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文艺家科学家1

“人类第一全才”达芬奇:

他本人的“性情密码”又该如何破译?

电影《盗走达芬奇》。

2008年5月在中国上映,波兰影片,尤利斯·马休斯基导演,鼎鼎大名的大盗舒玛在监狱里加入了国际窃画集团。他刚被假释,这个集团马上就给了他一份“工作”,要他将全世界客户梦寐以求、价值连城的旷世巨作——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弄到手。这幅画是波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刚在日本展览完毕,现正在返回波兰的路上,并受到警方极严密的保护。为获取巨额的报酬,舒玛于是寻求已改行当警察的老盟友尤利安挺力相助,想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盗走名画。他们于是商请绘画大师哈根及其很具复制天分的孙女玛妲,绘制了一幅几可乱真的仿制品。但在此时,颇具正义感的尤利安却希望名画能永远留在波兰……情节惊险曲折,最后当然是完美结局。

小说和电影《达芬奇密码》。

2003年,著名的美国兰登书屋出版了畅销作家丹·布朗的这部小说,目前全球累积销售量已突破4千万册,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小说。这本书行文节奏明快,情节错落有致,集合了侦探、悬念、惊悚和阴谋论等多种风格,激起了大众对某些东西的兴趣:有关圣杯的传说、抹大拉的玛丽亚在基督教历史中的角色等通常被基督徒视为异端的理论,以及郇山隐修会、圣殿骑士团、西班牙主业会等神秘组织;就连所有人物的名字都包含有复杂奇特的隐喻。虽然作者声称书中所用资料都是事实,但仍有不少批评者已指出有极多歪曲事实和捏造之处。

小说讲的是哈佛大学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兰登,解决其老友巴黎卢浮宫声望卓著的馆长雅克·索尼埃被谋杀一案。索尼埃赤裸的尸体,是以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的姿态在卢浮宫被发现的,当时兰登正在巴黎讲学。索尼埃临死前,在身边写下一段隐秘的信息,并且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画下五芒星的符号。一些达芬奇著名作品中隐含的信息,包括《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都在解密的过程中真相大白。小说以不同的人物同时展开几条故事线,最终所有线索汇集在一起,并在书的结尾得到解决。索尼埃孙女、法国政府密码员索菲·纳芙本人竟然就是圣杯,而兰登又帮她返回了家族。最后,兰登和索菲相爱,他们商量好在佛罗伦萨相会。

2006年,著名的美国好莱坞哥伦比亚制片公司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基本上忠实原著,由朗霍华德导演,汤姆·汉克斯、奥黛莉·朵杜、让·雷诺等国际大牌明星主演。

达芬奇的传奇人生

列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港台译为达文西,1452~151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三杰”。有人说他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全才,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因为他不但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美术大师、雕塑家、建筑家、科学巨匠、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者,还是大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诗人、音乐家。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达芬奇是左撇子,智商据说高达220,还是素食主义者、异教徒。他是位伟人,也像个谜,“只能推测其轮廓,不能对其界定”。

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托斯卡纳附近的芬奇镇安基亚诺村,卒于法国。其父塞尔·皮耶罗为律师兼公证人,家境比较殷实,母为农妇卡泰丽娜。达芬奇是非婚生子,父母很快就分手了,各自结婚。他先跟着母亲、继父生活,直到5岁时母亲去世后,才被父亲家正式接纳。据2008年4月的英国《卫报》报道,卡泰丽娜其实是皮耶罗一个有钱朋友家的女奴。

达芬奇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很早就已显露出艺术和科学天赋。他幼时就学会了弹高音里拉琴,歌也唱得很好;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5岁时就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

15岁左右,达芬奇被父亲送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于著名的韦罗基奥作坊,是当时佛市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熏陶。他研究过鸡蛋的明暗变化关系,发现了明暗渐进画法。正因是左撇子,他可以同时左手写字,右手作画。

1472年达芬奇入画家行会,20岁的他便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有《受胎告知》等。有一次,他帮老师(一说就是韦罗基奥本人)在一副名为《约翰为基督洗礼》的画中画了个小天使,结果其水平超过了老师画的所有其他人物。这位在当年已大有名气的老师羞愧难当,从此不再涉猎绘画,只搞雕塑了。

70年代中期,其个人风格已渐趋成熟。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1482年他应聘到米兰,在贵族宫廷中进行了大量创作和研究活动,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的祭坛画《岩间圣母》是他在这段时期最有名的代表作。

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绪——害怕和渴望:对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会有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束——对生活之不可知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和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

达芬奇曾自称从未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师。而认识自然、认识自己,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不遗余力地履行着。

他是一位天才,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面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广泛研究了与绘画有关的多种学科,他的艺术成就奠基于他在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光学、力学、数学和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上的研究;他擅长的门类还有机械设计、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其代表作有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蒙娜丽莎》,以及《抱银鼠的女子》、《圣安娜与圣母子》、素描《达芬奇自画像》等,数量不多,但都是尽善尽美、精雕细琢的杰作。

《蒙娜丽莎》的绘制前后历时4年。据说模特是佛罗伦萨人,银行家的妻子丽莎,刚刚丧婴。为解除她的痛苦并露出自然的微笑,达芬奇便请人来为她奏乐。她的“神秘的微笑”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时似乎是很严肃有时又像很温柔;有时略含忧伤有时又显讥讽。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3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课题: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完成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课题;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

达芬奇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者。他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后来得到了伽利略的发展,并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达芬奇坚信科学,他对宗教感到厌恶,抨击天主教为“一个贩卖欺骗的店铺”。他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他的实验工作方法后来为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在自然科学领域,在天文学上,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观点;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这早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并幻想利用太阳能聚焦。在物理学上,他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发现了惯性原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发展了杠杆原理,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在医学上,他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第一个具体描绘脊骨双S型态,第一个画出子官中胎儿,第一个画出腹腔中的阑尾,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并发现了血液的功能,研究过心脏,发现心脏有4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其原因则是缺乏运动。在建筑学上,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设计城市建筑时,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米兰的护城河也是他设计和建造的。在水利工程上,他的研究比意大利学者克斯铁列早一个世纪;为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亚诺河的施工计划;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在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挖河机、照相机、加热机、温度计等,人们将他视为直升机的先祖;他还设计出了史上第一个初级机器人,并点燃了现代汽车发明的灵感之火。在地质学上,他推断出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并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千余英里。

达芬奇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时如金的人。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人称“达芬奇睡眠法”)甚为人们所称道,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1.5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此法得到过后人的验证。

自1513年起,达芬奇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后被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国,法王给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将其安置于昂布瓦斯的城堡中,并时不时地去请教,直至病逝。而他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古罗马圣地西玛安纽立亚他大教堂隔壁修道院里的那间秘密实验室,直到2005年才被人发现。

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他在临终前还心酸地说:“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

达芬奇去世时留下了用左手反写的镜像字、长达7千多页的笔记手稿(现存5千多页),生前都没有发表过,直到1817年才重见天日。其内容无所不包,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的真正百科全书。人们称他是一位现代世界的预言家,至今仍在影响着人类的科学研究。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正因为达芬奇如此聪明、博学、全才,其见解与发明是如此先进,有人甚至怀疑他是来自未来,乘时空穿梭机停在了15世纪。

达芬奇的“性情密码”

达芬奇一生没有跟任何一个女人有过婚姻甚至是亲密的接触,始终私下保持秘密,并宣称自己厌恶肉体关系,他把男女之事看做是最龌龊的行为,曾说“与生儿育女有关的任何事令人厌恶,人若没有美好面孔以及美感素质将会早亡”。

“鸡奸者”的指控是达芬奇一生的隐痛。1476年,他还在韦罗基奥门下时,被匿名指控与17岁的男模特Saltarelli发生关系,而此人早已有越轨行为。在两次听证会后,这案子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但也有人宣称那是由于达芬奇父亲受人敬重的社会地位所致。

