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策 纳言

【本策解读】

纳言,就是采言纳谏,直言劝谏;纳言善听,察纳雅言;危言危行,危行言逊。 诸葛亮曰:“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

本策共计2个自然段,主要论述视听之政,其内容为:①君主要采言纳谏,就是采纳众下之谋,臣下则直言劝谏。②君主要纳言听谏,就是敢于善听劝谏,忠臣则敢进其谋。

本策主旨说明:一方面,君主要采言纳谏,臣下要直言劝谏。君主要采言纳谏、纳言善听,而臣下则要直言劝谏、忠言巧谏。君有诤臣,父有诤子;恶不可顺,美不可逆。

另一方面,屋漏在下而止之在上,上漏不止则下不可居。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君主在上无所闻,臣子在下无所说。孔子不耻下闻,周公不耻下贱,行成名著而后世以为圣。

本策经典表述: 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参考导读】

图4-1 明·诸葛羲撰《诸葛孔明全集》·纳言第四

马黎丽等《诸葛亮全集》曰:“纳言篇”论述国君要善于采纳建议、接受意见,如果国君拒绝忠言,忠臣就不敢进献谋略,奸臣就会趁机专权,给国家带来祸乱。

严锴等《诸葛亮兵书》曰:“纳言篇”论述广泛听取并采纳众人的直言规谏,谓之纳谏。纳谏就是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然后判断是非,择善而从之。如果择非而从之,那就不能叫纳谏了。纳谏的目的在于采众之长以补己之短,从而更妥善地治理国家。然而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能够真正做到像诸葛亮所最推崇的圣人孔子、周公那样,始终坚持不耻下问而且正确对待下属直言规谏的,可谓凤毛鳞角。

郑吟梅等《诸葛亮兵法》曰:“纳言篇”论述纳言的重要性。不但指出了纳言的重要性,也阐明了广开言路的关键所在即领导作风问题;领导干部要乐于“纳谏”而不是“拒纳”,更要善于“纳谏”,让人敢说、肯说、愿说。“纳言篇”说明:一个领导不能充分听取下级意见,不能广开言路,听不到人民群众的呼声,那就不可能当好领导;要仔细品味“屋漏在下而止之在上,上漏不止则下不可居”的道理之所在。

【原文】

4.1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4.2 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孙;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闻,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译文】

4.1 采纳谏言作为一种政令,是讲君主怎样对待臣下直言劝谏,怎样采纳臣民的智慧和谋略。君主下边应该有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父亲下边应该有敢于直言劝说的诤子。君主或父亲有不符合道义言行的时候,臣子或儿子就要勇于直言劝谏,由此遵顺和奉行他们美好的言行,匡正和补救他们错误的言行。错误的言行不能一味遵顺,美好的言行不能抵制反对。如果纵容错误的言行,诋毁美好的言行,那么,国家一定要面临危险。

4.2 如果君主拒绝直言劝谏,那么忠臣就不敢上献治国良策,而奸妄邪恶的臣子就会独断专行,这是治理国家最大的祸害。所以,政治上清明的国家,臣子做事时就不畏危难,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政治上混乱的国家,臣子做事时则瞻前顾后,说恭顺的话,做讨好的事。这样君主听不到不同的意见,臣下也不敢有所进谏。所以,孔子不以向那些才学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周公不以同地位低下的人共事为低贱。因此,他们都能使事业成功,美名显扬,后世的人才把他们当作圣人。所以,房顶漏水滴在房屋下边,堵住漏水必须修补漏洞;房顶漏水修补不好,屋内也就无法居住。

知识链1·峻法

诸葛亮答法正书

【题解】诸葛亮治理蜀汉初期,厉行法制,严刑峻法,完全符合实际。但蜀郡太守法正反对,劝谏诸葛亮“缓刑弛禁”。诸葛亮批驳了法正的错误主张,强调了在豪强官吏中实行法制的必要性。

【原文】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译文】蜀郡太守法正向诸葛亮进谏说:“过去高祖刘邦入关,约法三章,秦国民众因此知晓刘邦的德政。而今您假借威力,据有一州,初有国家,未垂施恩德,安托百姓,况且按照主和客的礼仪,应该屈尊降下,但愿您能缓刑弛禁、以慰众望。”

诸葛亮回答法正说:“您只知问题的一面,而不知问题的另一面。秦王朝因为不实行仁政,政令苛刻,百姓怨恨,因而陈胜振臂大呼,秦王朝很快就土崩瓦解。汉高祖刘邦根据这种情况,实行宽刑弛禁,顺乎民意,因而获得了成功。蜀地的情况有所不同,刘璋昏庸懦弱,从他父亲刘焉以来,两代人都给蜀地百姓小的恩惠,政令废弛,官员们互相奉承,使好的政令不能施行,威严的刑律不庄重严肃。蜀地的豪强官吏,独揽大权,为所欲为,君臣相待的礼仪,逐渐被废弛。拿职位来恩宠他们,结果职位高了,他们反而不觉得可贵,拿恩惠来笼络他们,结果恩惠到了顶,他们反而怠慢无礼。之所以出现弊政,实在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我现在用严厉的法制使他们害怕,推行法制之后,他们才会知道什么是恩宠;用爵位来约束他们,晋升爵位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荣耀。恩宠和荣耀相互弥补,上下才能有法度。治国的真正要领,就在这里体现出来。”(资料来源:诸葛亮著《诸葛亮集·答法正书》.段熙仲等编校)

知识链2·孝经

谏诤:孝道之要义

【题解】君臣与父子休戚相关,当君臣父母有不义行为时,作为臣子的不可不予以谏诤。这才是真正的孝道之要义。君臣与父母并非圣贤,当发现他们有过失行为时,作为臣子或子女就应当陈明是非利害,敢于直言劝谏,不应当一味地服从,以免陷君臣与父母于不义。

【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曾子说:“诸如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后世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老师的教诲,现在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算是什么话呢?这算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七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诤的诤臣五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三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诤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诤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诤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诤。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诤劝阻。如果只是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资料来源:孔子著《孝经·谏诤十五章》.胡平生等译注) NrkzNU8y7fsk3YdtSDvVw7mS1pnOh059u5xxLMQbe9KnrxT7QMdRwWFiK5f27cU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