古代的“情人节”,这从下面欧阳修和辛弃疾写的两首词中可以看出端倪。
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启迪了诗人创作的灵感,留下了许多诵传千古的诗篇。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2 清明节
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的时间靠近,渐渐地就合二为一了。
古时清明节习俗很多: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打马球、植树等,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既有祭祖扫墓的悲酸,又有踏青游玩的欢喜。
清明节,又名鬼节、冥节、死人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是民间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日子。按照旧俗,扫墓时,人们将酒食果品供祭在已故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再为坟墓加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在宗法制的古代,人们还借助清明祭祖,在祖先坟前惩戒不孝子孙,整顿门风。清明节时,宗族中各家分头做菜,集中使用,好似家族内的“烹饪比赛”, 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清明又叫踏青节,正值阳春三月,大地回春,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人们踏青游春、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马球等,举行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正是因为清明节前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关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避祸流亡,期间受尽屈辱。当初跟随的一班臣子,大多陆续各奔出路,只剩少数几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有位叫介子推的,忠心耿耿。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对那些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在介子推背靠的柳树洞里发现了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悲痛欲绝,失声痛哭。藏好血书,安葬了介子推母子。为了纪念介子推,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诏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使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逢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农种,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古代描写清明节、寒食节的诗词。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 食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1.3 端午节
端午节,又名端午,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初也。”古代“五”“午”通用。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如:认为是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活动日,认为起源于越王勾践为复国在此日训练水师,纪念介子推,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祭“地蜡”等。由于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诗作的深远影响,南北朝以后,纪念屈原一说由楚地逐渐传播到全国,为人公认,并相沿至今。
节日里,民间有赛龙舟,食粽子、咸蛋,饮雄黄酒、菖蒲酒,放艾草,挂香袋,吃蒜挂蒜,插菖蒲等风俗活动。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民间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定型于距今3 000多年前。一说它的前形态是数千年流传至今的餈饭团;一说它是由上古祭祀社稷风俗演变而来。周代的传统风俗是用弯着犄角的大公牛祭祀,但由于大公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轻易不能杀戮,人们便逐渐以芦叶裹黍米如牛角状来象征牛作为“牺牲”,慢慢地演变成为粽子。
粽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艺术特形食品,是文化积淀最丰富的食品。
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用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言被流放诸侯。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篇。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异常哀痛,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搓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怕饭团为蛟龙所食,又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粽子。还有人把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毒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便以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形式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唐代文秀在《端午》诗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实际上,端午节吃粽子是托纪念屈原之名,补充营养、抵御即将到来的酷暑,是古人的一种饮食保健科学。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竞渡游戏,娱神乐人。相传“龙舟竞渡”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除纪念屈原外,后又演变为乞求农业丰收,有龙舟送鬼、驱邪避瘟、去灾求吉、强身健体等功能。
雄黄酒,是将蒲根切细、晒干,拌少许雄黄,浸白酒,或单用雄黄浸酒制成。端午时,人们午时饮少许,将余下的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面额耳鼻,并挥洒于床间,以避虫毒。《白蛇传》故事中,白娘子饮了雄黄酒现出原形,正是人们认为雄黄酒能避毒邪习尚的反映。俗谚也说:“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佩香囊、悬艾叶菖蒲、喝菖蒲酒等习俗。
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健身强体、抗病消瘟的节日。古人认为阴历五月是恶月,“阴阳争,血气散”,易得病,民间也有“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谚语,因此包括饮食在内的一些习俗均与驱瘟避邪、抗病健身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关于端午节诗词有很多,选两首与大家分享。
端 午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阳采撷
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1.1.4 七夕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在晴朗的夏夜,天上繁星闪耀,每当我们看到那横贯天空的银河两岸隔河相望的两颗闪亮的星星,就会想起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故事。
传说织女星和牵牛星两情相悦,触犯了天条律令。牵牛被贬下凡尘,织女被责令不停地织云锦。思念牵牛的织女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每日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希望能博得王母大发慈悲,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见织女终日苦闷,几个仙女便邀她一同去人间碧莲池游玩。
再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牛郎。不想父母早逝,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与他分家,独占家产,只给了他一头老牛。他与老牛开荒耕种,勉强糊口,生活清苦寂寞。与老牛相依为命的牛郎却不知道那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被罚到人间的。老牛在人间不慎摔伤了腿,被善良的牛郎救治好了。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说:“今天天上的仙女会到碧莲池洗澡,你去把那件红色仙衣藏起来,穿红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悄悄躲在芦苇丛里,等候仙女的来临。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惊慌失措的仙女们慌忙穿上自己的衣裳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的织女,待在水里又羞又急。牛郎恳求织女做他的妻子。含羞慌乱的织女定睛一看,站在面前的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答应了他。婚后,牛郎织女相亲相爱,十分幸福。织女还生下了一儿一女。老牛临死前,叮嘱牛郎留下它的皮,急难时披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传到天庭,玉帝勃然大怒,命令天神抓走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带了两个孩子追过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向天空一划,霎间一条天河浊浪滔天,挡住了牛郎的去路。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后来,玉帝和王母被他俩的真情感动,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据说,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都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让他们相会。民间传说,七夕夜深人静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七夕节”的活动内容以乞巧为主,人们又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妇女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陈列案几摆放瓜果、女红,祭拜织女,竞赛女红。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乞巧活动形式多样,各有趣味,仪式虔诚而隆重。
“七夕节”的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做法也简单易行。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七夕节的常见食品还有菱角、瓜子、花生等。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一些中心城市酒店业的“中国情人节”营销活动,使这一中华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再次为炎黄子孙心仪,重新回归民众的现实生活。“七夕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商机,等待着人们去开发。
