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策 君臣

【本策解读】

君臣,就是君臣关系,天地象明;君谋其政,臣谋其事;私不乱公,邪不干正。 诸葛亮曰:“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

本策共计3个自然段,主要论述君臣之政,其内容为:①君臣关系的基本规范,就是“君施仁臣上义”与“礼使臣忠事君”。②君臣上下的位置关系,就是“君朝南臣朝北”与“守三纲序六纪”。③君臣各自的行为准则,就是“君上必正臣下必端”与“私不乱公邪不干正”。

本策主旨说明:一方面,君臣要仁义至上,上下和顺,以礼相待。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君谋其政,臣谋其事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备。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

另一方面,君臣要各司其职,各修其道,上正下端。君主朝南,臣下朝北。君臣父子,各修其道。君惟其政,臣惟其事。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私不乱公,邪不干正。

本策经典表述: 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君谋其政,臣谋其事。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私不乱公,邪不干正。

【参考导读】

图2-1 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鱼水关系

马黎丽等《诸葛亮全集》曰:“君臣篇”论述君臣关系,认为君王对臣下应该仁爱、有礼,臣子对君王则应忠诚有义,上下和顺,国家才能治理好。

郑吟梅等《诸葛亮兵法》曰:“君臣篇”首先论述君臣关系,主张“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接着论述君臣各自的任务,提出“君谋其政,臣谋其事”。再次论述了各自的行为准则,提出“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严锴等《诸葛亮兵书》曰:君臣、百姓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是一个国家治理好坏与否的标志。“君臣篇”论述君臣之间各行其职,尽心尽力,上下以礼相待,使国家的教化深入人心,国家自然就太平强盛。

【原文】

2.1 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礼,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俱立矣。

2.2 是故君南面向阳,着其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景。声响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则功立,功立则万物蒙其福。是以三纲六纪,有上中下。上者为君臣,中者为父子,下者为夫妇,各修其道,福祚至矣。

2.3 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故设官职之全,序爵禄之位,陈璇玑之政,建台辅之佐;私不乱公,邪不干正,此治国之道具矣。

【译文】

2.1 君臣之间的政务关系,就像天和地之间的关系。天和地之间的关系弄明白了,那么君臣之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君主以对臣下施恩惠为仁爱,臣下以侍奉君主为道义。心怀二心者不可以侍奉君主,有疑问的政务不可以下授群臣。君臣上下喜好礼仪,百姓就容易管理。君臣上下和睦顺畅,君臣之道就具备了。君主按照礼义使用大臣,臣下以忠义侍奉君主。君主谋划国家大政方针,臣下思考具体事务。所谓政,就是端正名分;所谓事,就是建功立业。君主勤勉治理政务,大臣尽忠办事为民,那么建立功名的条件和途径就完全具备了。

2.2 因此,君主坐北朝南,面向太阳,以彰显君主的声威;臣下坐南朝北,背向太阳,以显现臣下的身影。所谓声响者,就是君主的教化和政令;所谓形影者,就是臣下的功业和成效。君主的教化和政令适当,臣下就能建立功业,建立了功业则国家也能从中受益。所以,在三纲六纪中,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者君为臣纲,臣绝对服从君主;中者父为子纲,子女绝对服从父祖;下者夫为妻纲,妻子绝对服从丈夫。各从其事,各守其位,福运就会降临。

2.3 君臣上下之间,以循礼奉法为根本的要求。父子上下之间,以养育之恩为亲情的依归。夫妇上下之间,以和睦相处为安宁的基础。身处上位品德不能不正,身处下位品行不能不端。如果处上位者不正派,那么处下位者就会变歪斜;如果处上位者出乱子,那么处下位者就会生叛逆。所以,君主应当专注于治国理政,臣下应当专注于落实具体事务。这样一来,君主就会使政治修明而成为明君,臣下就会使事业成功而成为忠臣。求学的人希望从学于贤师,从政的人希望追随于明君。因此,要设置完备的官职等级,安排合理的爵禄次序,设立督察政务的谏官机构,建立三公九卿以作为辅佐;从而使私情不能扰乱公事,奸邪不能干预公正。这样治国之道就完备了。

知识链·正己

诸葛亮正己教人

【题解】诸葛亮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正己后教人。《自表后主》是诸葛亮给后主刘禅的奏表,主要谈他的家庭和个人生活。该奏表体现了诸葛亮以身作则,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治国治军作风。《街亭自贬疏》是诸葛亮给后主刘禅的奏疏,主要是请求给予自己贬官三等的处分。该奏疏体现了诸葛亮严肃军纪,敢于担责,严于律己的治国治军作风。

【原文1·自表后主】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译文1】我以前侍奉先帝,生活上的费用依赖于国家,自己决不从事别的营生。如今我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家中子女的衣食,已经比较宽裕。至于我在外领兵作战时,没有别的收入和花费,随身的衣物和膳食,全部依靠国家,不从事别的营生,以给自己增加一分一毫的私产。到我死的时候,不会使家中有多余的资产,身外有多余的钱财,以致辜负陛下对我的深恩。

【原文2·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译文2】我以浅薄的才能,占据不能胜任的职位,亲自执掌军权,督率全军,却不能按照规章,严肃法纪,面临大事而不慎重,以致发生马谡在街亭违抗军令的错误,赵云在箕谷戒备不严的过失,这些过错都在于我用人指挥不当。我清楚对下属不了解,考虑问题不周全,按照《春秋》提出的战争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我担负的职责正好应当受到处罚。请将我的官职降低三级,以惩罚这个罪过。(资料来源:诸葛亮著《诸葛亮集》.罗志霖译注) YOt/DtbQ/WYbtZjC9o+NkhRv2PiD3G9shv1nPGu1p0aDv1fWYNFwSIoS1hmU4c8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