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常见猪种的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在长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各地区各自形成适合本地区的猪种类型,可划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西南型、江海型和高原型。
1.华北型
华北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东北、华北、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该地区一般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农作物一熟或两熟,因此饲料条件不如华中和华南。这种条件下可促使猪的体质健壮,骨骼发达,体躯高大,背狭而长,四肢粗壮,头部平直,嘴长耳大,额间皱纹纵行,皮厚多皱褶,毛黑色粗密,鬃毛发达。母猪繁殖力强,一般每胎产仔10~12头。按照个体大小和成熟的迟早可分大、中、小型,分布在不同地区。一般山区和边远地区为大型,城市附近为小型,农村饲养为中型。其主要猪种有河南八眉猪、河北深县猪、陕西南山猪、江苏淮猪等。
2.华南型
华南型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南和南部边缘,广西、广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省和台湾省。该地区为亚热带地区,四季如春,草木繁茂,农作物一年三熟,青绿饲料极多,养猪条件最好,可培育出早熟易肥、皮薄肉嫩的优良猪种。华南猪背腰宽阔凹陷,肋弯曲,胸较深,腹部疏松下垂拖地,后躯丰满,大腿肥厚,四肢短小,骨骼细致,卧系,头短而宽,嘴短,耳小直立,额部皱纹多横行,皮薄毛稀,毛色多为黑白花,性成熟早,母猪生后3—4月龄开始发情,母性好,护仔性强,一般每胎产仔猪8~9头。其主要猪种有云南德宏小耳猪、广西陆川猪、海南文昌猪和广东大花白猪等。
3.华中型
华中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各省,该地区北缘与华北型的南缘相接,南缘与华南型北缘相接,地区广阔,是粮、棉主要产区,饲料条件充足,青绿饲料丰富。华中型猪体型呈圆桶形,中等大小,背较宽,背腰下陷,耳稍大下垂,毛色多为黑白花,也有少量黑猪,性较早熟,母猪每胎产仔猪10~12头。其主要猪种有湖北监利猪、湖南宁乡猪、浙江金华猪和江西萍乡猪等。
4.西南型
西南型分布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四川、贵州北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该地区属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地理、气候及农作物差异较大,所以猪种在外形和生产性能方面也有明显差异。盆地的猪饲料条件丰富,可形成体形丰满、早熟易肥的肉脂兼用型猪。生长发育较快,母猪每胎产仔猪10头左右。而生长在高原的猪,则形成体质结实的腌肉型猪,母猪一般每胎产仔猪8~9头。其主要猪种有四川荣昌猪和内江猪、云南保山大耳猪等。
5.江海型
江海型分布在华北和华中两类型交界的汉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人们对猪种和培育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受华北型和华中型猪的影响,江海型猪种较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华北型影响较大的中小型黑猪,耳大下垂,背腰凹陷,四肢粗壮,皮厚多皱褶,主要品种有江苏大伦庄猪,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的太湖猪等;另一类是受华中型影响较大,毛色向黑白花过渡的猪种,主要品种有湖北阳新猪等。
6.高原型
高原型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的南部、四川的阿坝州和甘孜地区。这片区域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短。猪种表现背狭而微凹,腹小臀斜,四肢健壮有力,头狭小,嘴直长,耳小直立,皮厚鬃毛粗密,毛为黑色、黑褐或黑白花,繁殖力低,母猪每胎产仔猪5~6头。这一类型的猪生长缓慢,饲养一年体重为20~25 kg,2~3年35~40 kg,是体形小的晚熟品种。
二、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的品种
我国饲养的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的品种有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迪卡配套系、斯格、冀合白猪等优良品种。
1.大约克夏猪(大白猪)