这次审判无疑给达芬奇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之后的岁月里,他和Saltarelli一直是在佛罗伦斯值夜官的监视下度日。他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私生活,甚至用倒写法隐藏真实思想。所以,一切关于他是同性恋的猜想,都只是停留在捕风捉影的阶段。

但不论如何,这仍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历史学家指出达芬奇倾向于男性;他一生从未与哪个女人有过特殊的关系,他的画作也证明了自己对男性美的迷恋。他的素描基本上只针对男性裸体,对性器官的描绘尤其引人注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很少画到女人脖子以下的部分,即便画了,性器官也非常模糊甚至扭曲。

另外,达芬奇笔记本里的许多注释,暗示了他与男学生Caprotti的“恋童癖”暧昧关系,据说这关系至少持续了30年。Caprotti被传记作家乔尔乔·瓦萨里描述为一位“达芬奇所陶醉的细卷发优美青年”,于1490年(10岁)进入达芬奇家。但是两人关系并不好,达芬奇说他是“小偷、骗子、顽固且贪吃”。他至少有5次偷走金钱及值钱的东西,并将钱花在服饰及24双鞋中。然而过了30年,他仍旧是达芬奇的同伴、仆人兼助手。

1506年达芬奇遇到一位伦巴底贵族的15岁儿子法兰西斯科·梅尔立伯爵。梅尔立曾在信中提到对达芬奇的感觉直陈是“深情且至热的爱”。Caprotti事实上也接受梅尔立的存在,他们3人还在意大利旅行过。梅尔立也变成达芬奇的学徒及同伴,甚至是他最偏爱的学生。

达芬奇在佛罗伦斯的日子,维持情色师徒制以及纵情性爱的关系。除此之外,达芬奇还有许多在不同领域著名或者影响历史的朋友。

达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作《施洗圣约翰》美丽而妖冶,袒胸露肩且有趣诙谐,画中那男女莫辨的圣约翰的原型就是Caprotti。在达芬奇的笔记中,也存有两人相识初几年时的卷发俊男图。在《亚特兰堤斯抄本》书背所发现的情色作品,描述Caprotti两腿背后有阴茎队伍行军。达芬奇的情色画作也包括男女交媾图,但在他死后被一位神父发现并破坏掉。

1910年,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利用达芬奇的笔记作为原材料,对其性取向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达芬奇将他的性欲表达在作品中,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便是一种性挫败、性冷感的象征。

在《梦之书》中有一段关于《断袖之恋》的虚构对话,由同一时代的艺术评论家兼理论家吉安·保罗·洛马奏所写,书中出现的主角达芬奇说:“可知男性之爱仅是道德的产物,一起以不同的友情加入男人中,就从幼年进入男人的爱中,如同更多健壮的朋友一样。”在这段对话中,对谈者向达芬奇打听他与助手沙莱的关系,“你在那个佛罗伦斯之爱背后玩游戏吗?”达芬奇回答:“可真多次呀!在我心里他可是一个漂亮年轻人,尤其他才15岁。”

弗洛伊德还认为,达芬奇有恋母情结。小时候每当达芬奇发怒时,母亲都会用亲吻来安慰他,堵住他想要说的话。达芬奇的许多内心压抑,都是通过母亲的深吻来加以释放的。这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一生从未亲吻过自己母亲以外的女人。在达芬奇流传至今的20幅画作中,有15幅画是以女性为背景。又因为母亲出身卑微,达芬奇便塑造了许多普通女性的形象。

达芬奇在画《蒙娜丽莎》时,丽莎勾起了他对生母卡泰丽娜的回忆。有一次,大师深情地向少妇倾诉了自己的身世,似乎从丽莎的身影中看到了生母的形象。当讲到母亲在24岁就死去时,他的声里充满怜悯和悲痛。丽莎说:“我也是24岁,我使你想起了她。”丽莎成了卡泰丽娜的神秘化身。

所以,大师是用真诚而纯洁的情感去描绘丽莎的,他用对母亲和情人的双重情感来尽情描绘她的肖像。不仅如此,他还把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作为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来描绘。他要把自己的美感和体验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文艺复兴的到来使神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

永远说不完的莎士比亚:

电影《莎翁情史》里的艳遇和同性恋的新发现。

伟大的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人称“英国戏剧之父”,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有史以来词汇量最多的英语作家。作品包括以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为代表的37(一说38)部剧本,和154首十四行诗,2部性爱主题的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失贞)记》等。

莎翁的朋友、戏剧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革命导师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则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手套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在家里的8个孩子中排行第三,也是存活下来的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他幼年时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一直未上过大学。

历史学家乔治·斯蒂文森说,后人从这些文字资料中,可以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13岁时家道中落,此后辍学经商;18岁结婚,妻子安妮·哈瑟维26岁(当时已怀孕),他不满21岁时已有了3个孩子:女儿苏珊娜、龙凤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22岁时前往伦敦,在剧院工作,后成为演员和剧作家;1596年以父亲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1597年重返家乡,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

在此期间,莎士比亚从其双胞胎出生(1585年前后)直到1592年出现在伦敦的剧团中,长达7年里关于他的历史记录非常少,一些学者将它称作莎翁“行踪成谜的岁月”。传记作者试图说明他这段时期的经历,描述了很多虚构的故事。

莎士比亚不到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几年后就已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在随后数年中,他写了《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和《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这样的杰作。有人列举莎翁35岁以前创作的戏剧,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是无与伦比的,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他早期主要是创作历史剧和喜剧,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悲剧3部,及全部的长诗、十四行诗。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后,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他的中期主要是创作悲剧,包括《哈姆雷特》等四大代表作,以及《雅典的泰门》等;后期则写有《暴风雨》、《辛白林》等传奇剧。但他生前并没有出版过自己的剧本。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20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安妮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1612年左右)隐退回归故里。1616年4月23日(儒略历)在其52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死前留有遗嘱,但提到他妻子的地方很少。葬于当地圣三一教堂。而他的子孙后来都断宗绝代了。

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等,都依然是个谜。

莎士比亚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但是,莎翁究竟长什么样?人们长期认为他秃顶,留有络腮胡和两撇小八字须。2006年是英国国家肖像博物馆成立150周年,此次《寻找莎士比亚》展览在该博物馆举行,除了回顾莎翁的生平,更同时展示了6幅“莎士比亚的肖像”,但最终基本上被否定了。

莎士比亚的手迹,有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的3页手稿。1623年,演员J·海明和H·康代尔把他的剧作印成对开本,收进36出戏(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号称“第一对开本”。

有意思的是,由于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维加三大文豪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去世的,此外,这天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所以,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歌德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翁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翁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400多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翁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仍将会受到普遍欢迎。

如今,在莎翁的故居和灵寝安息地,已竖起了近200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他的名声也可想而知。就像中国人研究“红学”一样,对他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

莎翁身份之谜

对于大文豪莎士比亚是否有真才实学,学术界一直颇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的莎翁戏剧其实出自他人手笔。“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句莎翁经典名句现在被演绎成了:“真实还是伪造?这也是个问题。”

在莎士比亚死后约1个世纪,就有人开始怀疑他的真正身份。18世纪,一个有学问的僧侣走访了莎翁的家乡,发现其所住的小镇上根本没有任何书籍,于是“莎士比亚真伪问题”正式产生。从1772年开始,有人对莎剧的作者不断提出过疑问,并企图证实作者是培根、C·马洛、勒特兰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证据。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走得更远,他发表了长达4页的文章“莎士比亚不是我们知道的莎士比亚”,证明历史书介绍的莎翁根本不懂戏剧。美国著名导演奥森·威尔斯和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也支持马克·吐温的这一观点。

2006年12月,在莎士比亚的老家、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莎翁最著名剧本《哈姆雷特》拉开了新一轮演出的帷幕。这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为期一年的莎翁全部作品庆祝活动的演出之一。

就在观众们欣赏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剧时,又有多少人知道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哈姆雷特》呢?谁写了这个版本的《哈姆雷特》,以及3个版本的《亨利四世》和6个版本的《理查三世》?这些都是莎翁本人的作品,还是追捧者加进去的翻版作品呢?