七夕节诗词精选:
鹊桥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诗十九首
佚 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1.5 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古时把四季的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3个时段,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仲秋时节,又名“仲秋节”。此夜明月高悬,又圆又亮,民间合家团聚赏月,寓意团圆美满,所以又称“团圆节”。
赏月,吃月饼、瓜果,摸秋、送瓜是各地中秋节流行的习俗。中秋之夜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形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古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所以多由妇女儿童进行拜月。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很多:
1)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升天。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中,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之夭夭。后羿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月中有个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
2)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年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3)朱元璋起义与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个计策,命令属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起义军一齐响应,势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正至中秋佳节,朱元璋高兴,连忙传下口谕,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起义时用来秘密传递消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古时盛行,但设宴赏月,把酒问月,与亲人千里共婵娟,庆贺美好生活或祝福远方亲人。
千百年来,人们吟诗颂月写下了无数与日月交辉的诗歌,成为传统文化中绝美的篇章。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6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老人节”“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重九节”。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快乐浪漫,情趣盎然,一般包括登高望远、吃重阳糕、观赏菊花、饮菊花酒、遍插茱萸、放风筝等活动。
1)登高
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人们登临高山、高塔远眺美好的秋天景色,心旷神怡,能健身祛病。和登高相关联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在糕上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高和糕谐音,取步步高升的吉祥之意,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历代文人写了很多重阳登高的诗词,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其中的名篇。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现在人们把“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叫作“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形似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暗合重阳之义。九月九天明时,父母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3)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傲霜怒放,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大胜景。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躬耕,以诗酒和爱菊出名。后人效仿,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诗人以菊自喻,表达自我高洁的品质,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的“待到菊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是为了避瘟消灾,历代盛行。王维有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们或佩戴于臂,或做成香袋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除插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还有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佳节,金菊盛开,在这一天里,人们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故重阳节又叫“菊花节”“茱萸节”。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就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一座古老的神山有一位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路遥艰险,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位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终于练就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成,可回去为民除害。”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带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也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荫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7 冬至节
冬至节时在公历12月22日或23日,农历十月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定出冬至。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它标志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到来,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所谓的数九隆冬,也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北方地区冬至有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人们还喜欢在冬至前后腌制酸菜,供春节和开春后食用。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
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俗。南方冬至后腌鱼腌肉的风俗甚盛。人们杀鸡宰猪,将肉阴干,制成味甚香美的“冬至肉”。冬至时腌制鸡鸭鱼肉,不易变质,还有腌腊风味。所腌鱼肉,可供春节及开春数月食用。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描述了当时的盛况:“仲冬天气肃风霜,腊肉腌鱼尽出缸。生怕咸潮收不尽,天天高挂晒台旁。”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送寒衣,宴饮等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是值得餐饮工作者深入探究发掘的文化宝藏。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祈求平息战乱,过上太平日子。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因此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传说之二: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1.1.8 腊八节
“腊八节”又称“成道节”,时间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祭礼。人们常在冬月将尽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祭祀活动,古代“猎”字与“腊”字相通,“腊祭”即“猎祭”,故将每年的12月称作“腊月”。自从佛教传入后,“腊八节”才确立了节日的具体时间,加入了吃“腊八粥”的内容。
相传,释迦牟尼成道以前,苦苦修行,饿得骨瘦如柴。有一次饿得晕倒在地,幸得一位牧羊女用大米和羊奶熬粥喂食,才免于饿死,恢复了体力。食毕,他跳到河里洗澡浴身,在菩提树下静坐禅悟,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佛门弟子为了纪念此事,就在每年的腊八施粥扬义,弘扬佛法。这一天寺院要做佛会,熬粥供佛或施舍给穷人。在民间也有人家做“腊八粥”,或阖家聚食,或祭祀供佛,或分赠亲友。
“腊八粥”一般用各种米、豆、果品等一起熬制而成。“腊八粥”的用料各地有异,但多选用大米、糯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枣、红豆、核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仁、桃仁、柿子、葡萄、白糖、红糖十八种食材混合制作而成。据说,“腊八粥”用的十八种食材,象征了佛家的十八罗汉。
《本草纲目》记载,制腊八粥之红枣、白果、苡仁等20余种原料,皆属食疗药味,而腊八粥则当属药膳之组成。冬季常食这种腊八粥,不仅能驱寒保暖,而且养人补体,延年益寿。
“腊八蒜”也是腊八节的特色食品。是用紫皮蒜和米醋泡制而成。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辣醋酸香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用来拌凉菜,味道独特。
民间相传旧时各家商号要在每年腊八拢账,测算收支盈亏,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蒜”字和“算”字同音,有欠人家钱的就很忌讳这个“蒜”字,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卖,以免使人不安,有伤和气。“腊八蒜”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制。
“腊八节”的食俗除“腊八粥”“腊八蒜”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豆腐”等风味食品。它们既可滋补身体,又是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北齐·魏牧《腊节》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设宴祭神,感谢百神福佑,抒发久已宿居心中的敬神之情。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到,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