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汉字的结体规律及原则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世界上产生了多种文字,但是只有中国汉字发展到了书法艺术的高峰,甚至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于世,这是因为中国汉字独有的特点决定的。每一个汉字由独立的笔画按照一定的结体规律,在一个虚拟的方块里组合穿插而成。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方块,却因为每一个书写者综合修养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也有了高下之分,有的成为了书法艺术,有的仅仅起到记录标识的基本作用。我们因别人的漂亮书法心生羡慕,也因为自己的下笔无方而羞于示人。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写好中国字的要求。

写好汉字一定有方法,找到方法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文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书学理论并且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书法作品。尤其到了唐朝,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三位大家创立的颜体、欧体、柳体成为至今无人逾越的楷书里程碑,众多学书者都从唐楷入手开始了书法之路。唐楷之所以优秀,首先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结体正大,法相端庄,毫无猥琐小人之气。这也是千百年来后人一直追随其后的主要原因。

结体正大归根结底就是笔画布局合理、中正大气,法相端庄是因为笔画布局合理再加上笔法的多姿多彩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既然谈到笔画布局我们就可找到其结体规律,主要如下: 布局合理、穿插有序、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呼应顾盼、重心平稳。 我们用多米格结合部分字例来进行详细阐述:

1. 布局合理

注意每一个笔画、部首的大小、长短、高下,用分区法和辅线法在多米格中种找到对应的位置关系。笔画布局的基本原理:疏密合理、横竖得当,每一笔画的位置基本固定,如果偏离就会导致笔画挤作一团或松散无章法,也接就是老子讲的居善位。布局合理是学书者一生都要体会、琢磨、研究的课题。小到单字结体,大到章法安排都是在布局合理的范畴内进行无穷变化,否则就会流入粗野怪俗,作品不堪入目。

2. 穿插有序

各种笔画在文字中或搭接、或穿插,搭接穿插处称之为节点,是文字间架结构的重点之处,必须合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稍作移位,如果过之,则字形丑陋。另外还有部首之间的穿插互让,也要合理有序,不可随意乱摆。

布局合理

穿插有序

3. 长短相较

长短相较

有很多汉字,或重复笔画、或重复部首,遇到此种情况,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在平行的基础上,笔画可以有一些角度、疏密、长短、形态的变化,遇到主笔可以加粗加长予以强调。诚如孙过庭在《书谱》中云:“数画并施,其形各异。”重复的部首就要有主次、肥瘦、大小、高矮之分,但是,肥瘦、大小、高矮要有一定分寸,和笔画一样,是在相对空间里进行调整、夸张、变形,但是切不可过之,过则谬也。

4. 高下相倾

有很多文字是左右结构或左中右结构,除了少部分重复部首的文字如朋、赫等字的左右形态、大小基本相当外,大部分左右或左中右结构的字或齐上或齐下,或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或左居中或右居中,或肥瘦相间,书写时注意特点,不可写的呆板无趣。

高下相倾

5. 呼应顾盼

汉字中每一个笔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点画呼应、前后顾盼的,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结束,如果把笔在纸上、空中的行进路线连接之后画出来,每个字都是一个独立完整、优美动人的弧线系统图,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或急或缓,恰如彩练当空舞。这种形态在行书、草书中更突出,如果是行书、草书,那么字与字之间也要有呼应顾盼之势,书写者要精心体会、细细研磨其中的节奏、韵味给汉字所带来的特有美感。

呼应顾盼

6. 重心平稳

汉字书法最忌四平八稳毫无生机,在讲究重心平稳的同时追求生动灵活,不可僵化。汉字的重心基本在汉字的竖中心线处,重心点就是整个汉字的重力集中点,就好比一个人双脚在肩宽位置垂直站立时,重心在两脚之间,当一个人打开双臂单脚站立时,重心落在单脚处,如果重心不稳,人即摔倒。在此可以看一些图例加深对重心平稳的理解。

像帛、木、重等字,重心线和文字的竖中线重合,因为比较直观,相对好掌握,可以称为实体重心线。像身、合、封、火、道等字的重心线在哪儿呢?基本在文字的左右中心线处,因为没有实体笔画,只是重力的集中处,是虚的,所以可以称为虚体重心线。

重心平稳

重心线在力量的均衡处,就好比一杆秤,由秤杆、秤钩、提绳、秤砣组成。称物时,秤砣因为所称物体的重量大小而决定其位置离提绳远近,提绳之处就是一杆秤的重心之所在,秤砣虽小,力压千斤,书者要从中仔细体悟,找准每一个汉字的重心,不可僵化理解。掌握了这一原则,书写时则可以追求奇正、变化多样而不失均衡,在平稳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冒险,在冒险中归平稳,也就是复归其根,万变不离其宗。 fdByJj+y+JeOczXrFToPuTxoZIm/hv02zU9RXzGrlV0YX6EiAdkzhJ8+BNUbcY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