有人坚称,一个中途辍学者不可能写出如此老到的作品。他们认为,莎士比亚是某人的笔名;此人选择放弃著作权,那些作品在当时赚取了财富,而400多年后这些剧本的演出仍座无虚席。

多年来,人们推出了50多名宣称是“真”莎士比亚的人。而阴谋论者一直在与“莎士比亚崇拜者”进行斗争。

2007年9月,英国两个著名演员德里克·雅各比和马克·赖伦斯公开质疑莎剧作者身份,再次引发争论。他们当时是在英国南部城市奇切斯特出演一部名为“我是莎士比亚”的舞台剧,旨在质疑莎翁剧作非他本人所写。两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怀疑莎士比亚并不是那些经典戏剧的真正作者,而且他们的怀疑“有凭有据,合情合理”。

雅各比和赖伦斯均为著名莎士比亚剧演员,赖伦斯曾担任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场艺术总监。两人认为,莎剧博大精深,涉猎法律、历史和数学等众多领域,而历史书上记载的莎翁出身寒微,并未接受高等教育,难以想象他能以优美文笔写出极富文化内涵的作品。莎剧的真正作者可能是擅长哲学、政治和文学的弗朗西斯·培根,或是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也有可能是与莎同庚的大才子克里斯托弗·马娄。

“我觉得莎剧应该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结晶,”雅各比说,“难以想象有人能兼通那么多门学问,有那么丰富的阅历,以一人之力写就戏剧集。我觉得过半的莎剧出自德·维尔之手。”

雅各比和赖伦斯表示,他们是代表“莎士比亚戏剧作者研究团”提出质疑。这一团体致力于寻找莎剧真正的作者,目前拥有300个会员。雅各比和赖伦斯的报告搜集了翔实资料,系统论证了莎士比亚不可能是莎剧作者:

论据1:莎士比亚是一个高产作家,但目前还未找到他生前收到稿费的任何记录。

论据2:莎士比亚的人生是一部传奇,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任何官方记载中。

论据3:莎士比亚在遗嘱中特意提到,要把他睡过的第二张床留给妻子,但是遗嘱没有提到任何书籍、戏剧和诗歌集,遗嘱也没有显示出任何莎士比亚式的语言风格。

论据4:莎士比亚出身并不显赫,但莎剧却处处体现作者对宫廷斗争了如指掌;莎士比亚从未踏出国门,但莎剧却把异国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

但是大多数学者坚持认为,莎士比亚是一名极具天赋、自学成才的剧作家,就像创造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一样,确实是所有莎剧的创作者。鲁内尔大学校长莱希说:“关于莎士比亚的一切,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莎翁艳遇

莎士比亚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大师,但他一生的故事却仍是一个谜,世人对他的了解并不多,甚至有人认为根本没有这个人的存在。

1594年,莎士比亚的事业有了重大突破,完成了伟大的爱情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底他的灵感来自何方?在当时那样一个独裁的世界里,莎翁如何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永恒的、极其贴近生活的杰作呢?这是否就是他本人的爱情经历呢?关于这一点,众家亦所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他曾有过一名神秘的情妇,不过直到他去世,都没有任何证据能证实这一点。

1998年,美、英两国合拍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中译名)》(台译名《莎翁情史》、港译名《写我深情》),主演格温妮丝·帕特洛、约瑟夫·菲因斯,于1999年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两位编剧基于丰富大胆、但不乏合情合理的想象,用亦庄亦谐的手法,写出了这样一个火热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叙述一位孤独的剧作家是如何驾驭自己躁动的心灵,创作出有关浪漫爱情的鼎峰之作的。

那是一个功利主义威胁艺术创造力的时代,是一个国王乐于文艺娱乐的时代,是一个利己主义盛行的年代,是一个艺术派别自立门户的年代,是一个贪恋床第之欢的年代,是一个暴力泛滥而妇女没有地位的年代——当然,也是爱情至上的年代。

故事说的是1593年夏天,伦敦剧场界正在冉冉升起的闪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亚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他失去了写作的灵感。那是伊莉莎白一世的时代,充满多彩多姿的娱乐和趣事,伟大的莎翁却江郎才尽,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不管剧场老板和债主给他多大的压力,他就是没有创作下一出戏的灵感和动力,这出戏叫作《罗密欧与海盗之女阿丝》。

莎士比亚需要一名女神激发他的灵感,没想到现实生活竟然反映他的创作,他爱上一个女孩,并将他带入自己写的戏剧之中。一名做梦都想当演员的薇拉夫人不顾当时女人不能粉墨登场的禁令,假扮成男人,前去剧场为莎士比亚试演。不过,年轻的莎翁很快就发现她是女人,而且非常漂亮,他们俩立刻坠入爱河,情欲缠绵,疯狂地性交。这时候莎翁的灵感快如泉涌,下笔如神,将他们的爱情付诸成文字,薇拉成为他生命中的朱丽叶,而他这个“罗密欧”也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可是,莎士比亚的运气像剧中的罗密欧一样糟糕。他虽然鹅毛笔在羊皮纸面上飞舞,作品故事精彩、文采飞扬,观众掌声如雷,却得面对薇拉必须奉伊丽莎白女王之命与讨厌的维塞克斯伯爵结婚的残酷事实。在一场身分混淆、错综复杂的乌龙闹剧中,私订终身的情侣偷偷调情,大吃干醋的丈夫和老婆的情人决斗。而年轻的莎翁必须找到一条出路,为了他的剧本,也为了他自己不死的爱情之火。

最后,薇拉夫人黯然而去,而莎士比亚则藉他空前成功和火爆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当仁不让的伦敦戏剧界“大哥大”。这部哀婉凄楚而又热情似火的悲剧,打动了无数陷入爱河的男男女女们……

莎翁竟是同性恋

事实上,莎士比亚还是位著名的同性恋者,他的十四行诗全部都是写给他的同性爱人的。

莎翁的十四行诗有两个相对的系列:一个是关于一位皮肤黝黑的已婚女子的不可控制的欲望;另一个是关于一位皮肤白皙的年轻男子纯洁的爱。其1609年的版本是献给一位“W.H.先生”,献词称他为这些诗的“唯一的促成者”。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认为在这些诗作里“莎士比亚敞开了他的心”。评论家赞美《十四行诗》是爱、性欲、生殖、死亡和时间的本性的深刻思索。

早在多年前就有读者指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他爱上一个年轻男子的证据。另一些读同一段诗歌的人则认为,这是深厚友谊的一种表达,而不是性爱。同时,十四行诗中作品127到作品152,共计26首称为“Dark Lady”的诗是写给一位已婚女子,被作为异性恋者的证据。

据英媒体最近报道,一位英国收藏家重新确认了一幅家藏油画的画中人身份。原来,这名美艳“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莎翁传说中的同性恋情侣——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W.H.先生”是否就是他?)

发现这幅惊世油画的科布家族家藏甚丰。继承了全部艺术品收藏的阿莱克·科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儿时起一直以为画中人是位名叫诺顿的贵妇。因为在这幅油画的背面,赫然写着诺顿夫人的字样。但几年前,一位偶然来访的艺术收藏家告诉科布,他认为画中人并非女性,而是易容扮作女性的须眉。一席话惊醒梦中人,科布开始重新审视其真实身份,直到今年年初才终于揭开谜底。

这幅油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画中的南安普顿伯爵涂脂抹粉,嘴唇上抹着唇膏,左耳还戴着精致的耳环,手抚披散到胸前的长发,看上去一派女人风情。

英国历史文物权威机构“全国托管协会”已确认油画为真迹,此画完成于1590年至1593年,当时莎士比亚正住在南安普顿伯爵三世的府上。

尽管一代文豪莎翁娶了安妮·哈瑟维,但他的真正性取向一直是文学批评家争议不绝的话题。南安普顿伯爵为同性恋的传说由来已久,他与莎翁的关系更是扑朔迷离。伯爵曾招待莎翁入住自己的寓所,莎翁著名的《十四行诗集》又是献给一位俊俏不凡、“美若女子”的年轻男子。不少史学家早已考据,莎翁诗中的倾慕之情,大有可能是投向这位易容扮女人的英俊男友。

