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策 察疑

【本策解读】

察疑,就是察辨解疑,明察释疑;识别朱紫,甄别宫商;上情下达,内外兼听。 诸葛亮曰:“察疑之政,谓察朱紫之色,别宫商之音。”

本策共计4个自然段,主要论述察疑之政,其内容为:①察辨解疑的政务就是识别朱色和紫色,分辨宫音和商音;②君主治理国家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③君主判决狱讼与执行刑罚,最担心的是案情不明而误判错判;④君主审理案件与定罪量刑,要务必问清案由和区分不同案情。

本策主旨说明:一方面,物有异类,形有同色,君主要善于明辨是非,识别真假。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于远,疑生于惑。物有异类,形有同色。所以,君主要辨识朱紫,甄别宫商,明辨是非,识别真假。

另一方面,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君主要做到上情下达,内外兼听。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知己而患不知人;不患外不知内而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而惟患上不知下。所以,君主要做到知己知人,上情下达,内外兼听。

本策经典表述: 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物有异类,形有同色。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参考导读】

马黎丽等《诸葛亮全集》曰:“察疑篇”论述“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对有疑问或不明确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明察,辨别是非,识别真假,才能治理好国家。遇到大疑难,还应“谋及庶士”,采纳群众意见。如果不分清是非曲直,奸佞小人就会乱政,国家就会衰败。

严锴等《诸葛亮兵书》曰:“察疑篇”论述明君要善于明辨是非,知晓条件情况。作为领导者,对于各种情况要深入并实际地予以了解,不要只立足于个人的狭小天地,要知人知外、知下知贱,从而积极地去调整各方面。反之,则上混下乱,自然朝纲失纪,法度失明,群臣各怀狡诈利己之心,相互怀疑,必然招致祸患。

郑吟梅等《诸葛亮兵法》曰:“察疑篇”论述对存有怀疑或者情况不明的问题,要进行调查分析,辨明真象。首先论述,以分辨颜色和区别音律为例,既说明了仔细察辨的必要,也说明了察辨之不易。当政者绝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臆断作为决策的依据,而要察明实情,分辨本质,正确决断。其次论述,以赵高指鹿为马和范蠡献越美女为例,既强调说明当政者了解下情的重要性,也强调说明了识人、用人的至关重要性。当政者只有了解下情,按实际情况办事,才能得到举国支持,人人效命;当政者识人、用人也要有察疑的自觉,学会察疑的本领。再次论述,以审理案件和识别罪犯为例,既说明辨明情况,正确决断的重大关系,也说明听其言观其色,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其本质。

【原文】

5.1 察疑之政,谓察朱紫之色,别宫商之音。故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于远,疑生于惑。物有异类,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guā lóu)似瓜,愚者食之。

5.2 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lǐ)贡越姜女,吴王不以为惑。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故圣人不可以意说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而有大疑者,“谋及庶人”。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

5.3 故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或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强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

5.4 惟明君治狱案刑,问其情辞。如不虚不匿,不枉不弊,观其往来,察其进退,听其声响,瞻其看视。形惧声哀,来疾去迟,还顾吁嗟,此怨结之情不得伸也。下瞻盗视,见怯退还,喘息却听,沉吟腹计,语言失度,来迟去速,不敢反顾,此罪人欲自免也。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译文】

5.1 察辨解疑的政务,是说识别朱色和紫色的差异,分辨宫音和商音的不同。这是因为紫红色容易混淆大红色,淫靡之音容易扰乱高雅音乐。混乱生于疏远,疑问产于迷惑。物种各有不同的种类,形体颜色却有相似之处。白色的石头如同美玉,愚蠢的人却以之为宝;鱼的眼睛好似珠宝,笨拙的人当宝收藏。狐貉看上去形状似犬,乡野村夫精心蓄养。苦涩的栝蒌形体似瓜,愚蠢的人却以它为食。

5.2 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竟不以为疑;范蠡进贡越国美女,吴王夫差却不以为惑。常言道,计谋犹豫不定就无法决定政事,办事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就功业。所以,圣人不会凭主观臆测来彰显明智,一定要以天意为准,通过占卜来了解人事的吉凶。《尚书·洪范》上说:“三个人占卜时,一定要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如果还有重大的疑难,就要向一般官吏及百姓征求意见。所以,孔子说:“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忧的是不了解别人;不担忧外界不了解内情,只担忧居内不了解外界;不担忧下边不了解上级,只担忧上级不了解下情;不担忧地位低下的人不了解地位显贵的人,只担忧身居高位的人不了解地位低下的人。”所以壮士为理解自己的人慷慨去死,年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精心美容,战马为鞭策它的人奋蹄疾驰,神灵为通晓它的人应验显灵。

5.3 所以,君主在判决狱讼与执行刑罚时,最担心的是案情不明而误判错判:有的人无罪而被处罚,有的人犯罪而被宽恕;有的人蛮横众口一词遮掩罪过,有的人弱小被人侵害产生怨气;有的人正直却被冤枉,有的人蒙冤却无处申诉;有的人诚实反被怀疑,有的人忠诚反被陷害。这些都会招致上天的反常现象,导致灾害爆发,乃至社会动乱。

5.4 所以,圣明的君主在审理案件与定罪量刑时,要务必问清案由和区分不同案情。如果犯人的供词和表现毫无破绽,就要观察他的言行举止,细听他的声音,察看他的眼神。如果审讯时神情恐惧,声音哀伤,上堂时急速,离开时缓慢,不断回头观看,哀叹之声不绝,这是有冤屈而得不到申诉的表现。如果审讯时只敢向下看,像盗贼一样四处张望,胆怯退缩,喘息不止,竖耳细听,沉吟不语,心里不停盘算,说话语无伦次,上堂时缓慢,离开时急速,不敢回头观看,这是有罪的人想侥幸过关,逃避迎惩罚。孔子说:“仔细分析罪犯犯罪的原因,认真检查罪犯犯罪的经过,详细了解罪犯的生活来源,那么坏人怎么还能隐藏呢,坏人怎么还能隐藏呢?”

知识链·辨惑

陆贾论众口毁誉

【题解】谗言流语危害严重,混淆是非,扰乱视听,使人无所适从。君臣要善于分辨忠言与恶言、区分忠臣与奸臣。

【原文】夫众口毁誉,浮石沈木。群邪相抑,以直为曲。视之不察,以白为黑。夫曲直之异形,白黑之殊色,乃天下之易见也,然而目缪心惑者,众邪误之。

【译文】众口乖持一词逆毁抑或背誉,可使石头漂水上木材沉水底。众多奸邪之人恶意造谣中伤,可使正的变歪斜直的变扭曲。摆在眼前却视而不见,明知清白则污而抹黑。弯曲的和笔直的形状完全不同,白色与黑色的颜色明显不一样,这本是天下人人都能分得清瞧得见,然而人们却眼神走错而且鬼迷心窍,是因为坏人当道是非混淆的结果啊。(陆贾著《新语·辨惑》) ph92xZmhBY5Y+A2TQJ4auLx4pmPDlYhNF1SueurMNF+B6OPdkfBmPn/HZr1x+A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