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潜意识、自卫与真相

在问讯工作中,普通的调查员容易犯一个错误:认为一定要多问,用各种问题让被约谈者应接不暇,从而找出破绽所在。

其实,这并非是一个好方法。因为调查员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一旦打开问讯的话匣,就难以止住。站在被约谈者的角度来考虑,太多的问题难以招架,只能采取模棱两可的话来应付,通过这种方式问讯出来的话,失真性比较高,利用价值不高。

对调查员来说,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因为问的问题多了,既花费精力,又给被约谈者传递太多信息,让被约谈者的心理在潜意识里受到威胁。

问讯过程中,在采取虚张声势的方面,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让被问询者来回答。

比如,作为调查员,若想虚张声势,你可以这样问:“你认为我在带子里会看到什么?”

这种反问的方式效果最明显,如果被约谈者说的是谎话,在潜意识里会表现得非常心虚,这种心虚会通过肢体语言立刻表现出来。而此时,被约谈者的第一反应会表露出他的心态,与他有没有关系便可以一眼辨认出来。

关于潜意识心理,教官曾经这样对我们说:

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绝对不可侵犯的领域,这种领域分割了本我和自我,自我是一种人在正常情况下所表现的形式,是一种表面的,可以理解为是人在刻意或有意地表现,使人们无法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后来,我曾经看过类似的书籍,得出在世界上所有人根本不可能以本我的形成存在的结论。关于这个,中国有句谚语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本我就是一种人们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是人们自身的本质。当一个人说谎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与内在的本我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时,潜意识会促使人的肢体做出相应的反应。

除此之外,调查员还可以借助一些虚张声势的道具,比如将录像带或者照片加入这种问讯方式中,问:“你说你不在现场,若我等一下放着录影带发现你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你想跟我赌一赌吗?”

这个时候,嫌疑犯的心理会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是在思索如何协调自我与本我,思索该说实话还是继续隐瞒下去。

这个时候,不妨让嫌疑犯继续思考下去,可以采取一种预先演练好的方式,如:将事先约好的调查员走进来打断问讯的过程,要求和正在问讯的调查员谈话。这个过程,就是在给嫌疑犯思考的机会。

几分钟后,调查员拿着录影带回来,加重语气对嫌疑犯说,“趁我没有播放带子前,你最好赶紧承认,不然你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这种虚张声势会彻底击溃嫌疑犯的心理,会促使他们做出改变,改变继续说谎的方式,转而说出实话。因为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录像带里。

这种方式对待一些狡猾的嫌疑犯,作用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但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迫使嫌疑犯露出蛛丝马迹,要记住:

一个再狡猾的人,只要不是哑巴,他就会说话,通常会在一个有手段的调查员面前软化、降服,而这需要你在对方“无话可说”的时候,用手段去化解。 vGhVVjUtCzYomXYvbLh1kNCr0dfuYt9r8OP/CwxpP+JRKTlxWGPXzjNABElrE2+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