多情大才子歌德:

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

歌德一生在做3件事:写作、做官、恋爱。事实上,正是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恋爱、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学巨著。歌德一生虽只有1位妻子,只生过1个孩子,却和无数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背景,且有亲笔所写的15卷日记可供索引。周国平就曾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

最新小说《恋爱中的歌德》

歌德晚年

据媒体报道,2008年2月,80岁的德国老作家马丁·瓦尔泽出版了小说新作《恋爱中的男人》,赫然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他在1823年,古稀74岁,戴着面具参加温泉城马里昂巴德的异装舞会时,对19岁姑娘、房东太太的长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她那一双湛蓝的迷人的大眼睛里,秋波无限。

“他看到她时,她早已捕获了他的目光。”她经常陪他散步,像一个女儿对待父亲那样搀扶着他,天真地向他谈论自己即兴想到的一切。老翁少女眉目传情,歌德神魂颠倒,再也不能自拔,时间一久,爱的激情在他心中荡漾起来,终于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刚一听到林荫道上的笑声,这个古稀老翁简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男,立即放下工作,不戴帽子也不拿手杖,就急匆匆跑下台阶,去迎接那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像一个少年、一个男子汉似地向她大献殷勤。

15年前他还曾爱慕过她的母亲,1年前他还只是用父辈的口吻昵称她。可是现在喜爱突然变成了情欲,仿佛情感世界的火山爆发。他先是百般勾引,继而发动连番情书攻势,欲娶少女入门。

孰料儿子妒意横生,从中作梗,坏了老诗人好事。歌翁伤心作别,回到魏玛,终日郁郁寡欢,至1832年去世。时光如梭,乌尔丽克亦成老妇,临终前将歌德的情书付之一炬,一段奇特的祖孙恋情就此深埋。

这段黄昏恋并非作家杜撰,而是大体上实有其事。乌尔丽克·冯·莱维措(1804—1899年),据说才貌双全,年轻时一度与晚年歌德关系密切。歌德曾动过娶她的念头,还因为她写了不少情诗,最有名的是《玛丽昂巴德悲歌》。

老瓦尔泽是当今德国国宝级作家。老翁钟爱少女时的迷乱春心,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他写德国史上头号文豪晚年春情上头,十分有趣——如果不是让老无所依的翁叟们略感心酸的话。书中歌德裸身对镜自赏,验证是否雄风犹存,结论是:还行。而少女乌尔丽克花枝招展,刁蛮可爱;一老一少,共谱恋曲,其音调必是古怪别致,妙趣横生。

出版商为《恋爱中的男人》打出广告词,称此乃“歌德最后一爱”。评论界大举鼓噪,推动此书在市场上快马加鞭,于是大为畅销。

也有女读者就书中的情欲描写向瓦尔泽发问。比如,他为啥反复使用“那话儿”(Iste)一词?瓦尔泽则说,他写的不是德语,而是个拉丁语词,且无具体词义。的确,在拉丁语中,Iste是个阳性代词,译成中文“那话儿”,大抵不错。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书大唱赞歌。评论家沃尔夫冈·弗吕瓦尔德便说:“这是瓦尔泽的歌德,不是我的。至多是1823年的歌德。……我心目中的歌德不会改变,但我心目中的瓦尔泽变了。”韦尔纳·弗里岑则认为,瓦尔泽写的不是歌德,而是维特;躲在面具后面的也不是歌德,而是瓦尔泽。

谁是歌德?

歌德出生地(法兰克福)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年),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称为4大文豪。同时,他还是画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并长年担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他多才多艺,是一位真正的天才。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但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尼采说:“歌德不仅善良伟大,而且自成一种文化,在德国人的历史上,他是一个后无来者的插曲。”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3个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83岁)。他在一系列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他的代表作有长篇诗剧《浮士德》(史诗巨著,创作时间长达60余年)、书信体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长诗《普罗米修斯》、历史剧《葛兹·冯·伯里欣根》、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等,以及大量抒情诗、评论文章、散文、自传。

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镇(今黑森州)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曾任皇家参议;母亲是市长女儿,精明活泼,善讲故事。他1765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770年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71年在法兰克福任律师;年轻时想过当画家,但很快放弃;1772至1775年之间写出了大量作品,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775年后积极进行地质学、矿物学、人体解剖学、植物学的研究,撰写出多种自然科学著作,以在人类胚胎中首次发现颌骨而闻名,并指出生物倾向于发展成螺旋形;1775~1786年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成就不大;1786年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1794年起同席勒交往,密切合作,促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终于完成煌煌巨著《浮士德》。

歌德去世时,留下了著名遗言:“多些光!”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24岁的歌德因公去威兹拉,在出席一次舞会的途中,偶然认识了一个叫夏绿蒂的美丽少女,一见钟情。夏绿蒂是歌德朋友凯士特南的未婚妻,时年19岁,而凯士特南却31岁。歌德对夏绿蒂十分倾倒,便不顾一切向她表白了爱情。这使夏绿蒂惊惶失措,她把歌德的表白告诉了未婚夫,凯士特南对此却表现得无所谓。歌德知道这个情况后,感到十分震惊,为了自己,也为了夏绿蒂,他立即逃回法兰克福,斩断了这不合适的情丝。几个月以后,他的另一个朋友叶尔查林,因为爱上别人的妻子,受不了社会舆论的指责,绝望自杀。歌德知道这件事后,感触很深,使用叶尔查林作原型写了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在20世纪初由“中国的歌德”——多情大才子郭沫若翻译并介绍到中国,同样引起巨大反响,文首那句脍炙人口的“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几乎令亿万青年男女为之痴狂。

有研究学者评价,歌德一生在做3件事:写作、做官、恋爱。事实上,正是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恋爱、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学巨著。歌德在《要素》一诗中提纲挈领地标明,要想作出一首真正的好诗来,“最要紧的乃是爱情”,其次是酒、“武器之声”和适当的“憎恨”。这首诗写于1814年,诗人时年65岁,已经历过无数次爱情,写出了无数篇绚丽夺目的爱情诗篇。

歌德一生虽只有1位妻子,只生过1个孩子,却和无数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背景,且有亲笔所写的15卷日记可供索引。其爱情之绚烂多彩,与作品之烟波浩淼相映成趣。周国平就曾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全世界研究歌德的学者不计其数,对于他背后的女人,却至多评说一句:“歌德一生不停地爱上新的女人,可又在每次情欲汹涌时逃开了。”

歌德一生至少爱过10几个女子。在1788年39岁时与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同居前,他已经同至少7个女人有过恋爱关系。青年时代的歌德性格活跃,感情丰富,遇见漂亮的女人便情不自禁要去追求。尽管如此,他一想到要同某个女子结婚并长期生活在一起,便又有些胆怯,于是一次次退却和逃避。“他在情场中总上演不辞而别的戏码”。正因如此,他的前7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

有人说,歌德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人生的丰富性。这表现在许多相互映衬的方面。基本上每个这样的方面都被人研究了数十年之久,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篇独立的传记。两个特別的方面就是他和女人的关系和他的疾病,这两者也是对抗的:女人通常标志着歌德生活发展的开始——新的一页被打开,而一些严重的疾病则表示末尾、结束,也可能是逃避。

歌德漫长的情史

歌德年轻时候

女人是歌德这部人生盛装大戏的主角,是他所有鲜活生动作品源头的那道清泉,也是点燃他写作激情原子弹的那一小块高爆炸药。女人,既是他的海水又是他的火焰。到底歌德的女人有多少,她们都是谁,在歌德已去世逾170年的今天,在德国文学研究史上,还是歌德巴赫猜想。

1765年,16岁的歌德遵从父命,来到素有“小巴黎”美称的莱比锡学习法律。大学刻板乏味的生活,使青春勃发的学子感到远离家乡的孤独和失望。相貌堂堂、英俊潇洒的他常去一家餐馆就餐,不久便与餐馆老板的女儿、比他大3岁的安娜·卡塔琳娜·舍恩科普夫打得火热了。

