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一、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采取规范的方法搜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再从这些材料、数据、事实中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从时间研究上取向,可把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类型。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2)按不同的维度,观察法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类型:

①从时间上看,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②从范围上看,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③从规模上看,可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④从观察者的参与程度上看,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⑤从工具使用情况来看,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⑥从设计程度来看,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⑦从观察的目的来看,分为验证型观察和探索型观察。

(二)调查法

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作品分析法四种。

(1)谈话法。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让儿童作简单的演示,并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简单演示的谈话法又称临床法。

(2)问卷法。根据研究目的,将要搜集的问题印成书面形式,让被试回答。或将一个问题回答范围的各种可能性罗列在问卷上,让被试圈定,研究者根据被试的回答,分析整理结果。

(3)测量法。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测得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在心理学中,常用来测量智力和个性特征。

(4)作品分析法。研究者从儿童的艺术作品或学生作业、日记、考卷中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这种方法也特别适合幼儿教师。

(三)实验法

(1)实验法是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在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实验法是一种有计划、有控制的观察,既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对幼儿开展的研究,更适合于儿童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进行。

(3)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四)根据婴儿对刺激注视时间不同的特点,心理学家还进一步创设了“习惯化、去习惯化”的研究方法

二、理论研究法

(1)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是对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的概括和总结。

(2)在发展心理学中,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如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3)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研究,都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

【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年,德国心理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882

C.1897

D.1987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心理过程和认识过程

B.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我们习惯上将婴幼儿期统称为( )。

A.学前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幼儿期

4.位于头颅内部的最高层,是进化过程中最近形成的部分,称为( )。

A.大脑

B.小脑

C.额叶

D.间脑

5.( )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

A.小脑

B.大脑

C.新小脑

D.脊髓

6.心理的物质基础是( )。

A.肺

B.心血管

C.人脑

D.心脏

7.位于头颅内部的中间位置,称为( )。

A.中脑和旧小脑

B.大脑

C.额叶

D.间脑和新小脑

8.儿童到( )岁时,大脑皮层变得相当成熟,大脑皮层区表面的大小占相应于成人皮层表面大小的80%~90%。

A.7

B.10

C.8

D.12

9.脑和脊髓构成( )。

A.白质

B.中枢神经系统

C.灰质

D.外周神经系统

10.( )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A.枕叶

B.颞叶

C.顶叶

D.额叶

11.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反映。

A.被动的

B.主观能动

C.机械的

D.镜像式的

12.( )是心理的源泉。

A.客观现实

B.大脑

C.额叶

D.心脏

13.( )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A.心理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造环境

D.物质环境

1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说明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 )影响。

A.家庭

B.学校

C.态度

D.同伴

15.( )主要研究对象是3~6岁儿童,是研究人在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A.幼儿心理学

B.儿童心理学

C.幼儿教育学

D.发展心理学

16.1882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 )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三年观察,写成《儿童心理》一书,它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A.普莱尔

B.洛克

C.格赛尔

D.卢梭

17.( )指出儿童既不是天生的善良,也不是天生的罪恶,儿童的心理最初只是一块白板,它的变化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A.普莱尔

B.卢梭

C.格赛尔

D.洛克

18.( )指出,儿童教育要顺应自然,不能催熟,不应体罚,教育要注意个别差异,不要造就“稚气的博士和衰老的儿童”。

A.洛克

B.普莱尔

C.卢梭

D.格赛尔

19.( )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采取规范的方法搜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再从这些材料、数据、事实中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

A.实证研究

B.理论研究

C.基础研究

D.学科研究

20.(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调查法

21.( )是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在心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A.问卷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2.在心理学中,典型的变量关系是( )。

A.反应—刺激

B.被试—主试

C.刺激—反应

D.主试—被试

23.负责高级神经活动的是( )。

A.小脑

B.间脑

C.桥脑

D.大脑

24.心理过程不包括( )。

A.认识过程

B.情绪过程

C.意志过程

D.行为过程

25.一项正规的研究其样组一般不少于( )人。

A.30

B.20

C.15

D.10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学将心理过程划分为( )三类。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

2.认识过程包括( )。

A.感知

B.想象

C.记忆

D.思维

3.心理现象分为( )两大类。

A.心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4.我们将儿童期划分为以下阶段:胎内期、( )。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早期

