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创业和创新

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创业离不开创新,创业与创新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美籍奥地利学者波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1985年出版的枟创新与创业精神枠中说道:“创业精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出来产生新的财富。”可见,创新对创业是多么重要,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和本质。

1.2.1 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中充满了触手可及的、全球性的、爆炸性的知识、经验、劳动力和资本;技术在迅速而残酷地更新和淘汰着。往往一个新产品或新技术在还没有上架或推广就已经被淘汰。科技日益发展,信息快速更替。如今的技术创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如贝尔实验室和麻省理工这样少数几个卓越的研究中心。未来,技术创新发生在班加罗尔、北京或布里斯班的几率与发生在波士顿、布里斯托尔或巴塞尔的几率是一样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技术的迅速落伍使专利失去了它原本的效力和效用。另外,公司的竞争不再像早期一样仅依靠贸易保护、货币限制、某地优质廉价的劳动力,以及配合默契的知识集群就能获得成功。能够维持优势并得以长期发展下去的唯一方法是持续不断地创新。创新不能只体现在产品上,更要体现在商业活动的所有方面以及持续不断地经济增长率上。当然,企业中的创新早已是家常便饭。正如,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认为,没有创新,20世纪的主流经济不可能产生空前的巨额财富。所以在当今社会,企业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不断创新。

1.2.2 创新的定义

1)创新的概念

“创新”一词早在枟南宋·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枠中就曾提到,创新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的意思。韦氏词典对“创新”下的定义是: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也就是说,“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有所未有)都属于创新(李满苗、张和仕,2001)。

国际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是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他在1912年出版的枟经济发展理论枠以及1939年出版的枟经济循环理论枠中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可是当年这个概念并未得到广泛关注。直到美籍奥地利学者彼得·德鲁克于1985年出版了枟创新与创业精神枠后,当年熊彼特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1928年熊彼特在其首篇英文版论文枟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枠(Instability ofCapitalism)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并在1939年出版的枟商业周期枠(Business 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理论。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就是引入新的技术或要素组合方式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创造财富潜力的行为就是创新。

杰克·M.卡普兰、安东尼·C.沃伦在枟创业学枠第2版中提出:成功创新是在某种商业模式下,使用新的技术知识和/或新的市场知识,以合理的价格为购买产品的顾客提供一个新的产品和/或服务。

自20世纪60年代起,管理学家们开始将创新引入管理领域。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枟动荡年代的管理枠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的含义是系统地抛弃昨天,系统地寻求创新机会,在市场薄弱的地方寻找机会,在新知识萌芽时期寻找机会,在市场的需求和短缺中寻找机会。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以称为创新。他还在枟创新与创业精神枠一书中提出:创新是企业家的特定工具。他们利用创新改变现实,作为开创其他不同企业或服务项目的机遇。

2)创新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综合性思维,它存在于多种思维形式之中,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又有共同的机制,就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

扩散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在思维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散开去,通过知识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解决办法。这种思考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它允许标新立异,也可以“海阔天空”“异想天开”,从已知的领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

集中思维又称收敛思维,它是从众多的信息中引出一个正确答案或大家认为满意的答案的过程。也就是说,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点,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集中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创新性成果。也就是说,只有借助扩散思维,才能广泛发散,自由联想,提出多种有价值的设想或方案,为创新发明提供条件。同时,又必须依靠集中思维,对各种设想或方案进行筛选和整合,才能提供条件。同时,又必须依靠集中思维,对各种设想或方案进行筛选和整合,才能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完成创新活动。任何一个创新活动的过程,都是经过从扩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扩散思维,多次循环往复的结果。因此,在创新活动中,我们既要充分重视创新思维的扩散性,又要善于进行集中思维,只有做到扩散度高,集中性好,才能提高我们的创新性思维的水平。

1.2.3 创业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企业失去了创新将难以长期生存,就不会产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创业者都很重视创新,他们也很欣赏能为企业带来创新的人才。实际上,创业者并不一定要靠开拓创新来获得成功,当他们自己不是创新来源时,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寻找创新,将之转换并用于自己的公司。因此,创业者抓住创新本质、促进创新的产生和加强对创新的管理是很重要的。

在绝大多数企业的初创阶段都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在同类企业较多的情形下,新创企业必须有创新,才能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创业因创新而生,创新因创业而得以实现。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对创新的理解和定义有很多种。对创业者而言,做突破自己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事情就是创新,这些事情可以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也可以是自己没有尝试过的。它强调的是创新行为的发生,而不是创新作为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概念。它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创业者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使自己的某一个方面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创新的本质不是技术,不是工具,也不是操作,创新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概念,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创新的前提是创意,创新的延续是创业。比尔·盖茨曾经这样阐述创意:“创意犹如原子裂变一样,只需一盎司,便可带来无以计数的商业效益。”爱因斯坦说:“我们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是无法在我们思考和创意的相同层次上获得解决的。”所以创意和创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有通过创业的途径才能使创意和创新落到实处。

