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大学生道德冷漠问题

何小江

摘要: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但是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拜金主义日益滋长、享乐主义逐渐流行、利己主义日趋膨胀,见死不救、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道德冷漠现象也日益凸显。高校大学生道德冷漠的现象逐渐增多,从探讨其心理学根源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开展。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冷漠;心理学;根源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但是在人们的精神层面,拜金主义日益滋长、享乐主义逐渐流行、利己主义日趋膨胀,见死不救、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道德冷漠现象频现。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冷漠不是一般的情感淡薄,它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意识交流的阻塞、道德情感的沦丧以及道德行为上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冷漠看起来好像和道德没有交集,但是实际上它是道德感和同情心极度匮乏以及逃避道德责任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缺乏善的表现。

一、大学生道德冷漠的表现

大学生的道德冷漠是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自身知与行的不趋于一致(冲突、欠缺),以及学生个体因“趋利避害”(后天社会耳濡目染)的心理而主观、刻意回避甚至排斥某些在道德关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因而造成的人际交往中的冷淡、孤僻、冲突等行为方式。

大学生的道德冷漠,大致可分为三层:血缘冷漠、价值观冷漠、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道德冷漠。

(一)血缘冷漠

部分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明显,在处理亲情关系时,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当主体,主体意识决定客体意识,客体围绕主体的发展而发展。受此思维方式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过度张扬自我的同时,忽视了与其相关的亲人,导致血缘冷漠现象的产生。探其原因,一方面,中国人传统家庭观念根深蒂固,重视子嗣远甚他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明显控制,但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在父母祖辈的溺爱之下,孩子便成了家庭的“掌上明珠”,导致其自我中心意识过度膨胀,而父母对孩子的严要求、高期望,又遮蔽了其对子女爱的表达,以及子女对爱的理解,致使孩子亲情冷漠。另一方面,随着离婚率的增长,单亲家庭和未婚妈妈现象普遍,孩子在缺乏爱的不健康环境中成长,不仅没有安全感,更不懂如何去爱,致使孩子产生冷漠心理。

(二)价值观冷漠

大学生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尤其表现在关于自身价值的看法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上。价值观冷漠是道德观的折射,等同于道德冷漠。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当下部分大学生受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只顾自身利益,对他人、社会利益置若罔闻。从“富二代”“官二代”“学二代”“白富美”“高富帅”等受人追捧的网络流行词汇中,我们不难见到当代部分大学生因价值观冷漠而导致的价值偏差。

(三)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道德冷漠,即旁观者现象

旁观者主要是指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临时聚集起的众多围观者,他们与事件本身并无联系,但从社会的伦理角度看,他们具有某种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责任。基于“趋利避害”心理,在众多的社会道德缺失事件中,不乏作为旁观者的大学生。社会道德缺失事件的产生,尽管有着十分复杂的内因,但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道德冷漠,亦是其原因之一。从某一层面而言,旁观者与施善者虽只有一步之差,但由于这仅仅一步的距离蕴藏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当人们对他人、社会和弱势群体的冷漠、对个人利益和施善所承担的风险进行精确地计算时,便稳固了个体作为旁观者不可动摇的地位。

二、大学生道德冷漠的心理学根源

霍夫曼在移情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这样的质疑:在社会道德交往或道德两难中,最基本的一种道德情景是:一个人作为自然的旁观者,他目睹某人遭受痛苦或不公(身体的、情感的、经济的),他提供帮助吗?如果提供帮助,他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不提供帮助,他的心理会觉得怎样?在唤醒或激活这些动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是什么?毫无疑问,对于道德冷漠现象我们现在必须正视的问题就是:在现实经验层面的生活中,作为自然旁观者的人们为什么大多选择以冷漠的姿态和沉默的方式对待陷入困境的人?

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处于快速发展、尚未完全定型时期的大学生而言,在不断地学习和生活中,势必会在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造成对自我道德责任认识不清、道德情感处于矛盾斗争中的局面。

(一)直接原因分析:消极的道德情绪体验

在现实情境下,人们首先会产生自我保护心理,而非主动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样的选择一般是会得到理解的,因为维护个体自我生命(生物学层面)的存在,总是先于其他一切价值。在这个基本前提下,消极道德体验的积淀为道德冷漠埋下了伏笔。在个体意识中,情绪提供“体验—动机”的背景,并暗示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以及随后产生的行为反应。皮亚杰探讨情绪与认知及道德的复杂关系,也得出“道德判断最终是情感的判断”的命题。因为,情感不仅是获得外界文化价值信息的直接渠道,而且更是主体内在体验的动因本身。其中,情绪是情感活动的心理过程得以进行的具体表现,它渗透在人的各种体验(从赞扬到愉快到悔恨到愁病等)之中,并对人的行为发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功能。可见,道德绝不仅仅是理智和利益的冷冰冰的组合。不深入剖析人们的情绪体验,就无法准确理解人的道德表现。