D.幼儿期

5.调查法包括( )。

A.谈话法

B.问卷法

C.测量法

D.作品分析法

6.人的大脑皮层可以划为四个机能分工的叶,分别是( )。

A.枕叶

B.颞叶

C.顶叶

D.额叶

7.从观察的目的来看,观察可分为( )。

A.验证型观察

B.群体观察

C.探索型观察

D.个体观察

8.我们通常把环境分为( )。

A.人造环境

B.心理环境

C.物质环境

D.社会环境

9.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 )两大类。

A.实证研究法

B.横向研究法

C.理论研究法

D.纵向研究法

10.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 )三种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统计法

11.在心理学界,对心理过程有两种观点,它们分别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三分法

D.二分法

1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研究者称为( ),把被研究者称为( )。

A.主试

B.被试

C.刺激

D.反应

三、填空题

1.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从此,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在心理学界,对心理过程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将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亚过程,学界称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两类。意志过程被包含在情感过程中,学界称为_____。

4.心理现象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5.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其中的核心是。

6.心理学把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称之为。

7.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_____________的反映。

8.我们将儿童期划分为以下阶段:胎内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早期、_____________、童年期等。

9.我们习惯上将婴幼儿期统称为_____________。

10.如果多次让婴儿接受一种刺激,由于对原有刺激形成“________ ”,婴儿会减少对它的注视时间。这时再呈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会对新刺激“________ ”,表现为注视时间延长。

11.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过程是,情感过程是,意志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

12.在婴儿知觉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测量是________。

13.心理学将心理现象(简称________)分为心理过程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14._______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________。

15.一个神经信息传遍全身不超过_____________秒。

16.位于头颅内部的中间位置,称为________。

17.________主要控制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维持大脑各部位的兴奋性,负责处理情绪反应。

18.________主管运动协调等。

19.外周神经与感觉器官、肌肉、骨骼、内脏、腺体等相联系,形成从外周到中枢的________。

20.脑和脊髓构成________。

21.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

22.大脑表面覆盖着3~4.5毫米厚的灰质层,叫____(简称_____)。

23.________与视觉有关,________与听觉有关,________与躯体感觉有关,________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24.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分别管理着身体_____________的那一半。

25.________是心理的源泉。

26.我们通常把环境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7.________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2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说明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_____________影响。

29.所谓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寻求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30.________主要研究对象是3~6岁儿童,是研究人在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31.1882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三年观察,写成《________》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3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四、名词解释

心理学 观察法 实验法 幼儿心理学

五、判断正误

1.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

2.心理过程不仅表现在人们的物质活动中,也表现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 )

3.“心理”,本质上是“脑理”。( )

4.大脑皮层的绝大多数部位承担着具体的感觉和运动的机能。( )

5.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 )

6.一项正规的研究,其样组一般不少于30人。( )

7.大脑右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计算,保障连贯的、分析性的逻辑思维。( )

8.儿童到7岁时,大脑皮层已变得相当成熟,但脑结构机能活动的确定类型要到16~17岁时才形成。( )

9.没有客观现实,人脑也可以产生心理。( )

10.初生婴儿的大脑犹如一张白纸。( )

11.婴儿具有朴素的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知识。( )

12.幼儿心理学确切的学科名称应该是婴幼儿心理学或学前儿童心理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

13.对儿童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就是惩罚。( )

14.在婴儿知觉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研究是注视行为。( )

15.新生儿偏好于母亲的声音。( )

16.如果多次让婴儿接受一种刺激,婴儿就表现为注视时间延长,这就叫“去习惯化”的研究方法。( )

17.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是可以离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的。( )

18.婴幼儿是成人的缩小版。( )

19.心理不是一种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反映,是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的映像。( )

20.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总是带有一层自己特有的主观色彩。( )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我们最普遍、最熟悉、最真切的现象,但也是世间最复杂、最深奥、最难以捉摸的现象”?

2.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3.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的反映与镜子的反映有哪些本质区别?

5.观察法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6.科学儿童观的内涵是什么?

七、论述题

“心理”,本质上是“脑理”。大脑结构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地扩建、叠加、重组和整合有什么意义?

