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神秘的哈拉巴文明

20 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在印欧语系民族到来之前,印度无史可言。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偶然发现了一处奇特的文化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把印度的历史提前了1500年左右。经过数十年的发掘研究,整个印度河流域目前已发现大小城镇遗址200余处,其范围西起伊朗边境,东近德里,北及喜马拉雅山麓,南临阿拉伯海,估计占地约130万平方千米,呈巨大的三角形状。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习惯上统称为哈拉巴文明。

哈拉巴人的繁华街市。

哈拉巴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现已发现了当时所用的镰刀等农具。当时栽培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等。除田间作物以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当时人们已经能够驯养牛、山羊等动物及各种家禽。哈拉巴文明遗址中虽然有许多石器,但也发现了大量铜器。人们还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加工的技术,从出土的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可以想像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遗址中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的印度人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制造业等也已高度发达。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文化的商业兴盛一时,不仅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也特别频繁,在大量古迹遗存的发掘中,充分证明了其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与缅甸和中国也有过贸易活动。

哈拉巴文明的重要特征就是城市文明,这一时期的国家是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边的村镇而形成的,很像西欧后来形成的城堡国家。哈拉巴、摩亨佐·达罗和甘瓦里瓦拉是当时最大的3个城市。尤其是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居民大约在4万人左右,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建造,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

在这些城市遗迹中并没有发现规模恢弘的王宫式的建筑,因此可以断定当时还没有形成至高无上的王权。在遗址中发现了很多印章,这些印章的图纹以独角兽和公牛最多。一方面是因为在哈拉巴文明时期,牛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的经济基础,成为人们崇敬的一种动物;另一方面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和独角兽一样。当时存在最为重要的两个氏族就是公牛氏族和独角兽氏族,他们可能是氏族部落中的领先部落。在这些城市中还发现了一些用于战斗的兵器,再加上毛第默爵士在这些城市遗址上发现的一些类似军营式的建筑,考古学家还断定这时已经产生了军队。

在一座被考古学家认为是神庙

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上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印度河文明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它们主要存留于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这些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亦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的,一般认为属于达罗毗荼语族,至今尚未成功释读。

哈拉巴文明已经是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城市文明,它的城市建筑和规划都是当时最先进和最科学的。摩亨佐·达罗城里的街道大部分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直路,成平行排列,或直角相交。主要街道宽达10米,下面有排水道,用拱形砖砌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排水系统。

古城里的建筑物都用火砖砌成。在这里,人们能看到5000年前留下来的高达7.5米的断垣残墙。住宅大小不等。小住宅只有两间房,大住宅里有大厅和许多间房屋。凡是多房间的住宅,都有几间面向中央庭院,另有一扇侧门通向小巷。在这些住房中间,最突出的是一幢包括许多间大厅和一个储存库的建筑物。它可能就是当时摩亨佐·达罗城的首领居住的地方。

另外,还有不少两层楼房屋,下层是厨房、洗澡间,上层是卧室。这些显然是属于有钱有势人家的住宅。不过,迄今还没有发现,或者还无法证明,哪一座建筑是宫殿或神庙。古城里发现过一些带有很多装饰品的小型裸体人像。据推测,这也许是一种吉祥的象征物。

古城里的大多数住宅都有水井和整洁的浴室,而且有一条修得很好的排水沟,以便把废水引入公共排水渠中。大小住宅多半都在外墙里面装有专用的垃圾滑运道。居民们可以把废物倒进滑运道,滑到屋外街边小沟,小沟又连接下水道系统。这样复杂的污物和污水处理系统,出现在上古时代,足以让人相信当时的文明是多么的繁荣。

哈拉巴“洛萨港”复原图。几艘运粮的船只正

古城的居民特别爱清洁。城里最突出的一个建筑物就是一个大澡堂。澡堂里的大浴池呈长方形,长40米,宽约20米。浴池南北两端有阶梯,有一条一人高的排水沟可以随时把废水排出浴池。澡堂和一个房间里有一口椭圆形水井,大概是给浴池供水的。浴池底部和四周的砖块都用石膏灰浆砌合,外面涂上一层沥青,然后再砌一层砖块,以防漏水。浴池北面有一连串小浴室。每个浴室里有一个放置水罐的高平台,看来是作热水浴用的。此外,还有作为其他用途的一些房间。这座大澡堂是摩亨佐·达罗人高度重视清洁卫生的标志,也是首次见于历史的一种现象。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摩亨佐·达罗还有很多蹲式厕所,这种厕所以砖为材料,建筑坚固整齐,还建有排除粪便的水槽,直接将污物冲入下水道,十分整洁卫生,因此考古学家又称这个时代为“清洁时代”。

哈拉巴出土的陶罐的盖子

但哈拉巴文明来得突然,去得更突然,在后来的印度文献中对它几乎只字未提。关于哈拉巴文明衰落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假说一。其中的种为外族入侵说。他们认为,公元前1750年前后,一批外族人也就是后来的雅利安人,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在当地人与雅利安人的激烈对抗中,城市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摩亨佐·达罗的破坏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遗迹中保存了大量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在哈拉巴卫城同样有被破坏的痕迹。多数学者目前依旧认为此次破坏活动为雅利安人所为,但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因为据较为确切的记载,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时候,哈拉巴文明已经消失了,同时在哈拉巴文明鼎盛时期,雅利安人的一些习俗已经在他们的城市中出现了,因此雅利安人没有必要完全毁灭这种文明形态。

从摩亨佐·达罗遗址中发掘出的这尊雕像被命

第二种说法就是自然生态变迁说。这种说法认为,文明的破坏应归因于自然灾害,例如大规模的沙漠化、地震、洪水的灾害都会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关于洪水的说法,有的学者认为当时的洪水毁灭了城市文明,侥幸生存的印度人只能在洪水退去后的泥沙上重新开始建设家园,但是文明形态已经倒退了几百年,无法恢复哈拉巴鼎盛时期的文明形态了。

摩亨佐·达罗大浴池结构合理科学,其

第三种说法认为由于哈拉巴文明的自身缺陷导致了该文明的衰落乃至消失。主要表现在农业过分依赖河流的补给,城市进一步发展需要农业的扩大再生产,但是当时还没有产生现代农业的经营策略,只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农业远离河流以后无法生产,这样一来人口开始减少。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不能解释一种“情理”,即在这种状况下,至少哈拉巴文明可以保持不往前发展,却绝不致于突然消失,故而这种说法很少有人采信。

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假说,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总之在哈拉巴文明突然消失以后,印度文明出现了短期的暂时倒退,可是这种倒退并没有延续太长的时间,之后雅利安人到来了,他们创造了印度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文明高峰。

大浴池并不是哈拉巴人洗澡的 qT5ZdQagt9YTqqwBYHMRr0HfbrykK6pLfM9jGLfQrr/EPCU1k/ugcq7yMEi5tk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