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特征】 性凉,味甘。
【食疗功效】 益气和胃,宽肠消结。
【宜食情况】 适宜于食积不化、脘腹闷涨、泄泻等脾胃虚弱之证。凡肝病、食欲不振、伤食后胃满腹胀者宜食大麦芽。
【忌食情况】 寒体等体虚之人应少食或不食;凡痰火哮喘,切不可食;妇女在怀孕及哺乳期内忌食大麦芽,以免流产、回乳或减少乳汁分泌。
【药典精要】 《调燮类编》:“大麦性平凉,助胃气,为面胜小麦,而无燥热。”《本草经疏》:“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故人以之佐大米同食。或歉岁全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大米。”
【营养提示】 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维生素E、烟酸等多种营养素。
【特别提示】 用大麦芽回乳必须注意:用量过小或萌芽过短者,均会影响疗效。未长出芽之大麦,服后不但无回乳的功效,反而可增加乳汁。
【服法要领】 大麦芽可制成麦芽糖,也是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大麦如同小麦一样是日常主食之一,自古以来就可当做药物食用,果实可磨粉,麦芽入药能助消化。生活中如果运用得当,不但可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更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健康指导】 现代医学认为大麦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等。大麦胚芽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 1 与消化酶,对幼儿、老人、维生素B 1 缺乏者均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还能提神醒脑、消除脑部疲劳。大麦中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起到通便的作用,并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疾病。另外,大麦中富含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中医认为大麦芽具有和胃健脾,帮助消化,疏肝利气,帮助调整肠胃功能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麦具有补中益气、止渴除烦的功效,能补虚弱、实五脏、壮气血、宽胃肠。这是因为大麦芽中含有消化酵素、维生素等,非常适合小儿、老人病后因胃弱而引起的食欲缺乏。
麦芽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尤能消米面食积。在临床上用于食积不化、脘闷腹胀,可与山楂、神曲等配伍。如遇脾胃虚弱、食欲缺乏,大麦宜与白术、党参等补气健脾的中药同用。对于消化不良症较轻的患者,可单用本品煎服,或炒焦,研细末,用开水调服。
•原料: 大麦芽30克,谷芽20克,神曲15克。
•做法: 将大麦芽、谷芽、神曲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可。
•服法: 每日早、晚分饮。
功用解析
健脾开胃,消食和中。适用于厌食症、吸收不良综合征、小儿伤食症、慢性胃炎等病症。
•原料: 大麦片50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
•做法: 大麦片用开水冲成糊状,加适量红糖搅匀。鸡蛋煮熟,去壳,蛋白、蛋黄剥离,蛋黄保持完整,蛋白剖成两半,将蛋白蛋黄置麦片糊上即可。
功用解析
长期食用能够益气和胃,消食和中,帮助人体胃肠蠕动。
•原料: 大麦仁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将大麦仁研碎,入锅加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即可食用。
•服法: 每日早、晚分食。
功用解析
益气和胃,消积宽肠。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溃疡、痔疮出血等病症。
•原料: 大麦仁100克,土豆300克,盐、葱花、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将土豆去皮,洗净,切丁。大麦仁去杂,洗净。炒锅上火,放油烧热,下葱花煸香,加适量水,放入大麦仁烧沸,加土豆丁煮成粥,加盐调味即可。
功用解析
健脾益肾,宽中消积。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疲劳综合征、慢性关节炎等病症。
•原料: 大麦仁60克,红枣10个,大米100克。
•做法: 将大麦仁洗净后加水煮熟,再放入淘洗干净的大米、红枣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即可。
功用解析
健脾和胃,消胀除烦。适用于萎缩性胃炎、吸收不良综合征、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
•原料: 大麦仁270克,糯米、红糖各30克。
•做法: 将大麦仁淘洗干净,用水泡2小时。将锅置火上,加入水,下入大麦仁,用大火熬煮,待大麦仁开花,放入糯米,锅开一会儿,转小火熬煮至米烂粥稠。分盛碗内,撒上红糖即可。
功用解析