【练习与思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C 7.D 8.A 9.B 10.D 11.B 12.A 13.B 14.C 15.A 16.A 17.D 18.C 19.A 20.B 21.C 22.C 23.D 24.D 2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C 4.ABCD 5.ABCD 6.ABCD 7.AC 8.CD 9.AC 10.ABC 11.CD 12.AB

三、填空题

1.心理学

2.冯特 心理实验

3.三分法 两分法

4.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5.思维

6.个性

7.主观能动

8.幼儿期

9.学前期

10.习惯化 去习惯化

11.基础 动力 调控

12.注视行为

13.心理 个性心理

14.人脑 机能

15.1/10

16.间脑和新小脑

17.间脑

18.新小脑

19.神经信息环路

20.中枢神经系统

21.大脑

22.大脑皮层 皮层

23.枕叶 颞叶 顶叶 额叶

24.相对

25.客观现实

26.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27.观察法

28.态度

29.刺激 反应

30.幼儿心理学

31.普莱尔 儿童心理

32.实证研究法 理论研究法

四、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实验法:是一种有计划、有控制的观察,是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它既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

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3~6岁儿童,是研究人在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五、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六、简答题

1.答:(1)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心理现象,是人类最普遍、最熟悉、最真切的现象。但人的心理又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境中产生着认识和体验,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道德水准和性格特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造就自己行为特征和形成自己稳定的态度。(2)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要经过十七八年的漫长发展过程。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中生活,并接受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训练,学习并掌握一系列特定文化中的社会规范、交往方法和生活技能,最终形成一种整体的精神面貌。(3)然而,无论是心理现象的发生还是发展又是世间最复杂、最深奥、最难以捉摸的现象,“脑理”至今都还是世界三大奥秘之一,还是一个“黑箱”,成了我们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说,心理现象是我们最普遍、最熟悉、最真切的现象,但也是世间最复杂、最深奥、最难以捉摸的现象。

2.答: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共同构成我们每个人的全部心理生活。心理过程是个性的基础,而个性形成后又会直接影响心理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心理过程是动态的心理现象,而个性则是静态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就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答:所谓“主观能动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第二,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现实的反映;第三,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第四,心理的主观能动性,在婴儿身上,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大脑里保存着人类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基本行为模式。

4.答:心理的反映与镜子的反映有着本质的区别:(1)心理的反映与镜子的反映不是一回事。(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它受个体态度、经验等的影响,从而影响对现实的反映,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带有一层自己特有的主观色彩;且人的行动过程和结果也会随时反馈到大脑中,接受大脑的评价或修正。(3)而镜子的反映则是另一回事,外部世界里有什么则镜子里就有什么;如果外部世界什么也没有,镜子里也就没有镜像了。

5.答: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按不同的维度,观察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从时间上看,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2)从范围上看,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3)从规模上看,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4)从观察者的参与程度上看,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5)从工具使用的情况来看,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6)从设计程度来看,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7)从观察的目的来看,分为验证型观察和探索型观察。

6.答:科学儿童观的内涵是: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是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的身心具有独特的发展途径和规律。幼儿期对儿童乃至人的一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他们既稚嫩,又充满生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幼儿期的特点,由衷地尊重幼儿。只有树立这样的儿童观,我们才能真正地接近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保护他们。

七、论述题

答:(1)“心理”,本质上是“脑理”。这句话就是说,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而“心之官则思”则是生产力不发达的最原始猜测。(2)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脑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底层,称为脊髓、延脑、中脑和旧小脑,负责基本的生理机能,如呼吸、心跳、血压、反射、视听感觉综合、动作平衡和身体协调等。第二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中间位置,称为间脑和新小脑。间脑主要控制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维持大脑各部位的兴奋性,负责处理情绪反应。新小脑主管运动协调等。第三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高层,是进化过程中最近形成的部分,称为大脑。主要负责高级神经活动,如思维中的分析、综合和决策等。另外,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向全身各部位发出大量神经纤维,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与感觉器官、肌肉、骨骼、内脏、腺体等相联系,形成从外周到中枢的神经信息环路。神经信息在这个环路中,以每小时360公里,也就是每秒钟100米的速度迅速传递着,一个信息传遍全身不超过1/10秒。(3)正是由于大脑结构在进化过程中不断的扩建、叠加、重组和整合,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把得到的刺激信息通过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加工、整理,作出决策,然后发布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状态又会通过信息环路反馈给大脑,以便对活动作出调整。大脑结构在这种进化过程中不断的扩建、叠加、重组和整合,保证了人对客观现实作出清晰的反映,它的活动产生也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 PvkE+jpL9qsNLIOvfsj7tvIcDumLVJ3EAKyhQiYBbg4wp64sJ1PANVPZMr3L/yp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