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2

走过迷雾地带

“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姬十三

几年前,我是一个神经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每天和老鼠脑袋打交道。

准确地说,就是要把老鼠迅速处死,并在最短时间内切下脑袋,用锋利的手术剪剪开脑壳,小心翼翼剥出新鲜的脑,放置在冰水里。为了保持脑细胞的活性,所有的动作要快,要稳。这几个步骤,我练了5年,大约可以用30秒搞定。

30秒,对神经细胞来说,已经很漫长。神经元之间通过一种叫突触的结构密切联系,然而,绝大多数时候它们并非“手手相牵”,而是通过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来维持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亲密却保持着微妙的分寸。在0.1毫秒级的时间里,两个神经元之间就完成了一次耳语。

剥出脑只是实验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用精密的仪器将脑切成400毫米厚的薄片,在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到神经细胞清晰的结构,用微米级别的电极尖端去接触,探知它们的电流特性。

我第一次在显示屏上看到神经细胞的形状,是在2001年。原来竟是这些圆锥状的小蝌蚪在支撑我们的喜怒哀乐,这桩事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那个时候我充满着对神经科学的向往初入殿堂,总想着触碰那些大得令全人类困惑的话题,我们是谁?什么是意识?我是如何成为我的?

实际的工作是另一个极端。我研究的是脑的最小结构单元,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用不同的药物和电流刺激模式做不断的尝试,以期得到一些数据,揣测各种结构之间的细微变化。

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的神经生物学家也就是脑科学家所做的事。时至如今,人类对神经细胞的特性了解已经到了相当深入的层级,科学家们清楚地知道,两个神经元之间如何通讯,如何用一些药物可以影响这种通讯,并可能改变个体的思维状态。这些工作极大促进了制药业的发展,在未来,会有基于这些研究的药物不断出现在市面上。

然而,人们还是无法准确回答那些很久以前就令人困惑的问题:记忆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梦是什么?爱是什么……关于这些,科学家们找了很多线索,他们试着借助不完整的拼图块描述整个故事格局。然而,在真相揭晓之前,谁也说不准这是不是盲人摸象。

几个月前我参加一个针对教师的研修班,应邀讲了一些脑科学的知识,期望这种沟通对教育者有所裨益。记忆的类型、学习的概念……有些信息对教学有直接的帮助。比如研究发现,记忆的读出具有情景效应,在一个环境里记下一段东西,换到另一个迥异的场景就相对不那么容易复述出来。这么一说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考试前熟悉考场那么重要。《让大脑自由》这本书里也讲到类似的例子,作者曾给一些父母指导双语教学,建议他们在家里设一个“西班牙语屋”,并为这个房间订立一个规则:那就是在这个房间只能说西班牙语。房间里可以装饰一些西班牙饰品,墙上贴满西班牙单词的大幅图片。所有的西班牙语都要在这个房间教授,英语则不在这个房间教授。果然,父母们反馈说这个方法很管用。再比如作者在第四个定律处提到,当上课到9分59秒后,观众的注意力就开始准备下降,如果不迅速做些事情,学生们的注意力就会游走,嗯,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八分钟约会”、微博客和胖奇趴那么流行了吧。

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知识都可直接帮助到教师,那天的研修班也是如此,这让人看到一门学科扎根于生活。然后,当他们想知道更多深入的东西时,我发现自己卡壳了,怎么说清细胞的长时程增强和艾宾浩斯规律之间的关系呢?这之间隐隐有条灰线,你可以很轻易下断语说:“就是这样嘛!”但,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未免会嘀咕吧。

现状似乎就是这样,人们熟悉神经元层面的事,也似乎能描述清楚大脑在整体上是怎么表现的,但在两者之间,有大片的迷雾有待拨开。

约翰·梅迪纳试图做一个扫雾者,带着早起的读者,走过迷雾地带,还原整个街区的真实图景。对作者来说,这是极大的挑战,而对于读者来说,这是幸事,全景式的写作让外行读者轻松把握到这门学科最激动人心的核心所在,浏览到那些最能有效指导生活的知识。与市面上许多此类书不同,它是一本由真正的神经科学家撰写的书,严谨靠谱,同时还保证了阅读快感,我迫不及待地等着本书中文版的面市。 JnMJ+5jGcyU2Sa1j5Pz9xA03Rxf1PNjCUQF/8NNe7kieEU1GvHxIsjAVZj7790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