一个是苗条可亲、聪明伶俐的怀春少女;一个是满怀抱负、才华横溢的大学才子,真可谓天合之缘。这是歌德人生的初恋。他对朋友莫尔斯说:“现在,我第一次享受到真正的爱……”这份爱激发他创作了洛可可风格的欢乐、轻快的抒情诗,其中之一就是《安內特之歌》。

1768年春季,这段一开始就遭受压力的爱情,因为歌德极度的嫉妒而结束。两人常常在相爱中互相争吵,又在争吵中相爱着,但终于失去了耐心。期间,歌德又创作了剧本《恋人的情绪》。在这部恋爱剧中,当一个嫉妒的恋人意识到他也可能不忠实时,就摆脱了他的嫉妒心。

关系结束后,歌德临走前仍给安娜写了几封完全是彬彬有礼的信。而她在1770年嫁给了受人尊敬的法学工作者卡纳博士,他后来成了莱比锡市的副市长。

1770年在斯特拉斯堡,歌德认识了牧师的女儿弗里德里柯·布里翁,两人热恋,并把一些诗献给她,其中有《欢乐与别离》、《野蔷薇》等。

1772年歌德从法兰克福到威兹拉帝国法院实习。在一次郊外的舞会上,他邂逅了19岁的夏绿蒂。夏绿蒂是个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惊世美人。歌德明知她已是别人(公使馆秘书)的未婚妻,罗敷被嫁,名花有主,仍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而夏绿蒂叹服的仅仅是歌德的才华,她很爱自己的未婚夫。

年少的歌德深受打击。每到晚上,他都拿着一把短剑在胸膛上比比划划,体会剑锋投进胸腔,一了百了的痛快淋漓。

当然,歌德并没把剑刺进去。他只是选择了逃离,且不辞而别。后来夏绿蒂与心上人喜结连理,歌德也收到了请柬,却并没有参加婚礼。他托人捎给夏绿蒂一封信:“我爱夏绿蒂。我是幸福的。您知道我的爱情是不会变的。”

在此前后,歌德其实又移爱上了罗蜜莲。这位美丽的少女同样拒绝了歌德,听从父命嫁给一个比她大15岁、并有5个儿女的鳏夫银行家。这是歌德在爱情上最后一次败给金钱,也是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次。

不久,歌德便以自己跟夏绿蒂5个月的交往为素材,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面世之后一炮而红,洛阳纸贵,成为德国第一部真正获得欧洲和世界声誉的作品。

然而,少年成名的歌德并没履行“永不变心”的誓言。没过多久,他在《我的爱,我的新生活》一诗中写道:“爱情,爱情你放开我!”这个爱情的对象早不已是夏绿蒂,而换作另一位16岁的美丽姑娘莉莉·勋纳曼。

莉莉是法兰克福银行家的女儿,也是唯一与歌德订过婚的女人。歌德十分依恋这位美女,但正是这种依恋使他恐惧,他深怕自己就此沉溺在她的浓情蜜意中,从而忘记远方地平线对自己灵魂的呼唤。也可能是因为资产阶级小姐毛病太大吧,使歌德常限于痛苦的境地:离开她,便思念她;和她在一起,生活方式又不能苟同。像歌德这样一个已把心灵交付给大自然、交付给情感和思想的人,怎能容忍在灯红酒绿的社交场合浪费生命?

于是,他借当时创作的剧本《斯台拉》表露心事:“这种环境会窒息我所有的力量,夺走我灵魂的全部勇气。我必须离开。”为对付这种困惑,他甚至专门去瑞士旅游了一次,企图以此赢回清醒的头脑。订婚不过半年,歌德就提出与莉莉解除婚约。宣布时他未敢露面,而是逃离了法兰克福,再次不辞而别。之后,他写下了《莉莉之歌》和《莉莉的公园》。

歌德在意大利(油画)

在歌德的众多逃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为期2年、隐姓埋名的意大利之行。歌德研究史称之为“歌德潜逃意大利”。国内很多研究歌德的文章都会提及“潜逃”的结果:写就经典散文《意大利游记》,却对“潜逃”缘由含糊其辞。潜逃意大利的歌德,除了厌倦“鄙俗的德意志”,厌倦“懦弱的资产阶级”,他还想逃开夏露笛·冯·施泰因。这是歌德生命里不得不说的一个女人。

那是1775年,26岁的歌德在德国东部的魏玛。夏露笛比歌德年长7岁,是典型的宫廷贵妇,风度优雅,具有迷人魅力。33岁的她,正处于一个女人水丰草肥的成熟季节。(但也有人说,夏露笛长得极一般,是个典型的“第二眼美女”,歌德并非对她一见钟情,而是第二年才主动追求她。她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她精通法语,喜好钢琴、绘画和诗歌。然而,她的丈夫,一位整日侍弄宫廷马匹的掌马大臣,却对她的才华毫不在意。

就在这时,夏露笛遭遇了曾经沧海、经历丰富的歌德的狂热追求。两人虽日日见面,而且是在魏玛那样一个弹丸小城里,可仍频频通信。在他们交往的日子里,歌德给夏露笛写了1800封信,不乏华彩之章。他写道:“我不想再说什么我与你永不分开,什么高山大川也不能让我却步。”“我陷入了命定的忧伤之中。我真想大声嘲笑自己:每当我爱上一个女人时,她一定不爱我。”

在歌德如此炽热的情感炸弹与言词野火的进攻下,夏露笛却居然过了5年后才解除红装,投怀送抱,其坚固超过欧洲冷兵器战争史上任何一个被围攻的城堡。她越拒绝,而他越热烈。反过来说,用5年的生命去等候一个女人,在歌德而言也是绝无仅有。当然,这也是值得的。

对于歌德来说,夏露笛是他的3个女人。他后来说:“夏露笛渐渐代替了我的妈妈、姐姐和情人。我们之间生成了一条纽带,那是大自然的纽带。”夏露笛堪称歌德的精神教母,歌德可说是踏着她的灵魂和肉体走出了“狂飙突进”的青年时期,继而登上千古不倒的古典主义文学神坛。歌德研究者们认为,在结识夏露笛之后,他的文学风格开始向平和澄净发展,代表作有《汉斯·萨克斯的使命》、《哈尔茨山东游记》、《渔夫》、《魔王》等。

老年时,歌德虽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夏露笛对他的影响堪比莎士比亚诗歌,但他还是在与之相识后的第6年,秘而不宣地逃去了意大利。原因是,这个像妈妈一样的情人,老母鸡一般时刻展翅圈围着他,开始让他喘不过气来了,而他又厌倦了她,激情不再。之后,歌德把他在意大利写给夏露笛的信一同编入了《意大利游记》中。

自然,像所有天才一样,歌德理所当然地忘记了自己不辞而别给夏露笛留下的深深伤害。他甚至连一声“对不起”也没说。

歌德在意大利的情感生活同样多姿多彩。遇上美丽的米兰女郎丽吉,并一直坚持到她解除婚约才离开。另外,至少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不知道名字的美女,歌德自己称她为“浮士德娜”。他还认识了已婚美女画家卡安佳,并与她深入发展了旖妮奔放的友谊。还有克里斯蒂安娜·弗里德里柯·威尔翰米娜·弗罗曼(即米娜·海尔茨利普),作家在其长篇小说《亲和力》中以“奥蒂莉”的形象为她树立了永恒的纪念碑。

歌德虽对大多女人无情,对妻子伍碧丝(即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她是23岁的打工妹,一头棕色卷发,芳华正好。歌德说过,相对夏露笛的雍容华贵,水晶般透明的伍碧丝是“大自然的尤物”,未经雕琢,浑然天成。当时她专程来找歌德,希望求枢密顾问给她的作家弟弟一个职位。

伍碧丝是个制花女工,出身低微,歌德则身处魏玛上流社会,两人的爱情一直受到贵族圈非议。面对歧视,面对歌德时不时的感情出轨,伍碧丝始终忍耐,具有伟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她让歌德明白:身边的情人随时在变,但真正能使之惦念的只有妻子一人。他们于1788年开始同居,那时歌德已39岁了,接近不惑之年。在共同生活了18载后,伍碧丝终于和歌德有了夫妻之名。

