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共权威部门应主动作为

2013年3月初,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发现大量死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初步确定源头为上游的浙江嘉兴。截至3月12日15时,已从黄浦江累计打捞死猪5916头。

令公众最担忧的是,除了持续攀升的死猪数量、部分死猪身上检测出的猪圆环病毒,更主要的是黄浦江上游,正是上海市饮用水的水源所在。

此前,上海市环保、水务部门称,黄浦江上游原水水质较为稳定,自来水厂出厂水质也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嘉兴则回应称,当地没有疫情。如此神速的调查回应,令公众质疑声不断。

当公众最希望了解的核心问题被相关部门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地回应后,被伤害的还有一份公众的信任和期待。其结果则是引发公众更多的猜想,以致谣言满天飞,新一波舆情危机在不断发酵。

近年来,类似跨地域污染事件,并非孤例。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此前的2011年3月,徒骇河上游河南濮阳发生污染,下游山东莘县大量小麦中毒……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并非缺少跨地域治污的监管制度,而是有制度不执行,也正是有法不依,才造成了类似跨地域污染事件频发。

更糟糕的是,由于属地管理原则,在解决涉及跨地域污染事件时,缺乏统一协调执行力,以致涉事属地之间总是相互扯皮、推诿责任,对公众关切的问题,不是遮遮掩掩,就是敷衍了事,致使政府公信力丧失殆尽。

事实证明,跨地域污染事件不只是单个部门的事情,还牵涉环保、水务、食品安全等多部门,这更需要有上级权威部门牵头,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建立起从信息公开到联动协调的应急处理机制。

但在以往不少跨地域污染事件中,上级权威部门要不是缺位失语,就是责成地方进行调查和处理。而多数地方涉事方的自我“调查”倒也奇快,但因自身处于利益纠葛中,其结论往往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语境中。

在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更加突出,任何公权力对民意的糊弄和轻视,都将会被公众“用脚投票”。

就这次黄浦江“死猪事件”而言,要离画上句号显然为时尚早。目前公众只能从各当事方得到一些挤牙膏式的“碎片化”信息。由于此事件跨省域,影响大,卫生部、环保部等国家权威部门有必要尽早介入,成立第三方事件调查组,以更超脱的权威声音挤压谣言传播空间,同时启动相应问责机制。

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公共权威部门应主动作为,并进行高效的联动协作,及时和准确地回应民意关切,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这个转变,就是权力转身,即向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型政府转身。

当前,公共权威部门要切记公权力的来源、属性,不但要习惯公众质疑,更要有承受公众尖锐批评的器量。只有在政府和公民的良性互动中,公共权威部门才不至于“惰政”,公共治理才能最终走向现代善治。fkHylft8pCgf5D7LRcm6oReLmvD8gkCXjKI0eDTxdMswwzA7dlh1MhqnZWRT9p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