健脾益气,和胃宽肠,润肺生津。适用于口腔溃疡、口腔炎等病症。
•原料: 大麦仁150克,熟牛肉、面粉各100克,盐、醋、胡椒粉、辣椒丝、葱花、生姜丝、香油、牛肉汤各适量。
•做法: ①将牛肉切小块。大麦仁去杂,洗净。面粉加冷水调成稀糊。②锅内放牛肉汤和适量水,下大麦仁煮至开花,将面粉稀糊细流下锅,烧沸成麦仁面糊。③另一锅内放熟牛肉、盐、醋,盛入大麦面糊粥,放入胡椒粉、辣椒丝、葱花、生姜丝、香油,烧沸,搅匀即可。
•服法: 每日早、晚分食。
功用解析
益气强筋,和胃消积。适用于慢性胃炎、胃下垂、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前列腺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原料: 净母鸡1只,大麦仁100克,面粉30克,鸡蛋1个,盐、味精、醋、胡椒粉、肉桂、大茴香、葱花、生姜末、香油各适量。
•做法: ①将母鸡在清水中洗净,再将其完全处理干净后,放入沸水锅中入汆一会儿,倒出血水,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装有肉桂、大茴香的纱布袋,煮炖至肉烂离骨,捞出将鸡肉撕成丝。②将鸡蛋打散,煎成蛋皮,切丝。③将麦仁去杂,洗净,放入另一锅内,煮至开花,然后倒入鸡汤锅内,以大火将其烧沸。④再将面粉调成稀糊,慢慢调入鸡汤锅内,用勺不断地搅拌均匀,待烧沸后调入盐,熄火。⑤把鸡肉丝、蛋皮丝放碗内,盛入麦仁粥,加入葱花、生姜末、味精、胡椒粉、醋、香油即可。
•服法: 每日早、晚分食。
功用解析
具有健脾养血,消积利水的保健功效。适用于贫血、慢性胃炎、单纯性消瘦症、营养不良性水肿、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原料: 大麦芽100克。
•做法: 将大麦芽在清水中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以大火将其煮沸,再改小火煎煮约30分钟,最后去渣取汁即可。
•服法: 每日早、晚分饮。
功用解析
回乳消胀。适用于哺乳期妇女回乳时乳房胀痛、乳汁难回。
•原料: 大麦芽20克,鲜荷叶蒂4个,莲子6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荷叶蒂洗净,对半切开;莲子洗净,用开水浸泡1小时,剥衣去心;大麦芽洗净。把三者倒入锅内,加冷水2大碗,以小火慢炖2小时,加适量白糖,炖片刻即可。
•服法: 每日早、晚分饮。
功用解析
具有补益心脾,健胃消食,升举清气,消暑止血的保健功效。适于脾虚气陷、胃虚食滞之胃下垂者常食,亦是暑热天的食疗佳品。
•原料: 大麦30克,红枣10个,南瓜20克,甘草10克。
•做法: 将大麦在清水中洗净,红枣洗净,去核,南瓜去皮、子,切成大块;将大麦、红枣、南瓜块、甘草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即可。
•服法: 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解析
本品具有益气安神、宁心美肤的保健功效。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潮热出汗、烦躁心悸、忧郁易怒、面色无华者。此汤是防治更年期综合征的传统经验方。
•原料: 大麦仁250克,油菜200克,香肠100克,水发香菇50克,植物油、生姜末、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①将大麦仁在清水中淘洗干净;香肠切成斜片。②油菜洗净后切成丁;水发香菇切成丝。③压力锅中加适量水,放入淘好的大麦仁及香肠片,在火上焖约10分钟。④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加入油菜丁、香菇丝、生姜末、盐,翻炒几下,倒入麦饭锅内,搅拌匀,再焖2分钟,放入味精拌匀即可。
•服法: 当主食食用,量随意。
功用解析
具有益气宽中,清热解毒,通利胃肠的保健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肝硬化、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尿路感染、阴道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原料: 羊肉、大麦面各150克,草果1个,黄豆粉100克,生姜、胡椒粉、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①将羊肉、草果洗净,将羊肉表面的白色筋膜去掉。②生姜洗净,拍碎备用。③将大麦面、黄豆粉混合在一起,加水揉成面团,再擀成面片备用。④将羊肉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至肉熟,然后将羊肉捞出,再放入面片、草果,煮熟后放入羊肉,再加入胡椒粉、盐、味精调味即可。
•服法: 作主食,量随意。
功用解析
本品具有补虚益气,温中暖阳的保健功效,祛淤活血。适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病症。
•原料: 大麦仁500克,黄豆200克。
•做法: 将大麦仁、黄豆分别去杂,在清水中洗净,研磨成粉后,加入适量清水,将其调制成稀糊后混匀。煎锅烧热,用勺盛稀糊入锅,摊成一张张很薄的煎饼即可。
•服法: 当点心食用,量随意。
功用解析
具有宽中化积,活血化淤的保健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动脉硬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