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变直为曲殊途同归,追求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的提问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如果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其启发性就可能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思维发展就得不到锻炼。而如果教师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思维上“绕一绕”、“跳一跳”,从而发现问题的答案。曲问有如下特点

(1)激发兴趣,开启思维。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后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看来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而生动活泼的曲问正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它利用其用好奇心、好胜心、表演欲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目的。在一堂《皇帝的新装》的公开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然后老师扮成记者去采访那些演员:你为什么要那么演?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为什么那么说、那么做?学生非常兴奋,课堂上充满了意趣,也充满了活力。“记者”提出的不少问题实际上正是老师讲解时想提出的问题,但如果换成老师直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那课堂会是什么样子呢?那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2)唤醒体验,激发共鸣。传统教育往往用分数掩盖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被动的灌输、机械的问答使得学生感受不到语文课程中那丰富的生活内涵,感受不到教材中隐含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使教学失去了生命力。新课程重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教材(人教版)明确提出“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读出自己”,李镇西老师如是说。曲问能以巧妙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与课文产生强烈的共鸣。

例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老山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的用法。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这时就可以换个角度来提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组织纪律呢?”当学生予以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顺便还可以回到现实生活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

例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小橘灯》一文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就可以这样提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可以继续提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例3 :钱梦龙先生在教《愚公移山》时非常好地运用了“曲问”的方法,促进了课堂教学精彩的生成。如,在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没有直接提问“龀”是什么意思、“孀妻”是什么意思,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提问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看一段教学实录:

教师: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

学生:七八岁。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从“始龀”知道的。

教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看(教师在黑板上写),“龀”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换牙。换牙时,约七八岁。

教师:对,换牙。你看它是什么偏旁?

学生:“齿”旁。

教师: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让他去吗?

学生:(一时不能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他没有爸爸!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学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例4:学习鲁迅的《社戏》,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提出问题:“请同学谈谈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课文里找出依据。”有教师这样提问:“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与哪位小伙伴交朋友呢?”同样的问题,一个直问一个曲问,教学效果大不相同。第一种问法,学生经过思考后也基本能说出答案,但课堂气氛比较平淡,学生似乎在配合老师完成彼此所认同的课堂上的教与学的任务,缺乏人物形象应让人感受到的意趣之美,而且参与回答的基本上是那些比较听话、认为回答问题是天经地义的同学。第二种问法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课堂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人人都能回答,人人都想回答,人人争着回答,曲问的引人入胜效果在这个案例中充分体现出来。

例5 :数学课也可以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考转个弯,问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开动脑筋,经过一番思索才能回答。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时,首先问学生:“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然后再问:“你能否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再如讲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时,首先问学生:“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什么?我们学习这两部分内容时是怎样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其性质的?”然后再问:“你能否利用类比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形?是否能得出二次函数的性质?”让提问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在曲问时,要将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个教学案例,学习《桃花源记》时,授课老师为了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了“时空连线”电视采访和“探究考证”的方式。老师假设自己是电视《时空连线》节目主持人,而同学是桃花源的村民,假设他来到桃花源对村民进行现场采访:“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请问这么多年你出去过吗?你想不想出去?”学生投身其中,乐此不疲。后来老师又提问:“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呢?”他让同学模拟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来考证。老师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有了深刻的领悟,而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课堂上时有极富个性的火花闪现。我们大可以借鉴这个案例来讲授其他课文。教《三峡》,我们可以将问题“文中描写了三峡哪些自然风光”改为“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正带着游客游览三峡,那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三峡的美景?”教古诗《钱塘湖春行》,可以将词诗句鉴赏变成这样的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同样,举一反三。教《信客》,我们可以让学生写墓志铭,以此来代替人物评价;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们可以让学生猜测插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以此来检查学生是否把握了文中人物的特征。

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兴趣爱好,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兴奋点的提问方式,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直题曲问,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 EB15ZzLSrKfdrodshRHKuIozG50v3xSf+eRqujPIW3uzFVtASatkD/f20Xkb66j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