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禹治水的传说

我国的治河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在这些传说里,共工、鲧和大禹都曾与黄河洪水进行过顽强的斗争,而以大禹最为有名,他的治水事迹和艰苦卓绝的精神世代流传,成为远古人民征服洪水的象征。

禹姓姒,生活在离现在大约5000多年前,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的人。传说大禹治水走遍了九州,长达万里,疏通了9条大河,时间达10年之久。

相传在上古时代,尧做帝王时,我国曾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阔的平原,人畜死亡无数,老百姓辛勤开拓出来的家园被洪水荡涤一空。从洪水里逃出来的人们,除了身上穿的外,什么也没有了。无家可归的老百姓,只得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老林,穴居野外,与野兽争食,山上能吃的食物都被吃光了。这时,凶残的野兽就出来伤害这些人。到后来,这些人自己也弱肉强食起来。结果,人一天天地减少,野兽一天天地增多。当时,尧帝看到这种极为可怕的情景,心急如焚,想不出好办法来解救人民的苦难,只得召集四岳和群臣商议。尧帝问大家:“如今洪水滔天,浸山灭陵,老百姓都愁活不下去了,有谁能去治理洪水?”四岳和群臣回答说:“此事可以派鲧去!”尧帝连连摇头说:“鲧素好固执己见,恐怕不能担当治水的大任。”四岳说:“除他之外,再无别人可派了。”尧帝无可奈何地说:“好,那就让他去试试罢。”

鲧被派去治理洪水,一连治了9年,但丝毫没有成效。原因是他骄傲自满,不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只按照传统的“鄄障”方法去治水。所谓“鄄障”,就是用泥土石块修筑土石堤来阻挡洪水。鲧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最终还是阻挡不住洪水。结果,尧帝把他杀死在羽山。不久,舜做了国君,派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

禹是一个宽宏大度,志向远大的人,并未因尧杀了他父亲而怨恨,却以拯救天下黎民百姓为己任。他说:“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怎对得起天下苍生?”为了制服洪水,禹不畏艰苦,身体力行。婚后三日就离家,在外治水13年。他亲自背着行李、农具,冒着狂风暴雨,跑遍全国,到处查看河川,腿上的毛都被磨光了,皮肤也被太阳晒得黑黑的。有三次他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河工们劝他回家看看,他都拒绝了。他向河工们说:“如今洪水未平,万民受苦,我哪能为自己的私事而耽误治水大事呢?”大禹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河工们。他们都以禹为榜样,忘我地劳动,顽强地跟洪水作斗争。

相传古黄河八弯九曲,至龙门(今陕西韩城和山西河津之间)这个地方,被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正好堵住了去路。奔腾的河水来到这里找不到出路,就四处横溢,为害两岸广大地区。大禹来到这里,决定替黄河找一条出路,于是举斧便劈,一斧将大山劈成了两半。黄河从此有了出口。大禹劈山之后,黄河上出现了一个险要的峡口,两岸悬崖陡壁,河水奔腾而下,浪击石壁,水声如雷,水流犹如从大门涌出,就是再强的艄公,再好的舟筏,也不能由此经过,这就是“龙门”。每年到一定时候,江河湖海的鱼纷纷来此争相跳跃,跳过去的便化龙升天,跳不过去的仍旧为鱼。这个“鲤鱼跳龙门”、“鱼化龙”的神话,就是“龙门”名字的由来。

禹开凿龙门以后,便骑着马沿河察看地势,又发现黄河三门峡(今河南省境内)这个地方有一个静水湖,四周群山环绕,山崖垂直插入湖中,河水盘山绕湖而过,严重地影响黄河洪水下泄,并且阻塞着航运交通。大禹面对这一障碍,举斧连劈了三下,高山峻岭立即化成三条深谷,黄河水从此欢快地穿过深谷向下游流去。后来,人们便把这三条深谷称作鬼门、神门、人门,三门峡由此而得名。在靠近神门的地方有一小石岛,人们为了歌颂大禹的业绩,将这一小石岛命名为“中流砥柱”。唐朝皇帝李世民还在砥柱石上留有“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

禹“凿龙门、开砥柱”虽然是神话,但这些神话传说却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黄河的强烈愿望。关于“龙门”和“三门峡”的成因,并非大禹的“神工鬼斧”开凿而成,据地质学家考证,三门峡原是横在黄河上的一块完整的岩盘,经黄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击,逐渐冲开缺口而形成分割的小岛。历代把三门峡的形成记在大禹的账上,这只不过是人们对传说中的治水神圣人物大禹的崇敬而已。

禹治水不但忠于职守,兢兢业业,顽强不息,而且很讲究方法。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有事就同大家商量,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他把“鄄障”的方法改为“疏导”,顺水之性,因势利导,结果疏导的方法成功了。滔滔的洪水,终于在大禹的疏导下,顺畅地注入了大海。洪水退去后,大地上又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也从丘陵高地搬回肥沃的平原上来居住和生产。大禹治水成功,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舜的信任,四方酋长对禹更是钦佩。舜年纪大了,就把帝位禅让给了禹,这样,他就成了夏的开国君主。

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十分广泛,以致渐渐演变成了神话。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几乎都有大禹的“神工”。例如,在长江流域就有大禹斩龙的神话:相传大禹治理了黄河之后,便来到了长江巫峡(今湖北省境内)。禹见这个地方高峡深邃,江面狭窄,江水来到这里严重地受着地形的束缚,禹就派遣了一群龙在这里引水路,有一条龙没有按规定,错行了水路,开凿了一道不必要的峡谷。禹很生气,就把这条龙斩杀在一座山岩上,用来警诫其他的龙:直到现在,巫山境内还有错开峡、斩龙台这样的古迹。至今游人途经三峡,饱览三峡风光时,还遐想着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

传说大禹治水还到过淮河流域。在淮河发源地桐柏山(今河南省境内),住着一只名叫无支祈的怪兽,它蛇头猴身,力大无比,经常在河里兴风作浪,闹得沿河两岸百姓经常遭受洪水侵扰。大禹发现了这个作恶多端的怪物,决定降伏它,为民除害。大禹跟它搏斗了多个回合仍没有取胜,后来在天神的帮助下,捉住了无支祈,并且用铁链拴住它的脖子,把它从淮河发源地牵到淮河入海口附近,镇压在龟山(今江苏省境内)脚下。从此以后,淮河平静了许多年。人们为了不忘大禹的功绩,便在桐柏山和龟山脚下盖了两座禹王庙。如今在庙中还可以见到“雕梁画栋碧玉墙,飞琉檐角八宝镶,朱红圆柱描龙凤,金打兽环放光芒”的诗句。 kB7uSj+kkQ734vdRzILIPmsGUmwFOLLvYmTcXrfdjm/T2Wpxei6XA1dVH0d2QQ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