伍碧丝不但坚强,而且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她喜欢红酒、骑马、滑冰和跳舞,有一次甚至把舞鞋都跳穿了。而她能成为唯一的“歌德夫人”,有人说,其4大法宝是:倾听、尊敬、宽容、厨艺。当丈夫出外旅游后,她会托人把他酷爱的葡萄酒、烤羊肉和火鸡不远万里地送到异地他乡。

二人的结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传奇:那年,德法战争中,法军一度打进魏玛。士兵们闯入歌德家中,欲行劫掠,险些将这位意图抵挡的大师打翻在地。此时伍碧丝站出来高呼:“你们不能打他!他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她的勇敢保护了歌德和他们的家。据说,就是这一刻感动了歌德,使他下定决心迎娶伍碧丝。而这也就成了伍碧丝正式成为歌德夫人的仪式。

当时参加婚礼的,还有他们已年满17岁的儿子奥古斯特。那是1806年,歌德好友席勒已去世1年多了。此后,夫妻俩又在一起生活了10年。伍碧丝因身患尿毒症,于1816年去世。

伍碧丝去世带给歌德的痛苦无法形诸笔墨。她去世当天,歌德的日记写道:“我太太的终点将近。生命尽头可怕的挣扎。近午时分,她去了。我的体内,和体外,一片空虚和死静。”

歌德遇见舞蹈演员魏玛娜,是在伍碧丝去世前的1814年。相比夏露笛和伍碧丝,他俩的爱情就是昙花一现,但那也有昙花一现的耀眼夺目。65岁的歌德对30岁的魏玛娜一见钟情,而魏玛娜也深为歌德的成熟睿智和妙语连珠所吸引。他俩灯前起舞,月下漫步,彻夜长谈,度过了美妙的时光。

歌德情诗欣赏

每个女人的来到和离开,都会给歌德带来灵感,结出文学的硕果。因为一旦形诸文字,他的痛苦便会外化和固化,他也就此得到了解脱。他为初恋写过生平第一部诗集,以情人之一夏绿蒂为原型写出著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最后一位情人合写过《西东合集》……

“我的心在跳,赶快上马!想到就做到,毫不踌躇;黄昏已摇得大地睡下,群山全都挂起了夜幕。”(《欢会与别离》)这是写给布里翁的。一个恋爱中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他慌慌张张地要去另一个村庄与心上人约会,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心情又兴奋又紧张。

少年看到一朵蔷薇,荒野的小蔷薇,那样的娇嫩可爱而鲜艳,急急忙忙走向前,看得非常喜欢。蔷薇,蔷薇,红蔷薇,荒野的小蔷薇。少年说:“我要来采你,荒野的小蔷薇!”蔷薇说:“我要刺你,让你再不会忘记。我不愿被你采折。”蔷薇,蔷薇,红蔷薇,荒野的小蔷薇。”(《野蔷薇》)这时歌德与布里翁的爱情即将或者已经分崩离析,大概觉得姑娘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最纯洁的爱情给了他,在走向分手结局的时候,暗怀的一种歉疚和忏悔。

“你又把幽谷密林注满了雾光,你又把我的心灵再一次解放;你用慰藉的目光照我的园邸,就像知友的眼光怜我的遭际。”这首诗是写给施泰因夫人即夏露笛的,被称为“最美的月光诗”,曾由舒伯特谱成曲子。诗人将爱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成了抒情诗中的绝唱。

女性解放先驱乔治桑:

缪塞、肖邦……谁是她的最爱?

不幸婚姻改变了她

乔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年),法国著名女作家,也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法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倡妇女个性解放、特别是性观念解放的女性,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性感女星碧姬·芭铎和小说家弗朗索瓦兹·萨冈齐名。2004年是乔治桑诞辰200周年,此年被法国命名为“乔治桑年”,并隆重纪念她。

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被其同时代人公认为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曾说:“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福楼拜曾说:“她是法兰西的代表,独一无二的荣耀。”

她是个住家的女人,也是个细心的母亲。她是最早靠写作谋生的女人之一,也是最早担任记者职务的女性之一。法国文化交流部长认为:“乔治桑是一个独特的女人、艺术家、作家和记者,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是个复杂的人,被人奉承、缅怀、漫画化。她是为思想、生活和创作自由而斗争的象征。她自认为是拥护共和制度的理想主义者,并为之奋斗。”

乔治桑原名奥罗尔·杜邦,生于巴黎梅莱街一个普通贵族家庭的寒酸公寓内,在离巴黎300公里的诺昂乡村长大,后来又长期生活在那里,直到逝世。父亲是第一帝国拿破仑时代的军官,母亲是皇宫里的服装工人。由于父亲早逝,而母亲曾有沦落风尘的经历,所以她从小由身系萨克斯元帅私生女的祖母抚养,出身高贵的祖母为把她培养成一个淑女而煞费苦心。这种贵族和平民的混血基因造就了她的民主信念。她后来写道:“我是贵族父亲和波希米亚母亲的女儿。我将和奴隶、波希米亚人站在一起,而不是与国王和他们的走狗们在一起。”而乔治桑没有令祖母失望,小小年纪便已露出卓尔不群的才华。13岁时她进入巴黎一所修道院接受教育。

最终改变乔治桑命运的是她那不幸的婚姻。18岁时,她在对家庭生活的梦幻憧憬中嫁给贵族青年卡西米尔·杜德望,成为男爵夫人。但是,丈夫的平庸和缺乏诗意,使渴望精神生活的她很快就不能忍受了,乔治桑开始一次又一次红杏出墙的婚外情恋。1831年初,她在“离婚”还没出现在社会生活字典中的情况下,做出了那个时代惊世骇俗的举动:坚决与丈夫分居,并带着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弃家出走,同情人到巴黎开辟新的生活。

她很快就成了巴黎文化界的红人,身边经常围绕着追随者。她开始蔑视传统、崇尚自由的新生活。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穿长裤,一身男性打扮的她,终日周旋于众多追随者之间。她认为这可以保证自己获得行动的自由。即使乔治桑这个男性化的笔名,也来源于她的一个年轻情人。

乔治桑是个民主主义者,称得上是女性解放的先驱。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上,她倡导女性的主导地位,认为女人不应成为男人情欲的发泄对象,女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应主动得到满足。当有人批评这个身材矮小(1.54米高)、性情放荡、不受世俗成规束缚的女人不应同时有4个情人时,她却回答说,一个像她这样感情丰富的女性,同时有4个情人并不算多。她曾借自己的作品公开宣称:“婚姻迟早会被废除。一种更人道的关系将代替婚姻关系来繁衍后代。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既可生儿育女,又不互相束缚对方的自由。”

要知道,她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女权”尚未成为一个让人熟知的名词。那时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一个自由、不羁、充满活力的男人是一个伟大的生命;而一个拥有这样生活的女人则是一个肮脏的女人。更何况,人们潜移默化的概念是:女人本来就应该是男人的附属品!