道德动机发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者能否将情绪体验过渡到对道德客体的理解上。在道德情感上与他人的共同体验、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想象,直觉地把握周围人的价值定向、道德评价的协调感等,都只有通过情绪体验过渡到人际关系和共同生命活动中去才得以出现。然而,当行善者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到的是黑白颠倒、善恶不分、尊严丧尽、孤独无助,势必使社会具体成员移情受阻、认知迷茫、情感受伤、信念动摇,最终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信条,经过长时间累积,对外就会呈现出麻木、冷漠。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消极的道德情绪体验是道德冷漠感形成的直接导因。

(二)深层机制分析:大众人格的缺陷

当“道德冷漠”个案在人们的公共生活中变成一种普遍现象,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反思。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对某种具体情境,表现出冷漠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面对同一个情景却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道德感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人格问题。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学事实不容我们忽视——人格提供情感体验的背景。可以预先判断,整个社会大众人格的健康状况值得我们反省。对于社会道德心理而言,“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复合概念,由多个心理特征(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构成,它并不探讨单纯的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思考、能力等概念,而侧重研究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人格特质(Personalitytrait)。心理学总是把人格和人的生理活动、生命活动相联系,用于区分人格的正常与异常;而伦理学则把个人的人格同其社会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活动相联系,分别出人格的高尚与卑下。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是感觉、认知、情绪、价值以及生化反应诸要素整合的产物,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部稳定和持久的动力组织。在人际关系中,情绪体验以“态度”的方式保留在脑皮层里,又随着评价和价值系统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以调控,并逐渐形成态度体系。态度体系随着人的认知意向和个体的发展,最后沉淀在人的意识结构中,经过移情的中介,表现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形成一个整体模式,这就是人格。而所谓的道德人格,即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道德人格标示着个人人格的道德性,同时也标示着整个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个体道德活动是道德人格的外在化,它与活动者的人格特质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而每个社会都会有一套基本的文化价值系统和适应方式,这套基本的文化价值系统模塑着该社会的“众趋人格”(Model Personality)。如果不加掩饰地直面自己,应该承认中国人的众趋人格存在着很多问题,麻木冷漠的“看客心态”正是痼疾之一。鲁迅在《阿Q正传》《祝福》《示众》《复仇》等文章中都曾入目三分地揭示了“人类之蟊贼”的形形色色的卑猥、麻木“看客”形象。毫无疑问,如同社会结构相对于个人而言的先在性,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也构成行为主体的先在场景,它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现实活动的大众心理背景。传统人格在社会生活中被结构化,受文化指令和社会赏罚机制所模铸。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看客”并没有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制度的不断民主化而完结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但如此,现代人还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到许多“文明”的理由:道德冷漠是一种道德“中立”,而不是一种反道德的恶,至多是一种非道德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看,这正标示着现代社会人格的严重缺陷:一方面,道德冷漠这样一种用消极的方式对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意义的拒斥、否定的传统低劣人格存在着;另一方面,现代人还缺乏反思精神,对这样委琐的看客习气不予批判反而推及,这是一种人性的自我放弃和对人格完善的逃避,是对自我道德主体的消极否定。而大众人格的缺陷将使社会失范的消极性得到更迅速地扩张。没有健全人格的支撑,消极个案的影响立刻被普及化,成为社会大多数成员道德消极行为的借口。可见,道德冷漠的关键不在于社会上发生了恶性事件,而在于面对“恶”,人们不具有合作对抗的道德意识,只会委曲求全或只求自保。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它是人格缺陷的道德主体与他人交往中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情感或同情的丧失,以及道德行动上的不作为,其结果是使人在人际之间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变成一个冷漠无情、麻木残忍的道德“局外人”“陌生者”,主体的道德人格完全处于瘫痪的状态。人格的这种瘫痪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道德人格的分裂,它是道德信仰危机的深刻心理格局。

结语

综上,大学生道德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整体运行态势的浓缩反应,正确认识、把握大学生道德实际,探讨其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现象不断增多的个体、共同体层面上的心理学原因,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深入、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万俊人. 再说“道德冷漠”[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yewGL5r2Dfn4c/+cgWGC/5doBeWH6w9NqxV7wBPsoqd65R/IUpCCZtbkLNKO17q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