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人人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大脑

心算8 388 628乘2得多少,预备!开始!你能在非常短的几秒钟时间里计算出结果吗?有个年轻人能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对这组数字进行24次2倍相乘运算,而且每次都能算得对;一个男孩能够在任何时候告诉你当时的准确时间,甚至是在他睡着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能准确判断20英尺开外物体的精确尺寸;还有一个小孩6岁的时候就能画出栩栩如生、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画,她还举办过个人作品展览。不过这几个孩子中没有一个能学会自己系鞋带,事实上,他们的智商都低于50。

大脑可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东西。

你的大脑也许没有那么古怪,不过它也是非常特别的。作为地球上最复杂的信息传感系统,你的大脑完全能识别这张漂白了的木头(纸)上面黑色并歪歪扭扭的玩意(字),然后推导出其确切含义。为完成这项奇迹,你的大脑要发射出一股股电流,噼啪穿行于由脑细胞构成的数百千米长的回路里。脑细胞非常小,这句话末尾的句号里可以容下数以千计的脑细胞。眨眼之间大脑就完成了所有这些过程。同样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大脑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但我们中的很多人竟一点也不了解大脑是如何运转的。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尽管当大脑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是不能同时进行多任务操作的,但是我们却都尝试过边开车边打手机;虽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大脑工作效率会明显下降,但我们却还是创造出了高压的办公室工作环境;学校设计成现在这样的结果就是让真正的学习不得不发生在家里。如果这些现象害处不大,也许会很有趣。出现这些现象,要归咎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脑科学家很少与教师、企业家、主修教育的学生、会计师、主管以及CEO们交流,除非你手边就有《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否则你就是外行。

这本书旨在让您成为脑科学方面的内行。

| 12条大脑定律 |

我的目标就是向你介绍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大脑如何运转的12件事情,我称其为大脑定律。对每一条定律,我先介绍一些科学知识,然后提出一些想法,来研究如何将定律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特别是如何在职场和学校中运用。

首先,人类还不习惯每天在桌旁一坐就是8小时。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是在运动中不断进化的,我们的祖先每天要步行至少12英里。直到现在,人类的大脑仍然渴求运动方面的体验,尤其是在久坐的人群中间。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可以提高人类脑力的原因(大脑定律1)。在长期记忆、推理、注意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经常运动的人比习惯久坐的“沙发土豆”们要表现得出色得多。我深信,将适当的体育锻炼整合到8小时工作和学习中,必将会成为一种潮流。

我们不会注意无聊的事物。读者肯定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在一个典型的幻灯片演示中,人们对无聊的情节常常无法集中精神(大脑定律4)。演示者必须用几秒钟的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将这种注意力维持10分钟左右。在第9分59秒的时候,必须做些既能调动观众情绪又与主题息息相关的事情,以重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重新开始这一循环。此外,大脑也需要休息。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本书中我用故事来说明我的观点。

是不是在下午3点左右会感到疲倦?那是因为你的大脑真的想打个盹儿。如果能小睡一会儿,你的效率可能会更高。一项研究表明,小睡26分钟让美国宇航局飞行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4%。另外晚上是否获得足够的休息,将会影响你第二天的头脑敏捷度。睡眠好,思维好(大脑定律7)。

在书中我们将认识一位奇人,他可以同时阅读两页书,一只眼睛看一页,并且能永远记住每页书中的内容。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忘性大于记性,所以,我们必须不断重复以便记忆(大脑定律6)。当你了解了大脑的记忆规则,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要主张消除家庭作业这个概念了。

本书将解释为什么两岁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反叛的举动,实际上却是他强烈探索渴望的表现。婴儿对这个世界不具备很多知识,但他们却知道如何获取它们。由此可见,人类是天生、强有力的探险家(大脑定律12),即使在我们自己打造的人造环境下,这种探索的天性也从未离开过我们。

| 没有处方 |

书中每章结束之处所提出的一些想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处方,而是希望人们重视现实世界研究的号召。正是我过去的工作激发了写作本书的初衷。我的专长是研究精神疾病的分子基础,而我真正的兴趣在于基因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在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那些迫切需要分子生物学专家参与的研究项目做私人顾问,于是便捷足先登地观察了很多涉及染色体和心理功能的研究工作。

在工作中,我偶尔会遇到一些文章、书籍,它们竟然宣称要基于脑科学的“最新进展”改变我们教书和做生意的方式。我当时觉得诚惶诚恐,担心作者是不是阅读到了我完全没有掌握的一些文献。我曾涉猎脑科学的几个研究领域,但我对能够指导教育和商业的最佳实践却一无所知。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完全理解人类的大脑是如何知道怎样拿起一杯水这样的问题,那就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其实也没有必要恐慌。那些声称脑研究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成为好教师、好家长、出色的商界领袖或优秀学生的主张实在是不足为信。本书之所以呼吁研究大脑,只是因为我们所知道的不足以成为规范。我想通过本书尝试抵制社会上流传的种种神话,如“莫扎特效应” 、左脑/右脑人格 ,为了让孩子进入哈佛大学,在他们还在子宫里的时候给他们听语言录音带,等等。

| 返回丛林 |

现在,我们对大脑有了一些了解,这要归功于多个专业领域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他们是研究大脑组织的生物学家、研究行为的实验心理学家、研究脑组织如何与行为关联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以及进化生物学家。虽然我们对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还知之甚少,但人类的进化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不稳定的室外环境下生存,人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大脑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我称这为大脑的性能图。

书中探讨的每个主题——运动、生存、回路、注意、记忆、睡眠、压力、感觉、视觉、性别以及探索,都涉及这个性能图。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四处走动,我将其理解为运动。环境的不稳定性导致我们大脑的构成方式极其灵活,让我们能够通过探索来解决问题。从犯过的错误中学习,吸取教训,以便我们能够在野外环境中生存,这意味着要留意某些事情,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创造记忆。虽然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将这些能力“随手”塞在了教室和办公室小隔间里,但我们的大脑实际上是为了人类能够在丛林和草原生存下来而发展的,我们还没有超出这一点。

我是个好人,就是脾气有些暴躁。因此,出现在此书中的研究文章,首先要交给波音公司(我曾为这家公司做过一些咨询)的一个机构审核,这个机构被戏称为MGF:梅迪纳坏脾气代理。书中的各项研究都经过同行评审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并多次被引用。(还有大量的参考资料没有收入此书,为方便阅读,读者可以通过查询www.brainrules.net了解它们。)

从总体上看,书中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类似教室这样的教育环境、类似办公室小隔间这样的职场环境,都是有违天性的,不适合人类大脑充分发挥功能。如果你想做些变动,可能要把它们通通拆掉,然后重新开始。

从很多方面讲,重新开始是本书的全部意义所在。 iJuSkMgHiQ+xhWvmEDCbxQCyhUhcg0QsZvB3TSMxxQV38LuqUbmCV/sUMJbzD0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