1)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是创业的灵魂,是创业的本质

创业通过创新拓宽商业视野、获取市场机遇、整合独特资源、推进企业成长。要进行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创新能力、技术、资金、创业团队、知识和社会关系等都是重要的创业资本。其中创新能力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创业资本,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具有持续旺盛的创新精神,需要独特、活跃、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产生富有创意的想法或方案,才可能不断寻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最终获得创业成功。创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更是必须依靠持续创新。纵览世界,绝大多数今天的工业巨擘,四五十年前大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有的在当时甚至尚未创建。它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创新开始创业,以不断的创新追求卓越,从而推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创新与创业内容的相似,并不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因为,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创业与创新二者目标同向、内容同质、功能同效。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创业与创新要有机结合。创新与创业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新和创业两者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创新是创业的先导和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

2)创新价值的体现在于创业

创业活动需要不断打破旧的秩序,创造新的机会。因此,变革和创新贯穿于企业的创业过程中。创新与创业活动无法分开,没有创新的创业不可能持久,而没有创业的创新不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创新的机制是在某种程度上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增长,造福于社会。而实现这一转化的途径就是创业。

创新经常被视为创业者获得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和创业成功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创业需要一个契机,除了市场定位的准确,第一次创业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如果你拥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人脉资源、经营智慧,你的创业就大大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增长,造福人类社会。否则,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将创新的价值转化为具体、现实的社会财富。创业者可能不是创新者或发明家,但必须具有能发现潜在商业机会并敢于冒险的特质;创新者也不一定是创业者或企业家,但其创新成果则必须经由创业者推向市场,使其潜在价值市场化,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历史上每次划时代的创新成果往往都是通过创业进入市场,进而催生出一个或若干庞大的产业部门,为社会、企业和创业者带来巨额财富。如1876年发明的电话成就了全球通信产业和诺基亚、摩托罗拉、贝尔、朗讯等一大批跨国公司;1885年发明的汽车造就了通用、福特、戴克等一批世界汽车业巨头;1903年发明的飞机开创了波音、空中客车等公司辉煌的业绩;1941年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计算机使得IBM和英特尔成了IT界的霸主;个人PC机诞生于1981年,催生了成长业绩惊人的微软、戴尔等作为后起之秀的世界级企业;1995年前后电子商务投入市场,亚马逊书店、阿里巴巴等一批网络企业应运而生。

3)创业的本质是创新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是变革。创业应该是具有创业精神的个体与有价值的商业机会的结合,是开创新的事业,其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是创新和超前行为。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创业者来说,光有创新是不够的,但没有创新的创业活动难有后劲。创新与变革紧密关联。创业者不改变自己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就难以识别创业机会,也无法做到创新。对于创业者及其所创建的企业来说,创业与发展的过程永远是不断变革的过程。

美国长期从事创业研究的著名学者加特纳曾调查了36位学者和8位商业领袖,归纳出90个创业属性,最终发现对创业活动强调最多的属性是创新,诸如新事业的创造、新企业的创建与发展、新事物附加价值的创造,通过整合资源和产品或服务创新,为了把握机会的资源筹集创新等。很多创业者依靠新的产品或服务而创业,并努力将创新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社会。从这点看,创业实际上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过程,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创业精神是一个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服务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出来并创造新的财富。

可见,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就是将新的理念和设想通过新产品、新的流程、新的市场需求以及新的服务方式有效地融入到市场中,进而创造新的价值或财富的过程。缺乏创新,就不会有新企业的诞生和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所以创业本质就是创新。

4)创业推动并深化创新

创业可以推动新发明、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科技创新,因而提高了企业或是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了经济增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商业部等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发表的报告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创业型企业的创新占美国全部创新的一半以上,同时占重大创新的95%。

创新的动力大致可以分为好奇心和事业心两大类。好奇心是一种最淳朴的创新驱动力,它往往产生于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与好奇心驱动不同,创业是一种事业心驱动。众所周知,创业过程充满了各种挑战,有些挑战甚至是创业者未曾遇到过的。对于有事业心的创业者来说,压力是最好的动力。在压力之下,人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创新能力。因此,创业者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战胜各种挑战,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JJJ2NnQAmxNb59/OG9OmhAVjamgOxscfJDngO2W1+XHlfKq+eHvt1FTx1A2HfV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