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飞扬的蒲公英

蒲公英大概在很多人童年的记忆中,长期占据一席之地。田野间或草丛中,蒲公英的果实如同白色的毛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蹲下身凑上前去用力吹气,“毛球”就会分开,变成一支一支细小的“降落伞”——蒲公英的每个种子上,都带着形如伞状的精巧白毛,借着风力,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向天空。当然对于植物而言,蒲公英希望借此装置,让种子尽力飞向远方,将自己的后代传播到他乡;但对于孩子们而言,在草丛里吹蒲公英,是悠闲午后的阳光下,永远乐此不疲的游戏。

蒲公英,花金黄色,叶子贴地生长。

蒲公英的种子上带有白毛,形如降落伞状。

大概是因为蒲公英那带着“降落伞”的种子太过知名,以至于它们金黄色的花朵反而遭遇冷落——蒲公英的花朵迎着太阳开放,阳光照射,它们便绽放开来,日落之后又重新合拢。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金簪草,“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民间又把蒲公英称之为婆婆丁,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有个插曲——“婆婆丁黄,婆婆丁黄,婆婆丁在墙外面静静的黄”,该电视剧以北京城为故事场景展开,此插曲也说明了蒲公英在我国北方的普遍。

当然没人怀疑蒲公英是一种菊花——我们印象里的菊花,就是如此黄澄澄金灿灿的模样。科学家将植物分门别类,归属到不同等级的类群中,同一类群中的植物,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作为毋庸置疑的一种菊花,蒲公英被归为菊科蒲公英属,这里的“科”“属”相当于等级单位。同样,除了蒲公英,许多印象中与蒲公英相似的“野菊花”,也是隶属于菊科的植物。

黄鹌(ān)菜,花小,黄色,植株常细长。

那些菊科植物同样生于房前屋后、都市草坪抑或田野中,它们和蒲公英的相似点在于:同样开出金色或者黄色的小花,成熟的种子上面也同样生有白毛,微风起伏,种子在白毛的带动下飘向远方。这些黄色的菊科小花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黄鹌菜,它们的花比蒲公英小许多,自华北以南,全国都可见到。此外还有苦菜和苦荬菜,前者略显柔弱,后者叶子围绕着茎生长,称之为“抱茎”。此类常见的黄色小花里,最“凶狠”的可能要数苦苣菜,它的植株大都强壮,叶片边缘常为刺状,不过花朵就不如蒲公英那般精致可人。

紫花地丁,花紫色,叶子箭头状。 x1hv9p2uTdZRqvVKZ/BqGuOHMEU2crmoU4NZMtJyGZnS03Wwdq61QQRDTAKh626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