移居巴黎后,为生存下去,乔治桑开始辛勤笔耕,写出了一部部文笔秀美、内容丰富、情节迷人的风情小说,并以此确立了自己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从她初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卢梭、夏多布里昂和拜伦对她的复杂影响。七月革命后不久,她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年),一举成名,从此不可遏止。由“为生存而写作”到“为表达自己而写作”,她的笔下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我心里有一个目标,一种使命,换句话说就是激情。写作靠的就是这股激情,无比强烈,坚不可摧。”这是1831年时年轻的杜德望男爵夫人写给朋友信中的一句话。她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对生活充满感情,享受一切,任灵感奔涌而不去将它理性化。”

乔治桑是一位文思泉涌、勤奋多产的作家,44年笔耕不辍,一生写了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包括80多部中长篇小说、10多部戏剧)、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27册公开发表的通信集,以及大量政论文章。她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4个阶段:早期是激情小说,代表作有《安蒂亚娜》、《华伦蒂娜》等,描写爱情上不幸的女性,对生活感到失望,不懈地追求独立与自由,充满青春的热情与反抗的意志。第二阶段为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代表作有《木工小史》、《康素爱萝》等,提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命运问题,尽管没能明确指出解放的道路,但毕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罪恶,攻击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和婚姻制度,进而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第三阶段为田园小说,代表作有《魔沼》、《弃儿弗朗索瓦》等,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大自然绮丽的风光,渲染农村的静谧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第四阶段为传奇小说,代表作有《金色树林的美男子》等。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她的小说超越了国界,成为无数人民解放运动的参照,也对其他著名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亨利·詹姆斯、富勒、惠特曼、勃朗特姐妹和艾略特等。她涉及题材多样,活动地区众多,参与斗争种种,并分属于不同的世界,作品提供了多重切入口,也引发了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研究。

她的兴趣并不局限于文学领域,对其他艺术及自然科学也有涉猎。她动摇了历来存在于学科之间的等级之分和封闭状态,学习并实践了音乐、绘画、植物学和矿物学,有机会便充当医生或人种学家。她收集诺昂地区的歌曲、民间信仰,并在诺昂建立了一座木偶剧院。她的针线活非常出色,擅长做果酱,爱骑马,还会射击……

她还热爱旅行,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欧洲,每次都对当地自然景物和生活方式进行细致的观察,这为她的小说内容和框架提供了素材。

乔治桑的晚年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她与王室来往密切,对巴黎公社革命很不理解,但反对残酷镇压公社社员,发表演说和文章,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浪漫的私生活

事实上,人们谈论乔治桑更多的,还是她的私生活。

乔治桑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批追求者,众多名人拜倒在这位才女的裙下。她与大文学家缪塞的艳事、与音乐大师肖邦10年的同居生活,成为法兰西19世纪的美谈之一,并留下了一篇篇揭示其内心深处情感世界奥秘的优美情书佳作。

她的一生主要是在巴黎和诺昂度过。在离巴黎数百公里的诺昂镇庄园(这是她祖母买下来的)中,这个文采出众、多才多艺、性情洋溢的浪漫主义女作家,接待了一大批在文学艺术史上名留青史的人物:诗人缪塞、作曲家兼钢琴家肖邦和李斯特、文学家福楼拜、雨果、梅里美、屠格涅夫、戈蒂耶、小仲马和巴尔扎克、画家德拉克洛瓦、柯罗……甚至包括拿破仑的小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亲王。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她庞大的情人队伍中的一员。终日高朋满座的诺昂镇乔治桑庄园这个“艺术家之家”,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个生活优越、追求享乐、感情丰富的美丽女人,没能在婚姻中得到爱情、温柔和满足,却用多角的、激情的情爱张扬了自己的生命,并为后人留下华美的文字。同时,她也用自己的笔和行动深深介入当时的政治,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这是同时代许多男性文化名人都没有做到的。

乔治桑的身上充满了矛盾。譬如,通过观察她“我爱,故我在”的日常生活,似乎无法理解她对政治的热衷和投入,无法相信她已具有相当强烈的社会主义思想。据说,乔治桑是一个非常拘谨的人,从未在大庭广众中讲过话,而只善于用笔表达,这和她丰富多彩、开放泛滥的私生活传奇好像也不相称。

她追求生活舒适。在她诺昂镇的故居中,当时已安装了可以24小时供应热水的先进装置。为了能让仆人迅速到达自己所在的房间,她在他们工作的厨房里安上了5个分别代表不同用途的铃铛。她甚至还有一个私人剧场、一个装有150多块带滑槽的布景的舞台。与这些奢华相对应的,则是她寓所装饰的简朴、单调,毫无当时富贵人家盛行的豪华和排场。她的华丽,她的强烈,她的母性,她的爱憎……都永久遗存在这里。

乔治桑在与缪塞、肖邦两场爱情中所体现出来的责任心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恰恰清楚地表达了她的独立和坚强,她骨子里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她的一生都交汇在两种状态的边缘,从出身(正统门第与情场风月的结合,崇尚野性、向往自由),到婚姻(对爱情的憧憬和现实的失落),再到后婚姻时期(与缪塞、肖邦相恋,导致和世俗舆论发生激烈冲突),以及她的政治生涯(以艺术家身份参与运动),这一切都昭示了她的不平凡。正是这种不平凡,不仅俘获了两位天才的爱慕,还有许多同时代思想文化巨人对她的欣赏和崇敬:福楼拜、巴尔扎克、雨果……

福楼拜可谓是与乔治桑最气味相投、灵魂上走得最近的文友(他比她小17岁)。他们的交往起始于《包法利夫人》的出版,福楼拜将新书题上“向桑夫人献上一个无名小卒的敬意”。乔治桑立刻读了这部小说,并为之痴迷,从此开始了两人长达10年的亲密而又略显严肃的友谊,482封书信便是明证,两人的世界观都受到彼此的影响,尤其是对年轻的福楼拜。乔治桑去世后,福楼拜当场痛哭失声,不久后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每个人都应该去好好了解她,就像我一样。她是天才是伟人,又兼具女性的万般柔情……”

乔治桑刚到巴黎就认识了巴尔扎克,那时她还被称作是奥罗尔·杜邦。20多年后,乔治桑在自传里,用无比幽默和充满才情的笔触,记述了她和巴尔扎多次友好的会面和愉快的旅行。巴尔扎克甚至在给自己梦中情人昂斯卡夫人的信中提到,想请乔治桑为他的《人间喜剧》写总序。不巧的是她当时因为卧病,无法按时完成这一重托。而且,受巴尔扎克影响,乔治桑也想写成一整套庞大的小说《人间牧歌》。

乔治桑与雨果的交往最初并不密切。他们的友谊真正开始,是雨果在根泽西岛流放期间。虽隔着拉芒什海峡,乔治仍在信中表达了对这位被驱逐的法兰西伟人的崇高敬意,并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支持雨果的宣言。同样,1859年当乔治桑的作品《他和她》发表后引来一片骂名时,雨果也给予了她公开并坚定的支持。这种患难之中建立起来的友情里,不仅含有彼此的敬意,也还有爱慕。雨果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我发现我已经爱上了您,幸亏我已经老了。”他对他的儿子说:“拉马丁应是女人,老天却让他生为男身;好比桑夫人,本应男人,却生为女身。”乔治桑先于雨果离开人世。葬礼上,她儿子莫里斯选了雨果《行动与言语集》中美丽的诗句作为悼词。雨果赞道:“桑夫人……用尽女性十足的天才,为人类留下了妇女真正的权利。她兼具巴尔贝斯的伟大心灵、巴尔扎克的伟大思想、拉马丁的伟大灵魂。”

乔治桑一生多韵事,又擅写浪漫小说,但仍以跟缪塞和肖邦之间的两段情最为人所熟知,也最为缠绵悱恻。他们都是不世出的天才,而“上帝命定一些天才要在暴风雨中四处游荡,在痛苦中创造”,所以才在世间留下这些不平凡的恋史……

乔治桑与缪塞

缪塞

阿尔弗莱·德·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年),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作家。出身贵族。早期受雨果影响,曾加入浪漫主义“文社”。缪塞的诗热情洋溢,想象丰富。他比其他浪漫主义诗人更注重诗句的形式美,语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富有音乐感。他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4大诗人之一。乔治桑描述他“好像是两位天使性交后所生,在一位复仇女神的胸房哺乳,血液之中保有两种酵素……”

1833年缪塞结识乔治桑,从此开始悲喜交加的感情历程。她比他大6岁,那时她29岁、他23岁。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插曲震动了缪塞的生命,对他的人生和创作影响都极大,他的重要诗篇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如抒情诗《四夜》、《露西》及《出版法》等。1836年他完成代表作自传性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描写与乔治桑的爱情纠葛,其中的皮埃松夫人就是乔治桑这位贵妇人高度理想化的画像;并反映19世纪30年代法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危机,他把这一切归于“世纪病”产生的根源。

