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从同课异构的两个片段说起

对于课堂教学提问的关注可谓由来已久,经久不衰。引起本书作者团队再一次的集中关注是因为一次以教学提问有效性为主题的幼儿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那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龄只有一年半的新教师和一位教龄长达15年的经验教师同上了一节以《认识我们身边的声音》为载体的研讨课。两位教师,两种风格,鲜明地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景观。

新教师的课堂片段: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昨天放学回家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啊?

幼儿1:车车的声音!

师:真聪明!其他小朋友呢?

幼儿2:小狗的声音!

师:很好!还有吗?

幼儿3:电话的声音!

师:非常好!还有没有其他声音?

……

(课堂沉默约6秒钟。)

幼儿4:老师的声音!

师:哦,我的声音呀?不错。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

……

(课堂再次陷入更长时间的沉默,至此教师连忙自我救场地讲述起自己听到的声音。明显可以看出,小朋友对声音的话题没有了刚开始的兴趣,渐渐也失去了原有的注意力。)

经验教师的课堂片段:

师:请小朋友说说昨天放学回家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啊?

幼儿1:微波炉的声音!

师:很好,×××小朋友说回家听到了微波炉的声音。老师现在要问问,微波炉什么时候会发出声音呢?

幼儿1:转转的时候!

师:嗯,是转转的时候会发出声音。老师还想知道,微波炉转转的时候究竟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幼儿3:咣当!

师:啊?是这样的声音吗?看来×××小朋友家的微波炉要去看看医生了。

(小朋友们一阵笑声。)

师:其他小朋友也来说说听到的声音好吗?

幼儿2:还有停的声音!

师:看来×××小朋友对微波炉也很感兴趣呢。很好,请×××小朋友给我们说说微波炉停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好吗?

幼儿2:叮铃铃!叮铃铃!

幼儿3(迫不及待):不对!微波炉停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

幼儿4(抢过话头):有的!是滴嗒滴嗒的声音!

……

(一时许多小朋友开始热烈地抢答和争论起来,看得出小朋友们对身边听到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留给我们的思考:

1. 两次课几乎以同样一个问题开始,但课堂学习的生成却相去甚远。背后究竟反映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 两次课完全是同一个主题,但不同班级的孩子却对声音的话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兴趣。背后促成结果如此的原因又是什么?

对于上述两个设问,很明显都与提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老师,提问的目的不一样。不同的老师,理答的方式也不一样。仅仅停留于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层面的提问显然使课堂生成单薄,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也有限,而深入挖掘、真实沟通的提问却使课堂生成精彩连连,孩子对主题的学习参与也会兴趣盎然……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的提问不仅是一种互动的形式,同时也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实践智慧就蕴藏其中!

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时时激励着广大教学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锲而不舍地扎根课堂,追寻教学实践的哲理光辉和实践良方。本书将渐进揭开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层层面纱,让正在阅读本书的各位读者切实领略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精彩和智慧! TA068YvHfo6Nu7XmClUpOhI532cQOxIkQN4mv3/xApfSDQzCb4tr6OpkFK7BPp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