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国外方面,洛奇赤(M. Rokeach,1973)认为,价值观是一种持久性的信念。舒柏(D. E. Super,1980)认为,价值观是一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它或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种相互联系,或是一种物质条件。霍夫斯泰德(G. Hofstede,1984)说,价值观是一种偏爱某种情形胜过其他情形的普遍倾向。费瑟(N. T. Feather,2004)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动力系统,为人们提供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国内方面,李德顺(1993)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心目中关于一切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和标准的总称。罗国杰(1998)认为,价值观是对于什么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陈章龙(2004)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在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袁贵仁(2005)认为,价值观是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姚永松(2006)指出,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观念系统。唐昆雄等学者(2007)认为,价值观是用来判定行为好坏的标尺。薛利锋(2011)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周围客观事物的重要性、作用的总体评价。综上所述,价值观是人们看待事物重要性的偏好、评判事物好坏的尺度或选择事物优劣的标准。
什么是职业价值观?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对此展开了持续的探讨,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职业价值观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职业价值观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研究的热门课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舒柏和霍波克(D. E. Super,R.Hoppock,1950)在对文献信息检索的过程中发现,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的某些特质,如收入、成长和独立性等是相关的。后来金斯伯格(E. Ginzberg,1951)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1962年舒柏(D. E. Super)提出,职业价值观是表达个人内在需求及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因素,也称工作价值观(D. G. Zytowski,1994)。金耐尼(Kinnane,1963)等学者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体现(沈洁,2010)。
卡勒贝格(A. L. Kalleberg,1997)从工作需求与满意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于其工作活动赞同和尊重的渴望程度,能反映个人从工作情境中所要追求的条件及管理行为是否适合其条件。伊利泽等学者(D. Elizur & A. Sagie,1999)提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施瓦兹(S. H. Schwartz,1999)指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罗斯等学者(M. Ros,S. H. Schwartz,S. Surkiss,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得到的终极状态或行为方式的信念。尼科劳乌等学者(L. Nikolaou & I. Robertson,2001)分析指出,职业价值观是对各种工作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为社会所接受的偏爱程度,是引领人们对于工作本身或某一特定工作的实质意义,如经济报酬、勤劳、忠诚、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自我实现等形成偏好的认知和意向。费瑟(N. T. Feather,2004)进一步指出,个体职业价值观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
国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要稍晚一些。1979年韩进之等人开始对我国青少年的职业进行调查分析。之后陆续有一些相关研究。黄希庭等学者(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表现,是人们对职业需要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宁维卫(1996)坚持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凌文辁等学者(1999)分析指出,职业价值观或择业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一个人对社会职业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
新世纪以来,职业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余华等学者(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社会上某一种职业的优点和劣势以及重要性的内在标准,是个体看待职业的一种态度,它给个体的职业选择、积极认真达到工作目的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于海波等学者(2001)指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职业、职业选择和工作结果形成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相对稳定的信念系统,决定着人们的择业倾向和工作态度。金盛华等学者(2005)认为,职业价值观为个体看待、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姚永松(2006)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主体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和对与工作相关的事物、环境、关系、目标和行为等的主观判断。余新丽等学者(2006)指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或态度倾向。沈文英(2008)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依据自身需求对职业以及自己职业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价与看法。梁润华等学者(2008)、张宏等学者(2009)以及黄红梅等学者(2010)均赞同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倾向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黄英等学者(201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和个人价值取向有着密切联系。袁继道(2011)指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职业期望,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薛利锋(2011)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的选择、评价和价值取向的总的看法,贯穿着个人学习、生活、择业和就业的全过程,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并影响其工作态度和劳动积极性。汪丹(2011)指出,职业价值观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发挥导向作用;其次是一种标准,既是自我评价和职业选择的标准,也是职业发展的标准;最后是一种信念,贯穿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全过程。综上所述,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和群体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体现,是对职业选择、判断和评价的一种态度和信念。
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得益于国内外一批学者积极对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理论进行探索。以特质和因素为基础,旨在关注人与职业之间的相互匹配程度,实现最佳匹配和选择的职业选择理论,包含了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动机、心理动力和职业兴趣等代表性学说。在众多学者的长期努力下,最终形成了职业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多种职业理论。其中,职业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金斯伯格(E. Ginzberg)和舒柏(D. E. Super)等学者。金斯伯格认为职业选择分为空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舒柏提出职业选择因才能、兴趣和人格而各不相同,包括探索和固定阶段。“职业锚”理论的代表人物施恩(E. H. Schein)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自我探索过程。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K. Marx),他认为人是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具体的,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人的发展是人的个性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和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下的整体发展。正是因为有了以上这些基础理论的支撑,国内外职业价值观教育才有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和推广应用。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对职业价值观教育规律的探索,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职业价值观的内涵、结构、背景、行为和相关领域关系的研究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詹万生等学者(1986)就开始探讨大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90年代以后,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指导、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政策,多元化发展使得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逐步转变为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发展为主导,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身的职业选择行为。白利刚等学者(1996)以霍兰德职业理论为基础,把职业价值观分为现实、研究、艺术、社会、企业和常规六种类型。一些学者从自己的理论假设出发划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并通过实证研究加以论证。有的学者则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验证。芮雪(2011)分析指出,2007年之前我国高校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大学生;之后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日益增多。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与规律探索逐渐得到高度关注和积极开展。李忠军(2009)认为,大一应侧重实施职业启蒙,开展职业定向教育;大二侧重职业体验教育;大三侧重成长反思教育;大四则侧重开展职业去向和择业指导。汪丹(2011)指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有明显的经济性、主体性和随意性,以及功利化、短期化和多元化特点。薛利锋(2011)也认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要遵循渐进性发展规律:大一是选择阶段;大二是成熟阶段;大三、大四是独立与成熟的反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