他们是这样的情投意合,享受到最美、最幸福的爱情。乔治桑是个非常富有爱心的人。对比自己小几岁的缪塞,她不仅像情人一样爱他,还像姐姐、母亲一样照顾他,让这个“顽皮的孩子”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爱情和安逸。缪塞在诗中写道:“我爱,我愿意苍白我爱,我愿意受苦在受苦之后必须还要受苦还要不断地爱在爱之后”。

他们一边旅行,一边工作。1833年12月两人出发去意大利旅游。在到达威尼斯时,体质素弱的缪塞由于过度劳累而患上痢疾病倒了,并且病势如燎原般恶化,很快陷入昏迷。整整1个月,乔治桑和医生必须经常守候在他床边。两位看守者在静默的相守中,都不自觉地被对方的学问和修养所吸引。1个月后缪塞病愈了,乔治桑和医生的感情也成熟了。缪塞只能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在友好的情况下和乔治桑分手,独自回到巴黎,并写下这首诗:“一个病体一个气馁的灵魂一颗充血的心”。

不久,乔治桑和医生一同回到巴黎,而缪塞决定去西班牙。在离开巴黎前,他要求与乔治桑再见一面。终于他们又见面了,在长久的四目相对中,他们彼此都感受到一份爱情的痉挛。友谊离开了他们,因为爱情复活了。这一次,医生悄悄离开了巴黎……

而另一个说法是,在旅途上,为支付不菲的开销,疲惫且身染小恙的乔治桑却仍坚持写作。这本来是伟大、无私的举动,但缪塞实在是被她惯坏了,他开始为她不能专心陪伴自己而不停地发脾气。有一次在争执过后,他竟说出了非常无情的话:“乔治,我弄错了。我其实不爱你。”

这对于一心爱着缪塞、为他甘愿辛苦工作的乔治桑来说,是件多么难过的事。不过,乔治桑毕竟是乔治桑,她敢于在封建贵族圈子里穿上男人衣服出入拒绝女性的场合,就说明她的勇气和毅力非一般女人所能比。在对待感情上,她一样坚强和理智。她知道缪塞是孩子气,真要离开她,他根本生活不下去。于是,她没有在伤心之下一气出走,只是把两人同居的套间房当中一道中门给关上了。

任性的缪塞以为自己是爱情的受害者,天天去低级酒吧里发泄“郁闷”,狂饮滥赌玩女人,终因伤寒伴随酒精中毒而病倒了,乔治桑像母亲一样照顾了他整整17天。但她越是关心她,他越觉得是她有愧于自己、背叛了自己。等缪塞病好后,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复原,相反,无法摆脱误会的缪塞离开乔治桑,一个人回了巴黎。

缪塞尽管任性又不懂事,他还是真心爱着乔治桑的。乔治桑因为过去的情史太长,名声本来就不怎么好,当巴黎的朋友们看到久病初愈、面容憔悴的缪塞,立刻把他的惨状归罪于她。缪塞便写信向她表白,不管别人怎么诽谤她,他始终是为她申辩的,因为他还一如既往地爱着她。这种又爱又恨的感情,简直把年轻的缪塞折磨成了个林黛玉。他在他们原来同居的地方看到她留下的一支烟卷,立刻哭了起来;看到她用过的梳子,又想到她一头秀发。他还频频提到死,几乎每封信都说,请不要怀疑我那可怜的爱情,不然我会死去的。这种绵长的思念,最终让意志薄弱的他又病倒了。

而内心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真挚热烈爱情的女人乔治桑,也被缪塞这个大孩子给弄得快疯掉了。她一方面出于理智,要跟他斩断情思重新过独立的生活;另一方面每次收到他求爱的信,心都碎一遍。有一段时间,她甚至被折磨得出现了幻视幻听的症状,要不是意志顽强,她早就精神崩溃了。终于,当缪塞在病床上再次祈求她原谅时,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化妆成他母亲去看望他。当然,缪塞还没糊涂得连情人都认不出来,两个人和好了。

缪塞和乔治桑曾几度藕断丝连,但是他们的心经受不起多次的充血,这段又甜美、又痛苦的爱情故事,终于在持续了3年之后谱上了一个休止符。

乔治桑与肖邦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年),伟大的、天才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代表作有《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葬礼进行曲》、《革命练习曲》等。他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但他又不愿专门做追求名利的钢琴演奏师。

波兰于1795年亡国后,归于帝俄的版图,1830年发生独立运动,却惨遭镇压。同年,失魂落魄的肖邦来到法国巴黎,便放弃去英国伦敦的计划,又打消返回祖国波兰的念头,准备以此作为第二故乡,长期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量级人物,包括波兰流亡诗人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海涅、席勒,音乐家舒曼、门德尔松,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贝利尼,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等人。特别是1936年冬,肖邦经李斯特介绍认识了“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对他的思想、生活、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肖邦邦终身未娶,不过他气质出众、才华洋溢,自然已经历过多次浪漫的爱情了。从初恋情人蕾波狄娜到康斯坦彩、玛莉亚·沃金斯卡……但都不持久,直到乔治桑出现。那时乔治桑刚与缪塞分手,巧合的是,肖邦与缪塞同年,也比乔治桑小6岁,一个32岁、一个26岁。这个纤弱、浮华、儒雅而又温柔的波兰男子,对反传统的乔治桑第一印象并不太好,她离过婚,有两个小孩,喜欢做男性打扮。可是另一方面,乔治桑拥有锐利的头脑与坚犟的个性,这些特质和阴柔的肖邦完全相反,所以也吸引着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引起肖邦的注意,肖邦发现和她在一起时,自己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渐渐地,肖邦为桑夫人的魅力所征服,他们双双坠入情网,不能自拔。

不久肖邦肺病恶化,于1838年与乔治桑一起到马约卡岛静养,他虚弱的身体正好需要这样一位健康而又具有母性光辉的女性来护理,期间热烈交合;后来两人又在巴黎和里昂长期同居。每年夏天,他们便在乔治桑的诺昂乡村别墅度过。在乔治桑细致、体贴的照料下,萧邦一面可以安心保养身体,一面又能专心作曲。乔治桑还精心安排了一场场音乐会,让肖邦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进入巴黎上流社会的圈子,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光环。

直到1847年双方因意见不合而劳燕纷飞,结束这段历史上著名的恋情,他们前后共生活了近10年时间。在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激情支配下,肖邦的音乐想象力达到高度兴奋的程度,成为他鸣唱“天鹅之歌”的岁月。这些年也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个人作曲生涯达到最高点,许多杰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那大量抒情优美的夜曲和圆舞曲,基本上是为乔治桑而作的;那熟悉的轻柔的旋律,都有他曾经深爱的女人的影子。同样,乔治桑著名的田园小说《魔沼》,也诞生在她和肖邦共同生活的日子里,男主人公热尔曼身上不难找到某种来自于肖邦的特质。

但是,肖邦的健康逐渐变坏,创作出现衰退的趋势,他和乔治桑的关系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后的信件里,充满了孤独的绝望。1846年他们在诺昂庄园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11月中,双方争吵达到顶点,情缘已尽,只好分道扬镳。据说是肖邦要为波兰革命筹款而举行巡回演出,被乔治桑毅然将他扫地出门;可这并不是她不爱肖邦了,只是要尊重他的选择,因而忍痛分手。但此理由似乎挺牵强。

肖邦最终累倒在巡回演出的舞台上,临死之前说“多想再见见她啊!”乔治桑没有见肖邦最后一面,但是在得到他的死讯时,她泪流满面。

1848年肖邦抱病到英国旅行演奏,几乎不曾再写出任何作品;次年回到巴黎后不久,因肺结核不治去世,年仅39岁。他临终前对姐姐说:“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是乔治桑的肖邦,也是肖邦的肖邦;是波兰的肖邦,也是世界的肖邦;是浪漫时代的肖邦,也是永恒的肖邦。 7W2EtZ/f3bOrl8gc1ysf//zJm4YbIDDiMoX3PRvWslxzGtZFB5CIqaMG42XUf1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