大约克夏猪(Yorkshire,Large White)原产于英国。如图1.1所示,约克夏猪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鼻直,四肢较长,全身被毛白色,每胎产仔平均11.1头,出生质量为1.2~1.4 kg,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达到100 kg体重日龄为145 d,平均背膘厚12 mm,饲料转化率为(2.4~2.8)∶1,瘦肉率68%以上。
图1.1 大约克夏猪
2.长白猪
长白猪(Landrace,兰德瑞斯)原产于丹麦,体躯长,被毛全白,在我国都称它为长白猪。如图1.2所示,长白猪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大腿和整个后躯肌肉丰满,体躯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全身被毛白色,每胎产仔平均11.3头,仔猪初生重平均为1.3~1.5 kg,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58 d,平均背膘厚低于13 mm,饲料转化率为(2.3~2.7)∶1,瘦肉率为66%。
图1.2 长白猪
3.杜洛克猪(红毛猪)
杜洛克猪(Duroc)原产于美国,全身被毛棕色。如图1.3所示,杜洛克猪头小清秀,两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耳尖稍下垂,嘴短直,胸宽而深,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壮,全身被毛呈金黄色或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蹄呈黑色,多直立,平均每胎产仔10头,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60 d,平均背膘厚低于12 mm,饲料转化率为(2.3~2.8)∶1,瘦肉率为68%。
图1.3 杜洛克猪
4.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Pietrain)原产于比利时。如图1.4所示,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躯呈圆柱型,肩部肌肉丰满,背直宽大,每胎产仔10头左右,在较好饲养条件下,180 d体重达90~100 kg,饲料转化率为(2.5~2.6)∶1,瘦肉率70%以上。
图1.4 皮特兰猪
5.汉普夏猪(银带猪、薄皮猪)
如图1.5所示,汉普夏猪被毛黝黑,颈肩结合部有一条白带,但后躯不带白色毛,头中等大,嘴较大而直,耳型直立,体躯稍长,背宽丰圆,体质强健,体型紧凑,四肢粗壮,肌肉发达,每胎产仔10头,初生重1.3~1.5 kg,在良好饲养条件下,6月龄体重达90 kg,饲料转化率为3∶1,瘦肉率60%以上。
6.迪卡猪
迪卡猪是配套系猪,包括A,B,C,E,F 5个专门化品系。祖代包括A,B,C,D 4个品系。A系猪黑毛白肩带,B系猪棕色,C系猪白色,D系猪白色,配套系的目的是追求终端商品猪在经济性状上最大的杂交优势,因而迪卡猪在生长发育、肥育性能、胴体品质、繁殖性能、饲料转化率等方面表现出色。图1.6为迪卡猪。
图1.5 汉普夏猪 |
图1.6 迪卡猪 |
7.冀合白猪
冀合白猪包括两个专门化母系和一个专门化父系。母系A由大白猪、定县猪、深县猪3个品系杂交合成;母系B由长白猪、汉沽黑猪和太湖猪3个品系杂交合成;父系C由4个来源的汉普夏猪经继代单系选育而成。A,B两个母系每胎平均产仔数分别为12.12头,13.02头,日增重分别为0.771 kg和0.702 kg,瘦肉率分别为58.26%和60.04%。父系C的日增重0.819 kg,料肉比2.88∶1,瘦肉率65.34%。父母代AB与父系C杂交,产仔数达13.52头,商品猪全部为白色,商品猪CAB 154日龄达90 kg,日增重0.816 kg,瘦肉率为60.34%,如图1.7所示。
图1.7 冀合白猪
三、国内培育的瘦肉型猪种
荣昌猪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和四川省隆昌县,体形较大,被毛除两眼周围或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均为白色,是中国地方猪种中少有的白色猪种之一。如图1.8所示,该猪种生长育肥性能较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和自由采食情况下,15~90 k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23 g。屠宰适期以7—8月龄、体重80 kg左右为宜。体重87 kg屠宰时,屠宰率71%,膘厚3.7 cm,瘦肉率在地方猪种中相对较高,达42%~46%。由于我国地方猪种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较强、繁殖力强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杂交生产中。一般在开展杂交利用时,地方品种均作为母本,与外来瘦肉型猪种进行杂交生产商品肉猪。
图1.8 荣昌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